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68)

类别:都市言情 作者:PDG 本章:分卷(68)

    柏舟一家的情况蓝山不清楚,但有潘诗在一边劝着,应该也不会太难过。

    假期不紧不慢地走着,转眼就到了结束的时候。

    柏舟一要回中数院,蓝山则要去北京训练。为了给他们送行,蓝柏两家在假期最后一天,约着去吃火锅。

    两家人到店落座,像往常一样热络地聊几句后,包间冷场了,然后就再没热起来。

    一顿饭吃得极其尴尬,除了蓝军生努力活跃气氛的哈哈哈,和潘诗尽力配合的呵呵呵,桌上就只有筷子和碗盘轻微的碰撞声,以及一些互相看眼色的复杂对视。

    蓝山埋头苦吃,他和柏舟一的奸情暴露后,座位被安排得遥遥相隔,却又阴差阳错又成面对面,他一旦不小心和柏舟一对上视线,剩下四个人就会齐刷刷看过来。

    蓝山被看得头皮发麻,一顿饭再不敢抬眼。

    比最后的晚餐还沉重的一顿饭终于快结束时,柏父清清嗓子,说:柏舟一,蓝山。

    桌上细碎的声响一瞬停了,蓝山抬起头看过去。

    你们俩。柏父神色有些别扭,但还是坚持说完,别影响学业,别乱来,别因为恋爱忽视人际关系交往。

    他说完,房间里又是一阵寂静,片刻,柏舟一说:好。

    潘诗笑了,说:你们这两父子,做汇报呢?

    房间里其他人被她逗笑了,蓝山见郑媛也笑着,心中一动,等饭局结束跟在她身后,叫:妈。

    别叫。郑媛洞悉他心里的小九九,冷漠说,我不会答应的。

    蓝山无奈道:干爸都不反对了。

    干爸是干爸,我是我。郑媛敲他一下,蓝山揉揉脑袋,不吭声了。

    郑媛又走几步加速甩开他,留下一句:至少拿个冠军再来谈条件吧。

    蓝山和柏舟一第二日飞去北京,安置好行李后,柏舟一马不停蹄赶去了中数院。

    他先处理了回国的一些手续,回自己位置拿资料时,撞见了黄教授。

    黄教授。柏舟一停下,微微对其点头。

    好久不见。黄教授抬头看他,有些感慨,派柏舟一去时,他还是个无名小卒,现在不过两个多月,他已是黎曼猜想的首证人了。虽然证明还未正式公布,但柏舟一的名字已经传遍数学界。

    19虚岁证出未解定理,柏舟一已经不能用前途无量形容,这个年轻人已经站在了数学殿堂的中央。

    而此刻他却垂着眸,谦逊地听人讲话,仿佛自己还是个普通学生,这种心态,实在让黄教授都为之惊叹。

    但是他的谦虚,却不是默认允许他人篡夺荣誉的理由。

    你最近有别的安排吗?黄教授问道,如果没有,要辛苦你常来院里了。

    没有。柏舟一说,有新课题了吗?

    很遗憾暂时没有。黄教授被他严肃的表情逗笑了,但有个任务给你,本来打算明天会上宣布的,现在遇见你,就先说了吧。因为你在证明黎曼猜想上贡献尤其大,院里一致决定,由你作为发言人,出席国际数学论坛。

    这下连柏舟一都有些错愕了,国际数学论坛,虽说本质是大国脚力的名利场之一,但仍是数学界毋庸置疑的学术殿堂,每个国家都会派资深的教授出席。至于年轻人,但凡能和这种活动沾点边,履历就能镀上金,而现在黄教授居然要柏舟一作为主角参与,这得是直接给他铸上不灭金身了。

    柏舟一思考片刻后摇头,说:我资历太浅,不合适。

    别谦让。黄教授拍拍他,我们这个领域,能力永远排在资历前面。

    我能力也不如您。柏舟一说,您出席,比我合适。

    但这次的课题是黎曼猜想,而解出黎曼猜想的关键人物并不是我。黄教授笑着说,别推脱了,这是组内全票通过的决定。

    话说到这份上,再让就有些扭捏了,柏舟一顿一秒,点头说:我会好好准备。

    黄教授满意地拍下他肩膀,鼓励说:加油。

    柏舟一在中数院接下任务时,蓝山正在训练场如火如荼的训练。

    欧洲集训成果喜人,蓝山在本本就擅长的抱石上又有突破,而原本的弱项速度攀,也有了质的飞跃。

    他的教练验收完训练成果,压住激动的心情,拍下他说:可以啊,脱胎换骨了。

    他没轻没重,险些把刚从岩壁上下来的蓝山打翻了,蓝山退两步站稳,笑道:那是,我再不进步,就要被年轻选手淘汰了。

    瞎说。教练笑骂他,攀岩没有其他运动竞争那么激烈,又比起体能更重技巧,三十好几的参赛运动员也不是没有,蓝山的年龄,完全还能爬好久。教练笑完,又问,这次世锦赛,有目标了吗?

    有。蓝山抄起水壶灌一口,说,速度赛第一。

    教练被他口气惊一下,速度赛太考爆发,狭隘讲可以说是纯拼肌肉和体格,欧美人在累积蛋白质方面天生占优,再加上他们那边攀岩运动比亚洲早几年发展,因此历届速度赛记录保持者也大多是欧洲选手,速度可以说是被他们垄断的优势项目了。

    别太好高骛远。教练说,也别给自己那么大压力,定个实际点的,抱石第一吧。

    抱石我拿过了,有什么好再定的。蓝山坚持说,就速度第一。

    行。教练不会过分打击选手信心,狠狠揉一把他脑袋,说,那你可得往死里练了。

    蓝山和柏舟一离开父母监督,去了北京,却也没什么时间见面。

    柏舟一忙着准备国际数学研讨会,蓝山则热火朝天地做着世锦赛最后的冲刺练习,两人空闲时间很少,别说见面,连每晚的视频电话都暂停了。

    研讨会的举办时间在世锦赛前一周,两人本来约定好,研讨会结束后,柏舟一陪同蓝山一起去欧洲,到赛事现场给他加油。

    可天有不测风云,在研讨会前夕,因为主办方的失误,研讨会被推迟了一周,日期恰好和蓝山的比赛日重合。

    这便让两人原定的计划泡了汤,蓝山在无奈下勉强抽空,久违地约柏舟一出来吃晚饭。

    两人行程太紧,柏舟一吃完饭还要回院改稿,蓝山则有晚训,一顿饭两人都吃得匆忙,不像情侣,倒像两个拼桌吃饭的路人。

    就是在这么个紧赶慢赶的氛围里,蓝山还小动作不断,他一会儿欲言又止,一会儿揣兜不动,鬼鬼祟祟的,谁看都是心怀鬼胎。

    柏舟一吃好,放下餐具,问:有事?

    嗯蓝山看一眼餐厅,似乎对这个喧闹的环境不太满意,但他还是决定了,说:手给我。

    柏舟一把手给他,蓝山握住他手腕,变魔术似地从兜里捏出什么,柏舟一只觉指节一凉,他抬手看,一个戒指出现在无名指上。

    那指环女戒款式,中间不大不小一颗钻石闪着,柏舟一没花多少功夫便判断那是真货,也难怪蓝山最近一直在攒钱。

    预算够吗?

    不够。蓝山盯着他手,很诚实地说,还欠着三万,等着拿奖金还。

    什么奖金?

    冠军奖金。

    行。柏舟一说,那我不帮你还了。

    他低头看一会儿,说:定做的。

    定做的,里头有字呢。蓝山炫耀似地说。

    什么字?

    蓝山生涩吐出一段发音奇怪的德语。

    【由此可证,猜想成立】

    柏舟一说:哦。

    蓝山不满:就哦?

    他巴巴看着柏舟一,样子有点可爱,柏舟一看他一秒,起身说:往前一点。

    蓝山一边前倾一边问:干嘛?

    柏舟一隔着桌子亲了他,回答了他的问题。

    蓝山吻着他,嗅到柏舟一身上的气息,沐浴露的清爽染上些餐饮店的烟火气,很好闻。

    两人几秒后分开,柏舟一坐下,兀地说:我很喜欢。

    蓝山笑了,说:喜欢就好。

    又说:你戴着去国际数学论坛,因为这个我才提前给你的。

    好。柏舟一看他隐没在衣领里的墨绿细线,说,你也会戴戒指到赛场?

    嗯。蓝山说,但是只能带到那,攀岩时得摘下来。

    柏舟一说好,低头再看一眼戒指,轻轻笑了。

    数学国际论坛前一日,柏舟一到达主办方酒店,国际论坛要求穿正装出席,他把西装从箱子里拿出来,一边熨烫一边在脑内过一遍稿子,洗漱完上床前,柏舟一想给蓝山发条打气的消息,却在解锁时收到蓝山的消息。

    蓝山【加油】

    配图是握紧的拳头,无名指上双环戒指瞩目。

    柏舟一笑了,长途飞行的疲惫在这一刻都得已疏解,他很快地回。

    【同加油】

    一个戴着钻戒的握拳。

    第二日,研讨会门口人头攒动,19岁天才证出黎曼猜想的消息早已流传出,记者们都好奇天才的真面目。

    柏舟一就是在喧哗中出现了,他从车上下来,记者们还以为是受邀的明星嘉宾,但等工作人员上前引领,他们才意识到这就是那个年轻的数学家。

    离柏舟一最近的是一位法国记者,他抬眼看下柏舟一,一瞬怔住了,有点搞不清楚自己来的是数学论坛还是电影节,等反应过来,他举起相机,几乎是贪婪地拍了好几张,赞叹道,您真帅气,希望您有顺利的一天。

    他因为太过激动用了母语,边上记者只觉他叽里咕噜一阵,啥都听不懂,那年轻的中国数学学者却停下来,礼貌点头,说:merci.

    黄教授走在柏舟一身边,他也受邀出席,但并不会发言。

    在相距不远的邻国体育场里,蓝山从换衣间走出,开始赛前的热身。

    柏舟一和黄教授走进即将举办国际论坛的大会议室,走到灯火通明的圆桌前时,黄教授微微偏头,鼓励柏舟一。

    不要紧张。他说,按稿子上说就好。

    柏舟一说:好。

    蓝山做完拉伸,站起身,教练走过来,和他一起看着大屏幕上的赛程安排。

    调整呼吸。教练沉声对蓝山说,别紧张,就当训练一样。

    蓝山说:没问题。

    相机光线闪动,会议室内灯光全亮,所有代表陆续入座,主持人一一介绍。

    屏幕再次闪动,换到即将比赛选手的姓名,蓝山背脊一紧,教练扶上他后背,用力把他送出通道。

    a

    ZhouyiBai

    ShanLan

    第八十九章 巅峰

    数学国际研讨会,按各国首字母排序发言。并非每个国家都有足够的经济基础来支撑纯理论的研究,柏舟一听了三四个课题汇报,便轮到他了。

    主持人叫到他的名字,大会议室内数学家纷纷侧目,后排的记者手中摄像机也齐刷刷转向。万众瞩目下,柏舟一起身,水晶灯照亮他冰般冷静的脸,他抬手扣好西服扣子,走向讲台。

    速度赛开始到结束不过6、7秒。蓝山猛地拍上计时红钮,随后放松身体,任由自动保护器吊着他缓缓降落。他比另一名选手快两个身位,下落和其擦肩而过时,蓝山看见其咬牙冲刺,表情紧绷。

    能站上国际赛场,谁都抱着获胜的美好念想,但比赛毕竟有胜负。

    蓝山稳稳落地,抬头看见自己的成绩。

    正常发挥。

    远处的教练用力握了下拳,6秒内,这成绩绝对够进决赛了。

    隔壁赛道的选手也落了下来,他的成绩没蓝山那么耀眼,这次世锦赛,大概得止步于此了。他最后遗憾地看一眼计时器,和蓝山拥抱下,说了句加油。

    与其他运动相比,攀岩只能算刚刚起步,便远不如它们的赛制那么完善。蓝山上午比完速度赛初赛,下午却不能休整,又赶着要比决赛了。

    蓝山做好赛后放松,休息一会儿后吃了饭,他看一眼时间,数学研讨会的上午场已经结束了。

    蓝山向教练请示,拿到了手机,他给柏舟一打去电话。

    柏舟一接得很快,像早在等他的来电。

    顺利吗?蓝山问。

    顺利。柏舟一说,下午是提问环节,可能有些麻烦。

    啊?

    但也不会太麻烦。

    说话别大喘气,我这边还在备战呢。蓝山松口气,谴责他。

    还要恭喜你小组第二。柏舟一说。

    有什么好恭喜的。蓝山说,不是第一,第一才值得恭喜呢。

    那就提前恭喜你拿冠军。

    蓝山笑:你倒是对我有信心。

    两人下午都还有一仗要打,没聊太久,很快挂断了电话。

    下午的研讨会是提问环节,各国学者可以就感兴趣的别国选题进行提问,黄教授早给柏舟一打过预防针,说场面可能不会太好对付,毕竟能抱团给中数院分黎曼猜想这种为难人选题的人,也能再抱团针中数院给出的证明。

    在研讨会之前,一些别有用心的数学组织早弄到柏舟一的证明理论,并试图找到其中破绽。令他们失望的是,柏舟一的证明毫无逻辑漏洞,是实实在在能证明黎曼猜想成立的完美理论。

    但这并不代表,他们就会放弃对此挑刺。

    讨论刚开始不久,就接连有三位学者针对黎曼猜想的证明理论,对柏舟一进行提问。

    他们的问题虽然刁钻,但也符合学术规范,柏舟一一一回答了。

    在第三位学者提问完破解猜想的操作和方法后,另一名学者忽然发难,他把黎曼猜想的证明报告轻轻往桌上一丢,带点嘲弄地说:所以你这个证明,不过是一个谁都有可能推出的简单公式,代入某个数值计算得出的是吗?


如果您喜欢,请把《郎骑竹马呼啸来》,方便以后阅读郎骑竹马呼啸来分卷(68)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郎骑竹马呼啸来分卷(68)并对郎骑竹马呼啸来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