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节

类别:科幻灵异 作者:清澜皓月 本章:第135节

    罗镇长当时听得哈哈大笑。

    这会儿听到纸厂比较平稳的就过度了,他舒了口气。

    “黎夏的超市招了纸厂一百多青壮工人,几个店又容纳了几十个工人卖餐点。快退休那批也被她安抚得去了几分惊惶之心。要是每个厂都有个这样的能人就好办了!”

    徐华道:“铁工厂的彭志杰不是也带了一百多人出去打工么。听说他过年回来,还一家发了一百块的购物卡呢。都跟我一个福利待遇了,比那些领五十的、没编制的政府工作人员还强些。听说那些人有些也出去自谋生路,又叫了些亲朋一起出去呢。哦,对了,听说黎夏马上又要招一次工了。这次电影院还是不收她租金么?”

    “不收,她给镇政府帮大忙了。空在那里也没派用场就还是不收。她不差这点钱,但咱们要有所表示。”

    徐华点头,“得,电影院的高音喇叭里又要放一个月的军歌了。”

    黎阳过了两天高高兴兴的开着新车回来,他们把手续都办好了。

    黎夏和陈玲便到超市去看新车。

    这会儿还没有装顶棚。黎竣小声在黎夏耳边道:“真装了顶棚反而不好超载。”

    如今搞运输的人,都是靠着超载在赚钱呢。不然公路真坏不了那么快。

    “我们主要是运米之类的,淋雨不好。而且,载重一吨半,够了。”

    黎竣想了想,也是,不是给别人运货,就自己店里运农副产品。这个载重量真的够了。

    经常超载车废得快,这样还不怕交警抓!

    黎夏看看他,“你还没回家吧,回去看看吧。”

    黎竣一脸紧张地道:“远远......”这口气好像是有事发生了啊。

    看他误会了,黎夏赶紧摆手,“他没事、他没事,你别多想。是纸厂被卖了,叫我们去办买断工龄的手续。”

    黎竣松口气,又叹口气,“就这啊,其实早料到了。”反正只要不是他出去晃一圈,儿子出了什么状况就还好。

    黎夏超市里的员工也不少人这几天去办了手续,互相还问问数目。

    他们不做生意,就全存银行了。反正经过供销社的事,大家伙是再不敢贪图利息高了。还是国家最靠得住。

    从休息室门口经过时听他们这么说,黎夏笑,“对对,都存银行吧。等回头有房贷政策了,公司也能给你们开收入证明。到时候首付三成就可以买房了。”

    “真的么,黎总?”

    黎夏点头,“沿海开发区都这么搞的,都搞好久了。”她给他们科普了一下房贷、月供之类的。

    大家心头都有数,沿海试过好的政策,早晚都要推广到内地的。

    黎夏道;“政策其实早几年就出台了。但你们懂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前两年我去问过,只贷给分房的那部分人。可如今,分房子都要绝迹咯,也该放开了!大家先把钱攒着,至少三成首付还是要攒够的。”

    于是员工们都兴致勃勃的谈论起了买房。

    “如果真的能首付三成,三万的房子付九千就可以买到了。然后每个月咱们都有工资和奖金,供得起的呀。”

    黎夏心道:买吧、买吧。这第一批就买房的,后来都赚大发了。

    进到办公室没别人,陈玲小声道:“你这办公室虽然小了点,一群管理组挤在一起办公,连你这个老板都么单独房间。隔壁更是几十个人凑一起看电视、聊谈。但气氛还蛮不错的。”

    黎夏道:“比起下岗后没着落那批人,他们已经算很好的了。人就是这样,看到别人比自己过得还惨,心头就平衡了。而且我刚跟他们说的房子的事,也是大家伙最关心的事啊。”

    中国人对房子的看重那是全球第一的。

    以前遇不上分房的好单位,有很少有老公房往外卖,就只能几代人挤在一起,做什么都不方便。如今看到身边有钱的人纷纷去买商品房。再一听,自己也是有希望买的。能不充满了盼头?

    黎竣领到一千多买断工龄的钱,也立即去存起来了。

    魏容汇报进度的时候听黎夏说了这个事,就让她转告黎竣了。

    黎竣是个‘耙耳朵’,自然是立即就照办了。

    魏容那里进展不是太顺利,这个黎夏倒也预料到了。

    毕竟降一个、半个点那是真金白银啊。她的量又大,一降就是降了好多。

    倒是付款期限,一个个主动就统一到三个月后了。毕竟黎夏超市从来都是按时付的。

    “这些都老狐狸,你去同类产品其他经销商那里去看看呢。”

    魏容和牟娅两个人去出差,临走在丁明明那里领了两千块的出差经费。回头拿□□回来报账,多退少补。

    这就是个打持久战的准备了。

    那些人,是还不习惯下游的人跑去砍价吧。

    没关系,货比三家,总有人撑不住的。

    只要有人开了头,其他人也撑不住的。

    实在不行,学小毛去源头找货源。反正现在物流也发展起来了。

    这个进货成本,必须降下来!

    她可是马上要拥有六家店了。经销商想拿捏她可不容易。

    乔猛三家店,那些人可未必会降。到时候看他还怎么打价格战。他那一两百万的身家,还碾压不了她。

    陈玲跟黎竣还蛮熟的,见状摇头不已,“耳朵好耙!”

    “你没听说过,听老婆话的男人才有大发展啊?”

    “这谁说的?”

    “我妹啊。”

    陈玲失笑,“听你那一本正经的口气,我还以为是哪个名人说的呢。”

    几个人正在说笑,黎夏的传呼响了。

    陈玲道:“我说你那么大个老板,移动电话都没有一只。”

    那上万的劳力士手表她问了,男朋友送的。这么看来,那人还是挺不错的。至少舍得给黎夏花钱。

    黎夏出去到两百米外的小卖部打公用电话。

    她把公用电话生意收了之后,又有人搞起来了。

    不过没了去赶集的农民,收入就降得多了。说起来黎夏还是附近去打电话最多的人,有时候一天去几回的。

    过了几分钟,她回来了,脸色不大好。

    黎阳忙问道:“怎么了?”不是几个老的在外头出状况了吧。

    “大伯母打的,让我上去劝劝嫂子。”她真的不想去啊。可是长辈开了口,又不能不去。

    陈玲一脸震惊的道:“真的要离啊?”

    其他人也是差不多的反应。

    陈媛想了想忍不住问道:“那她要是真离了,能分到多少钱啊?”

    黎夏道:“几百万吧。”

    陈媛一拍大腿道:“那离啊,她赚大发了!她要不是嫁给了阿明,现在还在镇政府给领导端茶倒水吧。”

    她自认也没有比秦丹差太多的。结果如今差距这么大。

    黎阳瞪她一眼,光讲钱就不讲感情了么?他看看黎夏,警告地道:“你去了,只许劝和不许不劝分啊!”

    “我不想去!我装病吧——”这种事左也是错,可右也不对啊。

    黎阳道:“别闹了,你还能为此十天半月不出门啊?大伯母一打听不就知道你真病、假病了。”

    陈玲道:“走吧,我陪你上去。”

    “你还要看热闹啊?”

    “不是,这回动真格了,我还看什么热闹啊?离婚是个多大的事啊。就是孩子在学校,人家知道他爸爸妈妈是离了婚的,也要嘲笑他不跟他玩的。你不信问问那个小毛,小时候有没有被这么孤立过?”

    如今的世道的确是如此,离婚就跟原罪似的。

    但不离婚,天天看到黎菁,心头那份膈应......

    长辈发话,黎夏还是只能去。她心情不好,劝和劝分都不对。上去的时候陈玲开的车。

    她从小在军营长大,十几岁就会开了。到了年纪又去拿了驾照。

    还是开的面包车,皮卡已经要担负起三个县之间调货,给市里的店送农副产品的任务了。

    留给黎阳和黎竣的活儿便是从一队、二队运收的农副产品到超市仓库。

    但他们又找到了新的活儿。这回黎夏没管,是他们自己想到的。

    第126章

    那些去临县卖餐点等的工友,需要往返,还有卖的东西需要带去。

    县与县之间的公交不是那么方便。要走一大截,且东西不好带。

    自己每天骑自行车也累得慌,便都搭乘他们兄弟俩的电力助动三车。

    正好两辆,可以分别跑两个县。

    每天早上八点一趟送过去,晚上六点接回来。

    一天也能收入十来块钱的,一个月下来也蛮可观了。来回一趟也不过一个半小时。

    而且还没竞争!那些人总不可能在黎夏的超市卖东西,却去坐其他人的车吧。

    面包车开到了市里,陈玲道:“指路啊,明哥的别墅走哪条路?”

    黎夏指给她,然后打起了精神。

    到了发现除了黎菁由陈姐带着在镇上住着,两家的人都在。连洛轻盈都在。

    还是她迎出来的,“黎夏,你来了。黎伯母问谁还能劝得住表姐,我就提了你。然后易秘书也没有否认。”

    黎夏心道:我就说怎么大伯母会找我?合着是拜你所赐。

    一般来说,这种事都没有找还没结婚的妹妹去劝的道理。

    “你、你是陈玲吧?”

    陈玲点头,“是我啊,洛轻盈。”

    从明哥和秦丹十三年前结婚大家就是姻亲了,小时候也一起玩过的。


如果您喜欢,请把《穿回九零全家下岗前》,方便以后阅读穿回九零全家下岗前第135节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穿回九零全家下岗前第135节并对穿回九零全家下岗前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