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3节

类别:科幻灵异 作者:清澜皓月 本章:第723节

    第646章

    黎夏有些惊喜,这倒是省得她再去费事找人了。反正人情都是要欠的。

    “那现在于老爷子是肯了么?”

    甄桓笑,“就把你捐一个亿给军工科研机构让他们研究战斗机,带一万人上大堤抗洪抢险,还有安置了三千残疾退伍军人的事一说。老爷子大腿一拍,答应了老部下打电话。他说你这样的人,净资产还有五六十亿,是绝干不出侵吞老百姓血汗钱的事是的。”

    “那我得去拜见一番,谢谢人家吧?”

    甄桓道:“那倒是不用了,回头我带王蕾去一趟就行。这一次的事不说是我二嫂帮王蕾么。”

    “那成,这个情分我记着。”

    于老爷子打个电话,比她把腿跑细了的效果都要好。

    不过,人家已经退下来了,这样的人情于家也是用一次少一次的。

    所以将来于家人来找她还人情,她是不好拒绝的。

    但这件事不欠人情显然是不成了。

    接下来黎夏就安心等着发改委和证监会的审批。这个流程还是要走的,之前根本就没有进入流程。

    然后9月19号,她接到陈女士的致电,邀她们一家上门做客。

    是去她家里,而不是长安俱乐部。这个待遇就有点高了。

    黎夏就把老公、儿子一起带上了。临走问她妈,“要不要帮你要一个签名回来?”

    她妈80年代很喜欢唐僧的。

    黎夏妈摆摆手道:“不用了,我喜欢的只是戏里那个。”

    去了相谈甚欢,陈女士道:“前段时日宴席上有人给我敬酒,说我一个女人把事业做这么大不容易。我听着其实不大乐意的。为什么要专门指出‘一个女人’呢?”

    黎夏道:“世人大多如此,男女平权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闲来没事和格力的董女士在电话里也说起女上司如何制衡男下属。我们得付出比男上司更多的心力。”

    她的手机响了,曹文鸢拿着过来。

    “陈女士、黎总,打扰一下。黎总,地产子公司的曾总打电话来说各地住建部门的人今天都去我们的地皮上检查。说是如今随意在地皮上起一个小房子不作数了,说这是糊弄政府。这种情况要把地皮原价收回的。”

    两年不动工,政府有权原价收回。如今的房地产商都囤地皮呢,快满两年了就在上头随意修个小房子。

    陈女士也是做房地产的,所以曹文鸢权衡之后才贸然过来告诉黎夏这件事。

    黎夏道:“我这还真是招小人了。不过估计住建部门也是想整顿这块了。正瞌睡有人递这年头,这是决定拿我杀鸡儆猴了。”

    陈女士看她不慌不忙的,知道她应该早有应对手段。

    “应该是最近这样的事太多,可能引起了一定的民怨。你等下,我把消息扩散一下。”

    她叫来助理交代了几句,助理点头进去办事。

    稍后助理拿了笔记本电脑出来,“已经通知了。”

    陈女士点头,问黎夏kk号是多少,“我拉你进群。这两年房地产大兴,我们这帮子人私下组了个群。你结婚、生孩子去了,所以没在群里。”

    黎夏所拥有的地皮早就足以跻身这个群了,不过她之前两年确实都不在地产圈里。

    现在进去一看,大地产商有名有姓的都在里头。

    她还在看人名目录,里头已经聊上了。

    “哎哟,黎夏妹妹进群了啊。欢迎欢迎,热烈欢迎!”

    “你谁啊,脸这么大管人家叫妹妹。人家林林总总八十多块地皮,两百多个旺铺。轮得到你叫人妹妹?”

    这两人都是万字头的老总。

    黎夏赶紧打字:“各位大哥、大姐好,依年纪我确实只能是妹妹啊!”

    至于说八十多块地皮,两百个旺铺,确实是有。

    员工中心就三十来个了,广场修了三个,还有两个在修。住宅地皮买了四五十块。

    两百多旺铺就是边开店边买的了。她开始是10%、然后20%的自有门店率。几个月前老傅提出还想提高这个比例。

    这一趟的拜访满载而归,长安俱乐部的入会手续自然是不在话下。

    最大的收获是加入了群聊。她以前只在零售业的群里,今天加入了地产群。

    回去的路上她就和曹文鸢道:“国庆开始,给你涨400工资。”很有眼力见!

    地产群里里头的人身家都是十位数的,而且都是大陆人。她就没把小彭同志拉进去了。

    至于几个省住建部的人今天都去她的楼盘检查,这应该是在债券审批上不好卡她了,新出的手段。

    不过,之前都出过挤兑风波的,她怎么可能没防范?

    她可不想做了杀鸡儆猴的那只鸡。

    所以挤兑风波刚刚平息,她就交代曾阳,满了两年的楼盘全部动工。

    一共12个楼盘,把手上的工程队分散了一下,就立即开工了。

    甭管我几时完工,反正我现在全都在挖地基了。所以今天住建部的人去查,无功而返。

    剩下二十几块地皮,那还没满两周年。

    就连彭志杰陆家嘴那块地,也已经在挖地基了。周全本来就带着人在上海给黎夏修员工中心。

    分一部分人过去挖地基就是了。

    陆家嘴最有名的楼盘汤臣一品,95年拿的地,2005年开盘。

    这十年陆家嘴房价涨了差不多三十倍。

    她估着小彭同志也是打的差不多的主意,所以之前一直没动工。

    如今所有的房地产商都在囤地,她可不想被当成典型抓。

    上辈子明星补税一次性补了137亿,加上郑爽后来那次一共140亿。

    可第一批除了被抓典型的范冰冰,其他人的名字根本就没有曝光,依然在娱乐圈捞金。

    但范冰冰呢,事情过去四年还翻不了身。

    所以,绝对不能被抓典型。冤不冤啊?

    曹文鸢今天表现不错,虽然其他地产商都能很快得到消息,但哪比得上她这里给的第一手消息快?

    还有只在囤积的地皮上修个小房子敷衍一下的,赶紧开始挖地基吧。

    估计这一次住建部是下了决心要彻查了。

    今天群里大家也是这个意见,倒没人觉得是黎夏惹来的祸事。

    其实做房地产,三分之二的收入都归了卖地方。但房价飞涨挨骂的都是地产商。

    不过,地产商确实是干过捂盘代售、囤积居奇的事就是了。

    就是黎夏,她选择进入这个行业,也做好了毁誉参半的准备的。

    她总不能逆势而行,低价出售。

    晚上换了睡衣上床,她也把笔记本拿到了床上。群里还聊着呢!

    唉,还是智能手机好啊。

    不过现在手机都还没有普及,别说什么智能手机了。

    乔教主搞出第一个智能手机还有六年呢。那之后两年他就驾鹤西去了。

    这会儿群里在问她怎么那么有先见之明囤了这么多房地产?

    黎夏肯定不可能实话实说啊。

    “员工中心和广场、门面都是早就买来修的,都是为了配合我那一千家超市。住宅地皮是98年之后买的。当时我觉得我们的今天,差不多就是80年代中期的香港。接下来十五年的楼市我十分的看好。再加上不是只需要付一成首付么,我就大着胆子买买买了。也有隐患啊,被人看出我资金不足,找到我的纰漏进行攻击。差一点台柱子都被有心人给我抽了。”

    这个群里有人忒缺德。黎夏前脚被陈女士拉进来,后脚有人把夏明奇也拉进来了。

    所以黎夏这会儿就是指着和尚骂秃子了。

    群里人都知道他们二人的恩怨,这会儿没人发言,估计都在闷笑呢。

    夏明奇今天进来第一件事就是赌咒发誓不是他去住建部检举揭发的黎夏。

    他也囤着两年前的地皮呢,不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自绝于整个行业。

    大家讨论之后也认可了他的话。

    不过陈女士还是道:“诚然不是你去检举揭发的。但肯定和之前小黎被人揭发囤了四十块地皮有关。”

    这事儿总是你干的了吧?

    然后群里就对夏明奇口诛笔伐了一番。不过,这件事说白了导火索都算不上。

    中央卖地就是为了拉动上下游产业,然后让老百姓把存在银行的钱拿出来消费。

    中国老百姓的储蓄率是全世界第一!

    结果他们这些房地产商买了地皮就囤在那里待涨,还装模作样的在上头修一个小房子以示是动工了的。

    住建部可不得动真格的了么。

    估计下一步就是银根紧缩,不会轻易放贷给他们,逼着他们得开盘挣钱了。

    不然,资金链要断裂了。

    有了这个共识,接下来全国各地都兴起了一阵开工潮。

    黎夏说此刻的大陆房地产现状类同于香港80年代的状况,这话引起了共鸣。

    在这个群里的人基本都是认为房地产会再红火一二十年,成为国民经济支柱的。

    不然大家伙不会一头扎了进来。

    所以话题很快转向香港的房价。香港1997年的房价相对1985年涨了七倍。

    如果2010年也能是1998年的七倍......

    这么一想,很多人都觉得血有些热。

    “可现在香港的房价比97年腰斩后还降了些。”

    黎夏道:“这只能说明政府如果真心要降房价是可以降得下来的。不过,降太猛了也不好,尤其之前金融风暴房地产也本来就遭受重创。”


如果您喜欢,请把《穿回九零全家下岗前》,方便以后阅读穿回九零全家下岗前第723节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穿回九零全家下岗前第723节并对穿回九零全家下岗前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