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节

类别:科幻灵异 作者:怀愫 本章:第247节

    她默然不语,抬头看向裴观时,竟见他发间银白,伸出手拨弄一下,拔下一根白发来。

    这是这两天有的?

    伸手再拨,就见他黑发之下,忽生根根银丝。

    阿宝思索片刻,将那张图纸还给裴观:“这张图我都记住了,不必看,你还把它挂回去罢。”

    她一答应下此事来,裴观很快就预备好了车马队伍,絮絮叮嘱她:“我已经给母亲写了信,会把戥子也护送过去。”

    “家中事你不必担忧,你想要什么都只管写信来。”

    辽阳再不比京城繁华,林大有也可说是当地最大的官了,官衙里能少什么?

    裴观还将大黑一家都给了阿宝。

    本想只将大黑给她的,可又不忍心让它们一家三口分离:“你不是常说,大黑是匹好马,就是养糟蹋了?正好带它去辽阳的马场跑一跑。”

    阿宝摸了块糖,大黑闻见,用马头轻碰小马,让小马先吃。

    小马舔得欢实,阿宝拍拍大黑的马脑袋,冲着裴观轻笑。

    这回他们不是吵架,也不是互不理解,正因为彼此知道,才更难受。

    到阿宝要走的那天,裴观去送她,与她并驾骑马出城,又在官道上送了很远。

    “你手上的伤口刚好,还是别骑太久。”还有羊皮手套,虽软,但天热,这么戴着不透气。

    “一路上食水都让卷柏去办,你想吃什么就吃什么,你……”

    阿宝牵着缰绳,打断他的话:“让不让我走?”

    裴观抿唇不言,阿宝眼看他不说话,回身勒马,双腿轻夹马腹,大黑猛然蹿了去。

    眼看她杳然远去,直到官道上再看不见一丝马蹄扬起的尘土,裴观也还站着一动不动。

    松烟刚想问少爷何时回去。

    就听见少爷望着官道尽头连绵不尽的青山道:“吾之大患,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松烟知道家里要出大事,要不然,少夫人怎会孤身回京?还有青书,带回来的人,关在城外。

    少爷怎么这会儿念起经来了?

    及吾无身,又有何患!

    裴观提气勒马,反身向京城城门骑去!

    第225章 【二】

    嫁娶不须啼

    怀愫

    六月末时, 裴家接连出了两桩事。

    一是裴家分了家,祖宅自然是归长房,田地商铺大半给了二房, 只有京城的宅子留给三房。

    二是裴家分家之后, 大房二房相携回祖籍耕读去了。

    京城中就只留下了三房。

    说是留下三房,其实就只有裴观一人。

    举家回乡, 裴老太太再不愿意离京, 也不得不跟着继子们回乡。裴三夫人又还在娘家省亲, 偌大个裴府, 入了夜就只有留云山房中还亮着两盏。

    一盏是裴观书房,一盏是卷山堂。

    阿宝人虽不在, 但她屋里的灯时时亮着,每夜都陪着书房灯亮到天明。

    京城里还传说,裴探花的妻子滑了胎,因滑了胎回娘家去了。

    卫夫人跟陶英红打听:“妹子?阿宝是不是要和离?”外头众说纷纭, 知道林卫两家相熟, 还曾来问过她。

    被卫夫人啐了一回去,她可是连阿宝怀孕的事都不知道,怎么就滑了胎?

    阿宝走时,是想带红姨一起走的, 偷偷把红姨接到别苑商量。

    陶英红想来想去摇了摇头:“我去了辽阳, 等你阿兄回来,谁给他张罗娶媳妇的事?”她还劝阿宝,“这究竟怎么回事?好好的怎么非要去辽阳?一去辽阳,多久才回来?”

    怎么能把姑爷一个人放在京城里呢?

    “你告诉我, 你俩是不是又吵架了?”

    阿宝摇摇头:“没有, 我们俩不会再吵架了。”无心可猜, 还吵什么?

    “实在是我太想阿爹了,此时出发,虽赶不上草场丰美的时候,但能看见万马奔腾,那多有意思。”

    陶英红很不满意,要是小时候真得揪着她的耳朵打几下屁股,可她都大了,连她丈夫都没说什么。

    “你呀……万一,我是说万一,万一你回来,姑爷身边有人了呢?”

    阿宝只笑不语。

    裴探花的妻子省亲,高学士佩服得五体投地:“你这是用了什么法子?”

    前些日子他一下衙就出城,屁股压根就不肯多沾翰林院的椅子。那会儿高学士就猜测他会佳人,还想他是趁着胭脂虎不在,金屋藏娇。

    倒不怕老丈人发威?

    大家一道打崇州来的,林大人可是崇州旧人,陛下如此信赖他,这一年中派去辽阳的巡检,回回上报,陛下都大为满意。

    今年才刚过半,发去辽阳的赏赐就不少,朝中多的是人羡慕探花郎有妻运。

    高学士也是崇州人,他特意劝了裴观两句:“裴侍读,你家那一位不同寻常。”小心岳父发怒。

    裴观微微一笑:“多谢高大人,受教了。”

    高学士捻捻胡须:“怎么今日裴侍读还不下衙?”今儿又不是他轮值,这么想来,这些日子他不论轮不轮值都在翰林院里,有人同他调班,他也总能答应。

    这么看,那位佳人想来已经被打发了。

    高学士用种孺子可教的目光看着裴观:“这才好,年轻人,正该多为国为家多办实事。”

    直到高学士离开,裴观等小太监来传话:“大人已经去了。”

    裴观整肃衣冠,官服都未脱,出了宫城,走入小巷,上了只小船。

    船只直往秦淮河去。

    七月里正是秦淮河最热闹的时候,两岸边秦楼楚馆,河面上画舫游船,琴瑟琵琶笙歌不绝。

    裴观坐着小船到河中与另一只大船相汇。

    船中人掀开帘子,见裴观一身官服,颇有些吃惊。

    朝廷是不许官员狎妓的,有违者廷杖六十。但这种事怎么能禁得住,烟柳繁华地,富贵温柔些,大家前来都改换私服,若有瞧得上的,再用小轿请回家中。

    若被揭发,还得按罪罚俸挨板子。

    是以崔家蓄了许多私妓,成了京城官员们最爱去玩乐的地方。

    那人道:“裴大人请人看戏,怎么自己还晚到了。”

    水边有痤临水的戏台,两舟离戏台不远。

    裴观微微一笑:“在宫中耽误了片刻,怠慢了王爷。”

    齐王几回想将裴观纳入麾下,都被他躲开,没想到他会主动送上门来,心中一时好奇,这才回帖赴约。

    来了之后才知道,今天戏台上并不唱戏说书,这就更有意思:“裴大人请本王看戏,是看哪一出戏?”

    总不会是请他来游湖的罢?

    “请王爷移驾。”

    裴观说完,做了个请的手势。

    两艘船沿河停着,船头连着船尾,不用架踏板就能迈步过来。

    齐王出门带了许多护卫,他人还没过来,护卫先上船来搜查船舱,里外都看过,伸手就要掀开布帘,看看帘后是什么。

    裴观就道:“这个,还是让王爷自己瞧罢。”

    齐王愈发觉得古怪,外头都传裴观从不二色。这事齐王并不相信,裴观不二色,为的还不是岳家。

    看他这么讳莫如深的模样,难道是要送女人?给他送女人?

    齐王挥了挥手,护卫都退到船舱外。

    他亲自上前,揭开帘子,就见个女童被五花大绑,捆着扔在帘后:“这是何意?”

    裴观指了指桌上的供词和半瓶头油:“请罢。”

    齐王拿起那叠供词细看。

    裴观摆出船上茶具,烫杯洗碟,沏一壶香茗,一杯奉到齐王面前,一杯摆到他自己面前。

    齐王越看供词,脸色就越坏,让崔显安插女子打探消息是一回事,他自作主张预备毒药又是另一回事!

    他从看见这份供词开始,就不曾质疑过真假。

    裴观敢这么找上门来,这东西就必是真的。

    “我已经请太医为那位无辜中毒的丫环看过诊了。”阿宝房里的丫头们,随船回来京城,一进京就将螺儿安置在城外,请陈太医来看过诊。

    陈太医得了裴观一整卷的《仙拈集》药方,虽是请他到城外看病,他也没有多言。

    待给螺儿摸过脉,又看她指甲发青,脸上身上显出中毒的症状,陈太医大吃一惊:“裴……裴大人,这是……”

    裴观问他:“如此症状,若是拖长成四五年,以陈太医的医术,还能诊出是中毒么?”

    陈太医想了想,摇摇头:“不能,毒物入体时间太长,四五年,除非……除非开棺验尸。”查人死后的骨头,才能看出中毒。

    除了陈太医,还有京城仵作,这些人的证词都放在案前。

    齐王一页页看完,面前茶水已经凉透。

    他抬眉看了裴观两眼,心里明白,裴观发现这事,没有上报到御前去。只是私下告诉他,就已经断定下毒一事不是受到他的指使。

    齐王略松口气:“多谢裴大人,我会给裴夫人一个交待。”

    “我夫人生了这场气,去辽阳了。”


如果您喜欢,请把《嫁娶不须啼》,方便以后阅读嫁娶不须啼第247节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嫁娶不须啼第247节并对嫁娶不须啼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