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5节

类别:科幻灵异 作者:清澜皓月 本章:第1025节

    黎夏虎着脸,憋着眼中笑意道:“回头我吃着,你看着,你乐意么?”

    “不乐意。”

    “妹妹现在能吃的东西有限。你不给她吃就不要故意吃给她看嘛,你这不是欺负人么?”

    小丫头先前明显还没有消气,这会儿看到二哥被数落得蔫头耷脑的才高兴起来。

    黎夏对彭志杰道:“你刚假装用力打小老二两下,你闺女估计就不气了。那你们还没吃晚饭?”

    “没呢。这不你打电话说不回来吃,芃芃吃过奶了,睿睿又说他还不饿,我就准备在书房把文件看完再吃。中途听到芃芃气得啊啊的叫,出来看到她在拍桌子。你们怎么吃了才回来?”

    早点出发,从园区回来正好赶上晚饭。

    黎夏道:“做给顾客看的啊。我自己都去吃,人家才更相信健康、卫生嘛。”

    深圳半山别墅的生意为什么好,就是因为他们自家人住在那里的时候直接过去买菜。

    “哦。睿睿,你吃了那么多零食,还吃得了饭么?”

    睿睿道:“我还可以再加一点。”

    彭志杰道:“下次你再说不饿我可不信了。你透支了我对你的信任!”就是想先吃零食再吃正餐嘛。

    他们父子俩吃的时候。黎夏抱着芃芃坐旁边,和程程一起看迷你的园区模型。

    这是彭志杰仿着展翘表哥的手法做的。程程很喜欢,拿了一套回来摆弄。

    今天园区又完工了一栋建筑,程程拿了小模型加进他的‘园区’里。

    “爸爸,我们这些古风建筑都是榫卯结构的么?”

    “是的。既然要古风,就彻底一点。”彭志杰随口道。

    黎夏三言两语给他说了于楠的事,“我还以为她在二奶村吃香的、喝辣的呢。哪晓得把自己的路走那么窄。”

    第903章

    彭志杰喝了口汤道:“年纪轻轻的出来,干什么不能挣到钱啊?好在她还算迷途知返。她的面馆也是巧了,开在我们工地旁。里头上百人都是陆续从镇上来的。不过都是结伴去的,没人落单。倒是真没想到她是你同学。”

    彭志杰在镇上也算是混得好的了。镇上很多人来深圳打工都跑去他的建筑工程队。

    等他吃好了略坐了坐,黎夏过去拍拍他的上臂,“我有个事同你说。”

    又把盯着园区模型的芃芃放到婴儿座椅里,“老大、老二,你们好好带着她玩。别再把她气着了!不然揍你们。”

    黎夏经常把揍你、揍你们挂嘴边,其实没真的动过手。十月怀胎生的,下不去手。

    程程道:“爸爸、妈妈放心,小老二再欺负芃芃,我揍他!”

    睿睿道:“兄友才能弟躬!”

    这话是以前黎夏教育程程的,被他学了去。

    黎夏道:“那你怎么不对芃芃友爱一点?”

    “我就逗逗她嘛。”

    彭志杰跟着黎夏进屋去,没有关门,一边还能听着几个孩子的动静。

    其实说隐秘或者不方便给孩子知道的事,敞着门反倒更安全。关着门才容易被偷听。

    黎夏跟他说了自己对三鹿奶粉的怀疑,准备明天让郭权去暗访一番。

    彭志杰道:“你说芃芃那么大的奶娃娃吃了会怎样?”

    “得肾结石。”

    彭志杰一脸的气愤,“那些人怎么那么缺德啊?手脚一次一次动到婴儿奶粉上。简直一点底线都没有了。之前就有阜阳的毒奶粉吃出大头娃娃,现在又......我说句实在的,如果是程程他们三个哪一个出了状况,我弄死罪魁祸首的心都有。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种事知道了就不能当不知道。”

    黎夏道:“暂时还只是怀疑。等我查出来证据,肯定会对有问题的奶粉进行下架处理。虽然我只针对会出大问题的一两家,但可能会得罪大半个乳制品行业。”

    在这次事件里完全清白的,就是她知道的那些地方乳业、有自己牧场、奶源的乳业。

    很多全国知名的大品牌都添加了三聚氰胺。他们和三鹿的区别就只在于加的数量多少而已。

    三鹿的加太多了,出了大事。

    其他乳业加得少,就是乳品质量降低。但她把这个事挑明,这些人肯定都要受影响。

    彭志杰道:“那就让老郭去查。查出来有问题,该怎么办怎么办。我不怕事!吃三鹿婴幼儿奶粉的人好多的,尤其是那些背井离乡打工的人。孩子放家里让老人照顾。老人多半会去买价廉物美的三鹿,毕竟那是几十年的大牌子了。”

    三鹿能占有那么大的市场,就是因为高性价比。

    黎夏也觉得他先是家庭影响,然后受庄老师、受部队教育多年,道德觉悟还挺高的。应该不会拉后腿,但他作为伴侣,她要捅破这么大的事,他还是有知情权的。

    “行,那我就放手去做了。”

    彭志杰想了想,“如果情况最严重的是三鹿,其实对我没什么影响。我在石家庄没有楼盘。但你在那里有超市啊,还有员工中心。你在那一共多少超市?”

    他听了前后价格的对比,其实也倾向于觉得三鹿的奶粉怕是真有问题了。

    三鹿是当地的明星企业,国人解决问题的惯常办法就是捂盖子。

    对于揭开盖子、暴露问题的人,那多半是把暴露问题的人先解决了。然后再盖一层更大的盖子。

    这一点上他反而很欣赏国外一些企业的做法。譬如说两年前遇到苏丹红事件的肯德基。

    人家的公关危机处理得就很好嘛。一时受了影响,但长久来说还树立了一个负责任的企业的形象。

    黎夏今时今日的身份、地位,肯定是不可能轻易被别人给处理掉。

    顶多就是双方博弈,吃点亏。

    “15个,还没有买下那些门面。如果真的被抵制,我就退出那个市场。把15个超市的员工调到另外的门店,员工中心大不了转手卖掉,或者搁那也没事。至于其他的乳制品行业,对我出手应该不至于,最多就是怀恨在心,觉得我管太宽了。”

    这个事她无利可图,其实应该也无名可图。

    这样的事如果被及时制止了,应该是不会昭告天下,让外人看笑话的。

    “既然你都想清楚了,那就去做吧。我总是和你共进退的。”

    第二天一早,郭权就提着行李回内地‘探亲’了。他父母,老战友的父母、妻儿都在内地。

    去了石家庄,有当地员工中心的外地籍人员接应。

    不过,他也不敢大摇大摆的就去了。

    毕竟当地户籍的员工可不少,里头有些家里人就在三鹿工作的。

    当地很多人是真诚的相信着三鹿的。

    把人送走了,黎夏打电话给琪姐。

    她笑吟吟道:“黎副市长——”

    “什么事儿,长话短说。休息了一周今天忙着呢。”琪姐把话筒夹在耳边,手里还在翻着文件夹。

    升为副市长,比以前又忙了许多。

    她今年50周岁,还有五年退休。如无意外,按这种带资上任的发展趋势,还能在职位上升一级。

    “问问你那里还缺不缺扶贫款,只借不捐啊。”

    琪姐乐道:“首富,这自然是韩信将兵、多多益善啊。我们可是贫困市,有钱才好办事。你等着,我这就让扶贫办主任总结一下重要又紧急的问题。十五分钟后打给你。”

    “好。”

    “哎,好好儿的,你怎么突然这么主动积极要扶贫啊?”

    “我在股市赚了一笔大的,总觉得这么花出去一半才踏实。”

    “欢迎、欢迎,热烈欢迎。我替贫困地区的老乡谢谢你啊!有钱人都有你这觉悟可就好了。”

    黎夏想了想又道:“你就别去找明哥了。明年经济形势可能不大好,现在得现金为王。他那里没我周转得开。”

    “知道了。”

    这个电话挂了,黎夏又打给章音,“你理理各地扶贫办送来的那些项目,不清楚可以问问当地市区的员工。找出重要又紧急的,找方顾问拿钱。原则就是天助自助者,而且只借不捐。上限控制在五亿以内。”

    人怕出名猪怕壮,上次在网上说了她扶贫的事,找上门来的就不少,留下了不少企划案。

    “是,黎总。”

    之前给慈善基金会增资,把修抗震学校的范围扩大到全国,林林总总加起来,这次起码是十几亿支出了。

    至于后续,那是分期付款的事儿了。

    回头章音那里有行动了,估计还能有人找上门的。那估计得二三十亿才能刹住车。

    把这次在a股赚的60亿花出去一半左右。

    好了,现在她心头踏实了许多。

    章清惠看她挂了电话忍不住闻道:“老板,你还觉得钱多了烧手不成?”

    黎夏道:“股市、房市得来的虽然不是不义之财。但是还是分一些出去做善事,心头更踏实。这样我就能告诉自己,我这是人为的进行了一次再分配嘛。再说了,钱如今对我,更多也就是个数字。我的钱真的用不完。不过,救急不救穷,这是原则。所以,扶贫只借不捐。除非是遇上什么天灾、人祸。”

    章音道:“您还能有什么不踏实的啊?要是真论起来,您该是身上有功德金光的人。”

    黎夏笑笑,“嗯,所以我才一开始就说给地震带修抗震学校是塑金身自保嘛。”

    过了没几天,果然名声出去了。

    黎夏陪睿睿完成《我的家庭》的作词时,接到x山现任市长韩森的电话。

    这是老交情了。虽然隔得远,逢年过节电话都在联系。这说起话来自然直接,“黎总,听说你在扶贫。你看老家的建设也需要你慷慨解囊啊。”

    黎夏道:“我前两年才给老家镇上修了一条青石板路。而且x山哪个县的学校没有黎夏楼?好些中小学机房的电脑,那不都是我捐的么。”

    她网吧的电脑先淘汰给公司用,过两年又有新的换下来。公司的电脑就把硬盘清了捐给x山的学校上电脑课,剩下的才卖给乔猛。

    她捐的电脑比学校自己给学生用的那可快多了。

    至于青石板路,更是从纸厂门口一直修到农贸市场。这十几年过去,那段老路是真的坑坑洼洼的了。

    青石板路造价不便宜呢。但镇上不是一直在说要修古镇么,她就没有简单的修水泥路。给修了一条青石板路,将来方便统一风格。

    虽然上辈子直到2022年古镇也没能修出来。

    关键古镇应该是保存下来的,你修出来的不伦不类啊。

    不过青石板路,人走车过都ok。镇政府和镇上居民、乡下农民也比较满意。


如果您喜欢,请把《穿回九零全家下岗前》,方便以后阅读穿回九零全家下岗前第1025节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穿回九零全家下岗前第1025节并对穿回九零全家下岗前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