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

类别:文学名著 作者:安意如 本章:卷二

    她也不是全无担忧,那夜她和小青月下谈心,她道:“青儿,念我啊!暗思掷果,好事多磨,行藏每怕人瞧破。纵欣女萝,得附乔松,尚愁折挫。”

    小青道:“娘娘请放心,凡事有青儿帮衬,断不决撒。”

    在那个月夜,在那样清澈的月光照映下,她像人间女子那样对月长叹,隐藏的担忧浮上心头,凝聚眉尖,被遗忘的时光把握这短暂的时机召唤她回头,那是一千年的光阴啊,抵得了人多少世,不是那么容易就被撇下的。

    彷佛人都会有这样的时候(我从未视她为妖),在某个月夜、某个转念之间,打通个人与天地间的关窍,得已重新审视自己。

    你是否还记得一样的月夜,虞姬站在荒郊,“猛抬头,见碧落,月色清明。”在那一霎,她洞悉了她和项羽纠结的因缘。她遵从了命运的决定,为她去死。

    白蛇感慨:“慢道恩情忒煞多,猛然念故我,似孤云闲涧过。一自困缘合,叶辞故柯,未识将来事则那。”

    未容她多想,许宣回来了。他打破了她难得的反省,一声呼唤便将她拽回十丈软红尘。她见到他便又眼花缭乱,意乱情迷了:“这风光消魂奈何,心里没些裁夺。禁不得也斜星眼,忍笑微浚。官人。(指月介)圆缺恨裟罗,休轮到我。”

    人人以为自己特出,可以永欢聚免别离,白蛇也不例外。她以为许宣会对她永无二心,却不知道很快就要面临考验。

    实际上许宣自从库银案发后,无时无刻不在怀疑她,他甚至当众指她是妖怪。是白蛇情迷心窍,对此大意放过。

    她以为凭自己的巧言可以遮掩一切的不正常,她太自信,小觑了人在尘世中磨砺出的多疑、狡辩、善变——这正是她千年修行所坚决摒弃的东西。因此,她看不穿他温文木讷的外表下潜伏的机心。

    纯阳祖师诞辰,许宣外出遇见了一个道士魏飞霞。魏道士说他身上有妖气,问他情况,他忙不迭地回答,一五一十地告诉人家:“阿呀,不瞒师父说,家中妻婢二人,其实来历不明,每每生疑,今蒙法眼看出,但不知有何妙术治之?弟子感戴不浅。”

    不是别人调唆,是许宣始终怀疑未释。他对她的感情从一开始就建立在不信任上。拿到道士给的灵符,许宣的心声是:“冤家从此分离,分离。宁甘孤另羁栖,羁栖。凭药物,趁铢锱,又何必叹凄其。春潮动,放船归。”

    他宁可和她分手,不要纠缠。他对她没有留恋,可叹的是,白蛇一直对自己摇摇欲坠的幸福充满信心。

    灵符吞下,无效。魏道士被狠狠教训以后逐走。真能怪道士多事吗?道士有他的行为准则。他又不知白蛇与许宣有宿缘,也不知道她一心对他好,决不会害他。作为一个有理想有道德的道士,他不可能明明看出一个年轻人妖气缠身也不救,理所当然要出手,至于是不是对手那也得试过才知道。

    他输在修为不够,于道义无愧。

    白蛇战胜了灵符,却没能战胜雄黄酒。

    端午节她饮了雄黄酒,现原身吓死了他。仙山盗草,救活了他。她以为恩情还如旧,却不料他心里早已与她渐行渐远。许宣不是情圣,他是人,不幸的是个出身寒苦的年轻人,他不是那么有担当,可以担当她是个妖怪的惊悚真相,就像白蛇自己哭叹:“三生恩爱,何必太惊人。”

    真相是,与自己日夜相拥、娇媚无伦的妻子是条大白蟒!他学乖了,一声不吭,努力做出笑脸相迎,一边心里暗示自己,我不过是眼花了,一定是眼花了。

    许宣不是个傻子,不但不是,作为一个药房伙计,他还充分沾染了小市民的市侩精神。趋利避害,对他来说再正常不过了。他何尝不怕某日醒来,她就翻脸不认人,一口吞他下肚,做了小小早点。但他对于财色兼收的诱惑无法抗拒,一边忐忑,一边享用。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不久他又遭了官司。这次白蛇为了把他打扮得帅气逼人,给他带了龟精进献的八宝明珠巾出外郊游。帅是帅了,衰也衰了。许宣在虎丘鹤立鸡群,还没来得及享受一下众人钦慕的眼光,就被萧太师派出侦察的差人锁拿,扭送官府。

    这一次是发配镇江。我要是许宣我我也郁闷啊!自从遇到你,就官司缠身,东逃西窜,日子过的提心吊胆的,我只想过平安的日子,不想做通缉犯。

    老吃官司,又被吓死,许宣被白蛇的爱害得不轻,换个男人也未必意志坚定,挺得住。

    不久白蛇又寻到镇江。许宣好命,每次都有收留他的人。白蛇也好命,每次都有帮她说好话的人。这次何员外来打圆场,叫他们破镜重圆。

    她又一番说词,凄苦无辜、梨花带雨的样子,打动了何员外,却没打动许宣。许宣此时肯和她重续前缘,估计是出于保命的需要。只有他知道她现原身时的狰狞恐怖,他不敢惹翻她,只得舍身屈就,委屈求全吧。

    他们之间的认识上早就有了不可沟通的盲点。纵然她把全世界拱手献上,他仍嫌她是妖怪。


如果您喜欢,请把《观音》,方便以后阅读观音卷二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观音卷二并对观音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