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节

类别:科幻灵异 作者:嘻嘻99 本章:第224节

    但他们走后不久,李浩淼就又称起了病。

    启和帝知道李浩淼称病后,忍不住笑骂道:“浩淼现在是装病装上瘾了。”

    此时乾清宫的正殿并无他人,只有陈福侧立在一旁伺候。

    他听到启和帝说的这些话后,冷汗都要吓出来了。

    启和帝却没有再说话了,他转头看向窗外。

    窗外正是云霞漫天的时刻,看到这一幕,启和帝就由此想起了人的一生。

    他现在的情形就如同此刻,已是日落西山了。

    而他的儿子们却仍是正当壮年。

    他如果想要压制住他们,就要再借些外力了。

    安国公现在还不能出山,他是他留给五皇子的最后一张王牌。

    他不能让他现在就陷入被群臣攻击的泥坛里。

    二皇子那边,因为纯嫔进宫的缘故,失了太后及承恩公的支持,实力大减。

    德妃现在牟足了劲儿的对付纯嫔,就是不想让她怀有身孕生下孩子。

    只要纯嫔没有孩子,那么最终承恩公府还是会支持二皇子的。

    启和帝自是知道德妃的打算,不过他打算再从里面加一把火,让德妃和二皇子没有多余的精力祸及贵妃。

    三皇子那边,姚氏和三皇子妃都生了儿子,两方人马现在斗的厉害。况且又有文安侯府的姑娘入府一事,三皇子这后院只怕不得安稳。

    大皇子这里纵然出了忠勇伯这一起子事儿。可他在宫内有协助宫务的淑妃相助,在宫外又有忠勇伯府和永林侯府的协助。他现在在几个皇子里最为风光。

    不过这风光在他看来,未必是好事。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二皇子和三皇子一定会牟足了劲儿的把他先拉下马的,他只要从旁看着,适当时加把火就行了。

    盘算完了这些事后,启和帝觉得稍微心安了一些。

    可他思来想去觉得这样还不够。

    他这些年虽然刻意淡化五皇子的风头,可他知道,那些有心人还在关注着五皇子。

    现在还不是五皇子入场的好时候,他必须再找个人来分散那些人对五皇子的注意力。

    思及此,启和帝迈步去了后宫。

    大臣们在朝堂上吵了许久,又有内阁的王大人带着兵部尚书一起亲自调查了此次战事。

    最终,他们给启和帝呈上了一个折子,写明忠勇伯在此次战事中确实指挥失误了,不过这些只是小问题,不影响大局,建议此次论功行赏就不要封赏忠勇伯了。

    朝臣们看出了启和帝不欲过于追究此次差错,自也没有再说些什么了。

    启和帝批了这封折子,就当是同意了朝臣们的意见。

    忠勇伯的封赏结果一定下来,其余人等的封赏也就下来了。

    恒哥儿和毅哥儿都得了一个五品指挥使的职衔,余家那边余二爷也得了一个六品指挥副使的职衔。

    李浩淼和恒哥儿使了把力把余二爷调入了京中,现正在东郊大营任职。

    余老大人知道后亲派儿子余大老爷过来道谢,当然这是后话了。

    恒哥儿和毅哥儿的封赏下来后,安国公府只在府中小小的为他们庆祝了一番,并未大宴宾客。

    可京中那些公卿世家的女眷们却不请自来了。

    承恩公府的老夫人笑眯眯的对老太君道:“您可别怨我们不请自来。”

    她是太后的娘家人,老太君自不会在她面前拿架子,便也笑道:“瞧您说的,您能赏脸过来,我们府上也有光不是。”

    承恩公老夫人闻言更是笑眯了眼睛,她伸手将自己的曾孙女拉到了老太君的面前,笑着对老太君道:“您看看我们家的姑娘可还能如您的脸?”

    老太君闻言就拉着这位姑娘细细的打量了起来,半响后,她才对承恩公府的老夫人道:“府上姑娘真是生的好。”

    她们两个在上面说的热闹,下面魏若和老夫人身边也围着许多女眷,这些女眷们满口子都在夸自家的姑娘如何如何好。

    魏若和老夫人一时之间倒也脱不开身。

    曲终人散后,李浩淼将恒哥儿叫入了书房。

    “你母亲这段时间一直在帮你打听合适的人家。虽然承恩公府这样的人家看着鲜花着锦的,可我和母亲都觉得还是找那等不显山不露水,但是家风端正的人家比较好。你祖母她们看中了南平侯府的一位姑娘。这位姑娘的父兄都是那老实不惹事的人,且家中子孙众多,将来也可为你添一助力。”李浩淼对恒哥儿道。

    恒哥儿经了余五姑娘的事后,对婚姻一事有些听之任之的感觉了。

    他听父亲这么说后,就点了点头道:“儿子听父亲和母亲的。”

    李浩淼见他问都不问这位姑娘长相如何,略微犹豫了一下后才叹着气道:“我们家自来有无子方可纳妾的规矩的,你祖父她们也都是过了四十岁才纳妾的,你既答应了这桩婚事,日后要好好对人家姑娘才是。”

    恒哥儿闻言就点了点头道:“父亲放心,儿子心里有谱的。”

    他是李浩淼亲自教出来的,李浩淼自是相信他不是那等儿女情长之人。

    因此他听儿子这么说后,也只是拍了拍他的肩膀。

    恒哥儿从李浩淼的书房走出来时,夜已经深了。

    他看了一眼漫天的繁星,忽然想起了远在溯县的余五姑娘。

    可恒哥儿不过只看了一眼,就将目光收了回来。

    他自幼秉承父训,自是明白自己作为李氏未来的家主,将担负着怎样的责任。

    所以儿女情长在他这里只能排到家族责任的后面去了。

    之前求娶余五姑娘全凭着一股少年意气,在余五姑娘拒绝他之后,他心中也有些郁郁。

    可就像母亲说的,任何痛苦的时候都会过去,往事再难忘,也要丢开手往前走。

    余五姑娘就如这天空的繁星一般,只在他心中藏着罢了。

    他往后要对另外一个人好了。

    恒哥儿略微失落的离开了前院。

    大军回朝一个月后,京中传出了三个消息。

    一为安国公上书请封长子为世子。

    二为安国公为长子聘了南平侯府的嫡次女为妻。

    三为安国公府的二子与仁安长公主的外孙女在长兄下完下定礼后次日,传出了订亲的消息。

    第116章

    恒哥儿和南平侯府的陈二姑娘定下婚事的时候,可是哭倒了京内的一大片闺秀。

    她们都想不到安国公府最后竟和南平侯府的这个嫡次女陈二姑娘定下了婚事。

    这位陈二姑娘虽说长相秀丽但是素来沉默寡言,在京城闺秀中也是名声不显的,又哪里可堪做得这未来的安国公夫人呢。

    南平侯的夫人出门做客,在席上被好多家的夫人阴阳怪气的讽刺了几回。

    她在席上做出一副低眉垂眼的模样,回府后却偷偷的乐了起来。

    她那贴身嬷嬷就问她为什么乐。

    南平侯夫人就笑说:“我看到她们嫉妒我,自然高兴。”

    她身边的嬷嬷看到她露出一副志得意满的表情忍不住担忧了起来。

    她跟在夫人身边多年,自是明白夫人是个什么样的人的。

    她虽说在外一向都是一副温厚贤良的模样,可嬷嬷知道她实则是个心胸狭窄的人,总看那些妯娌子侄和小姑子们不顺眼。

    只是夫人虽说有个这样的毛病,但却是个识时务的人。

    她见老夫人是个厉害的性子,自是不敢在老夫人面前表露出对妯娌子侄和小姑子们的不满,反而装出一副关爱他们的模样。

    可嬷嬷知道,这些只是表象。

    现在老夫人还在且还能压得住夫人倒还好说,倘或有一天老夫人去了,只怕夫人会仗着二姑娘的势生事。

    她可是知道安国公府的做派的,那是最为端正知礼的人家。

    若是她们府上传出主母欺压妯娌子侄和小姑子的事的话,只怕她们二姑娘也会被夫人带累了去。

    恒哥儿和陈二姑娘下定礼那日,魏若和南平侯夫人见了一面。

    在和这位侯夫人相处了一会儿后,魏若就忍不住皱眉。

    这位侯夫人在外的名声很好,据说是个最为孝敬公婆的。

    她和她说话的时候也很热情,对润姐儿几个也很慈爱。

    可魏若总觉得不是很想亲近这位南平侯夫人。

    她虽不明白这是为什么,但还是打起精神,扬起笑容和南平侯夫人应酬。

    好在陈二姑娘是个看起来温柔知礼的好姑娘,魏若对她倒比对南平侯夫人的印象要好些。

    等从南平侯府回来后,魏若就把毅哥儿叫了过来,问他可见到了南平侯及其几个儿子,这几个人看起来如何。

    毅哥儿想了想回道:“南平侯看起来倒是个老实的,也不怎么说话。至于那几个哥哥嘛,都各有各的性格,除了较年幼的那个哥哥看起来有些跳脱外,其余的哥哥看起来都不是那种生事的性子。”

    魏若闻言这才松了口气。

    她回来后一想到南平侯夫人就觉得有些不舒服,可想来想去总想不出她哪里让她不舒服了。

    到最后她在想起南平侯夫人的那双眼睛时才明白过来自己的那种不舒服感来自于哪里。

    南平侯夫人虽面上带笑,可眼睛却很是冰冷,看人时一点感情都没有。

    这样一个人绝不是外面所说的那样温顺和气。

    思及此,魏若就忍不住叫来了毅哥儿,她总担心南平侯及其几个儿子也不像李浩淼所说的那样老实。

    好在毅哥儿对这几个男丁的评价倒也还好。

    等去老太君那里请安的时候,她就将今日在南平侯府的所见所闻告诉了老太君和老夫人。


如果您喜欢,请把《国公夫人日常》,方便以后阅读国公夫人日常第224节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国公夫人日常第224节并对国公夫人日常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