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下马威

类别:都市言情 作者:关越今朝 本章:第三章 下马威

    “镇长管不管”

    “我们就找镇长。”

    “”

    吵嚷间,几十人到了近前。

    听出来了,这些人是来找自己的。

    “老姜,你们怎么来了”鲁金贵皱眉问道。

    站在最前的络腮胡子说了话“鲁镇长,我们是来找镇长解决问题的。”

    鲁金贵挥着大手道“还是干旱的事吧大伙先回去,我们这不是正想办法呢吗。”

    “不回去,我们得要个说法。这都好几个月了,一滴水都没降,这地怎么种前几天都做好准备了,这又来了新镇长,会不会变呀”络腮胡子还挺轴,随即便转向罗程,“你就是新来的镇长”

    “咱俩没见过面吧”罗程反问。

    “全场就你一个生人,这还看不出来”

    “哦,你是哪位”

    “我姓姜,姜忠,人们都叫我犟种,新堡子的。咋的,不行呀”

    罗程微微一笑“怎么会不行呢我正准备各村看看旱情,你们就先来了,正好可以提前了解一下。说吧,咋个情况”

    “啊,这个”姜忠打了个嗑巴,才说道,“新堡子是集中搬迁村,是好几个村集中到一块的,刚开始工业、农业都有,后来慢慢就以种地为主了,种的都是经济作物。这些东西好侍弄,可就是有一样,不能缺了水。近些年一直雨水充足,实在不行还能浇,可从去年冬天开始,到现在一滴水都没下,根本就没个墒情。是镇里让我们种的经济作物,这天上不降水了,我们只能找镇里。”

    旁边谢顶男人跟着说“是呀,现在这地都是连成一片的,好多家都挨着,不是一家一户的事,用水也是伙着来,没水就得找镇里。”

    “我们是邢郝集的,村里都种蔬菜。很早很早的时候也弄过大棚,后来慢慢就发展成了纯天然种植,自然风、自然光、农家肥、喷灌浇,说是这种菜更健康。可是今年不行呀,别的都好说,喷灌根本没水,菜就没法种,种了没水也不长。”说话的中年女人很是着急。

    “地里要是种不上东西,后面的采摘、观光也就搞不成了。”

    “没有了种植、旅游收入,喝西北风呀”

    “”

    就这样,来的人们叽叽喳喳、吵吵混混,说着各自村子情况。尽管具体情形不尽相同,但中心思想都一致现在没水,镇里得管。

    耐心的听人们讲了好大一通,罗程说了话“各位乡亲,全镇旱情严重我们都知道,现在就是在现场想办法。听了大家的讲说,我对旱情又多了更直观的认识,也为接下来解决干旱提供了帮助。大家请先回去,我们肯定会尽快出台方案,尽快解决和缓解旱情。”

    “尽快是什么时候”姜忠追问道。

    罗程回复“肯定不会误了春耕和栽种。”

    姜忠“嘁”了一声“这也太含糊了,怎么也得给个具体时间吧一天还是两天”

    “我是今天刚到任,到现在也不超过三个小时,总得有个了解、研究过程吧”

    “我们不管,就找镇里最大的头。你到底是不是说话算不算数”姜忠嚷了起来,“如果你承认说了不算,那我们就找说话算话的。”

    “就是,这糊里糊涂的,我们心里也不踏实呀。”

    “研究研究,还不是烟酒烟酒我们可没这耐性。”

    “要是不能说的明白点,我们就不走了。”

    这些人说着说着,还都坐到了土地上。

    神情严肃的沉吟了一会儿,罗程说道“一周之内给回复,肯定误不了春耕。”

    “总共也没几周了,这一周一周的,很快就过完了,时间太长,我们不踏实。”姜忠并不买帐。

    “一周太长”罗程说到这里,转向鲁金贵,“鲁镇长主管农业,你说得多长时间”

    鲁金贵道“这么点儿事,三天内怎么也能定下来吧。”

    姜忠接了话,但却是看着罗程“三天就三天,到底能不能定”

    “鲁镇长不是说了吗”罗程以问代答。

    “好,那就三天,要是还没信,那我们就来找你罗镇长。”姜忠说着,站起身来,冲着人们一挥手,“走。”

    罗程招手道“姜大哥,新堡子离着不近呀,得走不少时间吧。好几个村的人凑到一块,时间更短不了。”

    “那是,光路上就差不多一个小时,算上招呼大伙,该有两三个小时,可辛苦了。”姜忠边走边说。

    “哦,三个小时。”罗程缓缓点头,嘴角浮上一抹笑意。

    几十人很快离开现场,不多时便传来汽车发动机声,村民们走了。

    罗程目光扫过每一个人,缓缓地说“大伙说说吧,干旱的事怎么解决”

    现场静了好大一会儿,农业办干事苗小松开了口“我到农业办工作时间不长,但我知道水对庄稼和村民的重要,那简直就是命根子。庄稼平时用水就两个渠道,一个是天上下雨,一个是人工浇灌。下雨由老天爷管,咱们管不着,那就只能是人工浇灌了。”

    在苗小松停下话头后,人们纷纷跟着附和

    “对,人工浇灌吧。”

    “也就只有这个办法。”

    “”

    罗程又看向鲁金贵“鲁副镇长,你的意见呢”

    “除了人工浇灌,还能有什么办法这不明摆着吗。”鲁金贵大咧咧地说。

    罗程抬手示意“具体点。”

    “人工浇灌无非就是两个渠道,一个是引渡地上水,一个就是地下水。现在河道都干干的,哪有半滴水,整个喷灌也出不来水,那么只有一个办法深挖井。”鲁金贵说到这里,又补充道,“井都是现成的,只要再深掘个一两米,应该就能出水,就能满足喷灌需要。”

    罗程沉吟了一下,说道“我来的路上看了镇里资料,发现近几年地下水位越来越低,再深挖掘水的话,很可能会进一步加剧水位下降。”

    “可要是不”话到半截,鲁金贵把球踢给了对方,“那你说怎么办”

    “我初来乍到,对镇里的具体情况还不了解,整个干旱情况也仅知道个皮毛,就简单谈一下,还不太成熟。”

    做过说明后,罗程接着道,“解决干旱缺水,一般都是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节水,一是聚水。节水的方法呢,可以考虑地膜覆盖,减少本已有限的水分蒸发。聚水可以考虑冷凝法。”

    鲁金贵“哦”了一声,追问道“怎么个冷凝”

    “在地上挖抗,上面用透明塑料布封严,利用昼夜温差,水蒸气气化,聚少成多。”罗程给出回复。

    “哪能有几滴水”

    “可不要小看这个聚少成多,方法得当的话,最起码能够先保证种植的湿度。”

    “就算是能勉强种上,可是天不下雨的话,照样得旱死。”

    “这就需要地膜覆盖配合,使有限的水分尽量少蒸发。”

    “哪得什么时候呀,怕是猴年马月了。”

    “可能时间要慢些,不过应该误不了事,也不会影响到地下水位。”

    随着对话进行,鲁金贵的脸色越来越不好看,语气也变得生硬“村民那里怎么办,他们可是三天要说法的。”

    “假如现在定了冷凝法和地膜覆盖,马上就可以回复他们呀。”罗程回复着。

    “恐怕村民不会答应吧,只靠塑料布出汗那点儿水,不得猴年马月呀,到时怕是黄花菜都凉了。你用过这办法吗”

    “应该不会误,这也是比较稳妥的办法。这个办法我没试过,是从资料上看的。”

    “资料上看的纸上谈兵呀。”鲁金贵语气很是不善。

    罗程脸色一寒“怎么就纸上谈兵了这是老祖宗成百上千年积累下来的经验。”

    “是成百上千年,听说一两千年前就有地窨子了,白色垃圾更是困扰了人们许多年。现在好不容易科学种田、节水灌溉了,却要返回这种落后方式,真是笑话。”

    鲁金贵说到这里,又“嗤笑”道,“现在是二零八八年,不是一九八八年。”

    “二零八八年怎么了你不照样还得吃饭、睡觉、拉那什么”罗程沉声反问。

    鲁金贵“呵呵”一笑“我是大老粗,不是学堂里的书生,只知道实实在在做事,不善于咬文嚼字。我就问你,你敢保证地窨子能积足够的水,能满足整个耕种需要”

    自己这还真不能保证,毕竟没有亲自实验。

    但罗程不能直接示弱,于是反问道“你能保证吗保证水量充足,保证不影响地下水位”

    “那有什么不能各家各户都准备好了,就等我一声令下,立马就开挖了。我”鲁金贵说到这里,才意识到秃噜嘴了,赶忙打住。

    “怪不得呢,怪不得呢。”罗程冷笑着连连点头,“那你可得保证万无一失。”

    “自然我会尽量去做,会为广大村民考虑。做任何事都不可能没一点风险,可我们不能仅考虑自己得失,而是要把为民谋福祉放到首位,否则要我们这些干部有什么用”

    鲁金贵说到这里,提出建议,“现在趁着大家都在,时间又这么紧急,那就表个态吧。认可罗程同志方案的,请举手。”

    人们面面相觑后,大都低下头去。

    “都觉得不可行呀。那么支持我提议的请举手。”鲁金贵目光缓缓扫过众人,“干工作必须是非分明,两面派可要不得。”

    “我支持鲁镇长。”苗小松第一个举手。

    “我也支持。”

    “我支持。”

    “”

    现场人等纷纷举起手来,没举手的只剩罗程和鲁金贵了。

    “罗程同志,我就不用举了吧。”鲁金贵“呵呵”笑着道。

    “既然表态了,那就要负责到底,就要保证万无一失,否则散会。”

    罗程说完,转身走去,暗自咬牙道好啊,双簧,霸道,下马威一个接一个,鲁金贵不简单呀。我要让你和你们都明白一个道理事实胜于雄辩,也要让你们知道我罗某人不是一个摆设。

    望着那个气咻咻的背影,苗小松“嘿嘿”一笑“一点气度都没”随即注意到鲁金贵瞪视的眼珠,赶忙又闭上了嘴。

    “都楞着干什么,赶快行动吧。”鲁金贵不耐的摆着手,快步离去。本书首发来自,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如果您喜欢,请把《青云之志》,方便以后阅读青云之志第三章 下马威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青云之志第三章 下马威并对青云之志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