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3节

类别:科幻灵异 作者:清澜皓月 本章:第623节

    她跟着姑父上了会儿班,着实看不出来姑父快不行了。

    再想想过往的事,好像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三叔中风,因为生活条件好了,就比上辈子早了一两年。

    而且上辈子他后来是瘫痪在床的,哪像如今编竹编简直焕发了第二春一般。

    姑父放下文件看看她,“你这是遇到难处了?”

    “也不算吧。就是徐大哥之前......”

    要说自己平白无故的跑来这里盯着姑父看,也实在是诡异。黎夏便把这件事拿出来说。

    姑父道:“你那里也正是技术攻坚关键期?”

    “对啊,聂政还是带头的。他们之前还说借人,然后就当我面挥起了锄头。欺人太甚了!她要不是徐大哥带来的,又是解放军,我才不会跟她客气呢。我管她是谁的女儿。”

    叶家那姑娘,在整个西北军区都挺出名的。所以黎夏一说姑父也就知道了是谁。

    “她这当面挖人确实是过了。不过夏夏,徐江出面怕是真遇到难处了。等你那里有了进展,如果可能,能不能还是借他一下?”

    黎夏道:“知道了军事机密还出得来啊?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姑父便不再说了,这事儿终归得黎夏自愿。而且她说得也没错,偌大个中国,再想想办法吧。徐江那个师,有整个军区的资源可以调用呢。

    临近中午,姑父便领着黎夏回家吃午饭。

    黎夏挽着他的胳膊,从厂里往小区走。离得很近,姑父都是步行上下班的。

    姑姑之前就接到姑父电话了,多做了几个菜。

    吃饭的时候她一个劲儿给黎夏夹菜,“你看你都瘦了。”

    黎夏心道:我肯定比陈玲重啊!

    等姑姑听说是回来给她过生日的,忍不住笑道:“你那么忙,其实不用的。”

    吃过午饭,姑姑安顿黎夏在陈玲的房间午睡。

    黎夏有雷打不动的午睡习惯。她也不是社畜,一直都把午睡执行得非常彻底。

    等她睡醒起来喝水,就听到姑父坐在客厅讲电话。

    因为黎夏来了,姑父反正也没有必须去厂里的事,就没去赶上班时间。

    他拿着座机话筒道:“哦,你说夏夏啊,她这会儿就在我这儿呢。不过小徐,也不是非得借她的人吧?她那里也正是用人的时候。全中国这么多人,就找不出第二个可以顶替的么?”

    徐江道:“陈叔,要不是非得找聂政,我何至于那么厚颜登门啊?据说那个项目是美国人主导研究的,参与的中国人就聂政一个。我们信息大队,现在急需这方面的人才。不然通过信息技术全方面整合各军种的任务就不能最大程度的完成了。”

    要不是这样,他忙得前脚打后脚的,能跑到蜀中来么?

    今天本来还想再努力一下,结果电话打过去,那位崔小姐说黎总已经回北京了。

    “我已经劝过她了。你要相信,如果不是真的不能借,夏夏肯定会尽着军方的需求来的。再说她肯定也不想陈玲在中间为难。”

    “那您劝了她怎么说?”

    “她说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毛主席语录都被搬出来了,可见决心有多强烈。

    等黎夏出来,姑父也没再提这茬。她又跑了一趟三叔家。

    三叔在小区底楼的工作室编竹编呢,到了正点还出来走走。

    吴伯伯也在这里凑热闹。不过他不会编,怎么都学不会。就到了正点俩老头一起出来散步。

    每周他们结伴去301。黎夏的车左右空着,就每次让司机接送他们。

    三叔精气神也挺好,整个人自信、疏阔了许多。

    黎夏看他们出去溜达了,坐到一旁看陈媛做衣服。

    手工活儿真的要讲天赋的。陈媛以前也教过黎夏针线,她也是怎么都学不好。

    以至于挺大年纪了,衣服破了,不是她妈就是她大嫂给补。

    当年她妈还说,“我的手也没这么笨啊,你肯定是随了你老子了。看你以后怎么办!”

    黎夏趴在桌上,“瞧着三叔挺精神啊。”

    陈媛一边给工服锁边一边道:“三叔一辈子老实种地,也就仅够温饱。老了老了,倒是靠着竹编手艺成了高收入人群。钱就是人的腰杆,有了钱腰杆就硬了。老爷子如今活得开心着呢!还说回头备的货多了,他也去香港住一顿时间。”

    她和黎阳老家的收入只丢了收花这一样。如今黎阳和大表哥承包了菜园种菜,收入也还可以。家庭收入如今一月也有两万。

    黎雯读书又有老头子负责,他们已经在开始还黎夏买房子的钱了。

    第562章

    到北京了,有些人就是需要去拜访的。庄老师那里等小彭同志来了再说。

    而耿老还在香港。

    黎夏便往军区去拜见甄司令。

    甄司令要退了,年龄到线了。据黎夏听到的消息,那20%的股份,估计军区会充公。

    不过这跟黎夏无关,想把她踢走可不容易。

    就算把她从276厂踢走,甚至北京台的节目不给她上了。

    她还有两个分厂,还有许多愿意给她代工的工厂。

    ‘黎裳’这个品牌更是她的。

    她立即就能回四川台搞一档同样的节目。秦省长他们一定是很欢迎的。

    把‘黎裳’搬回蜀中相当于又多一个年产值十多亿的公司。

    正是这种时候,她更不能怠慢甄司令。不然就成了人还没走,茶就凉了。

    再说了,甄家两个儿子,一个在军界已经是师长,一个在政界是一个省会城市的市长。

    黎裳去年给黎夏挣了1.5亿,甄家也分了三千多万的。

    黎夏进到北京军区大院,芳姐迎了出来,比以往更加的热情。

    黎夏也给她吃了一枚定心丸,“那个分厂是我自己的,军区管不着,一切照旧,”

    20%的干股分红她依然会给甄家。甄家老爷子退了,但俩儿子又没退。大家还是可以本着利益合作的。

    她肯定不会和甄家把路走绝了。

    甄家顶多就是从一流的军政世家跌入二流而已。而且将来的希望还是很大的。

    尤其甄家老大能很好的继承甄司令在军中的人脉。

    芳姐拍拍她的肩膀,“什么都不说了,以后你的事就是姐的事。”

    她边走边道:“老爷子预备退下来后搬去高干疗养所。我们一大家子也会搬出小楼。大哥、大嫂会搬到适合大哥职级的地方。我们夫妻就在贵阳,以后来军区在大哥那里落脚。我这次也是回来收拾东西的。”

    其实小楼可以保留的,一直住到老爷子过世。但老爷子说既然老大依然可以住这大院里,这栋小楼就退还军区。

    黎夏看看左右两侧一栋栋两层楼的小别墅和非常良好的绿化。

    这种房子本身没什么,地位和权力的象征意义比较大。

    甄司令看到黎夏态度一如以往,爽朗大方。

    毕竟是大风大浪都经历过的,而且两个儿子都有出息。他退也退得比较安心。

    他又回赠了黎夏四瓶军供茅台。

    黎夏送的是从香港带回来的礼物。而且她给甄家挣了三千多万,收礼自然不会心虚。

    “听说你们在港的大陆商人给香港捐了十来亿啊?”

    黎夏点头,“我们已经尽力了,但比起如今外汇市场的资金,还是杯水车薪。”

    越来越多热钱涌入,跟着索罗斯做空港币。

    现在五月,房价距离去年六月回归前夕已经跌去了四成有余。恒生指数也距去年的高点13000点跌去了将近一半。

    香港炒股、炒房的,跌得来快崩溃了。

    黎会计说他们的房东嚎啕大哭啊,人也憔悴了许多。光那一套房,一年就没了两百多万!

    因为在一栋楼嘛,所以他都是等着对方上门来收房租的。听得让他怪不落忍的。

    而且他还听说隔壁邻居去黑诊所卖了一个肾。失业了,拖着一大家子活不下去啊。

    反正老头子要是受不了了,他就和黎夏妈回深圳待着。

    只能说香港政府和国际炒家之间大决战的时间,就快到了。

    甄司令听了她说的叹口气,“您们商人自己真金白银的拿出来,这就是难能可贵的心意了。你下次来,我可能就不住这里了。干休所那边,你要是有兴致就来玩玩。”

    黎夏道:“我早想进去看看了。”

    那种地方守备森严啊,不是普通老百姓能去的。

    甄司令点头,“带你家长辈一起来,里头也有招待所的。我招待你们!”

    “好!”黎夏还真动了这个心思,要是能让父母蹭着进去待几天也好啊,或者还可以把姑姑和姑父捎上。

    她要告辞的时候,甄家老大甄士乾回来了。

    “小黎来了?”

    黎夏站起来,“甄师长好!”她心头一个咯噔,这不是冲她来的吧。

    其实昨天下午姑父接徐江电话的时候应该是察觉她就在旁边房间喝水了。

    所以他把徐江的话重复了一遍。

    如今黎夏也知道聂政是他们师的唯一选择了。

    甄家老大可也是大忙人啊,芳姐刚还说他们兄弟都一样,不着家的。

    “甭客气,你叫我声甄大哥就好。”

    又坐了坐,黎夏起身告辞。

    陪坐一旁甄士乾站起来,“阿芳你在家陪爸,我送小黎出去。”


如果您喜欢,请把《穿回九零全家下岗前》,方便以后阅读穿回九零全家下岗前第623节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穿回九零全家下岗前第623节并对穿回九零全家下岗前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