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节

类别:都市言情 作者:捡垃圾的猫 本章:第46节

    “大阿哥,你知道今天让你出宫做什么的吗?”佟宝珠笑问。

    别看大阿哥才六岁,心眼多的很。

    为了以后还能出宫。他看着佟宝珠思考了一会儿,认真地说:“回佟额娘的话,儿子是保护太子弟弟和佟额娘的。”眨了两下眼睛,又说:“佟额娘让儿子做什么,儿子就做什么。”

    一个好看得跟个姑娘似的小男孩,信誓旦旦地说保护她。

    佟宝珠更乐了。

    又伸手摸了摸他的头,“大阿哥真懂事,说的对。”看了眼欢喜得合不拢嘴的小太子,然后笑吟吟道:“今日是腊八节,我们是去白塔寺前施粥。那里有很多人。除了施粥之外,你这个未来的大将军,要保护好你太子弟弟,莫要让别人碰到他。”

    这是佟宝珠想了很长时间的法子,要让他们两个时刻在一起。万一遇到危险,不用考虑谁近谁远的问题了。

    “佟额娘放心,儿子会保护好太子弟弟。”大阿哥朗声道。往小太子跟前挪了一点,扭着头说:“太子弟弟,莫怕。有大哥护着你呢!大哥以前经常去街上玩儿,地方熟的很。”

    太子的眼神又亮了几分,弯了弯嘴角小声道:“保成谢谢大哥。”

    小孩子最喜欢充大人。大阿哥一本正经地纠正他:“太子弟弟是太子,不能把名字报出来。也不用说谢谢,”看着弟弟这么欢喜,他心里更加欢喜,接着又说,“大哥高兴保护太子弟弟。”

    小太子想到佟额娘曾对他说的那些打虎亲兄弟的话,扭头看着大阿哥,笑呵呵道:“弟弟会待大哥好,弟弟有的东西都是大哥的。”

    马车内除了他们三个人之外,还有乾清宫里的管事芳华姑姑,她看到这两个小兄弟你敬我爱的情形,不禁暗中感慨,谁说皇家无真情,这两兄弟虽然没在一处长大。血脉亲到底是不一样的,看看这相处的多好。

    再看看贵妃,同他们是真的亲。这种发自内心的亲切劲,是装不出来的。

    马车走的很稳,一路平坦的御道出宫,桌几上放的盘子,位置一点没动。

    大阿哥扭来扭去的四处看,然后问:“佟额娘,儿子能看看外面吗?”

    她也想往外看啊!但上车的时候,芳华姑姑交待了,路上不能开窗。

    “一开窗,寒气就灌进来了。”佟宝珠笑道,“你和太子弟弟没穿披风,会受凉。用不多久,就到地儿了。到时候看个够。”太子上车的时候,佟宝珠把两个孩子的披风都解了。车厢里暖和,要是出汗,下车猛的冷,容易着凉。

    大阿哥也不再坚持,对小太子说:“还想着让太子弟弟看看外面,那就等下车再看了。”

    小太子咧着嘴点头。太高兴了,嘴都合不拢了。

    两个孩子相差不足两岁,大阿哥这个大哥当得有模有样。太子弟弟乖巧可爱的紧。

    宫里人出来施粥,是想让老百姓看到皇家的仁德爱民。如果能让他们看到皇家人的深厚情意,那就更好了。

    现代领导人不就是这样嘛,喜欢在公众面前秀恩爱。

    佟宝珠笑道:“大阿哥,待会儿车停了,你先下马车,等你站到地上,再扶你太子弟弟下车。帮弟弟把披风系上。”又问道,“你会系披风吗?”

    大阿哥摇摇头。

    “现在学,我来教你。”佟宝珠拿起叠放在塌上的黄色披风,“做的好,满城的老百姓都会夸赞大阿哥懂事。”

    太子仰着小脸问:“佟额娘,儿子做什么?”

    佟宝珠摸了一下他的脸蛋,笑道:“到了施粥地点,你先看别人是怎么盛粥的。到时候,我把勺子递给你,你也照着样子做。你年龄小,力气小,别人用一只手,你用两手。”

    提前安排是下人们的安排。等我们到了地方,我们是主子,一切由我们说了算。

    作者有话说:

    第47章 孩子

    传说古代有名懒汉, 到了腊月初八这日,实在没吃的了,搜寻米缸面袋,家里的坛坛罐罐, 把所有能吃的东西扫在一起, 熬了一锅粥。

    还以为吃了这顿, 就只能躺着等饿死。十分后悔以前的懒惰行径。岂料在村里人的接济之下, 渡过了这个年。

    从此以后, 勤劳肯干, 渐渐过上了好日子,成了远近闻名的富户, 儿孙还做了大官。

    为了感恩接济他的乡亲,也为了铭记不可懒惰。每逢腊月初八这日, 把家里能吃的东西每一样拿出来一点,熬成一锅粥,自己吃,也分给别人吃。

    腊八熬粥,渐渐在当地形成了风俗,这个风俗又扩展到了各地。

    这年的腊八节, 风和日丽。

    白塔寺门前的空地上一字排开了六口大铜锅,身着灰色僧服的佛家子弟,手握大铜勺在锅内轻搅着。

    锅里浓稠的八宝粥,咕嘟咕嘟冒着欢快的泡泡,白烟缭绕, 香味四溢。

    身后不远处是高高的白塔, 白塔顶上悬挂的三十六个小铜钟, 在微风里, 发出清脆悦耳的声响,合着塔内嗡嗡轰轰的诵经声,让人心中油然升腾起一种说不出的安宁和欢愉。

    这种国泰民安的情景,让纳兰性德想找个安静的地方,作一首诗送给宫里的朋友。

    可是不行啊!他是侍卫,他今天的任务是混在人群里,观察可疑人员,保护大阿哥和太子。

    皇上安排的很妙,把城内的安全交给了佟佳氏、赫舍里氏和叶赫那拉氏。分别是贵妃的娘家、太子舅家和大阿哥舅家。

    这三个家族将来能否更加兴旺,就指望贵妃、太子和大阿哥了。会不上心么?比自己亲生儿子的安危都上心。

    惠嫔和纳兰性德同属一个曾祖父,要说关系有点远。但因为有皇长子,他阿玛明珠大人就把关系拉的很近。

    有嫡立嫡,无嫡立长。

    大阿哥是皇位第二继承人。

    今早出门的时候,他阿玛特意叮嘱他:“万一有事,保护大阿哥为先。”末了,又补充一句:“拼上命也要护大阿哥周全。”

    有事?能有什么事?

    纳兰性德看看西边拿着碗排起的三排长队,从眼神站姿里分辨,里面近半是由侍卫扮的。真有七八个刺客来,踩也能把他们踩死。

    纳兰性德在宫里是御前一等侍卫,出了宫是京城第一才子和明珠大人的长子,很多人都认识他。他不用穿布衣假扮老百姓,仍是寻常的装束。

    因为不时有来往人认出他,停下来同他寒暄,他只得站在了门口的一棵大槐树背后。这鬼鬼祟祟的行为,让某些不认得他的侍卫们,把他当成了目标防备。

    他盼着时间过得快点,早点结束这份傻呵呵的差事。然后也讨碗粥,去寺里寻间雅室,一边吃粥一边琢磨首诗。

    纳兰性德掏出怀表看了看,差十分不到七点。

    还有十分钟。

    手压在刀柄上,转身朝向东边。不多时,一辆两匹白马拉的红木马车,沐浴着清晨微暖的阳光,远远地朝这边驰来。

    车上没有四品以上官员带的开路银铃。单从外表看,是普通富贵人家的出行。

    他知道,这里面坐的可是大清的半壁江山。后宫之首、储君和皇长子。

    但是排队等粥的老百姓不知道,他们只知道今年皇上派人在白塔寺门前煮粥,粥是分给老百姓的。

    他们来讨碗香粥吃。

    俗语说:“大锅饭小锅菜。”意思是大锅煮出来的粥香。这几锅粥从昨天就开始煮了,里面不但有五谷豆子,肉丁奶油,据说还有延年益寿的药汤。

    香味儿勾得口水直冒。

    他们从昨天就开始早早的排队,一家人轮替班排,跟等唐僧肉差不多。终于要开锅了,十分兴奋。

    红木马车渐行渐近的时候,有的人只顾盯锅里的粥呢,并没有及时发现。还是听到有人惊呼了一声:“这是谁家孩子啊?真他娘的会生,生得这么可爱伶俐。”这一声,令大家齐齐地抬头四处望,最后视线落在了红木马车跟前。

    汉服蓝风氅的小男孩先是从马车里探出头,环视了一圈四周,回身对车里说了句什么话,然后转过身,踩着车夫摆好的踩踏下了马车。

    马车里又探出一个戴黄红相间帽子的小脑袋,冲着刚下到地上的小男孩喊:“大哥,你等等我。”

    汉服小男孩转身走到车门口,伸高了手臂,“弟弟下车要小心,踩稳了再往下走,来扶住我。”

    众人这时候才发现,个子稍矮的小男孩穿的是黄色旗服。

    汉服男孩扶着旗服男孩下车后,看着他,问:“弟弟,你外面的衣服呢?”

    旗服男孩转身看向车内。

    车内伸出一只雪白的小手,递出件明黄色的披风。

    “谢谢佟额娘。”

    汉服男孩欢喜地接下,抖开了,给旗服小男孩披上,认真系上领带之后,整理背后的帽子。

    “弟弟要是冷,就把帽子戴头上。”

    “嗯嗯。”

    旗服小男孩点点头,接着扭脸去看冒着热气的几锅粥,又去看伸着脖子朝这边张望的众人,咧嘴一笑,像个福娃娃似的一团欢喜。

    人群里有人“哎哟”了一声:“这是哥俩啊!真是祖坟冒青烟了,生出这么好的崽。十八年后,妥妥的状元郎!”

    有人说:“那小的是黄衣服,不会是太子爷吧?”

    有人大笑:“怎么可能。太子爷出行还不得提前净水泼街,左右清道,再来三千侍卫开路,三千侍卫跟着。你当是咱们这种小老百姓,想什么时候出门,抬抬腿就走。”

    纳兰性德再次感叹皇上安排的妙,让装作是偶然路过这个法子,真是绝了。待会儿他们知道是太子爷之后,还会以为太子爷经常出宫呢。

    京城内得是有多安全,贵妃和太子才会经常微服出行。

    什么白莲教,红莲教,反清复明,在皇上眼里就跟小蚂蚁一样不足为惧。

    纳兰性德正纳闷怎么没见贵妃娘娘呢,两个小男孩并排站在车门边,扭着头看向车内。

    一位身披靛蓝风衣的男装女子,低身从马车里走了出来。他突然想到了一句诗:“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这是句和眼前的人和景物完全不搭边的诗,可就是想到了这句。因为有着同样的大气,同样的从容潇洒。出现的时候,同样的令周围的景色瞬间暗淡。

    这就是天家之气!女子清雅高贵,俯视众生;小孩子兄谦弟恭,聪慧懂事。

    汉服男孩提醒:“佟额娘下车小心。”

    旗服男孩关心:“外面冷,佟额娘您带着暖手炉。”

    女子笑道:“你们不是说要来施粥吗,怎么不过去?”

    两个小男孩齐声道:“等佟额娘一起。”

    僧人身后站的六名内务府官员有点懵,这六个人中有两名不认得太子爷,但都认得太子的服饰。

    尤其是副总管葛禄,从马车上下来的大小三个人,他都认得。大阿哥在他家生活了将近六年呢,穿啥衣服,都能认得出来。

    按着原来的约定,是车里的嬷嬷先下来,走过来跟僧人说,贵妃娘娘、太子殿下和大阿哥来了。

    僧人再禀告他们。

    他们把寺里的三十多名官员,都叫过来拜见,同时维持秩序,以防有人为了看娘娘和太子一拥而来。

    接下来娘娘和太子,以及大阿哥下车。

    太子宣布开始施粥。

    等盛出来一碗,敬天地,敬佛祖,为太皇太后祈福,然后他们就登车离去。


如果您喜欢,请把《佟贵妃什么时候有喜(清穿)》,方便以后阅读佟贵妃什么时候有喜(清穿)第46节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佟贵妃什么时候有喜(清穿)第46节并对佟贵妃什么时候有喜(清穿)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