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节

类别:都市言情 作者:卿隐 本章:第60节

    怡景宫的奴才们今个忙的脚不沾地,不时的端着碟盘汤碗的进进出出正殿,便是主子身旁最得力的大宫女今个也不敢有片刻躲懒,无不打起十二分精神指挥众人端菜,试菜,上菜,布菜……唯恐有半点遗漏。

    原来今个是宫里头宋贵妃的生辰,圣上特意开恩,允了宋贵妃的家人入宫探望。

    屋内的欢声笑语传到了殿外。

    宋贵妃身边的得力大宫女沉香,忍不住拿眼角朝殿里小心扫了扫。嵌八宝琉璃屏风后面,一个轩昂挺拔的背影隐约透过屏风勾勒出来,沉香心里不由怦怦乱跳,心慌意乱的忙收回了眼。

    想起娘娘之前对她殷切嘱托的一番话,她面上不由生了两坨红晕。

    怡景宫正殿内,一身华丽宫装的丽人居主位而坐,身旁两侧分别坐着一面目慈和的老太君和一身着仙鹤补子朝服的官员。

    这宫装丽人不是旁人,正是怡景宫的宋贵妃,宋宝珠。

    宫中多寂寞,哪怕她身为贵妃,她的至亲也不是想见便能见的。入宫这三年来,她见家人的次数,十根手指数都能数的过来。

    如今好不容易与她娘和大哥又能同桌用膳,恍惚间便又好似回到了苏州府城时那些无拘无束的日子,宝珠心下欢喜之际,却又无端生了些难过来。

    今日一聚之后,不知下次再聚又是何日?

    这般想着,眼里不免就盈了泪花来。

    宋老太太正呵呵说笑着宝珠童年趣事,抬头间见了她亲亲闺女两眼含泪的模样,出口的话蓦的就停在了喉间,也是当即想到宫里探望的时辰有限,吃完了膳后也就到了离别之际,心里顿时也涌了悲戚。

    宋毅扫了眼站的远些的宫人,转而看向宝珠:“娘娘,大皇子最近可安好?”

    听得娘娘二字,宝珠猛地惊醒。这里深宫内苑,便是哭也是不由己的。便用力眨眨眼,逼去眼里泪意。

    遂转向门外轻快道:“李嬷嬷,你去将大皇子给抱过来。”说着又对着老太太和宋毅道:“煜儿今个闹腾的很了,前头睡下了,估摸着这会应该也睡醒了。”

    老太太喜得见牙不见眼,连道几声好。

    说话的间隙,李嬷嬷以将睡眼朦胧的大皇子抱了过来,老太太见着外孙喜得跟什么似的,手脚都不知该往哪里放。

    宝珠给李嬷嬷使了个眼色,李嬷嬷就让屋里头那些奴才们去殿外候着了,接着又带着老太太去了里间暖阁。

    待殿里只剩下宝珠跟宋毅两人,宝珠方卸了伪装,当即两行泪如流水一般只往下淌。

    “大哥……宝珠心里苦啊——”宝珠伏在案上呜呜的哭,却是用手死死掩着嘴,唯恐哭声外泄。

    宋毅抬起手欲抚上她轻颤的双肩,却在抬起的刹那又慢慢收了回去,缩在身侧握成了拳。

    他不是不知,宝珠空有贵妃之名,却无贵妃之实。

    圣上,从来都是过怡景宫而不入。

    若不是宝珠尚有大皇子傍身,只怕她在这宫内还不知是何等处境。

    “宝珠。”掩下眸中各种情绪,宋毅沉声道:“你还有大皇子。”

    单单一句话,宝珠却知道其中深意。

    止了呜咽声,宝珠深深吸口气,抽了锦帕抹了脸后,方慢慢从案上抬起了头。

    她看向宋毅的方向,虽未再落泪,可脸上还是一副难掩悲戚的模样:“大皇子固然占长,可是自古嫡庶有别,大哥你可知长乐宫……”

    宋毅当即眸光一肃:“止住。”

    宝珠怔在了当处。

    宋毅稍缓了面色:“旁的不必顾忌,只需将大皇子抚养成才方是正经。”

    宝珠眼里飞快闪过丝恼意。

    却也强压下个中情绪,她扯住她大哥朝服的衣袖,殷切的看着她大哥日益威严的面容,不免软了声音央求:“大哥你现在位高权重,要不你上书圣上,让圣上早立太子?若是等到长乐宫那位诞了皇嗣,便要来不及了……”

    “娘娘!”宋毅语气略重,盯着她眸光微厉:“微臣还是那句话,大皇子还小,娘娘稍安勿躁。

    望娘娘好好抚育大皇子成才,切莫利令智昏而连累了大皇子前程。”

    面前的大哥声色俱厉,神色威严肃穆,说不出的沉厉严酷。

    宝珠怔怔看着,连她都没有察觉是何时已松开了紧攥的袖子。

    老太太隐约听得外间的争吵声,不放心赶忙出来查看,见兄妹二人之间的气氛有些怪异,不免担心道:“可是出了何事?”

    宝珠不着痕迹收回了手,习惯性的勾了得体的笑来:“没事的老太太,刚跟大哥说笑呢。对了,前些时候您不是来信说是给大哥选妻吗,可是有合适人选?”

    提到这厢,老太太眼睛一亮,忙乐呵呵道:“自然是有啦!相看过了,你大哥也同意了。”

    第90章 魏家枪

    宝珠略有诧异的看过她大哥一眼, 而后颇有兴致的问向老太太:“是哪家的千金?”

    老太太喜滋滋道:“是大理寺卿卫家长房的嫡二女。刚过及笄之年,眉目如画的, 端生的好颜色。庚帖都换过了, 下个月便开始议亲。”

    宝珠却有刹那的心不在焉。因为在老太太提到大理寺卿的时候,她脑中反射性的蹦出另外一个人, 如今的大理寺少卿,梁简文。

    三年的时间,梁简文从寺正一路升到了大理寺少卿的职位, 其中固有她大哥提拔的缘故,可他自身的优异也不容否定。

    他这般年纪就能做到这个职位的,纵观朝野屈指可数。

    宝珠恍惚的想着当年那青衫执扇的少年,冷不丁对上她大哥暗含警告的眼神,不由打了个激灵。

    压下兀自纷繁乱跳的心, 宝珠已面色如常的笑道:“那大哥还真是好福气。待寻得机会, 我定要好生瞧上一番, 看看是否如老太太所说的,生的那般好颜色。”

    “定要的。”老太太笑呵呵道:“说来他们卫家也与咱们家渊源颇深。他们家老太爷还是你祖父的得意门生,当年你祖父尚在时对他极为赏识, 常带在身边亲自教导,便是将亲儿都比下去了。”

    宝珠恍然的点头。想她祖父那般的人物, 能得他赏识的, 断然不凡。这般人家出来的姑娘,想来也是差不得哪去的。

    宝珠便看向宋毅的方向盈盈笑道:“那小妹就先在此恭喜大哥了。”

    宋毅淡淡颔首,面上并无过多喜意。

    宝珠似无意提起:“下个月圣上就要过千秋了, 听说郅支单于会带着阏氏一同前来道贺。”

    宋毅兀自敛眸喝茶,充耳不闻。

    老太太闻言皱了眉,下意识的朝她大儿的方向看了眼,继而又看向宝珠摇了摇头,示意她莫要再说了。

    宝珠不再提这茬,却是转向殿外方向,轻斥:“沉香,你这没眼界的,还不赶紧添壶茶水过来。”

    自殿外传来一洋洋盈耳的应声。

    紧接着便响起细碎的脚步声,不多时一着粉色立领宫装的宫女转过屏风出现在众人面前,端着茶壶,低眉顺眼的过来添茶。

    “大哥。”宝珠似玩笑的说着:“瞧大哥常年身边每个妥当人伺候着,小妹也常寝食难安。沉香这丫头素来做事仔细妥帖,大哥若不嫌弃,不妨收在身旁伺候着,便是倒水添茶也好?”

    话音刚落,室内气氛陡然沉寂了几许。

    宋毅抬眼扫了眼旁边含羞带怯的大宫女。本是随意一扫,却见那宫女眉眼间与一人有三分相像,当场就沉了脸。

    “娘娘有心了。”宋毅声调无甚起伏的说道。搁了茶盏,他拂袖起身,却是看也未看宝珠一眼:“不过微臣身边还不缺个端茶倒水的下人。老太太,天不早了,我们也该出宫了。”

    沉香的俏脸瞬间煞白。

    宝珠也尴尬的不知何种反应。

    老太太欲言又止,可在她大儿不容置疑的沉肃面容下,想要出口说和的话最终只能化作一声叹息。

    江夏城郊外三里处,苏倾握紧腰间短剑,看着周围一圈拿着刀枪棍棒指着她的歹人,心不断下沉。

    西北凉州益州接连两年大旱,不少灾民涌入江陵地界,而富裕的江夏城自然也吸引了不少灾民至此。不过为治安考虑,官府不许灾民入城,只在城外设置施粥处,赈济两地灾民。

    此趟她出城,是城内有善心富户捐粮捐物,因马车供应不足,机缘巧合下见着她赶牛车入城,便问她可愿跑上这趟活计。

    她本不欲出城,可对方将银钱径直加到二两,于是她便应下了这差。

    到底是江夏城这几年安逸的生活磨去了她的戒心,让她几乎忘记了这世间险恶。

    刚出城,她便被贼人盯上,这方有了此刻之祸。

    苏倾不着痕迹的退后几步,警惕的看着这伙贼人:“车与物皆予你们,可容我离开?”

    为首的大汉用刀尖在放置在车板上的其中一布袋上挑了个洞,见里面哗啦啦流出些大米粒,似有些满意的点点头。

    他转而看向苏倾,手掌握住刀柄的同时眼里凶光一闪即逝。

    “此处离城门不远。”苏倾飞快道:“指不定过会就有巡逻士兵经过。我若是你们只会驾车速速离开,断不会节外生枝。”

    大汉迟疑了瞬。

    苏倾眸光一定,又迅速道:“江夏城治安甚严,我是僧人,若出了人命官府定会严加追查。左右粮食你们已经到手,若再我这条命,只会给你们带来麻烦。”

    大汉握刀柄的手松了松,显然已被说动大半。

    苏倾正欲再接再厉,却在此时,一道迟疑的声音从远处传来:“无我大师?”

    苏倾一惊,下意识的回头看过,那立在街口的清瘦青年不是沈子期又是哪个?

    走!苏倾拼命用眼神示意。

    沈子期见果真是她,不着痕迹的迅速打量周围七八个大汉,脸色顿时大变。抓过身后打着补丁的袋子猛地掷向苏倾身前的大汉,下一刻他猛地蹿了出去,冲她所在方向奔来迅疾如风。

    那布袋准确无误的砸在了大汉的脸上。砸的大汉嗷的大叫了一声,连退数步。

    苏倾来不及惊诧沈子期投掷的精准度和力度,只仓促往那大汉处望去,待见他眸里凶光闪闪,便暗道声不好。

    苏倾当即转身,头也不回的就往身后林子里冲。

    大汉桀桀怪叫了声,握着刀柄刚要上前几步先劈砍苏倾,而此时沈子期却快他一步至此,一把抓过苏倾牢牢按在背后。

    “莫乱跑!”沈子期大声道:“紧紧跟在我身后!”

    说话间大汉已挥刀劈砍过来,沈子期周身气场陡然森肃,下一刻猛的旋身抬腿凶狠踢上大汉胸膛。

    大汉怒喝:“上!杀光他们!”

    面对来势汹汹的七八个壮汉,沈子期却毫不畏惧,便是赤手空拳迎战也是游刃有余,手脚拳法皆有章程,一看便知是练家子。

    在一手持长棍的汉子迎面挥来之际,沈子期侧身一闪,而后眼疾手快的抓住大汉的手腕,用力向上一折,但听一声痛嚎,下一瞬那半丈来长的棍子就落在他的手里。

    有了长棍再手的沈子期更是如鱼得水。

    劈、砍、投、掷、挑、斜刺……青年明明单薄清瘦弱不禁风,却筋骨有力,那棍棒在他手中硬是舞出了□□的孤势群雄来,令人不能等闲视之。

    为首大汉见他挥棍手法,惊疑不定:“魏家枪!你是……”

    沈子期面色一变,而后抬起棍子狠绝的敲上了大汉的后颈。

    大汉捂着颈子连退数步,见同伴有人挥刀冲那青年而去,赶忙喝止:“都住手!”

    其他大汉险险停了手。


如果您喜欢,请把《樊笼》,方便以后阅读樊笼第60节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樊笼第60节并对樊笼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