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04

类别:都市言情 作者:总裁哥哥 本章:分卷阅读104

    颐待得张腾飞落座后,见人都齐了,便连关子也不想再卖一下,直接往后挪了挪椅子,将双手撑在木桌上,整个人从椅子上站了起来。

    她弓着腰,身子前倾,目光在在座十几二十个人的脸上扫视了一圈,最后才说道:“我要遣兵三万到北平附近的宛平城、长辛店等地候着!”

    平地惊雷!

    锦颐的话如同落入沸水之中,瞬间便使得在座的十几个人开始在心里沸腾慌张了起来。而等到他们怔愣了好一会儿之后,他们才反应过来,她刚刚说的,是“她要”,而不是“她想”。她是以一种不容拒绝的口吻在向他们陈述着她的决定的。

    “为什么?”作为一众参谋的长官及代表,张腾飞问道。

    对于他的这一个问题,锦颐并不感到意外。她只需瞥一眼坐在她另一旁的韩越和潘明飞便能知道,甚至连无条件支持着自己的他们,也是想要得到这个问题的答案的。

    松了松手里的力道,她不再用手撑在桌面上,而是站直了身子,双手环着胸,带着点拨的意味发问道:“现在抗日是大势,就算是秦非正也抗拒否定不了。他所能做的,最多也就是在跟产党谈判的时候,多谈点条件罢了。可是,小鬼子能是吃干饭的吗?他们会眼睁睁的看着民军和产军联着手打他们不反抗?”

    当然不会!

    不论产党是真心抗日还是假装的抗日,等到秦非正做下决定的时候,就是日军大肆开展侵略计划的时候。

    联想着日军近年来在华夏日益增多的军事演练,同及日本对着世界的大放厥词,这个答案几乎是毋庸置疑的,所以,当锦颐的话刚一问完,在座之人的心里,便不一而同地这样想到。

    而张腾飞和潘明飞两个人不同,他们一个是总参谋长,一个在还是军校学生的时候就是以谋略更胜一筹,想得也就比其他人要更远一些。

    当产军和民军联手之时,日军会将所有丑恶的嘴脸统统摆到明面上。他们会再无顾忌的向着华夏增兵,坑杀数以万计的华人。

    可是,华夏那样大,为什么锦颐她就能笃定这“坑杀”的开端就是北平附近呢,以至于她一遣兵,想到的便是整个铁血军的半数?

    两人将现如今北平的军事状况,快速在脑海里过滤一遍——

    自东北沦陷之后,日军便一直想将华北一带一同攻下。直至去年九月份的时候,民军第二十九军撤出北平丰台,虽避免了一次可能性的战争,去直接让出了丰台重镇,助长了日军的气焰。

    都说近年来华北驻华日军频繁进行军事演习,可那所谓“演习”究竟是什么样的“演习”呢?张腾飞和潘明飞眯着眼,都不用如何去回忆,首先想到的便是报纸上刊载着的——

    华北驻华日军在去年的十月末、十一月初,以北平为假想敌,以卢沟桥、宛平城为重要攻击点,参加部队近一万人,进行了整整九天的“秋季大演习”。演习范围包括北平、卢沟桥、长辛店、宛平城等近乎四万平方。

    初时在报纸上看到这一消息的时候,因着华北地区的日军惯来也就是目中无人的,而民军惯来贯彻的就是“避让”方针,是以,他们远在上海,除了感叹一句“日军这一次演习的规模之大,前所未有”以及“秦非正仍旧是一如既往的‘窝里横’”以外,便再无他想。

    可如今有了锦颐的提醒,他们再度回想的时候,因为事情前前后后的有了连接,他们这才恍悟——原来,日军早已将北平视作了他们要攻下的下一个目标。

    “三万人会不会太多了?”

    理解归理解,可该问的,张腾飞却决计不含糊。

    三万人,目标太大。就算是分批次让他们伪装着登上火车,三万人,被揭穿的概率也是太大。更何况,去到北平附近之后,他们又该如何隐蔽地寻到个既能够训练,又可以居住的地点?

    他们现在虽然是麻痹了驻沪日军,可只要稍稍有个风吹草动的,日军对他们的“信任”,变又会瞬间瓦解。

    大抵是因为对“北京”这个首都更有归属感些,也大抵是因为“卢沟桥事变”是日军全面侵华的开始。总之,锦颐不想华夏输掉这一仗。即便她分明知道,这一仗在历史上是输了的。

    深深吸了一口气,她沉着嗓音,万分严肃地说道:“我做铁血军的司令,是要带着铁血军驱逐华夏的侵略者的!这话,我在成为大家司令那天就说过,并且,我现在就要实现它!”

    言下之意,即是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

    北平不能丢!

    所有人都听懂了锦颐的这句话,可随之而来的,他们又忍不住开始抓耳挠腮的,按着锦颐的意思想起对策来。

    锦颐知道,自己是在为难他们。北平四面都充斥着日军。只除了卢沟桥一条可以同南方进行来往的出路之外,其他北、东、南三面,几乎都被日军控制着。就算他们的士兵能成功出了上海,可要怎么在北平附近安顿下来,却又成为了一个新的问题。

    所以,这根本就不像从前的几次谋略,根本就是毫无保障。不仅仅是派去的那三万将士,就连剩在上海的三万将士,也都像是走在一根独木桥上。一旦被察觉,等待着他们的,还不知道是日军如何的反应。

    “产党和秦非正达成协议应当不需要太久,我们只要在此之前小心一些,之后,华人同小鬼子彻底撕破了脸皮,我们还顾及他们做什么?!”

    锦颐故作轻松地扯了扯嘴角,想要安抚众人。可是,她的话却并没有起到多大的作用。不像她,他们就算可以猜想到产党想要迅速同民党联手的心情,却也根本就不知道这个所谓的“不需要太久”究竟是多久。

    一个月?两个月?半年?一年?

    无法估测。

    指挥室里一片沉默,包括张腾飞在内,没人能想到一个更为“保险”一些的法子。而最关键的,是他们对锦颐的这一指令根本便无力反驳。

    他们的存在是为抗敌。抗敌本身就是极具风险、拿命去搏的,不可能只因为他们知道了这件事的风险很大,他们就选择放弃和逃避。

    想着,几乎所有人都情不自禁的往锦颐一侧的韩越、潘明飞和何勇的身上瞥了瞥。

    事及于此,已然十分明朗。谢司令叫他们一众人来,是将这件事给通知一声,顺便叫他们想想更具可行性的做法。而归根结底,那三万将士去往北平附近由谁带领。无非便是这三人。

    作者有话要说: 家里来的熊孩子好闹腾,今天只能码3000+了,明天继续~~~

    另外,忘了解释,香港历史其实是沦陷了的,是四几年的事。不过因为女主这个变数,日军侵占内陆不顺利,自然也就会先放着香港了。所以,不送谢父谢


如果您喜欢,请把《此生应不负[民国]》,方便以后阅读此生应不负[民国]分卷阅读104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此生应不负[民国]分卷阅读104并对此生应不负[民国]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