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节

类别:科幻灵异 作者:再枯荣 本章:第33节

    一字一叹,音落之时,已有沧桑下泪之态,把明珠僵在坐上,不知如何作答是好,只好掣裙再拜,“老爷太客气了,这原就是我的分内之事,我一个山野丫头到了这里,一应吃喝不愁,穿的用的都是见也没见、听也没听过的,是我托了少爷的福呢。”

    “休要这么说,有你这个媳妇,才是我们濯儿的福。”宋知濯一壁言,一壁端了盏轻呷一口,这才将眼落到宋知濯身上,“濯儿,我这个做父亲的,心里自然晓得你这几年受了不少苦。上次闹出那桩事儿后,我已将前事尽知,太夫人那边儿,我也教训过她了,她也已知错,我想着,家丑终究不可外扬,她该领的罚也领了,你就别怪她了,啊?”

    灯影微颤,火光在二人眼中跳跃,谁也瞧不出一丝晦涩之态,“父亲放心,事情都已过去了,儿子如今也好了。况且,太夫人为这个家操持了近二十年无不尽心尽力,大概也是受了哪个下人的挑唆才做下这种糊涂事。她是长辈,又是母亲,纵然有错,我做儿子的怎么好去计较呢?”

    “好、好,你这病好,倒是比从前懂事了许多,为父也甚为欣慰。”宋追惗沉缓叹后,转尔说起,“眼瞧着身子一日比一日好起来,也成了家,倒是别把书丢了,还该依旧捡起来,等过两年,好好儿的去考个功名回来,给你二弟三弟做个表率。”

    换作从前,恐怕宋知濯也不得习惯他这“慈父”之姿,但眼下,或许是晓得他伪善的面目下裹的是怎样一副豺狼野心,他反倒有些理解他这些作态了,“父亲放心,儿子必定刻苦勤勉,以待来日光耀门楣。”

    “好、好。”

    慨叹数声后,由丫鬟执灯引路,宋追惗自行离去。残月下,照着他坚缓的步伐,年轻挺拔的身姿融在无边的夜色中,肩上似乎背着什么、沉重不已。

    不知何时,这些儿子已经与他比肩、齐平,眉眼中藏着他的影子,在这段流逝的时光中,他几乎从未抱过、甚至真正地关怀过他们。某些时刻,他也会想,这些儿子对着他,是否真的有敬有重,是否如他,“父慈子孝”只是一场精致的表演?但更多的时刻,他的心绪是被仕途功名填满的,至于门扉后头或失望、或期盼的目光,他无心顾及。

    门扉前,是宋知濯久柱的身影,再后,有明珠摇曳裙边儿。她上前两步,将一只柔荑钻进他牙白银线云纹的袖中,找到他的手,并握住,“进屋去吧,在这里傻站着做什么?怪冷的。”

    如霜月光照着他回首,那张脸上,满是落寞与辛酸酿成的一个笑,“每回见到他,我总觉得奇怪。呵…,你猜我奇怪什么?”

    三朵骨里红梅在明珠头上灿烂地开着,开出一段悲切地心绪。但她只是拉着他进屋入帐,温柔地拂过他枕在裙上的发顶,听他将心中的愁苦倾来,“我母亲虽然不是死在他手里,却是因为他的漠视与放任才死在小月娘亲的手里。不知道真相的时候,我只是觉得他这个人有些冷血自私、薄情寡义,导致我们父子之间总不够亲近。但当我知道真相后,我才清楚的知道我恨他,这几年里,每天都恨他,甚至每天我都在想,我要站到比他更高更远的位置上,让他在我面前低头、忏悔。”

    头上的手轻柔地拂过鬓角,宛如一层薄薄的霞影纱,兜起他跌落的一颗心,“可一见他,这恨里头,好像还有别的什么掺杂着。想必血浓于水,莫过如此,甚至每一回,我都想当面锣对面鼓的向他问个清楚,问问他对我这个儿子、对我母亲、有没有一丁点儿打心底里的喜欢和在意。”

    倏而,炭盆里“噼啪”一声,像是他的心,破碎出一条细微的裂痕。他翻过身,一双蒙了水花的眼笑意盈盈地将明珠睇住,少顷便由眼角滑出一滴温热的泪落入耳畔,“我是不是很没出息?”

    斗帐之中,住着这样一对天涯沦落人,他们看过彼此最顽强与最脆弱的地方,亦点收过对方的残破与圆满。没有人能比明珠更懂得他这种复杂的爱与恨,看着他的泪,她骤然明白了,或许是因为骨血之中,本身就融着天然的爱,即使经年蹉跎,它也如顽疾一样存在着。

    她用手指替他搵过泪痕,脸上绽放似四月的樱花儿一样和暖的笑意,“我从前同你说起我娘,你不是告诉我,想不通就不想了吗?如今我也拿这话儿来劝你,这世上想不通的事儿太多了,头一件就是这档子爱恨纠葛。你瞧万人之上的皇帝爷,不是一家子也闹得头破血流的吗,未必咱们还能强得过他去?”

    尔后,她埋首而下,蹭着他的鼻尖,春风一样温柔,“你能在这里避开那些阴谋算计重新站起来,还能替自己谋划出另外的出路,怎么能是没出息呢?在我心里,你比万岁爷还威风,比诸天神佛还厉害!”

    此言此句,仿若是促情浓药,下一刻,宋知濯便撑起来,在她迷懵的眼底将她反兜住,印上一吻。片刻地对视后,吻化作缠绵的丝线,流连地卷着二人缓缓沉淀入一个温柔的漩涡。

    这是一张红锦鸳被变作的地网,笼着明珠一颗砰砰跳动的心,慢慢地,网将她托至一片湖上,指尖是晚间炙热黏湿的夏风,阖上的眼皮前,恍惚是一线黄昏。

    他的指端与唇所能达到的每个角落,无不能掀起颤栗的山风。而当他楔上的那一刻,山风骤然卷带莲叶,摇晃菡萏,随后,伴着温柔的捭曳,她似乎渐渐沉入潮湿暖和的湖心,涟涟波纹与清荷碧叶之下,细水滑过她的每寸肌肤。一切如同一个潺潺水花的漩涡。她在坠入中发出婉转的叹息,为这寒冬夜里的仲春。

    窗外,微于疏竹上,时作碎琼声1,繁玉之声下,是宋知濯细碎的浅吟,低低的,如深渊下空明的回响。他穿越在一条从未有人踏足过的幽径,这繁途上淌着汩汩的溪流,温热的东风裹着他,十几年所寻的归宿,似乎就在脚下。此刻他想,他愿意永远沉溺在这座仙宫,不必回转。

    当第一缕晨曦到达这间屋子时,恍惚铜铃微响,划入清帐,卷入冷香。宋知濯已经醒来足有半个时辰之久,在这断静谧安详的时光中,他什么也没做,只是偏低了头,看着怀中熟睡的鸾凤。

    她的眉黛青山、蓬卷睫畔、无不是云霞下凌波瑟瑟的一抹春池。

    他爱她,莫如一位君王爱他的山河。

    直到这片锦绣山河在滤帐后斑驳柔和的阳光中睁开眼,他仍是眉目含情的望着。明珠却蓦然被他盯得脸红,又回想起前夜一些混乱的片段,骤然翻转身,留给他一个妩然的肩头。

    “躲什么?”宋知濯扳过她的肩,见她双手捂了脸,从指缝中弯着眼。他笑了,一如得以封侯拜相后志得意满的一个笑,“小尼姑,你就真是我的人了,烙了我的印,以后翻山越岭,也走不出我的手掌心。”

    嗡嗡的,是明珠的捂在掌下的声音,“你也是我的人。”

    “这是自然,”他从锦被中抬出光洁的小臂递到她眼前,“你瞧,可不是你的印?你是我的,我也是你的,不论我走到哪里,线在你手里攥着呢,只要你一收,我就回来了,还在你手里。”

    明珠撤下一只手往他臂上一拍,佯作愠怒,“你没完了是吧?见天拿着这事儿说我,我又不是故意的。嗳,你下去,我要穿衣裳起来了。”

    浅淡金粉的一方宝幄罩住浓情,浓情在宋知濯脸上具体是一抹笑,一双眼,“你穿就穿呗要我下去做什么?怎么,你害羞了?”一壁说,一壁轻掀锦被沿着绵延的曲线往下探望,却被明珠抬手打断。他又颇有些浪荡地一笑,“咱们是夫妻,这有什么可害臊的?炭都熄了,地上怪冷的,真叫我下去?”

    鎏金铜盆中只剩灰白的炭与丝丝余温,烘得人喉头发痒。明珠抖荷一般的声音软软地由嗓子里囫囵滚出,“那你背过去,别瞧我,我不习惯。”

    她脸上绽开一朵木芙蓉初开的笑意,将宋知濯的心全然撩上枝头。他只能听她的,拨过马尾,赤着背转过去。

    眼前是触手可及的藕粉轻绡帐,恍神间,就觉得是她粉缎一样的肌肤,他伸出手掌,指端缓缓滑过那段帷幔,“好了吗?既没有个晨昏定省的,亦不用生火做饭,这么早起来做什么呢?”

    蚀骨的声音就在背后一尺,牵引着他的神魂跌宕,“不起来躺着做什么?倒把骨头都躺散了。我要起来学针线,今儿要绣一个如意头的帕子,等我绣好了,给你带着好不好?”

    他已经魂魄无主了,任她说个什么,都只是好。

    两情相好情正浓,在每一个脸红心跳中终于迎来今年的最后一月。这一月的开端,是随着宋追惗的一纸奏书,梅间落雪,震动朝野。

    据闻圣上发雷霆之怒,不及半月以同平章事童大人为首、宋追惗为辅等相关官员以猛虎之势追查出延王谋反的罪证。于贵妃寿宴的前一天,景王解禁,延王被囚,并将牵连其中的官员一应查处,而远在寿州的穆王请旨欲亲自带兵擒获曹仁,正道好一个风水轮流转。

    动乱之下,有事未平,一件是延州十万精兵悉数整编后,还有为首的曹仁在逃。第二件是被查处的官员中,有楚含丹的父亲,倒不是多大的事儿,只因是在秋天给延王敬献过一幅吴道子的画,便怀疑其有结党之嫌,被关进了御史台狱,大约罪不至死,不过是抄家流放之类。

    得知这个消息的第一刻,楚含丹便命人套了马车回了趟娘家,因还未定罪,除了楚父被羁押,府上一切还是照旧如常。

    方入府,一概人不理,急急地冲到母亲王氏院内。那王氏一连哭了几天,哭得个昏天暗地,鬓角也亦忽生白发。一见她来,忙拽了她的手对榻入座。

    髹红拓梅的锦榻上,王氏由掩襟长褂上牵出手帕,一壁下泪一壁将这些日的苦都倾盆而出,“我的儿,你不晓得,自你父亲被带去御史台大狱,我就吃不下睡不着,一连几天,我东家走西家奔的打点了礼去求人,可旧时你父亲那些所谓至交,不是称病谢客就是推三阻四,我不知腆着脸说了多少好话儿,只不中用,个个儿都恨不得离得八丈远。”

    语中道不尽的世态炎凉,尽数又由眼中滚出,“这都怨你父亲啊!我时常劝他,老老实实地做他的官儿,不要总想着投机取巧的,他非将我话儿当做耳旁风。任他哪位王爷,亲了这个,就疏了那个,随便一个也是得罪不起的,胳膊哪里拧得过大腿呢?你瞧,这不就栽了跟头了?”

    那手心托着手背,直拍出个大势已去的架势。然不过一瞬,她捏着帕子横抹一把泪,像是在苦海中瞧见一根浮木,“我的儿,我听闻主审这延王谋逆大案的,就是童大人与你公公。童大人向来与咱们家没什么来往,咱们求不上,好在还有亲家在,如此风口浪尖上,我不好登门,倒还得你去说,横竖你们是一家人,他不好不卖你这个面子。”

    楚含丹面上亦是泪珠涟涟,绞着一张腊梅白绡绢在手,左右揩着,“我也想去,可自打出了这事儿,公公就连着半月没归家,我上哪里求去?母亲先别急,这么大个案子,想来一时还审不到父亲身上来呢,想必忙过那些要犯,公公能得空回家,届时我再去求。”

    “眼下也没有别的法子,就只能靠你了,我的儿,你务必要将这个事儿办妥。”

    王氏悲懑难当,又无别的出路,只将希望尽付与此。娘俩对着又哭一阵,把个晴好的天哭得乌云倾顶。

    回去时,浓云滚滚,看样子势必有一场大雨要下。不过一刻又有天雷初过,轰得京城人心惶惶,更轰得一座太湖石险些崩裂。

    太湖石前,宋知书蹒步行过,甫进屋内,张氏便急迎出来,掣了他湖蓝浪纹袖口急急踅入里间,还不待落座,就将一双凝重的目把他望住,“外头可是出什么事儿了?你父亲又好些时没到我这里来,丫鬟说,他已有半月未归家了。”

    “父亲且有得忙呢。”宋知书撩了衣摆将腿盘在榻上,端茶细抿一口,“如我所料,父亲参了延王一本,所查属实后,圣上又委派了童大人与父亲一同查处余下乱党,曹仁在逃,他手下的兵已悉数充到穆王麾下,瞧着架势,舅舅是翻不了身了。”

    屋内昏鸦的光,罩住张氏雷鸣心惊的脸色,宋知书缄默一瞬,还是直言相告,“母亲,我说了您别哭。舅舅已经下了台狱,圣上亲自定处,判其‘结党谋逆,永禁台狱’,一并连张家俱都定了谋逆之罪,判得‘满门男子问斩,女眷充为官妓’。”

    此时,有丫鬟进来掌灯,才亮得满室明黄,已见张氏呆若朽木,涕泪纵横。宋知濯忙自袖中掏了帕子替她蘸泪,一壁哄一壁劝,“事已至此,已无回天,当初我在舅舅面前掩下父亲时,咱们不就料到会有今天了吗?好在您是外嫁之妇,并未牵涉其中,在家里替外家哭过一场,往后就休要再提起此事了。”

    张氏仍只是哭,直哭了半个时辰后,才渐渐抽搭着,一句话竟哽咽得断断续续,“你派人、去叫你父亲、回来,告诉他,我心里害怕。”

    天泄暴雨,似她的泪流不尽,啪啪乱坠的雨点儿像是打在她身上,滗下一股稠重的寒意。她是真怕了,仿佛瞧见支摘牗外无边的夜雨中、太湖石下的深雪中走来张家满门英魂,瞪着憎恶的眼,质问她为何因一点儿女情长竟置骨肉血亲于地狱。

    雪与雨仿佛汇成滔天的黄河,汹涌在宋知书归去的路途。即便有丫鬟替他撑着伞,也溅湿了他半阙衣袂,哒哒地嘀着水。

    ————————

    1元张宪《听雪斋》

    60.高升 踩着血阶,升官发财

    这厢宋知书风雨夜归, 湿坠着袍子甫进院儿,就由八方檐下涌上好几个丫鬟,以慧芳为首, 簇拥着他进屋。

    众丫鬟又是解香袋卸佩环, 乱着打水擦脸、捧茶驱寒, 才坐定,即见楚含丹由夜合搀着进了屋。见她软亸松髻, 脸上被这夜雨惊得一丝血色也无,一双眼哭得似个兔子一般。

    冰雹子似的雨滴打在窗瓦,溅得人心亦是潮湿。宋知书不忍心, 将丫鬟挥退, 分明是要出言关心, 声音却硬得很,一并连那理袍子的姿势都有几分高傲,“二奶奶无事不登三宝殿,今儿却奇,我才进屋你就过来了, 是有什么话儿要说?”

    原是该也出言相讽的, 可今儿是她楚含丹拉着脸皮求人,也就不好再同他置气斗嘴, 却也做不得低头, 只不说话儿。还是夜合上前, 陪了笑脸将他二人一边儿瞧上一眼, “原是小姐有事儿相求, 又担心姑爷不依,反叫她脸上挂不住,倒只好我开口了。”

    一行说, 一行执了小竹瓢由铜壶中舀出新茶替他添上,“姑爷,咱们是一家子,也就不绕弯子了。想必您也听说,我们家老爷因受谋逆案的牵连,这会子正在台狱里头押着呢,却还没定下罪来。想着主审的是咱们家国公老爷,故而来求您开个进口,到老爷面前去求个情儿,就将我家老爷给放了吧?”

    打从她二人一进门儿宋知书就猜着了来意,但他既没回绝也没应承,只将脸扭过,有些讥诮地将楚含丹望住,“还真是天下第一件的奇事儿,二奶奶也有事儿求我了。”

    他笑,斜长的眼似坠下的雨滴,圆润只在心底,而尖峰在上,“二奶奶真是为难我了,这事儿关乎朝政,我不过是一介布衣,哪里有资格说话儿?再则,你瞧父亲,向来是刚正不阿的一个人,圣上亲下的旨,他必定是不肯徇私枉法的。连母亲后家都是该定罪定罪该问斩问斩呢,想必也不会为岳父大人开这个后门儿了。”

    落雨催紧,每一声都像是替他这番硬心肠话儿的伴奏,楚含丹绞着帕子侧目,拿血丝满布的眼将他深深望住。好一瞬,她才冷粼粼地笑开,“成,今儿我算是领教过二少爷的薄情寡义了,就当是我不晓得个天高地厚,下回有事儿再不来求你。”

    说罢,她旋起干净利落的裙边儿,无一丝拖泥带水地自去。空留下宋知书对着夜合无奈一笑,“你瞧,这是来求人态度吗?罢了罢了,我惹不起你们这位姑奶奶,你回去同她说,我去,我去还不成?”

    然这也不过是一句亡羊补牢的话儿,只似错落的雨。当夜合越过细廊进得那边儿屋时,早不见了楚含丹的影儿。

    雨点儿卖力地打在黄绸伞面,溅起的每一滴水花儿,都在为楚含丹的恨添砖加瓦,亦浇灭了她对他仅存的零星一点儿希望。最终,她将这点儿希望又赋予到另一个人身上……

    寒雨在这夜,于大多数人来说,是一个超度前愆的道场,所有嗔痴贪念都作了相应断决。但对明珠与宋知濯来讲,只是在天与地的婆娑盘舞。

    天还明之时,赵妈妈叫人送来了几个红薯,说是晓得明珠山野的孩子,大概是爱这些玩意儿。果然,明珠见了将眼一弯,由柜中抓了两把散碎铜板,连同送来的人一并赏过。

    眼下,三个红薯就煨在象耳鎏金炭盆沿儿上,一层皮被烤得鼓胀起来,指尖一戳,破一点儿皮,露出里面黄橙橙软乎乎的肉,香甜四溢。明珠用一张澄心纸裹起来一个,捧给圆案上看书的宋知濯,“你吃这个,看着就甜。”

    “哟,这就烤好了?”宋知濯搁下书,撕了一层皮儿,递到明珠嘴边,“你先咬一口。”

    她也不推让,就着他的手用齿间叼下来一点儿,旋即慌忙抬手软迭迭地在唇上扇着,“烫、烫!”

    烫得转了两个圈儿,将裙褶拨开一副隽丽的画卷。宋知濯含笑望着,只觉飞花舞雨,不过若此了。他横出一只臂,揽得纤腰,欺压着,在她唇上摘获一吻,“嗯,果然甜得很。”

    明珠先是怔一瞬,望着他深明的眼、挺拔的鼻梁,是她双目所能见到的一切。她将馥粉软舌贴到他耳边,似乎是嘀咕什么,被窗外急雨所掩,只能见宋知濯的越发大的一个笑,随后将她揽起旋一个圈儿。

    这是他们的全盛时刻,胜过六月的芍药、五月的牡丹。

    落地的一刻,一声雷鸣轰闪,猝然照见帘下挂满水珠的楚含丹,似从山洪中逃命而来。

    她无意撞见的这一幕,莫如野兽伸出的利爪,将她的心撕得粉碎。眼里的泪和雨混流而下,划过的她苍凉的脸。

    对望的功夫,明珠已经从高架上取来一件宋知濯的袍子迎来,将她裹进一个温暖的怀抱,“下这么大的雨,二奶奶怎么过来了?怎么就你独一人,也没个丫鬟跟着?”

    璀璨明烛下,楚含丹拢紧肩头的袍子,将落魄的自己覆在里头。她不能被明珠瞧见这样不体面的自个儿,屈辱得像将脆弱身躯横在敌人的刀尖!她拿泪眼望住宋知濯,一步步拽着失落的裙到他面前,“知濯,求你救我爹一命!”

    宋知濯横出袖,请她入座,“坐下说吧。”

    窗外紧促的雨已渐收,淅沥之声被屋檐上的累丸坠地之声压过,滴答滴答伴着她的梗咽啜泣,“我父亲因之前给延王送过一幅画儿,便被牵连进谋逆之案中,眼下已被羁押。母亲跑了许多门路都不中用,我想请你在公公面前替我父亲求个情,也不是什么大罪,望他高抬贵手放我父亲出来!”

    隔着一个昏黄的灯罩,可见宋知濯脸上有些晦涩不明,默一瞬,他才谨慎地问来,“真就只是送了幅画?”

    “真的!”楚含丹脸上泪雨渐停,湿髻亸钗罩住她,额上褴褛的几缕碎发缠住她,看着不似往日精致娴雅。但她的眼,仍旧是像在仪仗车马中睨着乱井一样掠过明珠,再匆匆落回面前,“我知道,我父亲有些过于势力,当初见你身子病了,疑你前途尽毁,便将我转嫁他人。别说你,连我也瞧不上他,可他绝没有胆量做那谋逆之事,不过是奴颜媚骨有些奉上罢了。”

    正逢明珠捧上一盏热茶,半截干爽橙黄的锦袖闪过她低颦的眉眼,而贴在自个儿身上的只有冰湿的罗裙。这一瞬,她蓦然觉得在这个野丫头面前有些抬不起头。

    但支撑她的有高贵的出身以及那些金流粉靡的过去,如是想,她又展眉而起,“知濯,不看僧面看佛面啊,你就当是为我吧。如今你我,虽然不复从前,可算起来,自十来岁遇见,我们三令五夕的总玩在一处,也算青梅竹马啊,难不成你如今娶了大奶奶,就将那些情谊都忘了不成?”

    她故意将话儿说得婉转暧昧,却叫人拿不着个错处。明珠在一旁听来,如嚼一颗青梅,酸倒了心肺,将一双眼在二人之间往返流离。

    宋知濯迎着烛火荡然一笑,俨然光明磊落,“是,你我自小相识,又曾有婚约,不论别的,单看我母亲与你家有旧,再则我们两家已有姻亲,我也该应承你。不过,我也只能在父亲面前一劝,至于他老人家听不听也不是我能左右的,我自当尽力吧。”

    眼下方得楚含丹一笑,“知濯,多谢你。”

    辞去之时,明珠寻出一盏明瓦宫灯点上,一路送至屋外,将灯笼递到她手里,“二奶奶,路上滑,千万小心。回去后叫丫鬟们烧水洗洗,再煮一碗姜茶吃了再睡,否则寒雨入体,明儿可是要病的。”

    夜雨住,天上不知何时重升明月,冷霜遍布长亭、枝稍、以及楚含丹的周身,衬得她的嘴角的笑像刀锋上滑过的寒光,“大奶奶,论理我该谢你,但我并不想,因为你今儿给我的这些,原本就是从我手上抢去的。……你记着,总有一天,我一定会再夺回来。”

    说罢,她迤迤然而去,腰肢在明月下缓缓摆出悠扬的弧度。尽头处,桂树的长影罩着明珠在门上怔忪的神色。她还记得,上一回,她们也曾在此交心对谈过,她原以为,那是和解。

    再进里间时,已是一点愁心入翠眉,半片秋色撒红帐。她捉裙陷入锦床,连枝软缎鞋尖儿一点点地蹭着地,眼睛也落了地,失落得捡不起来。

    三尺之外,宋知濯拔座过来,斜下腰歪着脑袋在她面前瞧一眼,荡目一笑,“难不成是因为方才我答应帮她,你就不高兴了?你瞧你,我不过是想着我母亲的情分,再则抬头不见低头见的,说句话的事儿,也没多大个烦难才应下的。你要是不乐意,明儿我派人过去回了她去,没得招我的小尼姑在这里愁心对明月。”

    “我何曾说我是为这个不高兴了?”明珠妩然嗔一眼,又将宝髻垂下,只留后脑勺上一朵半开的玉兰花儿。

    宋知濯分明已笑开眉眼,却佯作不明地挨着她坐下,“不是为这个,那是为什么?嗨,若是为那烤糊了的红薯倒犯不上,明儿叫人再送一筐来,只怕你吃得打呕呢。”

    话音甫落,即见她抬了软掌,小猫儿似的挠在他臂上,“我怎么在你眼里,不是好吃就是贪财的?”对上他亮澄澄的眸子,她又泄了气,脚尖依然软一下游一下地蹭着,唇扉翕动,囫囵不清,“我就是听她说起你们以前的情分,心里有些不是滋味儿。算下来,你同她比同我的日子多得海了去了……。”

    “原来是为这个,”宋知濯狡诈地笑开,横了臂一把将她按倒在床,“就算从前同她日日见着,也不过才七八年,咱们可是有往后几十年呢。你瞧眼下,不是又一夜良宵?”

    轻绡帐底,明珠被裹入一个滚烫的怀抱,登时便将杂糅在脑中丝丝缕缕的愁绪抛却,喘息奔赴往一个旖旎荡漾的瑰梦。窗外月儿中天,照着螭龙绿檐上哒哒的雨水,一滴滴落入寸土,滋润着来年的春色。

    一夜暴雨后,天色乍晴,一轮恍如夏的骄阳融了清雪烘干府邸每一堵高墙与蜿蜒的路径。


如果您喜欢,请把《今朝即嫁小公爷》,方便以后阅读今朝即嫁小公爷第33节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今朝即嫁小公爷第33节并对今朝即嫁小公爷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