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译本前言

类别:文学名著 作者:奥修 本章:中译本前言

    风人

    一

    打开这本书,就像打开我们quot;经验quot;的闸门,一切自然而然地流淌出来……我们怀疑自己,否定自己,进而想改变自己。这种改变,不应该是逃避,而应该是正视;不应该是抗争,而应该是放轻松;不应该是索取,而应该是付出。

    奥修说得绝,这叫quot;通过改变,耗尽改变quot;。这话意味深长。

    二

    本书通过对印度教密宗经典《坦陀罗》一书的解读,呈现它的主题:超越。

    真正意义上的超越,是基于人的智慧(觉知、悟性)的开启,所以,可以说这也是一本探寻智慧奥秘的书。当然本书的探寻是独特的、隐含的、活生生的,是指向人的内心的。

    三

    在本书中,奥修就生命的存在:性、梦、爱;忧郁、痛苦、快乐,乃至饥饿、打喷嚏等问题,在提问和解答中,传达了他的经验,并提醒我们:每一个人应该让自己成为你自己——因为这是达到超越的基础。

    四

    性,是《坦陀罗》经典论述的中心。

    奥修对它的解读是很新鲜的:人的生命里有两种性高潮。一种是感性上的性高潮;一种是灵性上的性高潮。前者来自于最低中心;后者来自于最高中心。

    你从quot;高quot;处入,你会感受到灵性的性高潮;你从quot;低quot;处入,你会碰到最低的性高潮。奥修把性行为也视为一种静心的方式和实践。这打破了多少年来人们对《坦陀罗》这部经曲的陈旧观念。quot;坦陀罗并不是为了性,它是要去超越quot;——这就是奥修的解读。

    五

    人们生活在这个世界里,是需要有思想的。没有思想,我们的世界会很苍白,无意义。但思想的诞生,往往伴随着一堵quot;墙quot;的产生——这种quot;墙quot;会阻碍我们的视野,会限制我们的思考;进而言之,有思想产生,就会有真理之辨;而真理(正确性)本身存在着一个悖论:它既可以给我们指引方向,也会使我们主动放弃怀疑和思考——从这个意义上说,本书里没有quot;思想quot;,因为它没有quot;逻辑quot;;也没有quot;真理quot;,因为它只有quot;经验quot;——我想说,奥修这些缺少逻辑力量和真理权威的演讲,或许可以迫使我们走向真实,跟真实在一起——尽管真实是残酷的。

    或许当人们面对真实的残酷,才会静心下来。

    1996年1月6日于上海


如果您喜欢,请把《智慧奥秘》,方便以后阅读智慧奥秘中译本前言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智慧奥秘中译本前言并对智慧奥秘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