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节

类别:科幻灵异 作者:春未绿 本章:第117节

    “德妃娘娘,今日太后请了崔缇的夫人进宫,让您也过去呢。”

    崔缇的夫人?

    范玉真“哦”了一声,心道:“天子很宠爱这个崔缇,张相下去后,他是首辅了,他并不老,起码有十年为相的机会,若是他为相,支持我的儿子做太子就好了。”

    想到这里,她对身边的人道:“郑昭仪不是向来对崔贵妃的事情很在意吗?你就说太后召本宫去寿康宫,你让郑昭仪替我去看看崔昭仪。”

    宫女连忙道是。

    这是王三娘第一次进宫,之前也远远进宫一次,但那时崔缇的位置没有现在这么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王三娘到底有些不自在,现在作为首辅夫人进宫,此时的感觉大概很不一样。

    头一个不一样就是备受礼遇,在门口就有德妃的轿子过来接人了,这也的恩赐并非是对她,而是对崔缇的礼遇,王三娘推辞再三才坐上轿子过去。

    太后素来喜欢热闹,她平日因为郭瑾妃不受宠,连带皇帝根本也不太喜欢大皇子,但是国赖长子,现在没有嫡出的皇子,郭瑾妃地位就凸显出来,尤其是太后这边,最是看重她。

    范玉真对郭瑾妃也很尊重,她和崔贵妃不同,崔贵妃仗着宠爱横行霸道,连害了皇后都没事,但是她虽然受宠,但是对谁都很宽容和善。

    也因为如此,太后曾经屡次想劝皇上立范玉真为继后。

    论家事人品甚至是诞育子嗣,范玉真一点都不差,不过,永隆帝虽然平日宠范玉真,但是在这件事情上没有开口。

    自然,范玉真也很想要有人为她上书,但她很敏感,知道皇上绝对不是她曾经以为的那样,一个少年气的男人,而且她怕有人越过她,尽管她现在已经是德妃,四妃之一,郭瑾妃都没有她的宠爱。

    但是她没什么家世,瀚海公府虽然可以帮她,但是若是瀚海公府找到的人,肯定会被皇上忌惮。

    所以,如果她找的人是纯臣,是皇帝信任的人,这个人如果替她说话,那么一句话顶十句。

    故而,王三娘过来的时候,范玉真对她热情了几分。

    太后见到王三娘也是很诧异:“没想到崔夫人这么年轻,倒是个有福气的人。”

    王三娘忙道:“妾身谢太后娘娘夸奖。”

    范玉真缓颊:“家宽出少年,崔夫人和崔大人恩爱,故而看起来很是年轻。”

    太后笑着道是,王三娘看向范玉真,这位年轻的德妃她听说过,真的是生的非常美,整个人仿若空谷幽兰,很少有人在宫里看到这也的宫妃,不带任何腐蚀的华丽,她很是空灵。

    但王三娘也知道丈夫要做纯臣,她是不能跟后宫相交,于是也就微微颔首,表示对范玉真感谢,但是没有那种想亲近的意思。

    范玉真心下暗暗不喜,你崔夫人再牛也只是个臣子的夫人,傲什么傲。

    几年的宫妃生涯,范玉真也不再是那个寄居公府的表小姐,而是后宫位份最高的主位。

    崔夫人有什么了不起的,大家不都是夫荣妻贵,又有什么了不得的。

    论个人本事,这个王三娘比蜜娘可是差远了,想起蜜娘,听外祖母进宫说她嫁的很好,丈夫很疼爱她,但是她自己也很厉害,很擅长画画,甚至靠着画画打入文官高阶圈子。

    想到这里,只听耳边王三娘正说着民间的事儿,现下说的是一本叫《月影》的话本子,她道:“这个话本子臣妾还听闻编成戏要演,不少人家看了这本话本子,都要请戏班子演。”

    太后年纪其实也不算大,所谓的礼佛也不过是做做样子,一听说宫外的事情,太后很感兴趣。

    只听太后一侧坐着的信陵侯夫人道:“母后,崔夫人说的极是,这《月影》好些人看,只是大家都在猜这写话本子的人是谁,据说原本是个大家子弟,因为家道中落才写了这本书,一看倒是像在内帷过得,不像以前那种才子佳人,反而是些酸腐书生乱写一通。”

    信陵侯夫人曾经在宫中养育长大,她的年纪其实就比太后小几岁,但名义上要称太后为母后。

    有信陵侯夫人加持,太后很是感兴趣。

    女人们是谈论八卦最起劲,太后也不例外,只听齐国公夫人道:“坊间传闻说是东安侯府家事,不知道是不是?”

    齐国公府有意求取东安侯嫡女,当初她们自家认为方雅晴被退婚,故而上门提亲好像是恩赐一番,不料被徐氏拒绝,恰好徐氏今日也没来,齐国公夫人反正也觉得这件事情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坊间自有传闻。

    王三娘也凑趣:“是不是说玉蟾雷同?我看那也不尽然。”

    太后连忙问是什么凑巧,说的又是谁,这个时候贵妇们都不大肯说,谁也没那么傻直白的说出来是讨好了太后,但是得罪了东安侯府。

    现在东安侯府可是蒸蒸日上,勋贵们嫉妒不已,以前的方惟昌庶子当家,根基不稳,固然有申氏一门相助,但到底不同。

    而且当初徐氏的和方惟昌为难,两边势同水火,众多勋贵人家就等着看笑话。

    可方惟昌败走他乡,居然也不报复了,方惟钧在军营里大放异彩,还被皇上夸过一次,方惟彦就更不必提了,现在翰林院里混的比人家关系户都好,能力也强,到时候皇帝面前有方惟彦帮衬着,方惟钧守着侯府,再有东安侯府的女婿还是状元郎。

    对比起普遍不太争气的勋贵们,东安侯府简直是顺利的异常,东安侯以前深居简出,现在都活跃了不少。

    这怎么能不引起其他人的嫉妒,一块御赐的点心只有那么大,你分的多了,别人不就分的少了么?

    王三娘是无意,但信陵侯夫人和齐国公夫人可是有心。

    但这俩人都是高手,滴水不漏点到为止。

    齐国公夫人稍微冒进些,但后续还帮东安侯府说话。

    可太后还是挺好奇的,甚至私下让太监去打听一二,和宫女不同,太监是能够出宫的,这件事情都是在上层圈子里流传,但大部分的人都是秘而不谈,可是太后要打听的事情,小太监们当然也有他们的渠道。

    很快别说是太后,就是范玉真都知道了。

    太后和范玉真讲闲话:“这《月影》的林表哥就是方惟彦,那位编修大人,真没想到他竟然被女色所惑,若是和青梅竹马在一起,怕是不会这般。”

    范玉真捂嘴笑,只是她心中却道,这到底是谁写的,蜜娘早就定亲她是知道的,其实以阮蜜娘的聪慧,她要是留在宫里,她可能都不是对手,但她那时一定要出去,就绝非什么灌酒勾引男人。

    但是这种话她不能说出来,否则她一介宫妃怎么能知道宫外的事情。

    太后看戏这种事情,皇上是很愿意表现出孝顺的,反正太后不干政就成,这种小事情他不大在意。

    编戏这样的事情由宫里的乐府在编,信陵侯夫人听闻此事才笑了出来。

    信陵侯府和东安侯府还有南平伯府不同,尤其是在儿子方面,嫡出庶出并不明显,明面上大家待遇都是一样的。

    就像东安侯府娶妻,嫡子庶子娶的差别并不大,主要是看你自己出不出息,都是侯府公子,配置都是一样的,反正明面上全都一样。

    南平伯府虽然贺廷兰一手遮天,但是因为他是世子才不同,其余庶子月例都差不多。

    甚至瀚海公府都是这样,阮老夫人对长子和次子也没什么不同,只是因为次子是嫡出才封了世子,但其实次子没有封世子的时候,二人待遇一样。

    可信陵侯府嫡庶分明,因为信陵侯夫人是郡主,她对庶子跟对蝼蚁没什么不同,家里几个庶子娶的全部是庶女,唯一让她没办法掌控的人是顾望舒。

    这个野小子,不过是歌姬之子出身,娼妓的儿子,却从小不服管教,桀骜不驯。信陵侯夫人恨不得他死了才好,可没想到他小子还混出来了,甚至还做上了锦衣卫指挥使,甚至一跃成了皇上的心腹。

    她的儿子却还庸庸碌碌,在皇上面前根本说不上话,好不容易有个机会在皇帝祭祖时护卫,但听说东安侯想安排自己的儿子方惟钧上。

    这就别怪她了。

    顾望舒是个报复心很强的人,他就像毒蛇一样,趁你不注意咬你一口,你怎么死的都不知道,而且他心狠手辣,以前信陵侯夫人怎么对顾望舒的,她自己心知肚明,她常常晚上做噩梦,小的时候那个被关在柴房,不给饭吃的小男孩,一脸阴鸷的看着自己。

    有时候被吓醒后,半天都缓不过来,心脏生疼。

    有时候她看到东安侯府方惟昌世子之位都没了,怎么就没有想杀徐氏的欲望,反而因为徐氏替他续娶之后,他就去外地入军了,孩子们还放心交给徐氏,徐氏也是傻,如果是她绝对斩草除根,徐氏倒是对那几个孩子还算关照。

    她有的时候觉得徐氏比她宽容,如果知道顾望舒变成今天这个样子,她发誓绝不会那般对他。

    她的年纪已经不小了,儿子却还庸碌,这次若是不拿下这个机会,以后还会有什么出头的机会呢!

    齐国公府想必也是盯着这个位置,东安侯府已经很好了,方惟钧有亲哥哥混的这么好,还有个姐夫是状元,甚至东安侯为了这个儿子和简家退亲,他都已经这么好了,没个这个御前护卫,方惟钧日后依旧可以是东安侯世子。

    他已经没有任何威胁了,唯一有威胁的方惟昌早就被打发走了,亲哥哥亲自让位加持,那么这个位置应该给更需要的人。

    和她附和的齐国公府早就已经败落了,即便争取了也没有,但如果是她的儿子露了脸,还有她郡主的身份,日后若是出头了,不指望和顾望舒一样,但也要让他不敢动她们。

    再者,她只是推波助澜,真正点出这件事情的可是齐国公府,要怪就怪齐夫人好了。

    信陵侯夫人方才的笑意收敛了一点,目光定定的看着远方。

    第103章

    蜜娘看方惟彦脸色铁青,不由道:“你这是怎么了?这事儿我原本还不知道,当初看这本书也就草草看了一点,都还没看完,结局都是雅晴说给我听的。我猜想大概是金淑琴写的,但是她现在都不知道在哪里,已经是惨无可惨,就是意淫我们过的再惨,我也无所谓。”

    就像前世那么多人骂她妖妃,蜜娘也不在意,如果因为这些闲人让她变得跟郭瑾妃一样默默无闻,那她还在后宫活个什么呀!

    她恼火是恼火居然写方惟彦和她青梅竹马,但是并不在意把她写成什么样。

    反正她自己过的很好。

    再者,这种弱者的反击,她根本不放在心上,在她跟前都低眉顺目的人,背后写这些无非就是毫无办法罢了。

    方惟彦则道:“她惨是她的事情,但是这样岂不是让天下人笑话于我们。”

    见蜜娘脸色还好,他想起前世不少人骂她牝鸡司晨,在她做皇贵妃的时候,无数人上书骂她是妖妃,尤其是在皇后被废后,达到了顶峰,但她就是不在意。

    皇上还主动揽事上身:“这个皇贵妃是朕非要封的,你们骂皇贵妃是为何?你们要怪就怪朕,是朕觉得皇贵妃贤德非常,堪为皇后。”

    最后皇贵妃还封为皇后了。

    封后典礼十分隆重,比皇上第一次大婚都不差什么,那也是方惟彦第一次见到新任阮皇后。

    皇上亲自带她接受文武百官的拜谒,她的声势比原配强多了。

    “笑话就笑话,一个小蚂蚁的笑话,谁又如何?”蜜娘勾住他的脖子:“说起来,我还怕别人都知道你对我太好了,大家到时候嫉妒我。”

    方惟彦却道:“蜜娘,我知道你不在意这些,但是你知道吗?我不想别人知道你是因为一些轶事传闻,就像武大郎和潘金莲就因为被朋友造谣,以至于遗臭万年。”

    啊?

    见蜜娘不知晓,方惟彦道:“武大郎原本叫武植,身高八尺,家境贫寒却能考上进士,在山东谷阳任县令,他的夫人潘金莲是知州家的大小姐,乃名门闺秀知书达理。但就是因为武大郎在家贫时接受过一位朋友的救济,他发达了,朋友来投靠他,武大郎因绝口不提资助朋友的事情,就被朋友造谣成三寸丁,潘金莲却成了千古□□。”

    他看着蜜娘道:“自古人言可畏。”

    蜜娘点头:“那我知晓了,就像话本子里的杨家将中潘仁美是奸人,可是实际上潘美他是名将,还参与了陈桥兵变,甚至官至同平章事。”

    “还有元稹,大家都觉得他是《莺莺传》的张生,其实他平反冤假错案,整度法度,可大家记着的还是那些风流轶事,并且对他的印象就是攀龙附凤不择手段始乱终弃。”

    方惟彦点头:“就是这样,还有你不是上次还同我说刘盈和张嫣,还说张嫣死的时候是处子,最后被人封为花神如何。但这些都是出自《汉宫春色》,正史上其实也没有表明张嫣处子如何,倒是记载她夺别人的儿子,《史记》记载的是她诈取后宫人为子。”

    “就像金屋藏娇也未必是真的,最早都只能溯源到汉成帝时期,汉武帝从小就圣彻过人,其母王夫人也十分受宠,梁王犯事后怕被景帝诸杀,还是求得王夫人,正是因为她极其受宠幸。馆陶大长公主只是其一,但也并非是汉武帝上位的主因。”

    “但是文人墨客喜欢用长门赋表达失意罢了。”

    听完方惟彦的话,蜜娘懂了:“你是怕咱们俩因为这本书被人污蔑吗?明明咱们是好人,反而被遗臭万年。”

    大概因为方惟彦是文人,所以就更在意这些。

    他点头:“正是如此。”

    “所以你待如何呢?”蜜娘问。

    方惟彦摇头:“不因人废言,虽然他化用了很多真实人物,但真真假假,咱们若真的生气愤怒,岂不是对号入座,我想的是咱们商量一下,咱们不必去对峙,俗话说要掩盖一件事情,就得有另外一件大事的出现,之后查清楚到底是谁写的这个话本子,金淑琴或者谁都要先查出来。”

    蜜娘突然高兴道:“要用什么大事?”

    “自然也是写话本子,我亲自来写。”

    “写谁?”蜜娘内心暗自期待的看着方惟彦。

    方惟彦笑:“自然是写我们俩啦。”


如果您喜欢,请把《旁支嫡女》,方便以后阅读旁支嫡女第117节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旁支嫡女第117节并对旁支嫡女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