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工具》

类别:文学名著 作者:李义天袁航 本章:《新工具》

    说出“知识就是力量”,这需要何等的勇气和自信!而这句我们今天耳熟能详的话,就来自于培根的。

    发表于1620年,这是一部在科学史上具有重大影响的著作。书中所体现的思想,完全可以居于近代自然科学方法之先驱的地位。它是一本让我们了解人类的弱点及认识归纳法的哲学巨著。

    当年,培根给他的作品取这样一个名字,是有深刻含义的——他要与亚里士多德的《工具篇》相抗衡,要替代亚里士多德那种探索真理的研究方法。在这本书的扉页上,我们今天仍能有幸领略这一时代的风貌和作者的宏大气魄——

    大海直逼天际,波涛汹涌;昊天微茫,薄云如织;两艘三桅快船,主帆高悬,旌旗飘扬,正待起航;风好水极,扬帆致远。

    整幅画面反映了这一时代人们充满信心的进取精神,也反映了作者踌躇满志,要把航船引向胜利彼岸的坚定信念。

    抱着“必须给人类的理智开辟一条与以往完全不同的道路,提供一些别的帮助,使心灵在认识事物的本性方面可以发挥它本来具有的权威作用”的动机,培根想给新的科学运动提供发展的动力和途径。

    培根指出,科学在本质上是经验的,把认识建立在经验基础之上,应该是科学的一个鲜明特点。他认为简单的、自流的经验是不行的,真正的经验方法是从经过适当安排和消化的经验开始,由此导出公理,进而又从公理导出新的实验,也即只有按确定程序和规则进行的实验,才能成为科学知识的可靠源泉。他一再强调“从事观察、进行试验、重视经验、从个别的东西引出普遍的规定”。

    那么怎么样才能从个别的东西引出普遍的规定呢?培根提出了经验归纳的方法。他所设计的“认识罗盘”,他的“新工具”,实际上就是指归纳逻辑。

    遵循从经验事实出发,逐步归纳上升为“较低公理”、“中间公理”直至“普遍公理”的步骤,培根的归纳法大致分三个步骤进行:

    第一步,广泛收集事实。

    第二步,把收集到的事实分别整理在“存在表”、“差异表”和“程度表”里,即所谓的“三表法”。如探索热的形式时,首先把具有热的性质的那些事实材料放在“存在表”里;其次把不具有热的性质而又与具有热的性质的所谓相类似的那些事实材料列在“差异表”里;然后把具有不同程度热的性质的那些事实材料放在“程度表”里,以便分析、比较。

    第三步,就是归纳。

    培根的经验论,是指“尊重现象,承认现象,睁开眼睛看存在的东西,承认并且尊重这种直观。这就是以理性的思维态度对待自然,在自然中找出真理,对自己信任,对自然信任,因为理性和自然本来就是和谐的”(黑格尔语)。培根对科学认识之研究深入到感觉和理性认识之间的关系,他的一个著名比喻是,科学的认识应是蜜蜂采蜜式的,换而言之,就是应该对外部感性材料作理性加工,使之纯化、使之精粹的过程。


如果您喜欢,请把《知道点世界哲学》,方便以后阅读知道点世界哲学《新工具》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知道点世界哲学《新工具》并对知道点世界哲学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