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节

类别:科幻灵异 作者:九月流火 本章:第60节

    陆珩这种时候倒庆幸他去外地查案了,他不在行宫,失火当天才赶回来,无论怎么算账都算不到他头上。陆珩面色自若等着,之前他也怀疑过陶仲文,陶仲文说一场天火避无可避,当天夜里就烧着了火,未免太巧合了吧?但今日陶仲文好端端出现在这里,之前还和皇帝单独谈话,可见依然简在帝心。

    皇帝不是个蠢人,他敢用,就说明没问题。没让陆珩查,那便是东厂查的了。

    大概陶仲文真有些天运在身上,他故作玄虚说些模棱两可的话,结果还真被他碰到了。陆珩又不蠢,无论这场火和道士有没有关系,皇帝都没反应,他讨嫌做什么?

    陆珩便也当做不知道。皇帝清了清嗓子,终于发话了:“三天前,朕做了一个梦。”

    众臣闻言,都打起精神来。皇帝叫他们前来,总不会是和他们讨论睡眠的,这个梦里必有玄机。果然,皇帝接着说道:“梦中朕见到一位神女乘丹凤、御景云而来,她说她乃九天玄女,下凡授予天书三卷,并言曾经天上有一柄宝剑失窃,为背道之人所得。然因奸人非天命之人,无法发挥宝剑威力,幸未酿成大祸。如今玄女已将宝剑追回,归位天地。”

    皇帝不开口则已,一开口就将话题拉到神仙的高度。众人沉默片刻,首辅张敬恭试着开口:“九天玄女乃司兵之神,得九天娘娘授予兵符,实乃幸事。不知,这三卷天书是关于什么的?”

    “乃三宫五意、阴阳之略、奇门遁甲。其余的朕记不清楚了,只记得有一节是关于破阵之法的。”

    就算在场几位大学士学富五车,此刻也有些懵,拿不准皇帝想干什么。陶仲文站在御座下,适时开口道:“玄女乃天地之精神,阴阳之灵气。神无所不通,形无所不类,为众真之长。玄女曾授黄帝五行阵、助越亡吴,如今于梦中授予皇上兵法,可见陛下顺应天意,得道多助。不知玄女所言背道者,是为何故?”

    皇帝没说玄女没收了谁的东西,只描述了那柄剑的样貌,听到这里,文臣可能不明白,而武定侯、成国公、傅霆州几个常年和兵器打交道的人已经听懂了。

    天书宝剑,这不是当年号称得到仙人点化的唐赛儿吗?傅霆州隐约触碰到皇帝的意图,但不懂皇帝为什么要绕这么大一圈。皇帝非要说神仙给他托梦,自己编就是了,何必牵扯白莲教呢?

    傅霆州脑中灵光乍现,仿佛想到什么,朝旁边看去。陆珩垂眸看地,眼睫覆住了里面的光影,神情淡然的过分。

    傅霆州似乎捕捉到什么,还不等他完全串起来,陶仲文已经皱着眉,一脸惊疑地揭穿这个哑谜:“玄女话中之人,可是当年白莲教之首唐赛儿?”

    皇帝叹息,说:“朕也不敢相信,但梦中细节栩栩如生,而且九天玄女还说,这些东西,她是从陵山一个溶洞中拿走的。朕觉得此地有异,陆珩。”

    陆珩上前,垂着眸抱拳:“臣在。”

    “你带人去这个地方找,看看能不能找到玄女所言溶洞。”

    “臣遵旨。”

    这么长一段又捧又唱,首辅已经明白皇帝想做什么了。皇帝扯这么多,无非想告诉他们,玄女在梦中给黄帝、越王授兵法,如今皇帝做了同样的梦,说明天上神灵认可皇帝是正统。天上神仙都没意见,其他人废话什么?

    玄女传授皇帝破阵之法,专门克制唐赛儿剪纸为兵;皇帝一时半会没法变出一柄神剑,便说玄女把当初天上遗漏的剑收回去了。这样一来既说明白莲教立身不正,也断了某些势力利用唐赛儿失踪一事做手脚的路,最重要的是,证明了永乐皇帝和嘉靖皇帝得位之正。

    至于为什么是白莲教……那就得问陆珩了。不然,皇帝全天离不开宦官和行宫,去哪知道某一座山里有一个溶洞呢?

    张敬恭心里了然,陆珩在众人面前立下军令状,说三日之内必破案。失火那日就是三日之期,张敬恭见没有声张,还以为此事不了了之,不过看起来,陆珩确实做到了。

    还给皇帝递了一个绝佳的台阶。

    后生可畏啊。

    陆珩在众人意味各异的目光中领命,从容地退回自己的位置。他肯定能找到这座山,因为这是昨天他刚递上去的。

    陆珩看穿程攸海和陶一鸣的把戏后就马不停蹄寻找金矿,终于在昨日传回消息。陆珩立刻将进展秘密报告给皇帝,皇帝很满意,编出这么一套说辞给自己贴金。

    为什么皇帝非等到今天才接见大臣,一方面确实被火灾吓到了,另一方面,也是等台面下的东西处理完了,才能走到台前来说。皇帝不能说卫辉府官员沆瀣一气,为了私利拐卖百姓,这样会影响官府的权威;皇帝也不能说官员和白莲教勾结,这样做无异于给其他反贼留话柄。思来想去,托梦反而是最稳妥的。

    陆珩去寻找九天玄女神迹时,一定会“凑巧”找到失踪的百姓。到时候把罪名全推给白莲教,皇帝得名得财,切断了白莲教的后路,还能营造明君的声望,岂不是一举多得?

    至于下面人信不信……皇帝相信他的臣子都是聪明人。

    陶仲文拈着胡子,长叹道:“有生之年能得见神迹,实乃贫道平生之幸。玄女常戴太白明星,耳着太明之珠,光照一身,玄女入陛下梦授兵法,随之行宫失火,莫非,此火乃太白明星之故?”

    陆珩心里由衷地佩服,太能扯了,陶仲文能得皇帝宠幸,也不完全是因为道术。经陶仲文这嘴一说,白莲教、有人鸣冤、行宫失火,竟然都是上天注定的。

    不知道程攸海和陶一鸣听到这个故事的时候,还能不能认出来。

    众人心知肚明陶仲文在鬼扯,奈何这实在是一个很体面的理由。不然为什么独独烧皇帝呢?因为是神女传道,这是天火。

    在场都是人精,哪还不明白,立刻都一脸恍然大悟,顺着陶仲文的话拍皇帝马屁。殿中一派歌功颂德,陆珩反而很沉默,搭了两句话茬就不再说了。话精贵不精多,点到即可。

    这种时候读书少的缺点就显出来了,武将不及文官墨水多,说不过那几个连拍马屁都要引经据典的大学士。武定侯和成国公被挤兑在一边,心里憋气,余光不由瞥向陆珩。

    皇帝瞌睡了他递枕头,皇帝想杀人了他正好在磨刀,陆珩未免太幸运了吧?

    然而,一次幸运是意外,次次都能迎上风云变幻,推波助澜,那就是能力了。

    武定侯在心中无声叹息,他无比明确地意识到,他老了。他当年率领军队支援蒋王妃时,亦是风华正茂、血气方刚,如今的他,已成了当年他看不上的守旧贵族,做什么都瞻前顾后,再拿不出年轻人的果敢了。

    皇帝享受了一番吹嘘,给自己贴了金、找了台阶下后,就开始动真格了。皇帝信道,但一点都不傻。他心里通明的很,他能不知道这是人祸吗?

    先把丢失的面子遮掩过去,接下来,就该秋后算账了。

    屋里这些老狐狸一个比一个道行长,他们觑到皇帝的脸色,意识到皇帝要发作了。他们早有预料,一个个垂眸耷眼,老僧入定一般站在堂下。

    皇帝先发作地方官:“行宫失火,卫辉知府等竟无匹夫勺水之备,生生酿成大祸。将卫辉府所有官员拿下,逮入诏狱审问。”

    陆珩上前行礼,毫不意外地应下。皇帝为了朝廷颜面,不能直说程攸海等人做了什么,但仅凭失火一事,已足够他们死好几个来回了。程攸海被押入锦衣卫审理,如何定罪,就完全是陆珩的事情了。

    皇帝骂完了地方官骂汝王,最后连内阁也落了个失察之罪。郭勋、陈寅一起紧绷起来,处理完行政官员,就该轮到他们了。

    陈寅冷汗涔涔,锦衣卫是天子亲军,最大的职责就是戍卫皇帝。武定侯、成国公等人顶多算是护驾不力,而陈寅这个锦衣卫负责人,就是严重失职了。

    之前陈寅因为有人鸣冤时不在现场,已经被皇帝怒骂过一次,谁知道后面又发生了火灾,皇帝心里的窝火可想而知。一个失去帝心的锦衣卫首领,是多么可怕。

    皇帝果然一上来就将矛头对准陈寅,掌管六千多锦衣卫都无法保护皇帝,足以让皇帝对陈寅的忍耐跌落谷底。皇帝震怒,当着文武重臣,甚至当着陈寅下属陆珩的面大骂陈寅。陈寅难堪至极,却也丝毫不敢辩驳。

    陈寅知道自己的都指挥使已经当到头了,皇帝是个念旧的人,陈寅是从兴王府跟过来的,若陈寅不反驳,任凭处置,皇帝顾及旧情,或许不会痛下杀手;如果陈寅不服气,和皇帝犟嘴,那就不只是罢官了。

    远的不说,站在他后面那个姓陆的小崽子,就虎视眈眈等着他出错呢。

    皇帝一视同仁,首辅都挨骂了,成国公怎么能免俗。只不过皇帝念及当年武定侯支援蒋太后的情谊,没有落郭勋的面子,但郭勋的外甥女婿傅霆州就没那么体面了,代武定侯受骂。眼看在场每个人都被数落了一遍,只剩陆珩还站着。

    皇帝骂累了啜茶,屋内陷入紧绷的沉寂,所有人的注意力不约而同转移到陆珩身上。

    陆珩垂眸等着,等皇帝放下茶盏,口气已经缓和,说:“陆珩救驾有功,还在火场中受了伤,该赏。听说你的衣服在火中烧坏了,赐蟒服、金带,赐锦十匹,升都指挥同知。”

    都指挥同知!

    最后几个字落定,众人麻木地想着“果然”,都不知道该不该惊讶。距上次升迁不到半年,陆珩又升官了,这次是从二品都指挥同知,在锦衣卫中仅次于都指挥使。但陈寅刚刚失宠于圣前,陆珩这个都指挥同知,无异于锦衣卫实权老大了。

    虽然陈寅还是都指挥使,但是在场众人都明白,陆珩如今正式取代陈寅,执掌锦衣卫。

    陆珩听到前几样赏赐时一直很平静,皇帝就是如此,给实权好处,就不会给太多钱财。而且皇帝富有四海,金银对他来说只是一个数字,赐衣服才真正体现亲近。

    直到陆珩听到最后定音一锤,唇边终于露出细微的笑意,转瞬消失不见。他抬手,端正笔直谢恩:“谢主隆恩,臣必不辱命。”

    从行殿里出来后,太监见了陆珩,显而易见地谄媚起来。他们堆着笑对陆珩拱手:“恭喜陆大人。”

    陆珩亦含笑回谢。阳光洒在他正红色的飞鱼服上,金光潋滟,灼目不可直视。

    才二十三岁就高居从二品,成为锦衣卫实权一把手,这种经历,任谁见了都要感叹。

    当真是少年得志,意气风发。

    作者有话说:

    玄女乃天地之精神,阴阳之灵气,为众真之长。神无所不通,形无所不类。玄女亦上古之神仙,为众真之长。——《古文龙虎经注疏》

    故玄女常戴太白明星,耳着太明之珠,光照一身中,即延年而不死也。——《太上老君中经》

    第73章 承天

    陆珩升任都指挥同知,新官上任第一件事,就是接手护驾重担。

    陈寅半隐退,估计等回京就要自己找理由请辞了,如今锦衣卫实际负责人是陆珩,要是行宫再出什么事,那就是陆珩的责任了。这可不是件小事,如今内外不知道有多少双眼睛看着他,陈寅就是因为这个错误被拽下去的,陆珩可不能重蹈覆辙。

    陆珩先去检查六千锦衣卫和两千仪仗队,他又是熟悉人手又是重新安排布防任务,还要分心应付必要的应酬,忙得不可开交。等他终于抽出空,天上已是凤凰浴火,落日熔金。

    陆珩派出去的另一队人也回来了。郭韬过来回话,说根据皇帝的指示,果然在陵山找到一个溶洞,里面囚禁着百余名瘦骨嶙峋的男子。据里面的人说,山洞里最开始有二百多号人,但是这段时间不断有人累死、病死,人死了也没人在意,只能堆在矿洞底下,如今活着的人只剩下不到一半。

    若是再关下去,这一半也活不了多久。

    在矿工的指点下,锦衣卫得知这是一个金矿。他们将存活的男丁全部带出来,同时封锁矿洞,完全接手这个金矿。事情至此“真相大白”,原来是白莲教借传播教义之便蛊惑人心,将青壮年骗至山里采矿,天上神仙发现宝物失窃,九天玄女下凡收回宝剑,并且在梦中点化皇帝。皇帝派人去玄女所言地点寻找,果真找到了被困百姓。

    刘山和刘守福幸运地存活下来,只不过刘山老迈,在不见天日的矿洞地下亏损了身体,连走路都需要人扶。刘家婆媳被锦衣卫护送回家,她们见到刘山父子二人大哭。刘家一家人抱头痛哭,河谷村其他人家也有的欢喜有的愁,一时哭声振野。

    这件惨案最终以白莲教作恶定案。陆珩收到消息后,去行殿向皇帝禀报收尾结果,皇帝点头,装模作样骂了一会白莲教,命各州府张贴告示,大肆宣传白莲教的恶行,警示民间不要轻信异端,同时给河谷村免三年赋税,命人厚葬清虚观原籍道士。至此,南巡鸣冤一案,算是彻底了结。

    皇帝休息够了,下令明日继续启程。陆珩把出发的事情打点好后,才终于踏着夜色回家。月上梢头,星光遍野,行宫静悄悄的,许多人已经进入梦乡,而陆珩才刚刚回来。

    他推门,第一眼就看到窗内点着一盏孤灯,橘光温暖安静,静静等着归人。屋门很快推开,一位雪魄冰姿的美人出现在门口。她穿着黛蓝色竹菊马面,白色立领对襟衫,外罩青紫色圆领绡纱衫,像薄雾笼花,雨打芙蓉,对着他轻轻一笑:“恭喜哥哥升迁。”

    这个场景同时满足了男人对美色和权势的虚荣心,陆珩一整日的勾心斗角仿佛烟消云散,他笑着走上去,握住那截雪白柔荑:“怎么还不睡?”

    “你还没换药呢,我不放心。”王言卿随着陆珩往屋里走去,说,“何况,升迁这么大的喜事,我总要当面道贺。”

    今日中午外面传来消息,说陆珩又升官了。王言卿听着都麻木了,在陆珩身边,总给王言卿一种升官很容易的感觉。王言卿坐到罗汉床上,道:“听灵犀说,这次你升至从二品都指挥同知。哥哥才二十三岁就居此高位,实在尽善尽美。”

    陆珩的注意力全在掌心柔若无骨的纤手上。王言卿体寒,冬日经常手脚冰冷,即便是夏天身上皮肤也是凉凉的,很少出汗。抱着她在怀里,就像抱了一块天然凉玉,馨香柔软,光滑细腻,胜过任何避暑工具。

    陆珩在她指缝间摩挲,说:“也不完全。比如,我就缺一个从二品的都指挥夫人。”

    王言卿僵住,不好意思再接。深夜抱着这么一位美人却不能做什么,委实考验陆珩的良心。他把玩了一会王言卿的手,逐渐意动,眼睛上移,正好瞥见她在薄纱遮掩下若隐若现的雪肌。陆珩喉结微动,眼眸转深,问:“卿卿考虑好了吗?”

    王言卿红了脸,低声道:“这才三天。”

    “竟然只过了三天吗?”陆珩叹气,发自真心道,“我后悔了。”

    他一直不讲道德,前几日和王言卿摊牌时,不知怎么道德感格外强烈,竟然答应让王言卿自己想,等她考虑清楚了再进行下一步。他自认为不是个逼迫女人的人,但现在他越来越觉得他是。

    打肿脸装什么胖子,要不然,现在他就可以压着她,尽情做自己想做的事了。

    王言卿感觉到陆珩的眼神越来越露骨了,她被盯着的肌肤开始发烫,仿佛那阵目光确有实质,能穿透她的衣服把玩、侵犯。王言卿下意识紧绷起来,借着起身避让:“哥哥,你该换药了。我去取药箱。”

    王言卿忙不迭站起来,陆珩由着她躲避,目光一直跟随着王言卿。王言卿背着身也能感觉到他的视线在她身上一寸寸扫过,王言卿有些后悔为了轻便凉快,就穿了薄纱衫,她应该穿一件厚重又不透光的衣服。

    王言卿想躲开他的审视,殊不知站起来后,越发给陆珩展示了她窈窕的身段。陆珩心想腰真细,腿真长,握在掌中一定很舒服。他不紧不慢打量了一会,淡淡开口:“药箱缺了什么东西,还没收拾好吗?”

    王言卿知道没法再磨蹭下去了,她硬着头皮转身,走向陆珩。王言卿停在罗汉床前,陆珩从容坐着,好整以暇看着她。

    王言卿犹豫了一会,说:“哥哥,该换药了。”

    陆珩点头,伸开手,示意她自己来解。陆珩一副任她作为的模样,王言卿心想反正又不是脱她的衣服,放手去解陆珩肩膀上的扣子。

    陆珩今日穿的是圆领袍,解开暗扣、褪下单边袖子后,陆珩上身几乎完全坦露在空中。王言卿正要解开绷带上的结,后腰忽然被一股力道揽了一下,她始料未及,跌坐在陆珩腿上。

    王言卿慌忙要站起来,腰又被人扣住。陆珩收紧左手,将她的腰肢贴在自己身上,不以为意说:“继续。”

    王言卿僵硬了好一会,才木着手指继续解纱布。有些人的强势和流氓大概刻在骨子里,哪怕现在衣衫半解的人是他,看起来也像是他占别人便宜。

    王言卿坐在陆珩腿上,不敢乱动,默不作声换药。陆珩单手揽着王言卿纤腰,手指有节奏地敲击她紧致勾魂的腰线。陆珩心想,这种纱料又凉又滑,贴在身上委实舒服,下次可以多买点,只不过要换成透明的。

    虽然,他更喜欢没有布料。

    王言卿包扎伤口很熟练,很快就涂好药膏,换上了新的透气纱布。她将纱布打理好,等了一会,陆珩并没有反应。王言卿只能出言提醒:“二哥,好了。”

    陆珩幽幽叹气,第一次被女人解衣服,结果什么都没干,又穿回去了,传出去简直笑掉别人大牙。陆珩再一次骂自己脑子发抽,但还是配合地抬起胳膊,任由王言卿将他的衣服扣回脖颈。

    王言卿本来还担心陆珩趁机使坏,但陆珩意外的老实,任由她从他膝上离开。陆珩说:“明日就要出发了,你早点睡。”


如果您喜欢,请把《锦衣杀》,方便以后阅读锦衣杀第60节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锦衣杀第60节并对锦衣杀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