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节

类别:都市言情 作者:白茄 本章:第16节

    这话一说,众人心里的急切慢慢消散了些。

    谁也没再说什么,各自做着各自的事。

    因为等消息,向薇这段时间难得空闲起来,不在夜夜睡在厂房里的杂物间,每天还能按时回家吃饭睡觉。

    李秋对此嘴上没说什么,但每天是变着花样让薇薇吃好点。

    这不,也不知道从哪里弄来了一只老母鸡,说是要给她炖汤喝,“你也不看看你瘦了多少,这不知道的还当你去挖河了呢。”

    向薇听着,伸手捏了捏手臂。

    瘦是真瘦了,但因为重活做得多,她都感觉自己练出了肌肉。

    “薇薇,你在家吗?”

    门外传来叫喊声,向薇走出去发现是卫舒。

    卫舒对着她招了招手,一脸笑容的道:“好在来你家找你了,要是直接去了厂子正好错过。”

    李秋认识卫舒,以前经常看到两人一块玩,也蛮喜欢这个文静又乖巧的女生,便招呼道:“进来坐呀,等会就在这里吃了吧。”

    卫舒连连摆手,“我和薇薇说说话就回家。”

    说完,打了声招呼就拉着向薇往旁边走,一边走着一边佩服道:“薇薇,我在厂子里听说了你的事,你真的好厉害啊,总觉得以后我都跟不上你的步伐了。”

    向薇开口:“你不需要跟上我的步伐,走自己想走的路就好。”

    卫舒咧嘴笑了笑,重重点着头,“你说的没错,我得走自己的路,那天你跟我说了后,我回家仔细想了想,最后还是跟妈妈和叔叔谈了谈。”

    向薇轻声‘嗯’了声,她知道这个时候自己并不需要说些什么,只要当个倾听者就好。

    “我跟叔叔说了,等我安顿好就开始边学边找事做,尽量的减轻家里的负担。”卫舒知道一旦这样未来的几年她会很累很累,可这会儿心里是格外的放松,“我希望妈妈不用那么累,让她好好养着身子,只要再等我几年,我一定会尽最大的可能让他们过上好日子。”

    其实卫舒挺羡慕薇薇的。

    这段时间薇薇忙得没影,但是她经常看到向叔叔向阿姨的身影,好些人拉着他们夸薇薇,那时候向叔叔和向阿姨脸上是尤为自豪的神色。

    她也希望在妈妈和叔叔的脸上,也能看到为她骄傲的神情。

    卫舒带着期许道:“我也决定了,我以后要当个老师,我没有你聪明也没你有能耐,但是我可以当一个好的老师,我会鼓励孩子们坚持学习,会尽可能的让他们热爱学习,然后亲手送他们走出学院,去做一个对国家有用的栋梁。”

    这是她的梦想,或许不够伟大,但值得她用一生去实现。

    向薇伸出手,“你一定会成为一位好老师。”

    卫舒同样祝福着她,“你也是,我坚信在未来的某一天,世人一定会记住你的名字。”

    两人交换了美好的祝福,然后接下来的日子该怎么过还是怎么过。

    告别卫舒后,向薇回到家喝了几碗老母鸡汤,喝得浑身暖洋洋后接着看她的书。

    一直到八月六号这天。

    这一天发生了很多事。

    凌晨一点,‘八·六’海战打响,听到消息的人们无心睡眠,纷纷都在为战场上的战士们祈祷着,

    一直提心吊胆了几个小时,在日出之前听到了令人振奋的好消息。

    这一次战争,只花费了三小时四十三分就取得了最大一次海上歼灭敌军的胜利。

    当向薇来到厂房,牛师傅正一边挥舞着双手一边来回蹦跶,兴奋的像是个孩子,“三小时四十三分啊!只花了三个小时,战士们就取得胜利,这还是在海上!我军用护卫艇和鱼雷艇发射了十枚鱼雷,就歼灭了对方海军猎潜艇。”

    说完,夸张的比了一个手势:“还是两艘!整整歼灭两艘潜艇啊!”

    “快看!”陈师傅指着电报上的内容,“p-6级鱼雷快艇上安装的是25毫米双管舰炮,在攻击前能全方位压制敌舰火力,如果我们的高射炮研制成功,是不是也能在战场上让更多人活下去?”

    她不奢望取得多大的成就。

    只希望这些武器能让战士们有更多活下去的希望。

    “当然会!”牛师傅高声,“也一定会!”

    与此同时,镇上邮局的工作人员将大袋邮包背上,感受下重量后,他问道:“今天的信怎么这么多?”

    “你忘了?前几天上面不是通知了么,这几天高考录取通知书会下来,大部分都是孩子们的大学通知书。”

    “那我得赶紧把这个好消息带给他们,不跟你多说了,我去送好消息!”邮差带着激动,他家没孩子考上大学,但是不妨碍他对即将送到大学通知书的孩子们感到高兴。

    邮差想着,他今天派信得快一点,争取早点将好消息通知下去。

    同一时间,远在南开大学附近的靶场上也慢慢聚集了人群。

    王泉林坐在高台之上,他对着身边的学生道:“下午高射炮发射时,如果我忙没时间打电话,你记得给向薇同志打个电话,实时告诉她试验结果。”

    “老师您放心,这件事我记在心里了。”

    王泉林这才放心些。

    正如他所料,接下来的几个小时他的注意力全程都在试验上,会根据试验的结果记下参数、记录问题,如果当时有感觉,还会将解决的法子大概书写下来。

    这一专注就忘了给向薇打电话的事。

    好在,王泉林的学生还记得,在高射炮被推上平台,正要发射的前一刻他拨通了机械厂传达室的电话。

    “是向薇同志吗?高射炮正准备试验。”

    电话里的声音有些嘈杂,并不是听得很清楚。

    然而就是这一道嘈杂的声音,牵动着传达室里所有的人。

    “快了吗?”

    “嘘嘘嘘,你先别说话,我都听不到声音。”

    “安静些!都安静些,快要开炮了。”

    这时,房门传来声响,只是坐在传达室里的人都不愿意起身去开门,外面的人许是听到屋里有声音,便高声喊着:“请问向薇同志在吗?我是镇上的邮差,你的录取通知书到了。”

    同时,电话里跟着传来了一声激动的声音。

    “开炮!!”

    第15章 一更

    被改造成100毫米的炮管,开炮的声音要比37毫米大上许多。

    哪怕电话声音很是嘈杂,远在机械厂的众人还是能听到一声‘轰’响,震得他们心中颤抖着。

    而在靶场现场,随着开炮之后,站在高台上的数人不约而同的站起身,个个脸上都是惊叹的神色。

    “这……”

    “具体数据出来没?”

    “发射高度是不是比我想象中高了很多?”

    就在这时,又是一声巨响传来,与先前开炮的声音不同,这声巨响让所有人的脸色突变,纷纷朝着发出声音的地方望去。

    今天的试验,从上午到现在一共测试了二十三款武器,并不是所有的武器最后测试的结果都满意,其中大部分或多或少都有些问题。

    就比如现在这台只发射了一枚弹药的高射炮。

    在即将发射弹药的时候炸膛了……

    王泉林连忙问道:“没人受伤吧?”

    赶来调试的人员摇头,“声音大了些,但炮管都没炸开,并没有人员受伤。”

    王泉林松了一口气,“那就好那就好。”

    试验这种事可不是小打小闹,那可是真枪实弹,受伤是常有的事,想避免也没法避免,唯一能希望的就是没死伤。

    “王教授,第57批号高射炮是不是试验失败?”一旁做着记录的人问道。

    结果王泉林还没回答,聂齐先开了口:“不急,先看看第一枚发射弹药的记录,我总觉得会有些惊喜。”

    接触了几十年的东西,就算没有精密仪器测试的数据,但心里多少有些谱,就刚刚那枚弹药发射出去,不管是角度还是高度,甚至连速度多少与原先的37高射炮不同。

    连着催了几次,两个穿着军绿战衣的兵人就跑了过来。

    一直跑到众位教授面前,敬了个礼后将手里的单子递了过去。

    射速:320-360发/分——310-350发/分

    最大射程:8500米——10100米

    有效斜距:3500米——3700米

    有效射高:3000米——9000米

    高低射界……

    (前为初始数据,后为提升数据)

    “!!!嘶!”王泉林看到出来的数据,立马是倒吸了一口气。

    前面的数据变化不大,唯独有效射高!

    “错了!他们弄错了啊!”聂齐跟着出声,嘴里说着‘错了’,可面上的神情和语调却有更多的惊喜。

    “难怪会炸膛,从一开始这台高射炮就扛不住开炮的压力。”王泉林一眼也就找到了问题所在,在37高射炮基础上改造,炮管根本扛不住这么大的压力,可要是在59式100毫米高射炮改造呢?

    这套才小规模生产的最新高射炮!

    除了个别一些队伍能配备的武器,绝大部分世人都不知道。

    37毫米高射炮的有效射高能翻了三倍,如果换成100毫米的高射炮呢?又能翻多少?

    如果两者相结合?那最后的试验数据是不是大大提升?

    王泉林的呼吸有些急促,第57批号高射炮的试验确实失败了,但同时又给他们带来了巨大的惊喜。

    这个道理不止王泉林看懂,聂齐也是看明白才会一直喊着‘错了’,他所谓的错了,并不是指向薇他们改造出了问题,而是改造的武器选错了。

    这时,上面的领导走了过来,想来也是听到其他人的讲解,他这会儿十分好奇的道:“听说这台高射炮是一家机械厂的老员工改造的?”

    “还有个高中生。”王泉林将向薇的事说了出来,“我手头里的项目,也是因为她才有了些思路,这个小同志以后一定大有出息。”

    “哦,那我倒是蛮期待。”领导笑着道:“炮兵工程这块有了昌琛这个年轻人,现在又出了一个有才能的小年轻,这些孩子们都得好好培养,以后一定是祖国未来的希望。”

    老教授们纷纷点头应着。


如果您喜欢,请把《我为祖国奔赴万里[快穿]》,方便以后阅读我为祖国奔赴万里[快穿]第16节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我为祖国奔赴万里[快穿]第16节并对我为祖国奔赴万里[快穿]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