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节

类别:都市言情 作者:捡垃圾的猫 本章:第226节

    太子毫不犹豫道:“什么情况下都忧愁,但不能表现出忧愁。”

    “为什么?”五阿哥问。

    太子道:“倘若吾一副忧愁的样子,皇阿玛更加放心不下政务,那便无法安心养病;朝臣们也会对皇阿玛的病情诸多猜测,恐会引起朝堂不安。”

    五阿哥:“......”皇阿玛最大的一次心结,竟然是一场误会。

    两人正说到此处,德柱在门外大声传话,说是胡院判和魏公公来了。

    太子还想和五阿哥继续聊聊,又担心是乾清宫那边召见他。迟疑了片刻后,对着门口道:“进来说话。”

    “禀告请主子爷。”德柱进来分别向太子和五阿哥见了礼之后,说道,“胡院判说来给您请平安脉;魏公公过来请五爷去乾清宫。”知道主子爷肯定疑惑胡院判为何会与魏珠在一起,又解释道,“他们是在宫门外,碰巧遇上的。”

    五阿哥起身,揖手道:“弟弟告退,改时间再和二哥畅谈。”出了毓庆宫,低声问魏珠,“魏公公,这会儿谁在乾清宫?”

    “禀告五爷,九爷和十爷在。”魏珠此前得过五阿哥的恩惠,乐意给他透露些信息,“奴才旁听了一两句,大约是九爷想带十爷一起押送粮草,万岁爷不准。九爷各种找理由,不愿意走。万岁爷有些烦了,说此事,让您来决定。于是吩咐奴才传召。”

    五阿哥挠挠额角,没为皇阿玛的格外看重欣喜,反倒是十分犯愁。老九和老十,就是两个烫手山芋,他要是同意了,那他就得为他们两个的安全负责。

    率领正黄旗亲兵随太子出征葛尔丹这事儿是黄了,就领着两个孩子在后方押送粮草吧。说的是押送粮草,其实就是跟着跑跑。主管押送粮草的是庄亲王和于成龙。

    不同意呢?就没这个选项!

    老九决定的事,不达到目的,决不会罢休。在皇阿玛跟前还敢软磨硬泡呢,在他跟前就别提了,敢不同意,接下来几日的吃饭睡觉都成了问题。没等出征,就被对方烦死了。

    五阿哥暗叹他皇阿玛谋略过人,果然不是常人能及。看似随意的一句话,其实都是经过了深思熟虑。

    就说眼前这件事,再没有比他更合适带老九的人了。让他去劝老九,是一箭双雕。一边解决了老九老十的事;这边也不用再找他谈,说服他离开正黄旗。

    五阿哥穿过日精门,进入内廷的时候,毓庆宫的书房里,胡青儿已经把话题由请平安脉上面,切入到了开枝散叶之事。

    “胡大人说的日子,反过来算的话,除去前七后八这十五日,是不是就是女子的易孕日?”太子红着脸问道。

    “是的。这就是娘娘们说的生子秘方,找准了日子同房,受孕的可能极大。”胡青儿笑道,“皇后娘娘交待过,为防引起矛盾,此事不让随便外传。”

    太子对这个流言一直是半信半疑,此时知道生子秘方真实存在,心里又震动了一下。皇额娘在知道生子秘方的情况下,竟然十年都没想过要生孩子。

    转念又想到,晋封大典那日,大阿哥对他说,皇额娘在受册之前,还惦记着前两位皇后的事。

    他忍不住叹了口气。

    自己什么时候,心胸才能及皇额娘一半宽广呢?

    “太子爷有什么疑惑,您尽管问。”胡青儿道,“大夫没有性别之分,您可以把臣当成男子。什么问题都可以问,臣必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大贝勒知道生子秘方的事吗?”太子装着不经意的样子问。

    “据臣所知,是不知。”胡青儿笑道,生子秘方是宫廷秘方,您是太子爷,未来的一国之君。大贝勒爷只是皇子。”转话又说,“避孕日也有可能怀孕,只是机率小许多,太子爷若是想避孕的彻底,臣另有别的法子,对男女双方都没有伤害。”

    “不用了。”太子笑道:“吾的年龄也不小了,该有孩子了,省得让皇阿玛和皇额娘不放心,总惦记着。你去后院见见两个格格,算算她们的准确宜孕日,过来告诉吾。”

    胡青儿:“......”娘娘可是交待了,在太子妃过门之前,让太子爷避孕。

    作者有话说:

    第215章 两好

    五阿哥虽然已经打定了主意, 成全这两只山芋的心愿。但为了好管教九阿哥,进了乾清宫后,先强烈反对他们的提议,接着历数九阿哥以前做过的种种不省心事, 小到抢别人跟前的炸鸡腿, 大到剪别人的辫子, 往别人脖子里扔水蛇。还四处乱跑, 被人掳去, 折腾了一众人去寻找, 坏了国家大事。

    说得九阿哥一愣一愣的。

    那些都是他干过的,无法反驳。

    十阿哥万分失落地看着九阿哥。给自己希望是他, 让希望破灭的还是他。

    康熙看这两个孩子被训的可怜,手指叩了叩龙案, 宽和地笑道:“老九还是有很多优点的嘛,前几天还给你们皇额娘送了一罐梨花蜜。朕也尝了,甜的很!百善孝为先,有孝心就是好孩子。”

    九阿哥像株被浇了雨水的禾苗,立马又支棱起来,恢复了笑脸:“皇阿玛, 儿臣让人准备采槐花蜜了,过几日,儿臣给您送来。”

    “你们不是要押送军粮?花蜜的事,朕另安排人去收。”康熙坐直了身子,道, “这样吧, 老五。你带着他们两个去骑射场, 看看老十骑术如何。若是骑术好, 能跟得上队伍,你们就带着他。”接着又道,“朕记得老十的骑术不错。有你照顾他们,朕也放心。”

    十阿哥开心得差点没跳起来,欢呼了一声后,道:“皇阿玛,那儿臣就告退啦!”他的骑术好的很,比九哥还好。

    “谢谢皇阿玛。”九阿哥行了个半跪礼,没等康熙说平身,就过来拉五阿哥的胳膊,“五哥五哥,快走啊!别在这里给皇阿玛添乱啦!”

    五阿哥:“......”还以为皇阿玛会跟他商议,让他离开正黄旗的事,结果是直接下旨。

    会闹的孩子,占便宜啊!

    像他这种好说话的人,很少有人在意他的感受。已经被他们忽略一辈子了,这辈子不能再这么下去。

    五阿哥挣脱着一左一右两个孩子的拉扯,朗声道:“皇阿玛,儿臣想和太子一起出征。如今我大清国在皇阿玛的治理之下,四海升平,就只有准葛尔这一个大隐患。这次如果让儿臣带着他们两个,这辈子怕是再没有上战场的机会。”

    九阿哥仰着小脸道:“不押送粮草也行的,五哥去哪儿,我和十弟就跟着你去哪儿。我发誓,保证听五哥的话,也让十弟听话。”

    十阿哥连连点头:“听话听话。”

    康熙冲他们扬了扬手:“你们出去商议,朕这边事情多的很,几名朝臣在昭仁殿那边候着。”

    五阿哥:“......”太子什么时候,能学会皇阿玛这种四两拨千斤的处事方法,就算是学到了皇阿玛理政的精髓。

    太子向来都是把难题往自个儿身上揽。

    瞬间意识到,这些皇子之中,太子最不会耍滑头,投机取巧;最不像他们皇阿玛的孩子;也不知道这是好事,还是坏事。

    这会儿,太子倒是没遇到什么难题,反倒是给别人制造了难题。胡青儿给两名妾室格格诊了脉,详细问询了日常起居,月事来潮年龄以及周期。

    在这期间,也想好了对策。

    “太子爷可知道在您前面有五位皇子和三位公主,没能成年的事?”胡青儿看向太子回话。

    “嗯。”太子点头。

    “那是因为女方的卵子和男方的精子不够优质,所以生下来的孩子身体虚弱,经不过小病小灾的折腾。”胡青儿认真地说,“太子爷想要生下健康硬朗的孩子,需经过一段时间调理,让男女双方的身体都达到最好的状态,将来孩子的身体才好。所以,要孩子这事,急不得。等您出征回来,休息一段时间,再作计划,是最好不过。”

    太子初听到前面的话,还以为是什么沉重的话题。表情十分严肃。听到这里,笑了起来:“吾明白了。多谢胡大人提醒。”接着又满是期待地问,“可以任意选择生双胞胎,或是三胞胎吗?”

    胡青儿:“......臣没能力请神仙降世。”

    太子眸子闪了闪:“胡大人也相信元元们是三官降世?”

    胡青儿十分肯定地说:“那是当然!”接着又道,“太子爷不是也相信吗?臣听说,前几日,太子爷还去看望三位小皇子,看他们是不是会说话了。”

    太子像是听了,什么好笑的事似的。哈哈一阵笑,好不容易收敛了笑意后,问道:“在你们眼里,吾就这么没见识?”

    “怎么?另有隐情?”胡青儿好奇地问道。

    “吾想去承乾宫看望皇额娘和三个弟弟,又担心詹事府那几名官员劝谏,说吾不能经常出入后宫,于是随口寻了个理由。”太子憋不住,又笑,“还真有人信了吾的话,你说你们是不是傻呀?”

    胡青儿:“......”皇后傻吗?应该不是皇后傻,是您装的太像了。宫里宫外,哪个不知道太子爷有君子之风啊!谁会想到太子爷也有口是心非的时候。

    胡青儿从毓庆宫里出来,去承乾宫交差,没提这件事。身为经常出入后宫的太医,她知道有些话能说,有些话听到了,就当没听见。只禀报了给太子诊脉以及有关避孕的事,佟宝珠听后,对她随机应变的能力十分满意,赏了她一枝带流苏的金钗。

    “娘娘明知道,臣就没时间戴这些东西。赏给臣,不是让臣眼馋的吗?”

    “回去孝敬给你婆母。越是年纪大的人,越是喜欢花哨的东西,她自己不好意思买,媳妇孝敬的就有理由配戴了。有你婆母操持家务,你没后顾之忧,好好干一番事业,将来名留青史。”

    “谢谢师父指点!”

    胡青儿中午回家,把金钗给了她婆母,说是自己立了功,特意向皇后娘娘讨的赏。

    婆母乐呵了好几日。

    承乾宫里,康熙闭眼躺在塌上,享受着皇后的按摩,不经意似地问:“那日,皇额娘赏了你多少银子?”等皇后主动交待呢,一直没等到,只好主动问。

    佟宝珠轻揉着他太阳穴的位置,说:“五千两。”

    惊得康熙扭头看她:“这么多?”

    “有一部分现银,一部分银票。皇额娘现在是有收入,不过她那里的花销也大,逢年过节,哪个孩子过去,都多少要赏些。这基本是她所有的存银了。”佟宝珠扭了扭他的脑袋,让他躺正。

    “你们给的赏太多了。”康熙说出了,他早就想说的话,“朕从私库给你拨五万两,在宫外买东西的时候用。赏人就赏珠宝玉器之类的,在库房里放着也是放。你那些常年不戴的首饰也可以赏出去,喜欢什么新花色让银作房另做新的。”说话的时候,拉着了她的手,“别按了,在朕旁边躺会儿。朕一会儿就得走。”

    佟宝珠侧身坐了塌沿,看着他道:“关于赏银子的事,臣妾正要跟你说呢。像张大人和陈大人这些人,为官清廉,又没家底,奉银仅够家用。谁家有个喜事添礼,都发愁,甚至需要出去当东西。他们的夫人入宫,臣妾赏她们银子,也算是变相给他们家里补贴。若是赏珠宝玉器这些,她们舍不得戴,又不能变卖或是送人,只能压箱底。”

    “至于皇额娘那边,也是差不多情况。孩子们都长大了,奉银不够,就想去皇祖母那里讨赏。进项是不少,但出的也多。”

    “吃穿住用,全是走内务府的帐。一年一千多两银子,还不够零花?他们的钱都花哪儿了?”康熙的话里带着不满。

    “有人是存起来了,为将来分府出去作准备;有人是大手大脚花了;有人就是喜欢占便宜要赏。”佟宝珠笑呵呵道,“反正皇上这里有银子,就睁只眼闭只眼嘛。他们没银子花了,有来路,就不去想着怎么去外面挣银子。就能把心思全都放在正事上。他们经常宁寿宫跑着,皇额娘也开心。一举两得。”

    这番说词,出乎康熙的意料。仔细一想,皇后的做法甚是妥当,于是爽快地应了,“行,就按你的意思来吧。皇额娘那边,朕也拨过去五万两。”

    “还有一件事。”佟宝珠笑道:“臣妾不知当讲不当讲。”

    康熙最不喜欢听的话里,“当讲不当讲”得排到第二,排第一是“臣罪该万死”。但这是皇后说的,那就不一样了,他未加思索道:“说吧。”

    “是六阿哥的事。皇上有没有考虑过,让他回来?此次出征,正好是个契机。”佟宝珠接着又道,“原来是担心他的名字惹事端。如今有了三个嫡出的小皇子,还有三官降世之名,即使他叫胤祚,别人也不会再去胡乱猜测您的心意。”

    “朕考虑考虑。”他坐起身道。

    回乾清宫,康熙就让人去传六阿哥进见。不多时,人便来了。六阿哥和五阿哥是同岁,今年都是虚岁十二,身高也差不多。给人的感觉,却要比五阿哥小许多,仍是一脸的稚气。

    “当初,朕为什么把你过继出去,你知道原因吗?”康熙问。

    “儿臣不懂事,犯了错。”六阿哥低着头答。

    “朕不知道你是不是真的意识到自己错了。”康熙没带什么情绪地说,“朕当初让你离开皇宫,用的理由是责罚德妃。朕今天告诉你其中真正的原因。你是朕的儿子,老八也是朕的儿子。你居然骂他贱婢生的,你置朕于何地?你有没有顾念一点兄弟之情?”

    康熙的话还没落,六阿哥便双膝跪在了地上。

    “朕知道,你不会无缘无故的说这种话,一定是听到谁说过,或是谁教的。子不教,父之过。你那时候跟的是德妃,这就是德妃的过失。”康熙道,“你再如此嚣张下去,再加上德妃的不知天高地厚,迟早你们会成为别人的眼中钉。朕是为了你好,所以才把你送出了宫。”

    又语重心长道,“做人做事一样的道理,都不能计较眼前的一点得失,要用长远的眼光去看。你要是一直在宫里,会有现在这般沉稳?早惹得人人讨厌了。别人不说,你瞅瞅老八是如何对待兄弟和下人们的。再想想你当初在宫里的样子。”

    六阿哥埋头哽咽道:“儿臣错了,请皇阿玛责罚。”

    “起来吧。”康熙走过来,扶起他,“你虽然没在宫里,但朕却是一直关注着你。这几年,性子收敛了不少。也懂事了,和你四哥关系处的不错。等出征回来,朕就让宗人府把你的名字改记在德妃名下,还继续用胤祚这个名字。”

    “谢皇阿玛。”六阿哥站起身的时候,一脸的泪。

    “不用谢朕。”康熙掏出自己的手巾递给他,“待会儿出去了,去承乾宫,向你皇额娘谢恩,是她提出来的。说你快到了议亲的年龄,再在裕亲王府住下去,地位尴尬。”

    宁寿宫里,太后看着内务府送过来的五万两银票,眉开眼笑。她就知道,给了皇后赏,用不多久,银子就会加倍的回来。

    这就叫两好搁一好。两个人相互帮衬着,谁的日子都好过。

    “你往承乾宫跑一趟。”太后吩咐田嬷嬷,“哀家今晚准备吃火锅,问问皇后来不来。”

    田嬷嬷提醒道:“奴才听说,最近万岁爷的晚膳都是摆在承乾宫。”不是只有她听说,这是众所周知之事。

    太后笑道:“问不问是哀家的事,来不来是另外一回事,去问吧。”


如果您喜欢,请把《佟贵妃什么时候有喜(清穿)》,方便以后阅读佟贵妃什么时候有喜(清穿)第226节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佟贵妃什么时候有喜(清穿)第226节并对佟贵妃什么时候有喜(清穿)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