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节

类别:科幻灵异 作者:九月流火 本章:第65节

    薛侃入狱,本来这只是一件再普通不过的案子,每个月都有许多言官因为惹恼了皇帝而被投到牢里清醒。但是从某一天起,皇帝突然召集武定侯郭勋、内阁大学士翟銮、司礼监秦福合力监审此案,朝臣们这才意识到,风波闹大了。

    原本负责此案的给事中孙应奎、曹汴也算十分倒霉,他们偷偷给皇帝打小报告,结果皇帝并不领情,反手就把他们俩扔入大牢。

    郭勋接手此事后大包大揽,处处以三人之首自居。可惜另两个人也不是吃素的,翟銮装聋作哑,秦福阳奉阴违,时不时还有张敬恭进来插手,大牢里每天都闹得鸡飞狗跳。

    朝堂中一时人人自危,众臣生怕薛侃供出什么人,将自己牵连进去。彭泽这些天像往常一般上朝散朝,其实心里已经十分焦灼。

    首辅说了会保他,但是,此事泄露全是彭泽的疏忽,万一张首辅见势不对弃车保帅,彭泽要怎么办?

    彭泽惴惴不安,他实在无法专心做事,只好隐蔽行踪,悄悄跑去佛寺上香。

    彭泽捐了好些香油钱,在高深冷寂的大殿中跪坐良久。他看着面前徐徐升起的梵香,半醒半暝的佛陀,终于觉得内心安宁些了。

    彭泽往外走,看到殿外有一个大和尚站在阳光下。他慈眉善目,气度平和,神态中带着悲天悯人的佛性。彭泽似有所感,主动走过去对和尚行了一礼,问:“高僧,敢问您可是贵刹方丈?”

    大和尚看着他,目光中带着洞悉一切的了然,问:“施主有礼,正是贫僧。施主身上郁念纠缠,过于执着恐非善事,望施主早日看开。”

    彭泽一惊,这个和尚怎么知道他的心事?他来这个寺庙完全是随性而至,连家人都不知道他在这里,而这个和尚也是他看到后主动上前搭话的,不存在提前安排的可能。彭泽完全不怀疑这个和尚的身份,问道:“方丈如何知道我有执念?”

    和尚摇头,讳莫如深道:“已作不失,未作不得。施主所造之业,皆已写在脸上。”

    彭泽狠狠一惊,忙问:“方丈此话何意?”

    大和尚却摇摇头,不肯再说:“今世因,来世果,皆已注定。你今世冤他,来世他便会投胎作你的儿子,累你一世不宁。”

    大和尚说完,根本不等彭泽询问,转身就走了。他一边走一边念着佛号,阳光照在他身上,圣洁光辉,仿佛随时要登天而去。

    大和尚走后,彭泽一个人站在原地,愣怔良久。

    灰暗的厢房中,王言卿看着脚下被打晕又被剥了衣服的人,忍不住压低声音问:“哥哥,这可是佛门圣地,你们这样做真的没问题吗?”

    话没说完,后窗被无声推开,一个穿着袈裟的人跳进来。他粗鲁地蹬了蹬腿,用力摸了把光亮的头顶,嘿嘿问:“大人,我装的怎么样?”

    作者有话说:

    彭泽:今日遇到一个高僧,从未谋面却对我了如指掌。佛法高深,佩服佩服。

    陆珩:不,了解你的不是高僧,是锦衣卫。

    第79章 赐婚

    彭泽被一个素昧谋面的和尚说中心事,心神恍惚,拧着眉朝外走去。彭泽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并没有注意到,寺庙中的香客少了很多,连扫地僧侣也不见了。

    等彭泽走出去后,看似在拜佛的行人回头,快速溜到厢房边,轻轻敲了三下窗户。这是他们约定好的暗号,敲三下就代表彭泽不在视线内了。

    紧闭的厢房内,赫然是伪装成普通人的锦衣卫,陆珩正在其中。陆珩扫了眼脚下被敲晕的真正的僧侣,说:“彭泽走了,你们四个留下来善后,别叫这些和尚起疑心。剩下的人去盯着彭泽,无论他接下来去哪里,务必跟紧了。”

    锦衣卫应是,随即散开,各做各的事情。陆珩推门而出,不紧不慢走在阳光下,他甚至带着王言卿去殿前上了柱香。王言卿看着他的动作,无奈道:“哥哥,差不多行了吧。”

    把人家寺里的主持、沙弥打晕,假扮和尚骗人,现在还来佛祖面前上香。佛祖要是在天有灵,非得被他气死。

    陆珩将线香插入香炉,淡淡说:“它若真能听到看到,反而是好事。怕的是它闭目塞耳,不闻不问。”

    彭泽今日来到这座寺庙确实是随机,提前并没有埋伏。只不过陆珩早就让人跟踪彭泽,锦衣卫看到彭泽进了寺庙,立刻去通知陆珩。陆珩得知后心道好机会,下令动手。

    彭泽在大殿中对着佛祖祈祷时,他身后的僧侣被无声放倒。和尚要剃度,不好假扮,锦衣卫只能装扮成香客,无目的在周围闲逛,拦住想进来上香的人。

    锦衣卫乔装好现场后,陆珩也带着王言卿赶到了。陆珩还带来一个装和尚专业户,这个人喜欢剃光头,明明是锦衣卫却长得慈眉善目,老是被人开玩笑叫“和尚”。他索性把头发剃光,在头皮上点了六个戒疤,执行任务时假扮成方外之人,往往有些意料之外的收获。

    他及时换上主持的衣服,守在出寺必经之地上,等着鱼儿上钩。

    只要足够了解一个人,其实不难预测他的行为。虽然假和尚一言未发,但是陆珩有把握,彭泽会上去主动搭话。

    果然,彭泽入套了。彭泽虽然迷信鬼神,但能当到吏部侍郎,警惕和敏锐并不差。如果一个算命先生或者得道高僧主动上前搭话,就算说出花来彭泽也不会信;如果是彭泽自己选择的,那就很容易取得他的信任。

    假和尚对彭泽说早就编好的说辞时,王言卿和陆珩就站在厢房里,仔细观察彭泽的表现。陆珩看到彭泽的表情,已经能确定彭泽心里有鬼了,但他还是再次求证:“卿卿,你从彭泽身上发现什么了?”

    王言卿站在佛像前,看着细弱的火光在香上闪动,白烟升起,遮住了佛祖的面容,一切都像隔了层雾般看不清楚。王言卿说:“隔得太远,我没看清他脸上细节,但能看出他眼睛睁大了,之后出门时一直皱着眉头,走路时手臂摆幅比先前小。他听到一个不认识的人说他冤枉别人,但一点都不生气,反而表现出忧虑。”

    陆珩负手站在佛像前,梵香缭绕在他身边,给他增添许多出尘之意,一点都看不出来他就是朝堂中心狠手辣的锦衣卫指挥使。陆珩问:“还有吗?”

    王言卿低低叹了声,说:“正常人被陌生人无端猜测,会惊讶、愤怒,但不会害怕。他的表现更像是他早就知道这件事。而且,假和尚的话说得很模糊,套什么事进去都能解释,往往他担心什么,就会认为禅语在暗示什么。他听到后面露担忧,连走路的动作都无意识压制了,说明被他冤枉的那个人对他有威胁,要不然,他表现出来的应该是轻蔑。”

    假和尚的话是王言卿授意的,前面那些玄而又玄的佛语都是烟雾,一来是装高僧人设,二来,是降低彭泽的防备。

    王言卿要问的,其实只有一句。

    你今世冤他。

    这里面“他”是谁也没有说,不过看彭泽的样子,他心里分明有人选。那这就没跑了,一个什么事都没做过的人,就算被恐吓,姿态也不会表现的这么低。

    “所以,他们果真看过薛侃的草稿。”陆珩毫不意外,道,“张敬恭不用查了。折子是他递给皇上的,既然彭泽知道,那张敬恭也脱不了干系。”

    “所以薛侃和夏阁老都是被人冤枉的?”

    “未必。”陆珩说,“现在只能证明彭泽泄露了薛侃的折子,并不代表薛侃这封折子没问题。谁知道是薛侃自己想的,还是受什么人指示才写的。”

    “你怀疑夏阁老?”

    “不是我怀疑,是皇上怀疑。”陆珩想到正斗成一锅粥的郭勋、翟銮、秦福三人,也有些头疼,“想绕过他们三人去见薛侃还真有些麻烦。算了,先从狱外的人下手吧。”

    陆珩往外走去,王言卿默不作声跟在后面。跨过高高的佛堂门槛,外面的阳光一下子刺入眼中。王言卿抬手遮住上方,问:“他们可是十多年的朋友,值得吗?”

    陆珩对此只是轻轻一笑:“朋友算什么。只要利益足够大,连妻子、孩子都可以舍弃,何况朋友呢?”

    “朝廷为什么选这样的人当官?”

    “这话就错了。”陆珩停下,回眸笑着看她,阳光越过他肩膀,显得那双眼睛格外沉静幽深,“是当了官的人,都会变成这样。”

    或者说,只有变成这样的人,才能在官场活下来。

    陆珩见王言卿一副无法接受、大明要亡的模样,忍俊不禁,拉住她的手说:“别担心,我朝国泰民安,不会出事的。官员内斗,正说明我们地大物博、国富兵强,有利益才会有斗争。其他弹丸之国既无疆域又无物产,甚至要用我们的文字,哪会有什么礼乐刑政呢?”

    王言卿一时说不出反驳的话,陆珩拉紧她的手,道:“难得出来一趟,我们去周围逛逛。不知他们寺求姻缘是否灵验。”

    王言卿心想就算灵验,被你一闷棍敲下去,佛祖也不肯保佑你了。陆珩拉着王言卿在寺中闲逛,经过一道门时,一个小和尚费力地从草丛里爬起来,刚一动就吃痛地揉后脖颈。他看着自己的手,似乎很疑惑他怎么在这里。

    王言卿顿生紧张,身体都绷紧了。陆珩修长的手掌包着王言卿的手,力道安稳又坚定。他对小和尚笑了笑,热心问道:“小师父睡着了吗?”

    他睡着了吗?小和尚迷茫地点点头:“好像是吧。”

    陆珩笑吟吟道:“那小师父下次可要小心了。”

    小和尚双手合十,感激地对陆珩说道:“谢施主提醒,阿弥陀佛,施主真是好人。”

    王言卿默默看着“好人”陆珩毫不惭愧地应了这些话,大摇大摆从寺院中穿过,扬长而去。

    陆珩带着王言卿公费游玩,等他慢悠悠将王言卿送回府邸时,正好听到手下传来回话。彭泽从寺庙出来后,心神不宁,最后去了张府。

    陆珩淡淡一笑,眼中倏忽划过一丝幽芒。看来,要有第二个首辅倒在他手上了。

    也不知道是不是陆珩乌鸦嘴,在他说完大明国泰民安、不会出事后,前线就传来了战报。蒙古骚扰边境,大同府告急。

    朝廷常年和周边国家打仗,但蒙古无疑是最强大的威胁。大同府是九镇中最重要的关卡,大同一旦失陷,京城直接告危。立太子一事还没有撕扯明白,打仗一事又提上议程。

    老镇远侯傅钺曾驻守大同,并且几次击退蒙古人,如今旧事重提,傅霆州成了领兵的热议人选。傅霆州深知这是机遇,积极在朝中走动,想联合人推举自己。

    但打仗一事牵扯甚广,武将内部不是一条心,文臣也不会坐视不理。傅霆州奔走良久,始终没法拿下兵权,仿佛有什么人暗地里给他使绊子,故意和他作对。

    傅霆州努力良久无果,慢慢意识到孤掌难鸣,他需要支持。

    这种关头,他能求助的,唯有武定侯。

    正巧郭勋也在查薛侃的案子。这个案子其实不难查,难的是涉案之人。区区一个薛侃案牵扯了三位阁老,查案结果直接关系着两大文官派系谁输谁赢。张首辅倚仗自己的影响力不断插手办案过程,而另一位主人公夏文谨却一言不发,毫无动静。郭勋自觉掐准了文官的命脉,正好傅霆州也求上门来,郭勋便在酒楼订了宴席,做东宴请傅霆州、夏文谨,想和夏文谨做个交换。

    在酒楼请客和在家里设宴的概念不同,如果郭勋定在武定侯府,夏文谨肯定不会赴约,所以最后郭勋将宴席定在京城最好的酒楼。这座酒楼接待惯了贵客,里面有配套包厢,安全性无须担忧。

    郭勋有财力包下整座楼,但是没必要,生怕皇帝不知道他们见面了吗?官员散衙后请客吃饭叫正常来往,要是清空全场,那才叫此地无银三百两。

    郭勋在朝中多年,这点面子还是有的,当天傅霆州、夏文谨都准时到了。筵席尚未开始,屋中已经奏起丝竹,琵琶声悠扬婉转,琴声低低相和,乐姬坐在屏风后,温顺地弹奏乐器。

    郭勋颇为得意,心里已经盘算着一会怎么要挟夏文谨,怎么让傅霆州和夏文谨都为自己所用。郭勋是东道主,毫无意外坐在主位,夏文谨、傅霆州一左一右落座。郭勋举杯饮酒,说了些上场话,正待引入主题,忽然外面响起脚步声。

    武定侯设宴,店家早就将这一带隔开了,绝不会有人不长眼地闯进来,能走过来的,就不可能是误入。郭勋停下说话,酒桌上傅霆州、夏文谨脸色也微变。

    房门推开,一个人走进来,目光扫过全场,微微含笑道:“武定侯、夏阁老、镇远侯好。我今日在如意楼用膳,无意听到武定侯也在。相逢即是缘,知而不拜太过失礼,我过来给诸位问个好。”

    傅霆州飞快地和郭勋交换眼神,郭勋的惊讶不似作伪,连夏文谨都一脸意外,显然谁都没想到这个不速之客。不过人都进来了,郭勋也不能将人赶出去,便笑着说道:“陆大人客气,本侯先前不知你也在如意楼,多有怠慢。既然今日遇到了,如果陆大人不嫌简陋,不妨赏个脸,留下一起喝几杯吧。”

    陆珩客气了一下,竟当真留下了。郭勋没办法,只能吩咐店家再添一副碗筷。

    陆珩没来前,郭勋坐主位,夏文谨、傅霆州依次落座,如今陆珩来了,傅霆州起身让位,但陆珩却笑着推辞,坐在了最末一位。傅霆州一开始就觉得陆珩不怀好意,现在看陆珩竟然没有蹬鼻子上脸,越发觉得这厮别有所图了。

    傅霆州暗暗警惕,其他两人心里也在琢磨。他们不信陆珩真的闲到来酒楼吃饭还特意上来问好,专门为他们而来倒还可信些。郭勋请客吃饭虽然在私下,但对于锦衣卫来说,打探到时间地点并不难。

    在座几人自然而然想到前不久的立太子一事。这段时间郭勋和内阁斗得鸡飞狗跳,锦衣卫却格外安生,反正郭勋是不信,这么大的事,陆珩会置之不理。

    郭勋眨眼间已经转过好几个念头,他拿不准陆珩想做什么,一时也不敢开腔。几人推杯换盏,笑呵呵地说着客套话,包厢里气氛十分融洽,实际上,每个人都在试探对方的来意。

    陆珩仿佛当真是来这里吃饭的,一字不提朝政,认真地和郭勋闲话家常。陆珩问郭勋:“听闻您这个月喜得麟儿,恭喜武定侯。不知何时办满月酒?”

    陆珩这个人,连别人家有几个小妾、什么时候生了孩子都知道,郭勋笑了笑,说:“一个小孩子,用不着大办,自家人吃顿饭就行了。从小大操大办的,恐怕会惯坏了他。”

    “武定侯教子有方,在下佩服。”陆珩笑着说,“我恐怕脱不出空,只能补份满月礼,还望武定侯海涵。”

    郭勋自然连连说客气,陆珩和郭勋客套时,也没忘了夏文谨。陆珩问:“夏阁老的孙子应当要送学堂了吧,听说令孙十分聪慧,三岁就会背诗,不知道请了哪家夫子?”

    夏文谨性子孤,但提起儿孙,他也不好意思板着脸,免不了说几句。有陆珩在的地方,永远不必担心冷场,他无论碰到谁都能聊起来,话题源源不断。傅霆州坐在一边听着,心想陆珩真是恶心,长舌妇都没有他婆婆妈妈。

    不知道陆珩是不是听到了傅霆州的腹诽,他忽然转过视线,看着傅霆州笑道:“听说镇远侯要成婚了,真是大喜之事。不知什么时候能喝上镇远侯的喜酒?”

    傅霆州怔了下,神情有些不悦,但碍于郭勋在场,勉强说道:“这些事由内宅操办,我也不甚清楚。”

    “哦?”陆珩看起来很惊讶,左右看了看郭勋和傅霆州,恍然大悟道,“原来,镇远侯还没有向永平侯府提亲吗?”

    傅霆州简直都想把酒杯扔到陆珩脸上了,傅霆州不信以陆珩的消息灵通程度,会不知道他和洪家还没有定亲。但陆珩偏偏要在饭桌上提起来,还当着郭勋的面。

    傅霆州甚至怀疑,陆珩今日前来,就是为了说这句话恶心他。

    陆珩应当不至于这么无聊吧?但傅霆州想想,又觉得以陆珩的缺德程度,完全能干出这种事情。但无论如何,话题点开之后,傅霆州都得给郭勋一个交代。

    傅霆州将杯中酒一饮而尽,烈酒顺着食道流下,一路灼烧,火热后却漫上加倍的冰冷。傅霆州说:“南巡回来后事情太多了,如今又要打仗,我想承祖父遗志,去大同戍边。这一去生死不知,还是不要耽误女子终身了。若我能回来,再谈儿女私情不迟。”

    陆珩唇边笑着,心里却嗤道放屁。要是把洪晚情换成王言卿,傅霆州肯定忙不迭将人娶回家盖上自己的戳,傅霆州有什么脸面装君子。

    国家面前无私情,傅霆州都说了要为国效力了,郭勋还能说什么?郭勋都不计较了,陆珩却接话道:“镇远侯此言差矣,战场上刀剑无眼,万一你回不来,越发要在府里留下子嗣了。”

    傅霆州捏紧酒杯,陆珩笑着给他加酒。酒水汩汩注入酒杯,两人一个微笑一个冷峻,谁都不肯移开视线。酒加满了,陆珩将细嘴银壶放到一边,笑道:“何况,镇远侯是男子,不在乎年龄,闺阁小姐却不行。万一这一仗要打两三年,洪小姐总不能一直等着吧?”

    傅霆州确定了,陆珩这厮就是冲着给他添堵来的。洪家和陆珩一点关系都没有,陆珩才不关心洪晚情能不能嫁得出去,反倒是前面他说万一傅霆州回不来,傅霆州完全相信陆珩是真心的。

    郭勋诧异地看看陆珩,再看看傅霆州,一时产生种非常奇怪的感觉。洪晚情是他的外甥女,为什么陆珩比他还关心?郭勋几乎都以为陆珩也喜欢洪晚情了。


如果您喜欢,请把《锦衣杀》,方便以后阅读锦衣杀第65节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锦衣杀第65节并对锦衣杀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