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节

类别:都市言情 作者:叹西茶 本章:第32节

    杨平西试了试音,信手弹了个前奏,随后对着麦克风缓缓唱出声。他唱的是一首民谣,歌词里有吊脚楼,有风雨桥,有仰阿莎,有多情的苗家阿郎阿妹……他的声音微微沙哑,却很有味道,瞬间就把人拉进了歌曲的意境之中。

    “真会啊。”袁双听呆了。

    黑子坐下,吹捧起杨平西,说:“老杨不只会弹吉他,还会吹芦笙呢。”

    袁双想到中午看到的笙管乐器,吹起来似乎挺难的,不由感叹一句:“他去街头卖艺,指不定都比开旅店挣钱。”

    黑子听了,忍不住哈哈大笑,说:“double,你也知道老杨不会做生意啊。”

    袁双不仅知道,还深有体会。

    “老杨这人啊,游云野鹤一样,没什么名利心。当初他说要开旅店,我们这些朋友没有一个不惊讶的。”黑子轻摇了下头,无奈地笑着说:“别人做生意,汲汲营营,一分一毫都要算计,他倒好,随心所欲,抹零当凑整使。”

    “做生意做到他这份上,不把家底赔进去算是好的了!”

    袁双深以为然。

    “‘耕云’开业的时候,我都觉得不到三个月就得关门,可是没想到,撑到了现在。”黑子啧然道:“老杨还是有些本事的。”

    “你别看‘耕云’生意不是很好,店里的房间基本住不满,但一年四季都有人来往。”黑子看着袁双,说:“枯水期的时候,古桥景区没什么游客,黎山镇很多酒店旅馆都没有生意,倒是‘耕云’,不管什么时候总有人住。”

    “我一直认为旅店和人一样,都有性格,‘耕云’的性格随老杨,自由、散漫。别的酒店旅馆是落脚过夜的地方,游客基本上住个一晚就走,老杨那里是可以放松休息的去处,住上十天半个月的大有人在。”

    黑子说着侃了一句:“‘耕云’吃不到景点的红利,没有旺季淡季之分,一年到头都冷清得很稳定。”

    袁双听完黑子的一番话,好一阵恍神。

    她抬眼望着杨平西,他抱着吉他弹唱的模样,随性自如,像是一位真正的流浪歌手。

    或许他就像是这千户寨一样,无论时代如何演变,他灵魂的底色永远是最纯粹原始的。

    第29章

    晚上, 黑子留杨平西和袁双吃饭,杨平西要开车,不能喝酒,袁双倒是自斟自酌喝了几杯, 要不是杨平西拦着, 她估计能把自己灌醉。

    吃完饭从酒吧出来, 寨子里已是灯光璀璨, 人行其中,恍然间像是坠入星河。

    天色入暝, 寨子里却更热闹了, 随处可以看到租借苗服穿在身上的游客, 他们身上银饰相碰的声音格外清脆。街道上的酒吧传出袅袅的音乐声,河道旁的饭馆还有助兴的歌舞表演,风雨桥上阿哥阿妹在对唱情歌, 引得游人一阵喝彩。

    杨平西见袁双面色酡红,显出了些醉态, 忖了下,说:“晚上的演出就不看了,我们先回店里, 下次再来看?”

    袁双现在也没有看表演的兴致, 想了下便点了头,说:“那你记得和万雯说一声。”

    杨平西今天本来就没打算找万雯拿内部票, 听袁双这么说,只是简单地应了声算是作答。

    街道上人来人往, 杨平西拦了最晚的一班小巴车, 和袁双一起坐上车, 到了景区大门下车。大门外的广场和白日里的热闹全然不同, 此时人影寂寥,和寨子里的鼎沸人声里形成鲜明的对比。

    到了停车的地方,杨平西转过身朝袁双伸出手。袁双喝了酒,反应有些迟钝,半晌没转过弯来,问一句:“干什么?”

    “车钥匙。”

    袁双这才想起来,杨平西中午把车钥匙给她了,她低头掏了掏包,拿出钥匙递过去。

    杨平西解开车锁,袁双径自坐上副驾驶座,系上安全带后就靠在椅背上,透过窗玻璃看着寨子里如星般的灯光。

    杨平西觉得袁双有点奇怪,过于安静了,刚才在酒吧他就发觉她不在状态,吃饭的时候不怎么讲话,一个劲儿地喝酒,像是有什么心事。

    “累了?”杨平西询问。

    袁双轻点了下头,“嗯。”

    “身体没别的不舒服?”

    袁双转过头,杨平西说:“之前你在古桥里走了一天,也没这么累。”

    “寨子坎儿多。”袁双平静地解释了句。

    “晚上酒喝多了,难受吗?”

    袁双轻轻摇了下头。

    杨平西还要说什么,就见袁双又别过头看向窗外,道了句:“走吧,再晚山路更不好走了。”

    杨平西看着袁双,眼神思索,过了会儿才插上钥匙,把车从停车位上倒出去。

    夜间山里一片漆黑,四下无光,周围的山岚就像是黑色的巨物,朝着路上唯一的光源扑来。

    山里晚上气温低,盛夏时节,车里没开空调都觉寒凉。杨平西看了眼副驾,问:“冷吗?”

    “还好。”袁双应道。

    杨平西看她穿着防晒衣,多少能抵挡些寒意,倒也放了心。

    一路上,袁双一声不吭,安静得仿佛灵魂出窍。杨平西时不时从后视镜中看她一眼,见她阖着眼似在睡觉,便不去吵醒她,专注地开着车,想尽快回到黎山寨。

    山路崎岖,幸而杨平西常来往于千户寨和黎山寨,对路还算熟。他开得稳当,约莫半个小时就把车开回了黎山镇。

    杨平西在山脚下停好车,袁双就睁开了眼,解开安全带下了车。

    镇上的夜生活才开始,正是热闹的时候,烧烤的烟味、不绝如缕的音乐声还有让人缭乱的灯光不住地攻击着人的嗅觉、听觉和视觉。

    酒劲上来了,袁双忍不住揉了下太阳穴,杨平西看到了,眉间一紧,立刻问道:“头痛?”

    袁双是有些不适,但还没到撑不住的程度。她干咽了下,朝杨平西摆了下手,说:“没事,走吧。”

    “还爬得动吗?”杨平西问:“我背你?”

    袁双看着他,恢复了一缕生气,说:“我是累了,不是废了。”

    杨平西轻笑,见袁双往山里走,转身就跟了上去。

    黎山寨的路灯洒下暖黄的一片光亮,山风拂起,树林里万叶簌簌有声,间杂着不知名的昆虫的叫声还有稻田里鱼儿的唼喋声。寨子里万物有声,倒显得人声稀薄,好似天上仙苑,远离人间。

    到了芦笙场,杨平西看到一个老婆婆佝偻着腰,扛着一麻袋的玉米缓慢地往山上走,他几步追上去,和老婆婆说了两句话,接过她背上的麻袋,扛在自己肩上。

    “我们走另一条道回店里。”杨平西转过身对袁双说。

    “耕云”是黎山寨最高的一座吊脚楼,寨子的每一条小道拐一拐都能到达顶点。袁双这阵子天天在寨子里溜达拉客,早把不大的黎山寨逛熟了,杨平西说换条道回去,她也就不带犹豫地跟了上去。

    藜州很多苗寨里都有“水上粮仓”,相传是以前的苗民担心房子着火,粮食会被烧没了,就在寨子的低洼积水处建了栋粮仓,用以储存粮食。

    老婆婆的家就在“水上粮仓”后边,杨平西帮她把麻袋扛进屋子里,要走时,老人家拉着他,往他手里塞了好几根玉米。

    杨平西和老婆婆道了别,出门就看到袁双蹲在“三眼井”旁掬水洗脸。

    黎山寨“水上粮仓”旁有三口井,共用一个泉眼。上井口径最小,位置最高,井水最干净,是饮用水;中井口径居中,里头的水是从上井淌下来的,寨民们用来清洗果蔬;下井口径最大,就像一个小水潭,寨民们平时都在井边上洗衣服。

    杨平西抱着玉米,走到袁双身旁,低头笑着说:“怎么在下井洗脸?”

    井水冰凉,袁双洗了脸后,清醒了许多。她站起身,手指弹了弹水,应道:“脸不干净,在上井、中井洗会被罚钱。”

    杨平西听袁双这么说,就知道她已经对黎山寨有所了解。

    “下井的水没那么干净。”杨平西说着抬头往上井示意了眼,说:“那里挂着水瓢,可以拿来打水洗脸。”

    袁双揩了下被水糊着的眼睛,浑不在意道:“井水是活的,脏不到哪儿去,我那天还看到有小孩在下井洗澡呢。”

    “他们洗习惯了。”

    袁双抹了把脸,说:“我也没那么娇贵。”

    今晚月朏星坠,此时月到中空,一轮皎洁的明月倒映在井水中,像一盏明灯,把水底照得透亮。

    杨平西和袁双在井水旁站了会儿才往上走,路过老婆婆的家时,袁双看到她就坐在门口,专注地剥着玉米壳。

    偌大的吊脚楼,安安静静的,袁双不由问:“婆婆一个人住?”

    “嗯。”杨平西颔首。

    “她的家人……”

    “老伴前两年去世了,儿女都在城里打工。”

    袁双凝眉,回头再看了眼。幽暗的灯光下,老太太一个人坐着,形影相吊,伶仃可怜。

    今天才逛完千户寨,再回到黎山寨时,袁双就觉得寨子小,但小也有小的好处。比起千户寨,黎山寨的吊脚楼没那么拥挤,芦笙场周围的吊脚楼相对集中,越往山上越稀疏错落,到了“耕云”,就没有邻居了。

    黎山寨的吊脚楼只有百来栋,却占据了小半屏的山,山上的房子周围还有几亩薄田,更显开阔。

    袁双埋头往上走,听到虎哥喊杨平西,就知道旅店要到了。她抬起头,看到二楼大厅透出的灯光,心里头莫名就定了下来。这种浮船靠岸的感觉是今天去了那么多家酒店旅馆所不能带给她的。

    回到旅店,袁双往前台看了眼,大雷和阿莎都不在,想来同早上一样,杨平西怕她见着他们会尴尬,提前支开了。

    袁双在“美人靠”上坐下,目光四下逡巡了圈。大厅里人影寥寥,只有为数几个人分散着坐着玩手机。

    袁双不是迟钝的人,她其实早就察觉到了,自她管理“耕云”后,店里的氛围就变得不太一样了,很多住了有一阵的客人,在这半个月内陆陆续续地离开了。

    她初始还不以为意,觉得这是改革的一个过程。旅店的主要业务不是卖酒也不是卖饭,喝酒拼餐的人少了,并不是多大的损失。她一心只想着把入住率提高,但后来发现,尽管自己每天都费力地帮店里拉客,但这段时间入住旅店的人并没有变多。

    “耕云”之前每天都会有主动来入住的客人,有的是听了别地的旅店老板的推荐,有的是听了之前入住过的客人的安利,有些是杨平西做自由行的朋友带来的客人,有些是回头客,一回头、二回头、三回头的都有。

    袁双想到自己,她会认识杨平西,就是因为当时在藜阳的酒店,那位大姐把他的联系方式推给了她。大姐去年搭的杨平西的车,一年过去,她还能记得他,还愿意给他介绍生意,就说明杨平西给她的印象非常深刻。

    其实就算没有黑子的一番话,袁双也意识到了,“耕云”的内核是杨平西。她之前一直以为杨平西是凭运气在做生意,却忽略了一个事实——他的生意运并不是凭空而来的。

    他之所以总能碰上有良心的客人,是因为他自己就是这样的一个人。黑子说得对,杨平西的性格就是“耕云”的风格,什么样的老板就会吸引什么样的客人,而她却用冰冷的都市法则剔除了“耕云”的特质,让它泯然成了一间普通的商业化旅店。

    .

    杨平西在厨房泡了一杯蜂蜜水,回到大厅时没看到袁双,就去敲了她的房门。等了会儿没得到回应,他低头看了眼,门缝里一缕光亮都没有。

    这时“宝贝”跟进来,杨平西出声询问它:“人在里边吗?”

    “宝贝”低下脑袋嗅了嗅,不一会儿摇了摇尾巴。

    “不在里面,在哪?”

    “宝贝”调转脑袋,跑到大厅里,来回转悠了下,之后就进了后堂,攀着楼梯上了楼。

    杨平西平时都不让“宝贝”去楼上活动,这会儿也没阻止它,跟着它上了楼。他看到它停在走廊尽头的小门前,不住地摇着尾巴,沉吟片刻,走过去,把阳台的门推开。

    门一开,杨平西就看到了坐在台阶上,正捧着一本书在看的袁双。

    袁双听到动静,回头就看到“宝贝”在她身后兴奋地摇着尾巴,再抬头,就看到了杨平西。

    “怎么在这坐着?”杨平西走到阳台上,随手掩上门。

    “凉快。”

    杨平西走下台阶,在袁双身旁坐下,把手中的杯子递过去,示意道:“蜂蜜水。”

    袁双合上书放在腿上,接过杯子。


如果您喜欢,请把《耕云钓月》,方便以后阅读耕云钓月第32节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耕云钓月第32节并对耕云钓月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