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节

类别:科幻灵异 作者:百里流川 本章:第114节

    这可是个大事!难怪这小子这么骄傲。

    陈爱学脸上漾出了笑意,“好小子,厉害啊。”

    说着便伸出手准备摸摸这孩子的头,却陡然发现这孩子已经长得很高了,都到了自己下巴的位置,再仔细看,这孩子的嘴唇边上也有了胡茬。

    “柱子,你今年多少岁啊?”

    “十四。”

    “十四了?这么快?”

    林若云还记得自己刚来时,柱子还是个小男孩,个子还不到自己胸前呢,转眼间就是大男孩了。

    外面热,几人就在家闲聊。

    陈爱军挣了钱,家里装了风扇和彩电,在家的日子很是惬意。

    稍晚一点,二嫂也回家了,林若云便跟着进厨房准备晚饭,陈爱学则辅导几个孩子写作业。

    再晚些时候,大哥大嫂过来了。

    林若云惊讶的发现,大哥大嫂不仅和好了,关系更胜从前,甜蜜得像是外国小情侣。

    吃过晚饭,全家人都坐在一块,围观陈爱学给老家的设计图。

    一番讲解后,陈爱学询问众人的意见,“大家有什么意见尽管提,都是一家人,不用顾忌什么。”

    众人互相看了看都没说话,或许是看不懂,也有可能是担心伤了陈爱学的面子。

    既然如此,只好由林若云先来示范了。

    有了林若云打头,其他人的胆子逐渐大起来,跟着说了自己的想法。

    陈爱学拿本子一一记下来,等众人说完,再一条条的陈述。有的可以改动,有的不能改,毕竟还要考虑建筑的安全性和整体风格。

    讨论结束后,大哥家四口人,骑着自行车回去了。

    柱子载着栓子,陈爱国载着李秋月。

    林若云在阳台上看着,很是惊讶,忍不住向二嫂询问,“二嫂,大哥大嫂的关系怎么一下子变得这么好了?”

    二嫂神秘一笑。

    “之前,大嫂不是在摆摊吗?摆了两三个月,挣了一些钱,就琢磨着上进了,在附近报了一个夜大学财务。”

    “这是大嫂主动要去学的?”

    “是啊,我当时听到也很惊讶,但这个确实是大嫂主动想到的。估计受了环境影响吧,这边的外国人那么多,不懂外语,就比别人少挣钱。

    再者,来这里的大老板多着呢,都是精明人,我们再不学习,可不就要被骗?所以多学点东西没坏处。”

    “哦哦,二嫂说得有道理。”林若云追问,“但这个大哥大嫂的感情有什么关系?”

    刘翠萍笑了笑,“你别着急嘛,听我慢慢说。

    你也知道的,大嫂从前只是个小学文化,哪里跟得上老师讲课?听不懂可不行啊,那是花了钱的,学不到东西岂不是打了水漂?

    所以,大嫂就经常缠着老师和同学问。一来二去的就跟同学们越发熟悉了。

    有回下课,晚上下着雨,一位男同学送了大嫂回来,正好叫大哥瞧见了,把咱大哥给醋到了。

    大哥就找爱军喝酒吐苦水,说自己一个人在工地上孤零零的,是孤家寡人,可怜兮兮的,叫爱军给想个办法帮他。”

    “爱军就让大哥放下身段,舍下脸皮,天天去接大嫂放学。这日子一长,两个人的关系就渐渐缓和了。

    爱军还给大哥找了一些港城的爱情片子叫大哥学,说一些甜言蜜语哄大嫂听,大哥嘴上嫌弃肉麻,私下看得可起劲了,然后就现学现用。栓子看多了,就拉着双喜演,我们也是这样晓得的。”

    “没想到大哥还有这么一面。”

    妯娌俩哈哈大笑。

    “对了,你和爱学这回打算待几天?”

    “估计好几天吧,至少得把图改好。怎么了二嫂,有事吗?”

    刘翠萍克制着兴奋,让自己的声音显得平静。

    “是这样的,我和你二哥打算买房,这看了好几家都没中。我觉得都好,但你二哥老是能挑出毛病,这看了两月还没选中。

    这不是想着爱学在嘛,他是专业的,眼光肯定比我们好,就想让他帮我们把把关。”

    “这个啊,没问题。二嫂,你们这么快就能买房了?可真厉害。”林若云真心实意的赞道。

    刘翠萍笑得眼睛都弯了,“这不是没法子吗,春燕要读初中了,要户口。我们也是被逼得。你俩可不一样,毕业后单位分房,不是更好?

    咱们明天一块去看房,成不?”

    “行啊。”

    第107章

    鉴于当年东湖梨苑销售的火爆情况, 鹏城市zf和港商都从中嗅到了商机,迅速反应过来, 合作开发了多个楼盘。

    将近三年时间, 好几个楼盘都完工了。

    陈爱学陈爱军等人去看的时候,正碰上其中一家公司做活动。

    负责接待和讲解的人都是房地产公司特别培训的,从港城请老员工过来手把手教的, 服务态度相当积极,热情得像一把火。

    不过也不是所有人都吃这一套,刘翠萍悄悄跟林若云咬耳朵, “她笑得我心里瘆得慌, 总觉得跟个笑面虎似的, 想害我们。”

    林若云拍拍她的手安抚:“别慌,二嫂。他们这些干销售的人都秉持着个信念, 叫顾客就是上帝。

    这上帝呢,是西方人的神。他们既然把顾客当作上帝, 可不得殷勤些?咱们是来花钱的, 咱们就是老大,安心享受服务吧。”

    刘翠萍点点头, 捧着手里的蜂蜜水,浅浅喝了一口,慢慢回过神来:“我不也是干销售的嘛?难怪我觉得不舒服, 是因为我早就看透了她们的意图,想从我包里掏钱。我能高兴得起来才怪?”

    林若云:二嫂…这算不算同行相轻?

    走了好几户都不十分满意,终于在看到其中一户时,刘翠萍走不动了, 停下来详细盘问具体信息。

    很显然, 她看中这套房子了。

    还真别说, 这套房子确实不错,坐北朝南,三室两厅,一个生活阳台,一个景观阳台,站在阳台上还能看到大海。

    林若云记得来时的路,距离小区大门一百米的地方有个医院,两百米内有个小学和幼儿园,菜市场没看见,但路上遇到一些提着菜篮的人,想来不算远,是可以通过步行到达的地方。

    小区内的绿化做得不错,中间还有个水池,据说是为了聚财气的。另外,小区内还留有一块空地作为运动场地,上面已经放置了一些健身器材。

    小区外则是一条单车道,不会出现车辆很多的情况,并且道路两旁种着高大的玉兰,能有效降低噪音污染。

    林若云都有些想在这里买房了,可惜的是他们没有足够的钱,工作单位也没定下。

    陈爱军把陈爱学拉在阳台,悄声问他:“老三,这房子怎么样啊?有没有问题,能买不?”

    陈爱学从进屋就开始探查,这会便轻轻点了点头,“二哥,房子质量没啥问题,能买。其他的就看是否符合你心意?”

    “合,合得很。”陈爱军叹了口气,“就是价格贵啊。”

    不过这两年,他们两口子攒了三万多块,付个首付应该是够的。

    这类商品房的售价是一千块一平,三室两厅八十平,活动期打九五折,一套要七万六。

    活动期的优惠,不仅仅是房价打折,还有其它优惠。

    首先是,一次性足额缴纳房款的,可以赠送装修,还附带抽奖活动。

    如果是办理贷款的,则是抽奖迎礼品,口号是“抽必中”。一等奖的奖品,享受免费装修大礼包和全套家具,二等奖送冰箱一台,三等奖送自行车一辆,幸运奖送保温杯一个。

    本来刘翠萍看完后还有点拿乔,因为价格太贵了,她想要压压价,结果看到售房门口排起了七八米的长队,一下彻底惊呆。

    这么多人!都是来买房的?

    这个小区一共才三百多套房子,据说还送出去了一些,这么多人抢,她能抢到吗?

    于是也顾不得压价了,赶紧排队去。

    刘翠萍和陈爱军火速交了三千块定金,然后工作人员带着他们夫妻俩到了抽奖台,非常有仪式感的敲了一面金锣,然后在围观群众的期盼下,抽出了一张二等奖。

    “哎呀,怎么才二等奖,要是一等奖就好了。”刘翠萍嘟囔道。

    “让我们热烈恭喜陈先生、刘女士,抽到了本场第一张二等奖券。各位朋友们,请抓紧时间,本次一等奖仅有一张,目前还未被抽到,二等奖一共三张,现在已经被抽走一张,只剩下两张了,两张了!

    朋友们,再不抓紧时间,属于你的大奖将会被别人抽走,而你只能遗憾错过……”

    一听到二等奖一共才三张,自己这随便一抓就抓走一张,刘翠萍笑得合不拢嘴,陈爱军也是,拿着奖券可比刚刚拿到购房合同还要高兴。

    毕竟刚刚是给人送钱的,现在是白捡了一台冰箱。这冰箱值七百多块呢,能不高兴吗。

    林若云亦然,看房的时候都没这么激动,但是刚刚二嫂抽奖时,她的心不免跟着紧张起来。

    虽然知道这是开发商的套路,但没有办法不吃啊,冰箱和自行车就摆在面前,只要动动手指就能拿到,谁能不想呢?

    参观完这些港商投建的商品房小区后,陈爱学便一头扎入老房的设计修改中,林若云则去看望林母。

    她要回渝市了,林母这边独自回泉城的话,她不怎么放心,打算邀请林母跟自己一块回去,顺便两亲家也见个面。

    但林母迟疑了,“我们暂时不打算回去。”

    林若云:???

    发生什么她不知道的事了?

    “佳佳和小杰不愿意离开立强,一说回家就抱着立强哭,嗓子都给哭哑了。我呢,在这边找到了个工作,虽然这些年不在厂里上班,但手艺还是在的,每个月好好干,能挣五六十呢。”

    林母说得眉飞色舞。

    她今年才满的五十岁,还不到法定退休年龄,正是年富力强的时期。当年有工作的时候,她嫌累,可没了工作没了钱财来源,底气不足,日子不好过啊。

    如今,能再有一次工作的机会,能自己挣钱,她怎么舍得放弃?

    林若云看着母亲脸上发自内心的笑意,渐渐明白母亲的心意。

    “好好,就听妈的。”

    林母既然要准备长期在这边生活,林若云就组了个饭局,把林家、陈家两家人聚在一起,介绍着互相认识,以后遇到了难处,也能互相帮忙。

    双喜和郑佳郑杰年龄相近,很容易就玩到了一块。

    刘翠萍看着孩子们笑道:“这三孩子玩得可真好,要不让他们三个上一个学校好了?分到一个班互相照应。”

    “要是你们上班不方便接人,就把孩子送到我家来呆着?反正春燕接一个是接,接三个也是接。”


如果您喜欢,请把《太子夫妇的七零奋斗录》,方便以后阅读太子夫妇的七零奋斗录第114节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太子夫妇的七零奋斗录第114节并对太子夫妇的七零奋斗录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