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7节

类别:都市言情 作者:青衫取醉 本章:第527节

    这意味着,整体的工作效率提升了!

    常友还记得,之前在鸿程科技的时候,他从员工们的办公区走过,总是能够看出来有人在摸鱼。

    当然,他不会指出来,毕竟那时候他觉得,人不可能一直维持高效的工作状态,偶尔的摸鱼是人之常情。

    然而现在,员工们似乎都在高效率地完成工作,极少摸鱼了!

    这两种状态一眼就能分辨出不同。

    就拿今天来说,如果是在鸿程科技,大家上午肯定是整理一下本周工作计划、回一下上周末积累的邮件,然后稍微玩玩手机,一上午就过去了。

    可现在,大家只用半个多小时就完成了整理工作计划、回复邮件的工作,其他的时间全都拿出来工作,一个比一个着急。

    最关键的是,裴总很少来这边,而且也从未要求大家进行腾达精神的学习啊?

    那么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又是如何渗透进来,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呢?

    常友越琢磨,就越觉得裴总的项目管理方面有一套!

    以前常友总是要各种查考勤、定目标,还要时不时地催问。

    现在根本不用了,整个公司简直是如臂使指,指哪打哪,大家配合起来非常默契。

    有这样一套高明至极的项目管理方法,常友觉得自己简直是太舒服了,根本不用再浪费精力跟员工扯皮,而是可以集中精力思考公司接下来的业务发展方向。

    “有时间一定要向裴总这个管理学大师请教一下,他到底是如何做到这种‘润物细无声’效果的,是不是对项目管理有一套自己的哲学理念?”

    完成对裴总的日常脑补之后,常友继续进行这周的工作。

    今天,他要解开一个裴总留下的谜题。

    之前裴总给otto科技安排任务的时候,提出了未来的规划:不要再做新手机了,把时间拉长到10个月左右,成立一个软件实验室,做一些用得上的app,完善一下手机系统,优化一下影像算法。

    对于这一点,常友已经解读过了。

    他认真反思一番之后,觉得裴总的这个方略非常正确!

    otto e1手机是一款售价很高的高端手机,但同时也是一台充满缺陷的手机。

    如果立刻研发新机,让那些已经买了e1手机的顾客怎么想?

    我把这手机当宝贝,你却把我当韭菜?

    otto的定价策略就是永不降价,可如果出新机过于频繁,那要把旧款手机的顾客置于何地?

    虽然会提供以旧换新服务,但这种频繁出新机的行为,必然还是会冲淡手机好不容易初步打造的品牌价值。

    所以,裴总要用一年时间打磨软件,包括操作系统、影像算法、各种常用app等等,这至少有三层含义。

    完成对消费者的承诺;

    将新手机发布的周期拉长到一年,确保到时候能够用上更多、更先进的成熟技术,让下一部手机有更多噱头,同时也更好地让e1手机保值;

    投入大量时间用于软件研发,提升手机附加值、补齐短板,让消费者觉得物有所值。

    解答出裴总下一阶段方针的深意之后,常友立刻拍板决定,斥巨资成立一个影像实验室,专门用于调教手机镜头、优化影像算法,在拍照和软件方面发力!

    但是刚解读出来裴总的意图之后没两天,裴总新的指示又到了。

    这次,常友困惑了。

    裴总竟然要求otto科技开发一款用于健身房报名的app?

    这款app的功能需求很简单,是一个叫做果立诚的人提出的。顾客登录app之后可以在上面查看自己的健身数据、预约健身时间等等,仅此而已。

    常友很费解,这么简单的功能,至于交给otto科技来做吗?

    我们的软件团队负责开发的都是那种更复杂的app,就这么个健身房报名的破app,随便找个团队不就做了,裴总为什么指名点姓地要交给我们?

    而且,这个app跟之前裴总确定的大方向,也根本不挨着啊?

    最奇怪的是,裴总特意强调,不要在手机上预装这款软件。

    为啥呢?

    常友虽然在接到这个要求的第一时间就安排人去做了,但这么多天过去,他还是没能参透这其中的深意。

    如果是一个没有追求的人,肯定老老实实地完成健身软件需求的功能就完事了。

    但是经过了otto e1手机的成功,常友很清楚,裴总亲自交代的任务就算看起来再怎么简单,也绝对是另有深意。

    否则,裴总为什么亲自交代?

    ------------

    第509章 跟裴总看看高处的风景,你就明白了(三更求票)

    “嗯……用林总监讲述的方法,分析一番。”

    “这关乎鸥图科技未来的发展方向,手机行业瞬息万变,一步错、步步错,千万马虎不得。”

    如果是刚来时的常友,很可能不会多想,直接把这个任务委派给手下人,只要保质保量地完成需求就可以了。

    但是经过了这半年时间的磨练,常友觉得自己从裴总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

    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眼光和方向!

    有一位著名企业家曾经说过“风口上的猪”理论,意思是作为顶尖企业家想要有所成就,最重要的是找对风口。

    手机行业无疑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风口,可并不是谁都有能力做那只在风口上的猪。

    稍不留神被挤下了位置,就要摔得粉身碎骨!

    换句话说,努力决定你的下限,而眼光决定你的上限。

    常友本来觉得,自己的眼光不错,在同行中属于佼佼者。

    可见到裴总之后才发现,自己简直是井底之蛙,太自大了!

    自己只能看到那些人人可见的机会,虽然也算是机会,但竞争极为激烈,落后一步、满盘皆输。

    可裴总看到的却是那种其他人都看不到的机会,这种机会极为珍贵,只要牢牢抓住,那么根本不需要着急,因为没人能来跟你竞争。

    所以,otto e1手机获得成功之后,常友已经确定了一件事情,既然裴总有如此超前、如此独到的眼光,那当然是完全放弃自己对行业的看法,全盘接纳裴总的观点就对了。

    能躺着赢,干嘛要去拼尽全力地跟其他厂商菜鸡互啄?

    不过唯一的问题在于,天才总是有怪癖的。

    裴总的怪癖就在于喜欢跟员工猜谜,似乎是为了锻炼员工的独立思考精神和分析能力。

    所以,并不是谁都能猜透裴总的谜题、从诸多员工中脱颖而出并给裴总留下深刻印象的。

    好在有林总监传授的分析方法。

    常友眉头紧锁,陷入深思。

    “林总监说过,分析问题的切入点,在于‘最不合情理的地方’。”

    “而这件事情最不合情理的地方,就在于裴总为什么要杀鸡用牛刀。健身app明明交给摸鱼外卖去做更合适,为什么一定要交给我们来做?”

    常友在电脑上打开果立诚提供的文档,整个文档非常简陋,只有寥寥几句话。

    以产品经理提需求的标准给它打个分,给个3分都嫌多。

    而且还是百分制的3分。

    这也不能怪果立诚,他本来就是个健身教练,哪懂产品经理的工作标准。

    常友把这几条需求仔细读了一下:“这位果立诚,是共享健身房的负责人,但是他提的需求很简单。”

    “这也合理,毕竟他是个新人,对裴总的思想理解不够,还需要再多锻炼。”

    “裴总如果只是为了完成这些需求,找摸鱼外卖就行了。”

    “而且这些需求显然太笼统了,怎么都得让人再全面修改、完善一遍,把整个功能重新设计之后,才能交给程序去制作。”

    “设计……”

    “难道说,裴总是看中了我们的设计能力?”

    “嗯,有这种可能,我们这边产品经理的设计能力显然比摸鱼外卖那边要强太多了。”

    “也就是说,裴总对于这个软件,实际上有更多潜藏着需求,知道摸鱼外卖那边肯定难以完成,所以才交给我们?”

    “嗯,这样就合理多了!”

    “那么,会是什么潜在需求呢……”

    常友觉得自己似乎摸到一点门道,站起身来开始踱步。

    “这些需求,对于健身房用的工具app来说,已经足够了。”

    “如果裴总想要更多,那就意味着……”

    “健身房只是刚开始,裴总的真正目标是打破健身房的限制和边界?”

    “所以,才交给我们来制作,由我们来补全这个健身房项目负责人所没有想到的地方?用移动互联网思维,对这个软件进行全面的规划?”

    “嗯,肯定是这样!”

    “可是……如果裴总希望手机跟健身房app联动,为什么又不允许我们把这个app作为捆绑软件安装在手机上?”

    常友思考片刻,很快就突破了这最后一道门槛,露出恍然的表情。

    “明白了。”

    “裴总是觉得,这个app包含了很多内容,设计难度高,所以担心它的质量。”

    “捆绑手机进行推广,只是纸面数据好看,但这样一来我们就无法判断出这个app的真实情况,造成误判,对后续的优化工作不利。”

    “同时,如果app品质不过关,对otto手机的品牌也会是一种破坏。”

    “所以说,都是自家软件为什么不装在otto手机上?”

    “裴总不是说‘不装’,而是‘不要捆绑’,要让这个app充分经受市场的检验之后,让每一位otto手机的用户都能自发地、主动地安装!”

    解答完毕。

    常友把整个思路重新捋顺之后发现,一切都是那么的自然、那么的恰到好处,之前的那些不合理之处,突然就有了一个完美的解答。

    怪不得大家都这么喜欢和裴总玩猜谜呢。


如果您喜欢,请把《亏成首富从游戏开始》,方便以后阅读亏成首富从游戏开始第527节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亏成首富从游戏开始第527节并对亏成首富从游戏开始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