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节

类别:科幻灵异 作者:九月流火 本章:第44节

    陆珩就知道傅霆州会来这一手,如果是其他人,陆珩要提人,谁敢不从?但傅霆州不一样,他们之间的恩怨早已不限于朝堂分歧,陆珩三月份公然带走王言卿,当着傅霆州的面顶替他的身份,之后好几次捣毁傅霆州靠近王言卿的计划。现在傅霆州肯定恨他恨得牙痒,如何肯让他把人带走?

    傅霆州确实不愿意放过这个天赐良机。这两人冲过来喊冤纯属意外,而恰巧还是陆珩接下了这个案子。傅霆州好不容易拿捏到陆珩的把柄,怎么可能把筹码让出去,他要好好和陆珩算一算账。

    如果能借机把王言卿换回来,那就更好了。

    陆珩收起令牌,唇边笑意不变,眼睛中隐隐射出寒芒:“镇远侯,这是圣上的口谕,你要违抗皇命吗?”

    傅霆州无动于衷,他冷冷和陆珩对视,针锋相对道:“保护行宫安全,亦是皇命。陆指挥使之言本侯不敢苟同,恕难从命。”

    陆珩在众人前立下军令状,三日之内破案,他没时间和傅霆州在这里拉扯。陆珩朝后方扫了一眼,说:“既然镇远侯不信,那不妨和我一同审问此二人,是不是冤情一听就知。镇远侯觉得呢?”

    傅霆州想了想,同意了。他可以拿捏着人证要挟,但不能真的阻碍陆珩办案。毕竟这是皇帝的口谕,万一将来陆珩这个疯子查不出结果就攀咬傅霆州,傅霆州也得不了好。不如跟过去,看看陆珩想搞什么。

    两人各退一步,暂时达成共识。但傅霆州依然不肯交人,他让五城兵马司的士兵压着那两个女子往前走,陆珩不想耽误时间,随他去了。他们刚要出发,卫辉府知府带着几个亲信跑过来,气喘吁吁喊道:“陆指挥使,请留步。”

    陆珩回头,程知府停到陆珩身前,不断擦着脑门上的汗,上气不接下气道:“陆指挥使,都怪下官治理无方,惊扰了圣驾。下官不敢让陆指挥使劳累,这两人还是交由下官审问吧。下官必然查得清清楚楚,绝不耽误陆大人复命。”

    事关陆珩身家性命,他怎么可能让出去。陆珩淡淡说:“程知府治下百姓众多,哪能事事知晓?程知府不必过意不去,我来查即可。”

    程知府依然不肯,连连说不敢劳驾。要是寻常,陆珩查案才不会听别人同不同意,但这里是卫辉,没有本地官员配合,他绝不可能在三天之内查明因果。陆珩心想反正也多了一个傅霆州,不在乎再多一个,便说道:“我正要和镇远侯去静室问话,既然程知府放心不下,便一起来吧。”

    程知府听到这里,知道再无法阻拦锦衣卫介入了,只能无奈同意。

    皇帝南巡带来了一万五千多人,普通士兵在外扎营,随行官员、内侍在行宫入住。此刻正是日暮时分,行宫内车马进出,繁忙杂乱,找一个空房间审问嫌犯并不难。陆珩率先进入,傅霆州四周看了看,没发现埋伏,才谨慎跟上。

    程知府擦着汗,跟在两人之后。

    这件屋子偏僻,离皇帝下榻的地方很远,在此居住的人身份也不会很高,所以收拾的十分潦草,许多地方还蒙着灰。屋子长三间,明堂正中挂着字画,下方摆着一套黄花梨桌椅,能看出是新置备的。东西两边垂着帷幔,帷幔堆叠在地上,后面歪歪斜斜横着屏风。

    傅霆州一进来就皱眉,但这里远离人群,偏僻安静,用来审话刚好,傅霆州只好暂时忍耐。陆珩理所应当坐到明堂正中,傅霆州扫了陆珩一眼,没有作声,坐到右手边扶椅,程知府小心地跟在下方。

    等大人们坐好了,士兵才把被捆成粽子的婆媳两人推上来。士兵将她们押着跪到堂上,随后抽出她们嘴里的白布。她们平时哪见过这种阵仗,早就吓懵了。

    陆珩默不作声从两人身上扫过,这两个妇人一老一少,一个四十岁上下,另一个二十岁出头,仅看年纪倒是符合婆媳。那个老妇人身上穿着青色粗布衣服,头发用一条深蓝色布巾包起,脸上横亘着皱纹,手指关节粗大,指头处有黑色裂纹。那个年轻些的妇人衣服比老夫人亮丽些,头上插着一根木簪,皮肤紧致,但颧骨处有细小的干皮,手指和脸、脖颈一个颜色。

    看打扮都是农妇,肤色也符合常年风吹日晒的农村妇人。陆珩问:“你们是谁,何故擅闯行宫?”

    老妇人虽然不认识面前这些人,但是看他们的衣着气质,恐怕都是她们惹不起的高官。老妇人战战兢兢,磕头说:“民妇给大人请安。民妇丈夫姓刘,村民都喊民妇刘大娘,家住淇县河谷村。民妇绝没有其他心思,但民妇丈夫、儿子不见了,民妇实在没办法了,听人说皇上和皇后娘娘会经过这里,这才斗胆过来鸣冤。”

    程知府听着简直火冒三丈:“你丈夫、儿子不见了,去外面找就是,谁给你们的胆子冲撞圣驾?”

    刘大娘被程知府呵斥,吓得头都不敢抬,她的儿媳缩在她身后,身体止不住发抖。陆珩淡淡从堂下扫过,说:“皇上爱民如子,听到你们喊冤十分关心,派我来询问一二。你们有何冤屈,现在尽可直言,我核查无误后自会转达圣上。你们若敢隐瞒……”

    陆珩剩下的话没说,但刘大娘完全明白后面的意思。说来也奇怪,在场这些官爷中,右边那个有些胖的官员对她们怒目而视,看目光恨不得冲上来将她们撕碎;另一个男子沉默寡言,面容冷硬严肃,光看着就让人害怕;唯独坐在正中间这位,皮相白皙俊朗,嘴上带着笑,看起来是最面善的,但实际上,刘大娘却最害怕他。

    刘大娘心里哆嗦,赶紧点头:“民妇不敢说胡话。民妇和儿媳千辛万苦走到这里,就是为了讨个明白话,绝不敢蒙骗大人们。”

    陆珩平静道:“是不是真的我会核查,如果真有冤屈,我定会给你们一个说法。现在,你们将整件事情,从头细细道来。”

    刘大娘深吸一口气,磕磕绊绊说道:“今年四月,里正给村里每一户人家递了话,说宫里的皇帝和皇后娘娘会经过我们这里,县太爷要求每户出两个男丁,去城里修行宫。我们家就两个男人,他们父子都跟着村里人走了。平时地里的事我和媳妇也能对付,但眼看就要收稻子了,我们婆媳两人日日盼夜夜盼,怎么也等不到他们回来。这都七月了,皇帝和皇后娘娘都该来了,行宫怎么还修不好?我们去村里问,里正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后来里正带着我们去县里,走了好几趟,县太爷才说,河谷村的男丁在路上遇到暴雨,被大水冲走,一个村的男人都没了。”

    陆珩听到这里,静静瞥向程知府:“程知府,有这回事吗?”

    程知府脸色难堪,忙道:“皇上南巡是大事,卫辉有幸接驾,当然要好好布置行宫。我怕工期来不及,所以从各地征调劳役。但卫辉自古以来天灾地动不断,前段时间大雨,许多地方山洪暴发,他们这支队伍碰巧遇上山洪,也是没办法的事。”

    陆珩问:“无一幸免?”

    程知府脸上肌肉隐隐颤动,额头上又渗出汗:“下官不知……陆大人恕罪,下官这就让人去查。”

    陆珩摆摆手,说:“不用了。既然没人回来,想来整个队伍都凶多吉少了。”

    他说着看向那对婆媳,问:“你们的丈夫出门后就没有回来,我能理解你们的悲痛,但天灾无情,远非人力所能至,你们为何喊冤?”

    刘大娘见这位大人就事论事,说话还算和气,便壮着胆子说道:“大人您有所不知,我们家老刘农闲时就在河上当船夫,对河道非常了解,我儿子也从小泡在水里,水性特别好,能在河里游一个来回,他们父子怎么可能被水冲走?”

    程知府听到,怒斥道:“头发长见识短,简直愚昧!山洪爆发瞬息万变,眨眼的功夫就把人冲走了,水性再好又济什么事?”

    媳妇刘氏听到,悄悄说:“公爹在水上讨生活,下水非常谨慎,一直告诫我们出门看天气。如果下大雨,他绝对不会靠近河道的。”

    “愚不可及。”程知府气急败坏,拂袖骂道,“劳役岂能和平时一样,当时队伍中又不止你们一家人,走不走哪轮得到他们做主?”

    刘大娘说:“县太爷也是这样说的,回村后里正劝我们看开些,这应该就是个意外。我们婆媳本来都认命了,可是,自从他们父子失踪后,家里养的鱼鹰就不见了。前两天鱼鹰突然飞回来,爪子上还绑着一条布带。我觉得那条布眼熟,解下来看,结果那是我儿子的衣服,上面用血写着‘救我’。”

    程知府细微地抽了口气,憋着脸色,再说不出话了。陆珩听到这里,开口道:“东西呢?”

    “在这里。”刘大娘连忙翻衣服,从衣带里取出一块染血的布片。士兵接过东西,递给陆珩。陆珩拿过来翻开,只一眼就确定上面是人血。他淡淡掀起眼皮,盯着刘大娘问:“这块布都有谁知道?”

    “只有我们娘俩。”刘大娘忙道,“我们本来想去县太爷那里报案,但衙门的人一见我们就轰我们出去,说就是洪水失踪,让我们不要再来打扰县太爷。我们怎么求都没用,最后我们实在没办法了,才跑到行宫外面,想试试能不能伸冤。”

    陆珩把布交给自己的人,示意他们收好。陆珩看向程知府,程知府脸色已经完全白了,虚汗涔涔,坐立不安。

    “程知府。”陆珩慢慢说道,“这是怎么回事,你知道吗?”

    程知府张口却说不出话来,显然毫不知情。陆珩不想和他浪费时间,说:“程大人,此事看来另有蹊跷,可能并不是普通的失踪。一会劳烦程大人将河谷村的户籍、地理志都送来,还有最近三年的失踪案,一并带来。”

    程知府应是,哪还敢多话。陆珩初步问完,接下来要核查这两人证词真假,才能做下一步安排。他很自然地对锦衣卫说道:“将她们带下去关押,不许任何人靠近。”

    锦衣卫正要应话,傅霆州笑了一声,不留情面地打断陆珩的话:“这两人说话条理清晰,未必真是普通民妇,说不定是刺客伪装。陆指挥使要查卷宗,恐怕没时间看管犯人,依本侯看,这两人还是继续由兵马司看押吧。”

    五城兵马司管京城治安,傅霆州的话也算合情合理。现在陆珩的关键线索就是这两个人,这么大的把柄,傅霆州怎么肯让出去。

    陆珩脸上露出愠色,他拍了下扶手,冷冷看向傅霆州:“镇远侯,你扣押锦衣卫人证,意欲何为?”

    跪在地上的刘家婆媳听到这些话,险些背过气去。她们只以为这是京城来的大官,没想到一个是侯爷,另一个是锦衣卫。难怪知府都陪坐在侧,战战兢兢赔小心。

    陆大人和镇远侯吵起来了,程知府噤若寒蝉,生怕一不小心成了炮灰。别人怕陆珩,傅霆州却不怕,他同样冷嗤一声,语气似铁,毫无转圜余地:“本侯不过保护行宫安全罢了。陆大人莫非要为了查案,置皇上的安危于不顾吗?”

    “好。”陆珩从座椅上站起来,居高临下看着傅霆州,“今日这么多人见证,这本是我的证人,但镇远侯执意要亲自看管。镇远侯务必看好了,人放在你这里,如果出了什么差错,害我无法查下去,那我可要去圣前评理了。”

    傅霆州一怔,猛然反应过来,这个孙子他是故意的!陆珩故意甩锅,如果案情查出来,无疑是陆珩的功劳;如果查不出来,或者这对婆媳死了,那陆珩就能把责任全推给傅霆州。

    谁让傅霆州扣着他的人证呢。

    傅霆州气得攥紧扶手,但很快冷静下来。人证在他手里,陆珩没法审问也没法刑讯,锦衣卫的手段全部不管用,傅霆州就不信陆珩能光靠看卷宗查出结果来。陆珩迟早都要求上门,傅霆州等着。

    但被陆珩算计了一把,傅霆州还是怄气极了。他冷着脸起身,连场面话都不想说,冷冷喝了声“走”,就带着五城兵马司的人离开了。程知府不敢单独和陆珩待着,赶紧借机溜走。

    等那两人出去后,陆珩脸上慢悠悠浮起笑。感谢傅霆州,替他解决了一个难题。

    锦衣卫内部并不是铁桶一片,里面也有各种派系。陆珩能防别人,却防不住内鬼。他刚才狠狠得罪了陈寅,他怕陈寅在锦衣卫中安插人,直接杀了这对婆媳。之后即便陆珩破案,也不免要在皇帝心里落个办事不力的罪名了。

    所以陆珩故意激怒傅霆州,让傅霆州来看守。之后无论出了什么问题,陆珩都能推给傅霆州。

    陆珩坑了傅霆州一把,心情愉悦,白日的憋屈气终于消散了些。属下却面露难色,不无担忧地问:“指挥使,人在镇远侯手里,连供词都没法录,这怎么办?”

    “不妨事。”陆珩淡淡道,“你们跟着程攸海去拿卷宗,只要是有关系的东西都搬回来,不要让他们使花招。”

    属下抱拳,铿锵整齐的脚步声响起,很快人都走空了。等四周无人后,陆珩才不紧不慢走到东间,绕过屏风,问:“卿卿,怎么样?”

    第56章 暗流

    问话的地方是陆珩选的,他从皇帝行殿出来后就立刻派人去找王言卿。但他很不走运地碰到了傅霆州和程知府,陆珩在路上临时改变主意,悄悄提醒王言卿,让她在他们之前到达,先行一步藏在屏风后。

    现在是日暮时分,光线昏暗,再加上屋子萧条,久无人住,藏一个人并不难。然而外面毕竟坐着两个朝廷命官,其中还包括老对头傅霆州,王言卿怕惊动那两人,呼吸、动作都再三放轻。受到的局限太多,并没有留给她太多余地观察表情。

    王言卿细微摇头:“隔得太远,我看不太清。不过,她们的反应不像是特意训练过。”

    陆珩也这么觉得,他审问时一直在关注那对婆媳的手,她们关节粗大,手掌粗糙,手指头还有裂纹。习武同样会长茧子,不过握刀和握农具的位置不一样,长出来的茧子也截然不同。仅凭外貌,看不出伪装痕迹。

    陆珩暂且相信她们是真的来告状的。陆珩看了眼外面的天色,说:“这里人来人往,随时可能有人回来。走吧,我们回去说。”

    王言卿点头,她没有漏过陆珩说得是“随时有人回来”,他这样形容,所指的人应该是傅霆州或程知府。程知府不过四品,就算看到陆珩在屋里藏了外人也不敢外传,那陆珩担心的,便只能是傅霆州。

    奇怪,二哥为什么排斥傅霆州看到她?虽然这样说很不要脸,但是傅霆州现在还迷恋她,哪怕撞到王言卿也不至于去上面告状,二哥在担心什么?

    从她遇到傅霆州开始,解释不通的事情越来越多了。王言卿没有做声,安静地跟着陆珩回到他们居住的行院。南巡一切从简,连王言卿都是悄悄塞到队伍中的,她不能再带太多丫鬟,只带了灵犀出门。

    灵犀看到王言卿、陆珩回来,什么话都没有问,给他们换上热茶后就熟练地关门离开。王言卿习惯了这种待遇,并不觉得不对,她没空喝茶,凑近了问:“二哥,这是怎么回事?”

    她坐了一天的马车,好容易踏上实地,还没等她把行李收拾好,忽然有人过来说指挥使找她。王言卿都没弄明白发生了什么,就被安置在一件褪色的、落满灰的屏风后。再然后,陆珩、傅霆州和一个她不认识的官员走进来了。

    陆珩靠在椅背上,漫不经心道:“就如你所闻,有人跑到行宫外面鸣冤。皇上听到了,命我三日之内破案。”

    “三日之内?”王言卿听了大惊,“皇上怎么这样强人所难?”

    陆珩修长的手指敲击着扶手,慢悠悠说:“是我请命的。”

    王言卿霎间没话说了。她看着陆珩,无法理解他在做什么。

    陆珩无意多解释,说:“事情已经至此,先解决案子罢。你说,那张写救命的布条,是真是假?”

    布条上是人血不假,但没说一定是刘家儿子的血,万一是刘家婆媳为了引起重视,故意夸大呢?王言卿想了想,诚实地摇头:“信息太少了,我无法判断。我总觉得,好些事情刘大娘没有说。”

    “是。”陆珩对此并不否认,“我也感觉到了。她们似乎很害怕,说话时吞吞吐吐,语焉不详。”

    “她们害怕是正常的。”王言卿说,“你们摆出三堂会审的架势,哪个平民百姓不害怕?何况这其中还有她们当地的知府,她们心存顾忌很正常。”

    陆珩对此无能为力,他很擅长让人畏惧他,但如何平易近人却不在锦衣卫的课程里。陆珩说:“如果你来问,有把握看出真假吗?”

    王言卿斟酌片刻,最终缓慢颔首:“应当可以。但是,我要单独见这两人,最好不要有官兵和守卫。”

    如果人在锦衣卫,这是非常好安排的事情,但人偏偏被傅霆州带走了。陆珩心里骂晦气,但面上依然举重若轻:“没问题,我来安排。”

    夏日天长,暑气笼罩着大地,连空气中仿佛都弥漫着一层青色的雾霭。官兵奔袭了一天,晚上还要在这里巡逻,都苦不堪言。但镇远侯吩咐的事情他们不敢怠慢,一队人围着墙根巡逻,忽然有人眼睛一尖,看到几个青壮男子朝这里走来。

    锦衣卫那套衣服隔八百米都能认出来,官兵们立刻警惕起来,挡在路前,高声问:“来者何人?”

    为首的锦衣卫飞快出示自己的腰牌,说:“陆大人怕证人出差错,命我们来检查检查。”

    巡逻官兵是五城兵马司的人,可不吃锦衣卫这一套:“镇远侯有令,没有他的信物,任何人不得进入。”

    锦衣卫不耐烦,也不由抬高了声音:“只是看看证人而已,你们百般推脱,是不是另有目的?”

    夏夜火气重,两队人一言不合就吵了起来。把守大门的官兵不断往前看,心里着急又不敢擅离职守。两个宫装女子走过来,官兵目光注意着前面,却不忘拦住来人:“什么人?”

    宫女端端正正行了宫礼,主动打开手中的木盒盖子:“我们是送饭的。”

    官兵扫过这两人,她们穿着普通的宫女装扮,腰上挂着腰牌。这两人看着眼生,但他们是外臣,不认识宫女很正常。官兵注意到她们腰牌边缘已经被磨平,衣服有些旧,裙角处还沾着浮土,像是走了很久路的样子。

    总体来说,这是两个很寻常的宫女,唯一不寻常的,就是她们的容貌太出色了。尤其是后面那一个,她一直低着头,但露出来的额头雪白,身段也修长窈窕,这种女子,在宫中会仅是个送饭的吗?

    官兵目光不无怀疑,他检查食盒,盒子里面除了两盘简陋的菜,两碗米饭,再没有其他东西。宫女很主动地拿出银针,当着官兵的面在每一样菜里验毒。她的手一动不动举着,过了很久,银针并没有变色。官兵的目光落到两人身上,宫女瞬间紧张,声音都僵硬了:“军爷,我们是尚食局的宫女,奉命来送饭菜……”

    夏日衣衫轻薄,藏不了刀剑,官兵打量了几眼,没看出不对来。他心想可能是自己想多了吧,兴许宫里的水土就是养人。他这样想着收了刀,放她们进去。

    宫女将食盒恢复原样,非常标准地行了一个宫礼,小碎步迈入大门。另一个女子亦步亦趋跟在同伴身后,她低垂着眉眼,一副安分守己的模样。等关门后,灵犀才隐晦松了口气,她将食盒交到王言卿手中,说:“姑娘,我在这里看着,你快去快回。”

    王言卿点头,她知道时间紧张,没再耽误功夫,快步走向房间。房门突然推开,里面的人吓了一跳,赶紧转过身。

    王言卿站在门口,双手行了个万福,说:“我是尚宫局司膳宫女,奉命给二位送饭。”

    听到是送饭的人,刘家婆媳二人先是放松,随后有些局促地搓了搓手:“原来是宫里的贵人……我们随便吃点就行了,哪能让您来送。”


如果您喜欢,请把《锦衣杀》,方便以后阅读锦衣杀第44节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锦衣杀第44节并对锦衣杀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