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节

类别:都市言情 作者:卿隐 本章:第62节

    典夷看中了江夏城,西靠凉州北临江河,进可攻退可守。他想带人先混进城内,冲进官府杀尽官员拿下江夏城,继而在江陵官府尚未来得及采取行动下,挟裹灾民拿下整个江陵,便是不能与朝廷分庭抗礼,也要生生啃下一块肉来。

    沈子期听后只觉得这简直是在痴人说梦。

    他复杂的看着典夷,这个曾经福王深深仰仗的王府第一谋士,已盛名不符。如今的典夷只是一个被仇恨蒙蔽了双眼,彻底湮没了理智的疯子。

    典夷的父母双亲,妻子儿女皆死于那场战乱。

    沈子期神色坚定。他不断能容许疯狂的典夷带着凉州旧部,自取灭亡。

    沈子期趁夜下山时,典夷没过多时就带着一干人急匆匆的追了上来,见到想要偷偷离开的沈子期,不免气急败坏。

    “少将军这是要去哪?是要做那临阵脱逃的懦夫吗!”

    面对典夷声色俱厉的指责,沈子期面不改色,只是环顾一周将他围起来的凉州旧部,不免齿寒:“典师爷,你竟派人监视于我?你们这又是要作何?若我执意离去,你们可是要与我为敌?”

    沈子期的确打算离开。在他看来,典夷怕是没有那么的能耐能让凉州旧部孤注一掷随他赴死,到底是他的出现,给了典夷机会,让凉州旧部有了冒险一试的勇气。

    既然他无法说动典夷,更无法说动那些盲目崇拜魏家军的凉州旧部,那便暂且离开,相信总有头脑清醒的人会从这场热度中冷静下来,继而停止这场自取灭亡的举动。

    倒没想到典夷防他至斯,竟派人监视他的一举一动。他这刚下山,便快马加鞭的带人追了上来。

    “少将军,请回!”暗夜的光打在典夷干瘦的脸上,狰狞,阴沉,也不容置疑。

    沈子期亦怒了:“我若想离开,你们一个也休想拦我!”手中长棍一挥,大喝:“起开!”

    第92章 捷报来

    苏倾的日子恢复了平静。

    这几天闲来无事她便琢磨着要酿些桂花酒来。想着湿冷的冬日在暖炕小酌几杯的意趣, 不免有些向往,于是就去后山多采摘了些桂花, 想多酿上几坛。

    酒坛子等材料短缺, 她便几次驱车去城里采买些,密封好后埋在了地下。

    这日她从马车车板上搬下一空酒坛, 刚转过身去,乍闻身后一阵异动,没等她惊诧的回头, 脖间突的一阵刺骨冰凉。

    苏倾瞳孔一缩,下意识垂眸一看,一柄寒硕逼人的铁剑搁在了她的颈间。

    “进去。”身后的人威胁。声音苍老,干涸,阴冷。

    苏倾忍不住抬眼往四周迅速扫了下。可下一刻她脖间一阵刺痛, 而后有液体随之流了下来。

    “快点!别耍花样。”身后人似焦躁不安, 厉声催促。

    苏倾咽了咽喉咙, 却也只能暂压如雷鼓的心跳,抱紧酒坛迈进了院子。

    身后人随之进了院。却又逼她进屋。

    苏倾浑身的汗毛都竖了起来。

    在拖着双腿迈向屋内的时候,她脑中疯狂运转着思量对策。

    身后之人是谁?

    寻仇?不大可能。

    亡命之徒?见财起意?

    应该不会是见色。

    毕竟她现在的身份是个男人。

    进屋后, 苏倾还在焦急盘算着如何从这歹人手里逃过一命,却没想到那人在进屋后就迫不及待的转到她身前, 一双精光直冒的眼睛在她脸上迅速打量一番后, 猛地连连倒抽着气,褶皱遍布的脸上露出不可置信的神色。

    今日在城中时,典夷还以为自己看差了, 到底心里存着一丝侥幸尾随而来,待此刻真正瞧清此人面目,他倒是如石化般呆了眼。

    这容貌,这气度,分明就是世子爷啊!

    苏倾就见他浑身剧烈颤抖起来,没等她做出反应,却惊见他噗通一声跪在她身前,快速膝行至她脚边,然后抱住她的腿大哭。

    “世子啊——”

    苏倾僵硬的立在原地。

    她不确定她是不是遇到了这个时代的精神病人。

    唯恐刺激到他苏倾也不敢贸然出口,只能频频抬眼看向门外,祈求有路人经过发现她这里异样,过来解救。

    典夷嚎啕大哭着,却是悲大于喜。

    他放情恸哭着,恨不能哭尽平生怨与恨。

    可他到底是理智的,哭过一会后就强压心里激荡情绪,狠狠抹了把脸就匆匆起身,拉过苏倾就要往外走:“世子爷此地不宜久留,我们需速速离去!”

    听闻要带她走,苏倾一惊之下猛的用力一甩,这一下还真让挣脱了开来,不由连连后退几步。

    苏倾警惕的看他:“你……怕是认错人了罢!”

    典夷诧异的看她警惕的模样,不由焦急的上前一步:“世子爷,您不认识臣了吗?我是典夷啊,您再仔细看看,您看看?”边说着他边又凑近半步,指着自个焦灼的问。

    苏倾又后退数步,手握腰间短剑暗暗抽出半寸,神色警惕找不出丝毫熟悉之态。

    典夷的身体僵了下。

    因为少将军之前藏身于江夏城,所以在江夏城乍然见到此少年时,他下意识的就将他当做了世子爷。没来得及去想,或者是压根不愿去想,昔日拔剑自刎的世子爷缘何于此处死而复生。

    典夷的情绪开始有些失控,他猛地抬头去看面前的少年,阴鸷的双眼不经意间瞥向墙上的一幅画后,却又猛地急剧收缩。

    继而面上大喜。

    “你就是世子爷!”他说的斩钉截铁。

    苏倾见他目光直直盯着墙上的那副画,隐约觉得事情有些不对,忙出口解释:“这画乃旁人相赠,画上之人也并非我。”

    典夷压根不听她的解释。

    一把拽过苏倾就要带走她。

    那日少将军执意离开,他们这些人压根阻拦不住,亦如少将军所说,他要走哪个也别想拦。

    毕竟凉州赵子龙的名号不是白叫的。

    少将军一离开,他们凉州旧部的人心就有些涣散了,不少人开始对他拿下江夏城的计划有些质疑,本来的大好局面就要功亏一篑。

    这怎么能行呢。

    若总是踟蹰于此,他的大仇何日能报?

    无论此少年是不是世子爷都不打紧,他说是,那这少年便一定会是!

    苏倾猛一抽剑就要冲那歹人砍过去,典夷身体一侧,然后抬手披掌将她砍晕了过去。

    显德三年九月下旬,江陵的加急文书一封接一封的飞到金銮殿的龙案上,封封加急,文书内容直指江夏城叛乱之祸。

    两年天灾,受灾两地凉州、益州相安无事,反倒是从来富庶一方的江夏城遭了祸事。

    这不是单单的灾民暴动,却是昔日福王余孽借势起事,集结余党趁夜攻下了江夏城,直取府衙重地。

    江夏知府寡不敌众,以身殉城。其他官员因事出突然来不及诸多防备,亦是死的死逃的逃,便是寥寥几个逃出生天的至今也是下落不明。

    举朝哗然。

    更何况那些余孽打着清君侧的名号,拥护前福王世子为正统,盘踞了江夏城不说,还挟裹上万灾民,号称五万大军,欲取整个江陵!

    这分明是要造/反啊!

    新皇气急攻心,恨不得将这些余孽碎尸万段。

    又有御史弹劾江陵总督渎职之罪。叛军余孽盘踞江夏而不知,此为一罪;安置灾民不当致使灾民□□,此为二罪;凉州魏家幼子魏期藏匿江夏数年却不察,龟玉毁椟此为三罪。三罪并罚,江陵总督按罪当诛。

    魏家军还有人活着!

    朝臣哗然。昔日朝中多少大将皆折在魏家老贼的手中,又有多少将士死在魏家军的铁骑之下。

    当年那一战,京中人家不说十之□□,便也有十之五六的人家户户挂白幡,家家停棺木。

    因而当年福王战败之后,先皇下的第二道令便是围捕魏家军,诛尽,以平民愤。

    谁能料想,时隔多年,竟然还冒出了魏家的人,还是那魏贼的幼子?

    新皇怒及,当即下旨押解江陵总督入京。

    “宋制宪。”新皇转而盯向宋毅:“当日平凉州叛乱,你不说是亲眼所见福王世子拔剑自刎了吗?如今江夏城冒出来的福王世子,你作何解释?”

    宋毅出列,道:“昔日凉州城破时,不止微臣,同去的众多将士均见福王世子身陨城台。吴提督当日亦在,是由他亲自去验明的正身,众位将士皆可以作证。”

    吴越山一惊,暗恨那宋毅奸猾,却也只能赶忙出列解释:“圣上,那尸身确是福王世子本人。”

    新皇火气消了些:“那这么说,那伙乱贼拥护的,是个冒名顶替的了?”

    “圣上英明。”

    新皇转而看向众朝臣:“众位爱卿对于此次平乱人选,可有何高见?”

    宋毅后退一步,重新归位。

    有官员悄悄往宋毅的方向瞧了眼。

    江陵西临凉州东靠两江,若要兵贵神速,那最好的战略莫过于从两江出兵。再迟些,只怕那号称五万大军的贼子就要浩浩荡荡的席卷江陵了。

    宋毅持笏而立,仿若未察其他人若有似无的窥探。

    有大臣上前一步秉道:“回圣上,所谓兵贵神速,迟则生变。遂微臣举荐两江绿营军都司莫程岩,由他率领绿营军西渡江陵,定能将叛乱贼子一网打尽。”

    新皇滞了下。

    两江绿营军都司莫程岩是那宋毅的嫡系。

    新皇心有不甘,如今宋党日益壮大,此番若再令他得势,只怕日后朝堂上的平衡会被打破。

    新皇转而看向文官之首的右相:“巫爱卿觉得如何?”

    话落一会没有见右相出列,新皇不悦的又提高了声音:“巫相?”

    右相猛地回神,忙出列:“臣……窃以为两江绿营军都司莫程岩担任主将,再合适不过。”

    新皇盯着右相看了会,而后便就定下此次平乱主将,暗含怒气的道了声散朝,拂袖而去。

    散朝之后,宋毅抬眼朝右相的方向看了眼,而后淡淡收回。

    今日的右相大人,貌似有些心不在焉。

    短短不过半月光景,江陵的捷报便传入京中,那号称五万大军的贼子被一网打尽,贼首被悉数活捉,不日将押往京中。


如果您喜欢,请把《樊笼》,方便以后阅读樊笼第62节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樊笼第62节并对樊笼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