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73

类别:都市言情 作者:华卿晴 本章:分卷阅读373

    大公子徐子瑜成了一对未婚夫妻。

    一些场合?

    又或是一些人为?

    不管是不是意外。徐子瑜因为妹妹的一些举动,那是不经意间的坏了钱清儿这一位表妹的清誉。这亲戚之间,最后,解决的法子。

    自然便是结为亲家。

    或者说,徐老太太还是心软了。

    娘家侄女那哭得让她动容了。到底是亲侄女,又是只得了这么一个女儿。

    若说起徐大公子的大婚。

    这一位未来的妻室,钱家的姑娘嫁妆还是非常惹眼的。

    可能钱清儿的家世让徐老太太不满意。

    可这嫁妆还是让她满意的。

    嫁妆是一个女子在婆家的底气,这一点儿上,钱清儿的母亲白贞贞还是做的挺到位。总之,搬了庶子未来可能承继的大部分家业,那是填补到了女儿的身上。

    这一年,秋。

    徐子瑜、钱清儿大婚。

    白贞贞谋划了那般的久,她的目光最后还是达到了。

    当然

    ,女儿一辈子的终身大事,她是满意的。对于未来的女婿,自然是越看越满意。

    同样是这一年的秋。

    京都更引人注意的,便是一系列的贪腐大案。

    围绕了普查丁口、田产一事。

    已经倒台了一些官员。这更像是风暴来监时的兆头。毕竟,目前倒台下的,基本上是集中在文官上。

    东宫。

    太子最近很忙碌。

    普查一事,太子也是插手了。

    这是帝后给太子的权柄。

    若说原来太子对于勋贵不满意。现在更不满意了。

    这查出来了的问题,文官那边被打击的利害。可勋贵这边有风声的,又或者说,这些家伙抽身的够快。

    这家业都是往北边转移了许多。

    有问题的抽身的够快。留下来的可都是干净的产业。

    而文官这边,有问题的倒台了。

    留下来的至少没查出来问题。于是,东宫太子的身边越来越多的文官站了队,站了这一位储君大义这儿。

    “殿下,回了东宫您还忙碌了政务。”太子妃亲自给太子送了宵夜。这当然是夫妻相互之间的体谅。

    “可是用一些宵夜,莫累坏了身子骨。”太子妃还是劝了话。

    太子得了太子妃的好意,倒不拒绝。

    二人一起用了宵夜。太子的胃口还成。忙碌了,饿的也挺快。

    没食宵夜前,倒还不觉得。

    这一食用了,却感觉到了饥饿。

    “孤的身体不错,你不必担忧。”太子用完了宵夜,还是与太子妃说些话。他道:“政务太多,孤只恨时间不够。”

    “殿下,事情哪能操持的完?您可得顾惜了自个儿。”太子妃连连劝了话,说道:“好好歇息,保重身子骨。一切来日方长便是。”

    太子听了这话,却是摇摇头,他道:“只恨不能争了长短朝夕。时间紧啊。”

    太子不傻。

    太子妃一直的劝解,还有他遇上的压力,来自于哪儿?太子清楚的。

    只是太子也是倔强的性子。

    他自己认定的事情,他总要一个结果。

    偏偏越是如此,越是让太子妃觉得担忧了。

    太子妃的目光中,真真的全是忧虑。她的忧思,有一些还不能与太子讲了。就怕讲了,坏了夫妻的感情。

    说到底太子妃是感觉膝下无子,她没甚的底气。

    “殿下,父皇、母后一直支持于您。您若是遇上了难事儿,也无妨与母后请教一二便是。母后一直最看重于您。”太子妃还是提了建议。

    最近一些流言扉语的。

    太子妃听了,那是害怕的。

    “无妨的。”

    太子却是摆摆手。他只道:“孤是东宫太子,有些事情孤做的,也立得稳。真有难处,办事不利,还学得让父皇、母后笑话孤这太子做得不够好。”

    太子妃最后在太子的坚持下,到底没劝住什么。

    正统二十四年,这普查开始。

    一直到正统二十五年的春。

    开春,新一年,新的耕种。这普查算是告一段落。

    这应该倒台的,在皇后的谋划暗许下,那也是倒台了。应该安插自己人手的地方,皇后也没有手软了。

    可以说,借着合适的机会,皇后的势力那是来了一回膨胀。

    这些事情,玉荣有些做的隐晦。有些做的明白。

    里面的分寸,自然要她自个儿拿捏了。

    效果吗?

    还不错。至少,正统帝没反对。

    皇帝没反对,玉荣就当是默许了。

    帝后的默契很好。

    可太子那儿?

    皇宫,通天阁。

    帝后二人谈了春祭的事宜。

    “圣上,亚祭还是由我奉于上苍厚土。那最后辅臣献祭一事,可否由得东宫的太子参与?”这等事情一旦太子出面了。

    那便是拔高了太子的地位。

    玉荣就是想给儿子一点儿表现的机会。

    对于东宫的一些事情,皇帝知道的,玉荣这一位皇后也知道。

    在文官与勋贵之间,太子的倾向很明显。

    皇帝的态度?

    皇帝是孤家寡人。

    皇权至上。

    可以说,文官也罢,勋贵也罢,只是皇帝的棋子。有用的,皇帝不介意给厚赏。没用的?

    可能是搁开了,更可能是报废了。

    结局如何?

    这得看,这等人识像不识像。

    挡路了,在大势面前,被踢开的结局那是不一定的。

    浮沉之间,要看了本事的。

    玉荣想缓一缓的,就是这一对父子之间的关系。

    天家的父子,唉。

    “太子……”皇帝想了想,道:“春祭不必改动。等丰收祭时,朕再琢磨琢磨。”

    正统帝的态度给出来了。

    玉荣懂了。

    皇帝这怕要以观后效。

    丰收祭,何尝不时老三的一个考验。

    玉荣想了想,她还是决定了给老三透一透考题。自家母子之间,这等问题,算问题吗?

    “圣上这话在理,春祭在即,确实不宜大改。”玉荣附合了皇帝的话。反正皇帝的话,不正面驳了便是。

    “圣上,我倒是想着有一事,您可得操劳了。”玉荣挪开了问题。她准备提点儿喜庆的事情。玉荣说道:“今年秋八月,和德、和僖的及笄礼就到了。她们的婚事,可得您给指了。”

    “还有便是和德、和僖的生母,高才人、魏才人两位生育公主总归是有一份功劳的。您看,这二位才人妹妹的位份,可是要提一提?也算给和德、和僖两位公主提拔一份体面儿。”玉荣对


如果您喜欢,请把《穿书之裕妃升职记》,方便以后阅读穿书之裕妃升职记分卷阅读373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穿书之裕妃升职记分卷阅读373并对穿书之裕妃升职记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