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8

类别:都市言情 作者:穆西洲 本章:分卷阅读48

    去。”

    “嗯。”郑景点点头,折服他这般决断。

    姜琬来之前,他也知道该这么做,可犹豫再三,就是拿不定主意,还在想要不要叫那些人带着东西回来,商议后再做打算。

    毕竟受人之托,没那么放的开手脚。

    ***

    又八日后,长安那边来报,差不多办妥了。

    消息回来没多久,江南府刺史顾儒同就被罢职押解回京,等候审问,大快人心。

    而科考这边,曾泰的上奏也被批复回来,京中来了钦差,叫来顾天全和几名捐了监生后又中了府试的考生一问,什么狗屁文章,连句子都撸不通顺,那样水平考府试,根本没门儿中,于是,钦差认定他们作弊,当即撸了这些人参与院试的资格,罚他们终身不能再进科举考场。

    钦差为表示公正,还在州署衙门过问了姜琬的文章诗赋,姜琬一一对答如流,腹中文采让他点头不已,于是,押题那事儿,他便派人专门去引导了一下舆论,坊间的人便纷纷看明白了,哦,原来姜家公子是被顾天全一伙儿人陷害的,人家的的确确是靠才华中的嘛。

    一场风波,就此平定。

    ……

    忽忽间,又到了八月桂花飘香的时候,院试的日子到了。

    在南朝,院考之前,皇帝要钦点几名科甲出身的人赴各省去主持考试,这些被钦点的人,就叫做“钦命某省学政”,在官品上,同地方刺史是平起平坐的,学政到了各省后,即在府、州划定试区,巡回按临考试。

    被选为学政的人员,一定是正儿八经的科甲出身——由进士而翰林,只有有这样经历的人,才能被钦点为学政,因此,由这些科甲出身的人来主持科举考试,自然下头的考生都是心悦诚服的。

    院试所考行事和县试、府试大同小异,进了号舍之后,找到自己的位置坐了,然后等候发卷。

    这次,他的位置依然分的好,不过顾玠就倒霉了,抓了个就在恭桶旁边的位号,有的哀嚎了。

    他一眼看到时有点傻,好在刚进场,还没有气味散出来,他捏捏鼻子,鼓足勇气坐了进去。顾玠打定主意,卷子一发下来就写上去,不做过多思考,免得到了后面受了夜香影响,写不进去字,那就玩儿完了。

    院试头天第一场考试是书院场,即策论。

    姜琬最头疼的就是策论,这次放在第一场考,看到题目时,他的手心里微出了点汗。

    ——曾泰给他押的完全……中了。

    论如何“作新民”。

    题目出自:汤之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曰:作新民。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

    看吧,曾泰说的——里常见的句子,神准,可操蛋的是,这挑出来让人做策论,根本没法下手啊,姜琬怎么都没有想到。

    古人变态啊,古人有病啊。

    姜琬仰天无语。

    ——穿越可“作新民”。

    ——重生可“作新民”。

    ——修真可“作新民”。

    ……

    OK,完美,完事。

    姜琬很想这样写在卷子上,胡扯一气,然后仰天大笑出门去,高唱我辈岂是蓬篙人,从此隐遁科举江湖,潇洒余生,爽死!

    不不不,这不是他的作风,姜琬断然抑制住脑海中颓丧的念头,认真思索起来。

    题目来的突然,所以他足足想了一个时辰……还是,完全没有头绪。

    其他的考生大概也和姜琬一样,都懵了,半点儿都想不到如何下笔,考场中不断传来抓耳挠腮的叹气声,心理素质不好的,已经开始输阵了。

    顾玠那边,他急着写完卷子,所以屏蔽了所有外界的信号,尽心思索,不打一会儿,竟像得了文曲星君的点化一样,笔落成风雨,诗成弃鬼神,不到两个时辰,竟一气写成了锦绣文章。

    写完之后,他通读一遍,甚为满意。

    重要的事情做完,一分神,他憋不住地吸了口开始带点臊味的空气,意外地,竟没吐出来……大抵是得益于心情放松的缘故。

    院试第一要紧的考试,若过了,后门不管怎么写,只要还过的去,考中都没有多大的问题,顾玠心里有了底儿,也就不把臭号的事儿放到心上了。

    “作新民,作新民……作新郎多好呢。”对面的考生低声嘀咕了句,正好落到了姜琬的耳朵里,他噗嗤一下笑了。

    神特么的考题啊。

    神特么的考生啊。

    姜琬忍不住在心里吐槽。

    末了,他又重新集中注意力,聚精会神地想如何开头,如何起、承、转、合,如何如何……

    这场策论考两天,所有进了场的考生,要在号舍里面过一夜,这个,姜琬已经经历过两次,并不陌生。

    可前两次,他都是第一天就搞定了草稿,第二天润润色,誊抄到试卷上即可,哪有像这样的,到了黄昏时分,邻近的考生都开始点蜡烛了,他还没有半天头绪,压根儿就像不起一点儿所以然来。

    怎么办?

    难道这次,要折戟沉沙了吗。

    姜琬默默地拉出火折子,打着,点上一根蜡烛,盯着考题发呆。

    第42章 院试(下)

    考舍之内烛火煌煌。

    姜琬忘记吃饭了, 此刻, 他饿火中烧, 饥肠相绞, 眼前发黑,去摸火折子的时候, 不受控制地, 双手颤抖了一下。

    低血糖了吧。

    他赶紧打开考篮,取出一碟子酱菜和点心, 就着一口一口吃起来。

    食物入腹,能量源源不断地输入脑细胞之中, 连带着思维发散了不少。

    作新民……站在朝廷的角度上,无非还是导向治理百姓, 逆向思维过去,似乎,就是怎样对待士农工商阶层, 提高他们的“修为”, 让他们更忠于朝廷……

    想让臣民更忠于朝廷,帝王和官僚首先要“亲亲仁民”、“明明德于天下”, 嗯,有了这两个条件,文章就好写了。

    得出这个推导,姜琬觉得脑中忽然来了灵感, 他放下手中的点心, 用巾子擦了擦手, 提起毛笔,在纸上快速写了几行字。

    好在科举的策论文章要求不长,大部分考生也就写400~600个字,姜琬大致数了数他方才写的,有百来字了……拼凑拼凑,或许能应付过去吧,他此刻是抱着几分侥幸的。

    放下笔,他又吃了些东西,彻底饱了,吹灭蜡烛,闭目,一边养神一边思考。

    不知过了多久,等姜琬再次运笔结束时,他猛地听到,外面已经响起来三更的梆子声。

    可考舍之内,哪有人留意到这个,由于这次院试的题目偏,其他考生也和姜琬一样,还在苦思如何下笔,没有谁舍得睡觉,看起来,今晚是


如果您喜欢,请把《姜琬的古代科举青云之路》,方便以后阅读姜琬的古代科举青云之路分卷阅读48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姜琬的古代科举青云之路分卷阅读48并对姜琬的古代科举青云之路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