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节

类别:都市言情 作者:卿隐 本章:第70节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

    她这身份暴露,是迟早的事。

    转过脸她缓缓看向案上的书信和画卷。在右相大人这里,她的确可以得一时安稳,可一旦她身份泄露,届时不单是她自己性命堪忧,只怕还要连累人家满门不得安宁。

    这种要让人冒着抄家问斩风险的庇护,她无法心安理得的受之。

    翌日,右相见苏倾向他请辞,不免有片刻的惊诧。

    随之,心下便浮过些了然。一时间他心里划过百般滋味,最终长叹一声,暗道造化弄人。

    “这样吧,京中我有处空置宅院,你且搬去那里住下。之后我会派几个有武艺的下人过去,毕竟你一女子孤身在外,没个看护宅院的人不成的。”见她似要说些什么,右相抬抬手叹道:“其他的你莫要担忧。妥当安置个人,这点能耐老夫还是有的。”

    苏倾便应下,施礼道谢。

    “若换回女装只怕引得旁人无端猜测。所以,以后你还一概以男装示人吧。”

    听到右相嘱咐,苏倾便郑重应下。

    其实这样也正合她意。

    右相大人安置她的宅院距离京中高官聚集的府邸远些,可离闹市却不算太远。

    两进两出的宅院也不算小,环境清幽雅致,院里院外干净整洁,栽种的若干花草树木也修剪得当,想来应该经常有人过来打扫的。

    屋里头家具摆设等物什都一概俱全,几乎不用再置办些什么,人只要入住即可。

    苏倾看着这陌生的宅院,无端觉得内心安稳。

    饶是知道右相大人待她这般宽厚是因原身之故,她心里还是对他升起了几分感念。

    此番襄助之恩,若日后有机会,她定当回馈一二。

    今日的朝堂气氛格外诡异。

    前些时日,西山锐健营的提督称病上书致仕。今日早朝,新皇问向众大臣可有良才举荐,话音刚落,右相大人便持笏上奏了。

    可他所举荐的接替之人……却是宋毅的亲信。

    新皇都忘了自个是如何从金銮殿走出来的。脑中只反复想着,他舅父大概真的是老糊涂了。

    下朝后,右相朝宋毅的方向隐晦看了眼,宋毅抬眼看过,然后双方皆若无其事的收回目光。

    此番交易结束。各自心知肚明。

    往宫外走去的时候,宋毅脑中一直在想的是他今早刚得知的一事——她今日自那右相府邸搬出来了。

    得知此事后,他甚至怀疑消息的准确性,为保她那右相花了何等代价他再清楚不过,如今又是何故不将她护于羽翼之下?

    本以为是那右相的主意,可今日早朝过后,他突然就明悟了,定是她所要求的。

    宋毅突然就停住了脚步。

    旁边官员惊见他停了下来,疑惑的抬头看去,却见身旁的宋大人面上瞬间浮过疑似怔忡,钦佩,怜惜,以及不甘等莫名情绪,不免诧异。

    “大人您……”

    宋毅一瞬间收了面上所有情绪,抬腿继续往宫外大步走去。

    那官员晃了晃头,只当自己看差了。

    第102章 且记住

    街面西边后数两排的巷子里, 一辆不甚打眼的青蓬马车缓缓在狭长的街巷中行驶。之后马蹄声越来越缓,随着马鼻打出的一声沉闷的响喷, 最终马车于一红墙碧瓦的房屋前安静停靠了下来。

    “大人, 就是这里。”

    福禄刻意压低的声音传入了车厢内。

    短暂的沉寂后,自车厢内传来他们大人心不在焉的应声。

    福禄正过身重新于车辕上坐好, 不再多言半句。

    抬手拉开轿帘,外头强烈的光束便透过镂空雕花的窗牖,零零碎碎的打了进来。宋毅眯了眯眼, 然后倾身朝窗牖凑近了些,透过那镂空处,缓缓将目光落在那个红墙碧瓦的院落上。

    院墙高耸,朱门紧闭,那人就在庭院深处。

    宋毅的目光忍不住落在那两扇紧闭的大门处。反反复复, 明灭不定。

    直待相邻的几户人家陆陆续续的有人开门出来, 或外出办事的人回来, 路过他这处时总是好奇的打量上几眼,宋毅方沉了沉目,不动声色的从那两扇紧闭朱门上收回了目光。

    “走吧。”

    低沉的声音从后方传来, 福禄正了神色忙应过,拉过缰绳开始趋马缓缓驶出街巷。

    宋毅朝后仰靠在车壁上, 抬手颇有些烦乱的扯了扯襟口。

    那人的身份意味着什么, 恐怕朝中上至一品重臣,下至九品芝麻小官,都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他亦清楚知道, 她的身份已确认无疑,而他再接近半步都是官场大忌,会为日后埋下祸端。

    可他今个却还是特意驱车走上了一遭。

    宋毅不由烦躁的捏了捏眉心。

    他觉得情种二字离他自己还相差甚远。唯独对此女,他就仿佛遭了魔障般,每每遇上她的事,便要昏头三分。简直不智。

    “去端国公府。”

    “是,大人。”

    华灯初上,夜幕降临,端国公府的下人们挂上了点亮的灯笼,又点了壁灯和罩灯,偌大的府上一派灯火通明。

    好友相聚,少不得尽兴痛饮。

    正屋暖阁里,两人围着炕桌对饮,从午后一直喝到现在这个时候,皆有些醺醉了。

    “总觉得肃之今个是来一醉解千愁的。”酒意正酣时,李靖钒便笑着调侃道:“不知道的,还当你将要迎娶个钟无艳。”

    宋毅把玩酒盏的手顿了瞬,意兴阑珊:“旁的事罢了。”

    李靖钒抬手给他又斟满酒:“旁的?你可别告诉我,这个旁的,是指那匈奴王庭里的阏氏。”

    匈奴单于便会携着阏氏不日便要进京了。

    见对面人似有怔住,李靖钒忙摆手:“为兄玩笑话,你过耳忘了便是。惦记不得的人还烦恼她做什么,珍惜眼前人是正经。”说着举杯道:“来肃之,为兄就提前祝你跟那卫家小姐,百年琴瑟,白头偕老!”

    宋毅低声重复了一遍惦记不得四字,而后沉了眼眸,仰脖将杯中酒一饮而尽。

    “匈奴王庭的阏氏,与我自然没甚关系,谈不上惦记。刚兄长若不提及,我都几乎忘了,原来阏氏也是出自京都。”搁了酒盏,宋毅推了案桌朝后仰靠着引枕,面色如常道:“不过反倒是另外一桩事,令我愈发困顿难解。”

    李靖钒停了杯盏,颇为感兴趣道:“哪桩?”

    “其实也是小事。”宋毅似随口问道:“从前总以为世间女子大多皆如那王家小姐般,以富贵权势为重的。可……兄长可曾遇见过对这些弃若敝履,甚至不愿依附男子,只愿自在逍遥过活的女子?”

    见对方若有所思的将他打量,宋毅随即阖眸掩过情绪,摆手道:“罢了,兄长只当我酒后乱言便是。”

    两人又对酌了一阵。

    直待再过小半个时辰便要宵禁了,宋毅便起身告辞。

    “先等等。”临走前,李靖钒突然叫住他。

    直到马车驶出了端国公府很长一段距离,宋毅仍旧在想着临去前李靖钒的那番话。

    “若真有这般人,为兄是不信的。若有富贵权势,哪个愿意贫困潦倒?”

    “女子不依附男子?还真是个新鲜话。那要如何过活?”

    “倒是不是为兄口吐恶言,除了青楼和庵庙这两处,我倒便还是想不出能有旁的活法。而这,哪里谈得上逍遥自在几字?”

    “就连王凤鸾那般自命不凡的女子,还不是要依附着那单于才能实现她的野望?”

    “若能不为所动……除了欲擒故纵之外,那就只有其所求甚大之故。”

    “当年那甘泉宫,不也是用一座金屋换来的有凤来仪?你瞧,连金枝玉叶都扛不住这世上富贵权势,更何况旁的人?”

    挥手推开了窗牖,让外头吹来的冷风散去他心底几分躁意。

    宋毅清楚的知道,李靖钒的这番话按在哪个人身上都通用,唯独一个她不是。

    但不可否认的是,他心底深处竟宁愿相信她也是。

    这简直不用魔障二字来概括他的昏头了。

    便愈发烦躁起来。捏着额角强压了压心底躁意,可不知是不是酒意上头的缘故,躁意不仅不减反而愈演愈烈,一种难以言说的焦躁烦闷在他胸间反复冲/撞,无法按捺。

    “转道。”借着酒意,他终是将话重重吐出口:“去五城坊巷。”

    说完后,竟有种如释重负的痛快。

    马车停靠在狭长的巷中,依旧是白日的那个地方。

    宋毅拉过马车内矮榻下方的抽屉,拿过纸笔,借着外头寒凉的月色,执笔草草写过两行,稍晾干后就对叠一下递给外头福禄。

    “敲门。”

    福禄接过后,匆匆下了马车,借着月色赶至两扇紧闭的朱门前,叩响了门环手。

    约莫半柱香的时间,有仆人开了门,狐疑的朝门外看过,面带谨慎。

    “你是何人?来此作甚?”

    福禄将纸条递给他:“请将该信笺递交你家主人,他看后便知。”

    仆人面带迟疑,还要再问,福禄便催促道:“你家主人的事,你耽搁不起。”

    那仆人终是接过:“你且在这稍等。”说完便阖了门,一溜烟的跑了进院。

    苏倾本已躺下,听得仆人来报门外来人之事,当即心下一突,隐约有种不好的预感。

    披了衣裳起身,接过纸条展开后凑近烛火下迅速扫过,几乎当即她便变了脸色。

    纸条上是潦草的两行字——

    出来。

    郡主。

    宋毅的目光始终不离那两扇门半寸,直到被月色打上银光的大门再次从里面缓缓开启,那一贯平静的目光方终于有了变化,仿佛安静的湖面突然被投入了石子一般,陡然波澜起伏开来。

    紧闭的两扇门开后,一道熟悉的身影便缓缓从门内走出,似临时套了件素色外衫,扣子倒是皆扣的齐整,只是头发来不及梳理,简单的在脑后用浅色发带束了起来。


如果您喜欢,请把《樊笼》,方便以后阅读樊笼第70节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樊笼第70节并对樊笼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