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25

类别:都市言情 作者:大团团 本章:分卷阅读225

    有心学习治河之人购买详读。部钱问崔维雅购买“版权”,此书日后收归国有,靠献书升官,实为不妥,不如平调崔维雅前去治河,若有成效,则可靠政绩升官,方能令人信服。

    胤礽又解释了“版权”是什么,提了由于民间盛行著书,书目通渠道多且不管理,不如成立监管的衙门,专门管理报纸、书籍版等事物。就连戏台上的戏曲,也有人因为排错而丧命,如果成立监管衙门,在戏曲问世前监管并行批准、不批准,也能减少民间许多人因设计敏话题导致众多无辜者丧命。

    而衙门应当对于能够写,不能够写的书籍范围昭告世人,如此可减少无知者犯罪。

    康熙处理奏折之余瞥了眼正在认真批阅的胤礽,了头还满意,殊不知胤礽奋笔疾书,在那奏本上提两建议:1、为治国书籍,贡献的臣子虽无实际政绩,却功在千秋,成立名誉贡献奖,可予金钱与名誉的奖励。些都应该由臣子来定,而非帝王赏赐,奖项涉及金额,当按照其影响分贡献等级,等级越则奖励越多。

    2、国家重视水利、治河、农桑等建设,各方官都有不同的治理心得,并非所有人都像崔维雅那般有心会将其心得记录成书,此时就需要有人能够采访各,记录详实,将各治理心得整理成册,供方官之间交。兴治国之事,利于大清未来发展。

    奏本,是纳兰德上奏的,有关请奏成立文报的事。

    胤礽眼睛亮,忙将事儿告诉了康熙,还问他:“可以批准吗?儿臣可喜欢容若的诗词了,事儿如果是容若来,定不会错的。”

    康熙并不当回事,随道:“可,文人名士间诗词交倒也有意思,准吧!”他还附和了句“朕亦喜爱容若的诗词。”

    胤礽开心晃晃脚,用朱笔批阅:准奏。

    顺便还加了句:由纳兰德负责此事。

    【咦,大朋友寥寥数笔,像将官员们的工作量从倍,变成了十倍呢?】胤礽:汗阿玛说孤如果写错了会有臣子上奏改正的。孤就提议而已,没事哒!

    【可是,您用的是朱笔御批……】

    臣子们真的不会将当帝王的意思,毕恭毕敬去实施去吗?

    作者有话要说: 注释(1):

    自历史大事件——公元1682年候补布政使崔维雅呈所辑《河防刍议》及《两河治略》二书。命勘阅河大臣将伊带往,会同河靳辅确议奏。

    第120章

    胤礽批阅奏折的速度比康熙慢许多,每份奏章他都认认真真从头看到尾,包括那些团锦簇,赞颂帝王又没有实际意义的文字。

    比如礼部有位官员就喜欢用比较浮夸的语言来赞美汗阿玛,先夸汗阿玛英明神武,再夸奖汗阿玛恤属,最终引自己年迈身不适,想要提前祈休的愿望。

    胤礽就没见过有人能够将文字玩那么多样来,原来夸奖英明神武的句子还有那么多替代,让人读起来觉得还新鲜。

    他用朱笔将精彩的夸人句式划来,表达对些新鲜词的喜爱。批复:卿字甚美,夸赞亦美,悦耳动听,心舒畅,再来些!

    【其实前面写的都是废话,最后句才是重吧!】小美蹲在胤礽身后,伸了脖子偷看奏折,光明正大在胤礽耳边吐槽。

    胤礽:可是也是人才呀,能将马屁拍到份上还不显得尴尬,就是能耐,值得借鉴。

    胤礽又拿起了份奏章看。

    礼部某官员称:

    太子殿已经参政议事,皇上在八岁时,太皇太后已经开始为您准备选秀事宜,并张罗婚事了,殿也已经到了该提前看看的年纪,提前定名门贵女,早些定未来的太子妃,从小培养才是。

    “汗阿玛,里有人要坑害未成年,”胤礽拿起奏本告状:“儿臣还没大,他就已经迫不及待想要让儿臣相看未来媳妇了。”

    “奏本不搭理驳回就是了,”康熙眼皮都不抬:“你年岁渐,又开始参与政务,不怪朝臣开始打太子妃位的主意。”

    “汗阿玛准备给儿臣找太子妃了?!”胤礽惊呼道。

    “朕几时说过现在就要给你相看太子妃,些臣子是瞎操心,”康熙哼了声,摆了摆手:“直接批驳回,过分的再敲打两句。”

    “就是,儿臣还没成年,歹也该等儿臣及冠以后再张罗事,他们也太心急了。”

    康熙不置可否,只道是:“确实太早,看看是谁写的,你可以责备两句。”

    胤礽得了令,拿起笔就在奏本上写:孤二十岁前不议亲事,莫瞎操心。

    外七十九天的奏本,康熙需要在十天边理目前的政务,边挤时间来将们处理完成,帝王批阅奏本极快,或批准,或是不准,并不废话。

    待康熙将自己御案前的奏本给批完,胤礽那边的小堆奏本才看了半。

    帝王有些不满意他磨磨


如果您喜欢,请把《再不努力就要被迫继承皇位了》,方便以后阅读再不努力就要被迫继承皇位了分卷阅读225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再不努力就要被迫继承皇位了分卷阅读225并对再不努力就要被迫继承皇位了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