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节

类别:科幻灵异 作者:牛奶花卷 本章:第110节

    蔡丹在老大夫那里补充了一波营养就回去安安心心的工作了。

    还念叨蔡姑父怎么没来, 她有事情要报告呢。

    她还不知道今天蔡姑父在开一个重要会议,至少对四大队的未来影响深远。

    蔡姑父那边会议还在继续,他先扭转了一些老人的思维误区。

    认为一家子必须抱团才能不挨欺负。

    蔡姑父用事实讲话, 告诉他们四大队是个和谐有爱的大家庭, 有他看着, 谁也不会被欺负。

    而且还用房基地做饵。

    只有同意分家的才能得到,而且数量有限, 手慢可能就申请不上。

    这还不算完,蔡姑父又将砖瓦可以赊账说了出来。

    也就是说明年可以大面积盖砖瓦房了。

    虽然没说答应分家的可以优先。

    但是大家心里都有数。

    最后蔡姑父将那套养老法祭了出来。

    所谓养老法就是让老年人自动领取儿女工分的一成到一成半。

    这样老年人就不用看儿女的脸色。

    他们会活的更自在。

    果然这个法子一出来, 几位叔爷再不反对了。

    这法子就是给了他们保障啊。

    二叔爷当场给几个孙子、孙女申请房基地。

    蔡姑父给记录上了。

    还念叨着房基地不够的话。

    不少人开始跟风。

    蔡姑父却不肯再记录,只让他们回家商量好再说。

    这天四大队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分家大作战。

    有些夸张了, 还是挺和谐的。

    毕竟之前就有分家的说法了, 这次只是更彻底一些罢了。

    大部分小辈都是愿意分家的, 所以并不算多生枝节,这样自然就和谐了。

    这事成了村子里最热的话题。

    连专心上工和上学的蔡丹、蔡四哥、蔡五哥也都知道了。

    晚饭的时候一家人是一边吃饭一边讨论。

    “哈哈…以后再分肉,咱家绝对排前头。”蔡五哥乐的不行。

    他家虽然只有两个人挣工分,但是今年工分总合却不低。

    三妹一天十二个工分, 算是最高的了。

    还有娘每天六个工分。

    她们冬天也是有的, 比别人多挣好几个月, 加起来不少了。

    他和四哥小升初考的好, 姑父还奖励了那么多工分。

    还有平时养猪的、捡柴的,零零总总加起来要比往年多不少。

    之前分粮食的时候,他就发现他家位置移前了。

    如果其他人家再分家,他家绝对会再次前进一大步。

    哟呵!他家居然也有领先的一天, 真的是风水轮流转啊。

    蔡丹立马领会了蔡五哥的意思,“那必须的!”

    都是小家庭比拼,她家不虚。

    蔡四哥也扬起了嘴角, 很是高兴。

    蔡母也被感染了,“今年咱家工分不少。丹丫头,账上有多少钱?”

    蔡丹摇头,“不能说,姑父让我保密的。”

    蔡五哥不放弃,“我们又不是外人,说说。”

    蔡丹继续摇头,“这叫职业操守,我一天十二个工分不是白来的。”

    蔡母赶紧拦着,“不问了,不问了,反正年前要分红的,多少到时候就知道了。”

    蔡五哥撅嘴,“我想知道今年一个工分到底值不值三分钱啊。”

    蔡母三人又不自觉的看向蔡丹。

    蔡丹捂着耳朵,“不许问我,我不知道。”

    她怎么能不知道呢,最近她就在做总账。

    自从姑父发现她账做的好之后,差不多将全大队的账本都交给她做了。

    所以她一天拿十二个工分一点不虚的。

    今年账上有钱,但是债也不少。

    主要是一百多头羊的欠款。

    总账还没做完,但是她心里有数的,今年够呛能达到一个工分三分了。

    毕竟之前又盖了一个中窑。

    又打了三口公共井。

    还有一些杂七杂八的支出,看一样是不多,加起来也很可观。

    不过她觉得今年蔡姑父会分红,因为去年没分。

    而且明年要大面积的盖房,还都分家了,需要盖房的人更多了,虽然可以赊欠砖瓦,但是手里也得有点钱啊,要不然也不敢盖房啊。

    蔡姑父鼓励他们分家,就不会想不到这点。

    所以这分红肯定会有的。

    她甚至觉得,蔡姑父不会着急还债。

    会先把钱分了。

    那样的话,一个工分差不多就够三分钱了。

    至于债务,大可以明年再还。

    不过这些都是要蔡姑父做决定的,她不会往外乱说的。

    她能做四大队的会计兼职小秘书,还不是因为她懂事,知道啥能说啥不能说。

    蔡五哥眼珠一转,“三妹,如果…我是说如果分红,得哪天啊?”

    “年前的某一天。”她哪里说得准。

    蔡五哥哼了声,这个答案显然不是他想听到的。

    蔡丹也不愿意他再刨根问底,赶紧转移了话题,“我和你们讲,姑父要将后街那个大水泡填起来,以后你们就没法钓鱼了。”

    蔡母恍然,“早就听说那边要弄新房基地。之前把芦苇荡给割了,加上水泡子,那地方正经不小呢。”

    蔡丹点头,“姑父算过,差不多可以弄三排,每排七八户,不少了。”

    蔡母在心里算了下,“还不够吧?”

    蔡四哥很是肯定的说道,“肯定不够。”

    蔡丹支着下巴叹气,谁让姑父太能忽悠了。

    据说老人连大儿子都给分出去了。

    因为可以领取儿女的工分让老人们腰杆直,他们更愿意自己过日子,而不是按照传统和大儿子一起住。

    不知道是做戏还是老人就这么想的。

    这样的人家还不少。

    就需要更多的房基地。

    谁也不傻,都能看得出来,随着四大队人员增加,这房基地只会越来越珍贵。

    趁着有机会自然是赶紧占下来。

    不能说他们做错了。

    只是这样房基地的压力就大了。

    主要是蔡姑父一直按照老规矩分房基地。

    就是房子自留地一起分。

    盖房子不需要太大的地方,特别是很多家庭预算不多,打算就盖一间房,这能占多少地方。

    但是前后院加自留地一起,这地方就大了。

    其实完全可以缩小面积。

    将自留地划分到别处。

    不过这样自留地种菜就不方便了,人们肯定不愿意。

    她也不能站着说话不腰疼,要是她家被这样分,也要嘟囔的。

    以前的人家都不是,为啥她们就是。

    蔡姑父一碗水端不平要出问题的。

    那么问题来了,按照老规矩,这房基地从哪来。


如果您喜欢,请把《重生六零之不艰苦》,方便以后阅读重生六零之不艰苦第110节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重生六零之不艰苦第110节并对重生六零之不艰苦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