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回 御耕好逑起士于田

类别:历史军事 作者:篆诂 本章:第九十九回 御耕好逑起士于田

    话说康王第二天早晨很早就起床,他今天要农耕于田亩,申诫农事的时刻,康王很兴奋,这是他表率天下的时刻,姬钊年轻的心又开始激动,他不知道干农活是件很累人的事情。他年轻体壮,他要身体力行,不就耕个地吗,还能难倒朕,康王这么想。

    在康王行苑三里路的地方,就是今天要耕种小麦的田地,这块千亩之田,是公田,是一块很平整的土地,康王在大臣们的陪同下,步行来到这块田地,田地上,士子们已经开始耕地,还有百位上农人家也已经在耕种,康王来到田地,士子和上农们停下手中的活,下跪请安,“吾王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爱卿平身,各位乡亲平身。”康王高声说道。

    康王走到一位上农跟前说:“上农人家,朕和你并耕。”说完,两人共挚一犁,此犁为双人犁铧。康王问:“老人家,听说农耕有一种农耕号子,你会吗?”

    “王上,小的会。”上农回道。

    “那你唱来听听。”康王说。

    “好的,小的声音大,王上小心被吓着。”上农说。

    “没事,你唱吧。”康王开心的说。

    “哈嘞嘞,嘞,嘞------。”老农唱了足足一刻时间,这赶牛号子没有一句重复的。

    “王上,小的没把王上吓着吧。”老农说。

    “没有,老人家,你唱得很好听,你这唱的,叫什么名字?”康王问。

    “叫打嘞嘞。”上农回道。

    “要不朕和你一起也来个打嘞嘞,试一试。”康王要学。

    “好。”上农起头唱,“哈嘞嘞,嘞,嘞------。”康王和老农一起哼着赶牛号子,一个来回,康王已经开始喘气了,到了地头,内廷大宰和大臣们请王上示范即可,下面留给臣工们并耕。

    康王说:“还行,朕再来播种一次。”康王来到播种的老农面前,开始学播种,一个来回下来,康王确实累得够呛,光跑个来回,也让他气喘吁吁。康王不服气,还要来个靶地,就是播种之后,再来一次平整土地和掩盖种子。大臣们坚决不让,康王示意要再来一下这个靶地。他说:“这人站在靶上,让牛拉着走,这一点也不会累,还很有意思。”

    还是百尹反应的快,对康王说道:“陛下,这农耕之后,百姓还有个习俗,就是希望明年有个好收成,举行小小的祭祀活动,陛下亲耕之地,当然也要举行个祭祀,以表示王恩浩荡,农业大丰收,感谢土地之养育之恩。”

    康王说道:“这个要的,感谢大地的养育之恩。来,司礼奏乐,司仪赞礼,举行祭祀。”

    司礼桑植,司仪廖若,赶紧准备,不一刻,田头间已经摆上桌子,桌子上放一头羊和韭菜,以及戴楼带来的椒花酒。康王走向前,司礼桑植音乐响起,康王说道:“啊,大地呀,母亲,你养育了天下人民,人民感谢你,这里有最好的山羊,还有好酒椒花酒,你们来享用吧。”康王说完,举起酒杯,向前地洒落杯中的酒。群臣和百姓下跪,叩。

    礼毕。

    康王转身说:“这地养勤劳之人,要想两季丰收,就得反复耕地翻晒,养田施肥。朕今天要嘉奖今天同耕的上农们。封他们为上农人家,世袭。封这两位老人家为‘王耕之师,’享受王师之爵,世袭。”

    “谢王上恩典。”两位老人家跪拜叩。

    “陛下,微臣诗兴来了,想赋诗一,献给陛下。”申屠说。

    “好,才子,即兴之作,唱给众人听听。”康王应允道。

    “诺。”申屠作诗。

    “啊哈,康王!

    秋收万颗子,

    冬种麦青苗,

    春暖花开长,

    夏收夏又种,农忙!

    御昭对暇尔,

    辨土又审时。

    士子率民农,

    播厥育九谷。

    众服王来耕,

    牛犁尔相成。

    并播公田里,

    千夫持耜(si)耕。”

    “你这《农忙》,是在歌颂朕亲耕事迹啊,好,有才。”康王赞许说。

    回行苑。“陛下请上轿子。”仆正对康王说。

    “随大家一起走走。”康王在大臣们的簇拥下,一边说笑,一边畅谈耕种的乐趣。

    第三天,康王考察士子的街市,漆圆,染料坊,酒坊,仓廒,牛舍,马场,猪场,羊圈,狗窝,鸡窝,渔塘,一天跑下来,累得康王抬不起脚,晚上用膳后,便躺在龙塌上休息,虽然很累,可怎么也睡不着,眼前老是浮现杮漆园园主的小女孩那双眼睛,这双眼睛很勾人,很撩人心铉,身姿很窈窕,虽然不是艳丽之小女,但很有女人味,这是什么味道呢?是平实的味道,乡村彩盒仙女的味道,她叫莕儿,莕儿就河里的可以吃的药草,茎可当菜吃,也叫荇菜,对,她就是朕的菜,朕的菜就叫荇菜,荇菜朕的菜,“朕要吃荇菜。”康王大喊一声。吓得仆仕赶紧推门问:“陛下要吃荇菜,还是要临幸?”

    “出去。”

    “回来。传诏金簸(bo),朕明天上午绕道到漆园吃荇菜。”康王吩咐说。

    “诺”仆仕应声出去传令去了。

    这一夜,康王辗转反侧,寤寐(umeng)以求,不得入睡。

    金簸很晚接到谕旨。“王上明天上午在回宫的路上,绕道你的漆园,王上要在你的漆园吃午饭,其中有一道菜叫荇菜,这是必不可少的。”

    “领旨。”金簸下跪领旨。

    仆仕走后,金簸想了很久很久,也没有想通其中的奥秘,当他走出房门向漆园走的时候,突然开朗,大笑,“哈哈,好事砸到我头上了!砸得我头好好痛啊。”就在金簸出门向漆园走去的时候,金簸想起漆园主的仙女叫莕儿,莕就是水草荇菜,王上要到漆园去吃荇菜,就是要吃莕儿了,就是要临辛莕儿,王上看上莕儿!

    金簸来到漆园主关子处,敲门。门开,开门人见金大夫,赶紧迎入后,告主子,金大夫来了。

    关子听说金大夫来了,从房内出来,说道:“大恩人,这么晚了,到这里来有紧要事?”

    “是啊,我是你的大恩人,帮你做了漆园主,现在我再为你做一回更大的恩人,你这辈子都感恩不尽。”金簸说。

    “真的吗?上天又掉下馅饼了,我这关老头,大字不识一个,遇到金大夫,我就飞黄腾达了。小兄弟告诉老哥,又有什么好事轮到老哥了?”漆园主关老头激动的说道。

    “以后你就别叫我小弟了,我叫你叔,你家的黄花闺女呢?在哪?”金簸问。

    “小兄弟,你叫我叔,你拿老哥当外人了,我闺女就闺女,什么叫黄花闺女?”关子说。

    “叔,叫你一声叔,以后都很难啦,莕儿在哪?”金簸问。

    “你是找莕儿有事?”关子问。

    “有事,去叫莕儿起床,我有话要对她说。”金簸急道。

    “你小子,难怪要叫我叔,你和莕儿那个啦?我早和你说了,你就是看不上莕儿!”关子唠叨道。

    “金簸,你找我。”莕儿出来问。

    “黄花女,黄花大闺女,恭喜你,有喜事了,你走狗屎运了。”金簸说。

    “金簸,什么叫我走狗屎运了,我这小女孩被你都叫黄了,都成黄花菜了,没人要了,嫁不出了,嫁不出去,我就赖着你噢。”莕儿说道。

    “不用赖我了,你有主了,我叫你黄花闺女,是因为你叫莕儿,这莕儿就是水里的水草,莕草开黄花,所以,我才叫你黄花闺女。”金簸解释说。

    “哦,原来是这么回事,现在好了,我们这里人都跟你学,叫自己的闺女是黄花闺女。”莕儿说道。

    “这莕草也叫荇菜,可以吃,所以明天王上要来吃荇菜。”金簸说道。

    “王上要吃我?”莕儿问。

    “是。陛下要来吃你,你明天上午就沐浴净身吧,等着王上来吃你。”金簸说道。

    “你这话听起来怎么这么别扭。王上明天要来吃我,我好吃吗?”莕儿笑说

    “你好不好吃,只有王上知道,你是王上喜欢的菜。”金簸说。

    “金簸,你赶紧去准备荇菜吧,明天王上来吃不到荇菜,看王上怎么收拾你。”莕儿说完回房间去了。

    金大夫走了,连夜在漆园里准备王上的行宫,和安排采摘荇菜以及御用食物。

    金大夫走后,关子和他老婆,傻傻的坐在堂屋,不知所措,天下掉幸运石,砸得他们晕过去了。

    莕儿回到房间,再也睡不着了,漫天思绪万千,自从康王那天来漆园巡察,她随父母以漆园主人的身份见到王上一面之后,王上的帅气英俊,高大独尊的形象,在她那颗少女的心中无法抹去,虽然自己不敢有非份的想法,但少女的春梦还是会在不觉间出现,明天王上真的要来吃荇菜吗,还是来吃莕儿?我该如何打扮呢?是否要按照金簸所说,要净身仕主,那是什么美妙的滋味。莕儿一个人乱想八想,辗转反侧,君子难求,求之不得,寤寐思服,黄花九轮草,我这黄花未开待采。

    第二天一早,金簸封锁椑杮漆园,五百亩椑杮园,空无一人,康王行宫连夜搭在漆园中央,行苑九个行军帐篷,一个居中,这九个帐篷都是王上白天的行苑,王上的晚上的行宫其实在莕儿家里,莕儿家里已经被搬出一空,什么也没有留下,光秃的墙壁和屋顶,用丝绸帷幔全部蒙上,这样就好看多了,地上已经铺上地毯,一张大床放在东房,堂屋放着龙椅和简单的生活用品。

    莕儿一看这阵势,知道这是真的了,已经知道该怎么做了,这不是梦,是现实,这是梦,是自己辗转反侧难以入睡的梦。

    金簸让侍女为莕儿梳妆打扮,莕儿坚持自己的原样,她心里明白,王上喜欢自己的是原味,乡村原味,平实。也许王上出来三天,是憋不住要打野食,也未必不是不可,自己就是那个被猎人打到的小鹿,也许是小鹿想朝猎人枪口上撞,莕儿自己明白。

    膳夫,庖正,御林军等一半人马,一大早已经提前赶到,执行戒严和准备王上的午饭和休息场所,膳夫到此一看,几经准备基本差不多,一颗心也就踏实放松了,夸赞金大夫会办差。其实膳夫他们其他所有大臣都不知道个中奥妙,只知道王上要绕道漆园吃荇菜。

    王上中午时分,来到漆园,在漆园中的行帐中坐定后,王上问:“金簸怎么不来见朕?”

    “回陛下,金大夫说他要在不远的关园主家为王上琴与瑟调和一曲,让王上视听。”仆正回道。

    “好,朕洗耳恭听。”康王说。

    不一会,一曲琴瑟合奏传来,金大夫吟唱。

    关关雎鸠,在河之州。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救之不得,寤寐思服。

    忧哉忧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这小子,聪明,这诗写的,道出朕的心声,金大夫知道朕的心思,看来已经安排好了。这琴瑟调和的不错,空旷,绕梁,远播,美妙。传金大夫带弹奏琴瑟之人前来受赏。朕要等你安排到晚上,黄花菜都凉了,朕等不及。”康王心急如焚,想吃到自己的菜,哪怕看一看也行,秀色可餐。

    金大夫得令,带莕儿前来受赏,“微臣参见陛下。”

    “小女子关莕儿,参见王上。”

    康王上前扶起莕儿,说道:“你弹的琴,真好,打动了朕的心,也拨动了朕的心铉,朕与你再琴瑟调和一,如何?你弹琴,朕奏瑟。”

    “小女子愿意陪王上调和琴瑟。”

    “传,拿琴、瑟上来。”康王吩咐。

    琴、瑟就位,康王唱道:

    王与妃调,椑杮(beibei)漆园。

    尔弹吾奏,浪漫南调。

    药食荇菜,吾菜之菜。

    临之不得,垂沿三尺。

    黄花秀色,可餐在侧。

    急哉急哉,琴瑟和调。

    心仪来到,品尝荇菜

    色之参差,琴瑟与之。

    黄花之女,奈何昼白

    荇菜吾菜,月瑟情怀。

    演奏中,金簸识趣的退出,九个帐篷,都归他们两个人了,五百亩漆园都归他们的世界了。一曲终了,仆正吩咐说:“准备上菜,陛下该饿了。”

    金簸说:“仆正大人,你们不要忙了,刚才在下已经将陛下的荇菜带过去了,你们不必再送了,陛下有令,琴、瑟再起,方可前去,否则不得前往打扰陛下兴致和清静。”

    “当真,金大夫?王上有什么,你担当得起吗?”仆正说。

    “这是漆园,我的地盘我做主。何况还有这三千甲士虎喷。”金簸说道。

    一曲之后,莕儿下跪谢恩:“黄花小闺女,怎受得起王上嫔妃比喻之词。”

    康王走上前,拉起莕儿的玉手,放在胸口,说:“你是朕的菜,朕饿了,朕要吃掉你这头小野鹿。”说着,两人卧倒在地毯上,爽朗的呻吟声,在漆园里回荡。

    直到傍晚,琴、瑟声再次响起,金簸吩咐赶紧上菜,陛下要吃晚饭。仆仕望望西边快要落山的太阳,没有说话,派人上菜。

    第二天早上,金簸安排钟鼓乐队,大张旗鼓的送康王和王妃关莕儿上路回镐京,鼓乐队一直送出十里之外。

    这一天一夜之中,生什么,只有金簸心里清楚,其他大臣无一人知晓,就连最近的侍从也被蒙在鼓里,直到三王妃上金鸾车大家才如梦方醒。大家不知道金簸怎么就摊上这等好事。

    康王回到镐京,还带回三王妃关氏,大臣都很理解,康王今年二十二岁,至今只有两位王妃,再添一名王妃,这也很正常,何况大臣们的妻妾没有少于十几个的。康王的行为,无可厚非。可毕公不这么认为,他下令让太史记下金簸的那《关雎》之诗。什么意思,无人知道。据说,这是他后来绝封不被重用的原因之一。

    这次考察,百尹已经留心王上重点表扬的人员,大约二十多名被王上赞语。百尹开始着手对这些人进行个人材料整理汇集,调查这些人员的资料和背景,以及政审其祖上三代人的情况。

    如百尹所料,康王于一月后,要百尹着手安排金簸,犇凡,刘布,彭坛,戴楼,钱柜,申屠,纪幂,佚矢,仇海,陶靡,桂原,付出,程陂,邶乐,吉安,鄘踵,墨迹,旬刊,列为,李子共二十一人,这批人不参加下一年度乡遂大夫的竞选,待年底乡遂大选之后调任他用。

    自此,康王身边,封爵一批上朝有功之臣,派出一批监国之子,培养一批年轻之臣,沿用大部分年龄适中之臣,劝退一批年老之臣,四年时间,年轻的康王,已经布局接近完成,还有一样,就是部队的大调整,尚未开始。三年前,六军小调整之后,康王觉得步伐太大之后,就没有动过部队的人事,现在他要开始了。


如果您喜欢,请把《西周王朝》,方便以后阅读西周王朝第九十九回 御耕好逑起士于田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西周王朝第九十九回 御耕好逑起士于田并对西周王朝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