容斋三笔·卷九

类别:文学名著 作者:洪迈 本章:容斋三笔·卷九

    赦放债负

    【原文】

    淳熙十六年二月《登极赦》:凡民间所欠债负,不以久近多少,一切除放①。遂有方出钱旬日,未得一息,而并本尽失之者,人不以为便②。何澹为谏大夫,尝论其事,遂令只偿本钱,小人无义③,几至喧噪。绍熙五年七月覃赦,乃只为蠲④三年以前者。按晋高祖天福六年八月,赦云:私下债负取利及一倍者并放。此最为得⑤。又云:天福五年终以前,残税并放。而今时所放官物,常是以前二年为断⑥,则民已输纳,无及于惠矣。唯民间房赁欠负,则从一年以前皆免。比之区区五代,翻有所不若也。

    【注释】

    ①除放:免除。

    ②人不以为便:人们不认为这是可行的事情。

    ③小人无义:一些小人贪利忘义。

    ④蠲:赦免。

    ⑤得:适当,得益。

    ⑥断:限期。

    【译文】

    宋孝宗淳熙十六年二月《登极赦》说:凡是民间所欠国债,不因年代远近、数量多少,一切加以免除。于是有刚借出去的钱还不到十天,没得到一点利息,而连本都失去了,人们不认为是方便。何澹任谏议大夫,曾经议论过这件事,于是又下令只偿还本钱,一些小人贪利无义,几乎达到喧闹的地步。光宗绍熙五年七月皇上对百姓进行赦免,但只是赦免三年以前所欠的债。按:晋高祖天福六年八月,赦令说:私人欠债以及已经收取利息一倍的都加以免除。此赦令颇为得体。又说:天福五年十二月以前,过去残留的赋税一并免除。而今天所放官物,常是以前二年为限,而百姓已经交纳给官府,百姓没有得到实惠。仅民间租赁房子所欠债,则从一年以前都加以赦免。今天和小小的五代相比,反而有所不如。

    周玄豹相

    【原文】

    唐庄宗时,术士周玄豹以相法①言人事,多中。时明宗为内衙指挥使,安重诲使他人易服②而坐,召玄豹相之。玄豹曰:内衙贵将也,此不足当③之。乃指明宗于下坐,曰:此是也。因为明宗言其后贵不可言。明宗即位,思玄豹以为神,将召至京师,宰相赵凤谏,乃止。观此事,则玄豹之方术可知。然冯道初自燕归太原,监军使张承业辟为本院巡官,甚重之。玄豹谓承业曰:冯生无前程,不可过用④。书记卢质曰:我曾见杜黄裳写真图,道之状貌酷类焉,将来必副⑤大用,玄豹之言不足信也。承业于是荐道为霸府从事。其后位极人臣,考终牖下⑥,五代诸臣皆莫能及,则玄豹未得擅唐、许之誉也。道在晋天福中为上相,诏赐生辰器币。道以幼属乱离⑦,早丧父母,不记生日,恳辞不受。然则道终身不可问命⑧,独有形状可相,而善工⑨亦失之如此。

    【注释】

    ①相法:相面的方法。

    ②易服:改变服装。

    ③当:担当。

    ④不可过用:不可太过任用。

    ⑤副:辅佐。

    ⑥考终牖下:寿终正寝,老死于家中。

    ⑦幼属乱离:幼年时饱经离乱。

    ⑧然则道终身不可问命:然则冯道终生都不能询问自己的命运。古时人按照生辰八字推算命运,冯道不记自己的生辰,所以说他终生都不能询问命运。

    ⑨善工:善于绘画的人。

    【译文】

    后唐庄宗时期,道术之士周玄豹用相面的方法来预言人事,很多被猜中的。当时明宗还是内衙指挥使,安重诲使他人改变服装而坐在那里,召周玄豹来为他相面。周玄豹说:内衙是贵将,此人不能当此重任。于是指着下位的明宗说:这个人可当此重任。因为明宗听说他后来富贵逼人。明宗即位后,想周玄豹相面如神,即将召他到京师来,宰相赵凤加以谏阻,就停止召他来。观察此事,周玄豹的方术是出名的。但冯道当初自幽州投归太原时,监军使张承业担任本院巡官,很重视他。周玄豹对张承业说:冯道没有什么前程,不可过于信用。书记卢质说:我曾经见过唐人杜黄裳的画像,冯道的相貌和他十分相似,将来必能辅佐人君得到大用,周玄豹的言论不足以相信。张承业于是推荐冯道任幕府从事。其后位居宰相,寿老于家中,五代时期的各位大臣都不能超过他,则周玄豹不得专擅术士名誉。冯道在后晋天福年间任上相,皇上下诏赐给他生辰器物币帛。冯道因幼年遭丧乱,父母早死,不记自己的生日,诚恳推辞不受。那么冯道终身不可询问命运,只有形貌可以观察,而善画像的画师也失掉了挣钱的机会。

    钴沧浪

    【原文】

    柳子厚《钴潭西小丘记》云:丘之小不能一亩。问其主。曰:唐氏之弃地,货而不售。问其价,曰:止四百。予怜而售之。以兹丘之胜,致之澧水鄂、杜则贵游之士争买者,日增千金而愈不可得。今弃是州也,农夫渔夫过而陋之,贾四百①,连岁②不能售。苏子美③《沧浪亭记》云:予游吴中,过郡学东顾草树郁然,崇阜广水④,不类乎城中。并水得微径于杂花修竹之间,东趋数百步,有弃地,三向皆水⑤,旁无民居,左右皆林木相亏蔽。予爱而裴回⑥,遂以钱四万得之。予谓二境之胜绝如此,至于人弃不售,安知其后卒为名人赏践?如沧浪亭⑦者,今为韩蕲王家所有,价值数百万矣,但钴复埋没不可识。士之处世,遇与不遇⑧,其亦如是哉!

    【注释】

    ①贾四百:标出四百的价钱。

    ②连岁:连年。

    ③苏子美:即苏舜钦,字子美,北宋著名诗人。其诗直刺现实,意气高昂。

    ④崇阜广水:高丘广水。崇,高大。阜,土山。

    ⑤三向皆水:三面环水。

    ⑥裴回:通徘徊,流连不能去。

    ⑦沧浪亭:即苏舜钦以四万钱所购这片土地后修筑的园林。当时苏舜钦被贬官,在吴中购得这片废园,又在水旁建亭,取《楚辞》中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浊兮可以濯我足之意,名曰沧浪亭,自号沧浪翁,并作《沧浪亭记》,后欧阳修应邀写长诗《沧浪亭》。自此,沧浪亭名留千古。南宋时沧浪亭为抗金名将韩世忠所得,改名韩园。

    ⑧不遇:没有合适的机会。

    【译文】

    柳宗元《钴谭西小丘记》说:土丘之小不到一亩。问它的主人。主人说:姓唐的人不要的地方,买而售不出。问它的价钱,说:仅要四百钱。我怜惜买下它。因这个小丘有名胜,到了澧水姓鄂、姓杜的人家手里,则无官职的人士争着买它,一天就增价千金而更不能得到它。而今却成了废弃的州了,农夫渔夫经过这里都鄙视之,价钱四百,连年都不能出售。苏舜钦《沧浪亭记》说:我游览吴地,经过郡中设立的学校的东面,回过头来看草木茂盛,高丘广水,不似城中。傍水有小径通于杂花长竹之间,东走数百步,有一片废弃的地方,三面临水,旁边没有居民,左右都是林木相遮蔽。我喜爱它徘徊忘返,于是用钱四万买得到了这块地方。我认为这两处风景截然相同,至于当时的人放弃它而不出售,怎么会知道后来终有名人来欣赏它呢?如沧浪亭就是这样。现在为韩世忠家所有,价值数百万,但钴潭就埋没不可认识了。士人处在世上,有机遇和没有机遇,也是这样呀!


如果您喜欢,请把《容斋随笔》,方便以后阅读容斋随笔容斋三笔·卷九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容斋随笔容斋三笔·卷九并对容斋随笔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