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4

类别:科幻灵异 作者:齐姜 本章:分卷阅读44

    面色不是很友善,不由得加快了脚步跟了上去,施乐跟着后面,也追了过去。

    ?

    ☆、第 21 章

    ? 在T大附近一家菜馆,李明志请了袁皓三人吃了一顿便饭。一顿饭下来,大家交谈愉快,袁皓同李明志的接触有限,但他依旧在心里给李明志画了一个勾。这个人谦和不孤高,精明却并不事事多算计,最主要但是做事情有魄力,实干能力很强。不同于国药厂的一些人,盲目于一些名利利益,反而失了大局观。而这也是袁皓极力促成由李明志牵线的同李氏在美国实验室合作的项目的原因之一。有了这条线,不但学院的实力大增,科研能力增强,学生的出路增多,更能获取更多的优质生源,为学校带来更多的荣誉。这次元旦从X省看望杨教授回来,袁皓便知道,自己老师怕是要退下来了,这样药学研究上一直以来的“南研北制”情况,就会发生微妙的变化了。

    所谓的“南研北制”,四个字道出了当前国内药学研究及药品市场的情况。南方因为历史原因,很早就引进了国外的制药体系,并且X大在内的几个医学百年老校率先学习引进了国外大学优秀的研发思想,在药品研发上,可谓是独树一帜。而北方作为重工业基地,在药品研发上一直落后,却在药品生产流水线上做出了巨大的变革。这也使得如今的药品市场,南方市场以邵氏的清劭制药,恒科制药及罗氏制药为主,在每年的新药品注册上,占领了绝大部分,北方市场则是是以国药一厂、三厂、六厂为主,主要依靠几个院校的实验室进行药剂改良,并且优化生产,大量低成本的出产着一些日常生活必备药品。

    如果说,南方的几个厂商以新药品研发为主,那国药厂则是想办法把那些高额的制剂成本降到最低,力所能及的让所有阶层的人都有药用。

    但这也有各自的弊处,随着知识产权以及专利知识的普及,曾经的一家研发,大家都生产的局面基本上不再存在。南方企业掌握了新的药剂配方,但是自身生产能力不足,并且企业自身的生产条线并不敢擅自改变研发层决定的制剂方法,使得一些新药品价格高,产量少。北方企业有最大的生产线,他们站在院校研究室的肩膀上,所做的事情就是改进那些书生做出来的不适合生产的制剂方法,并且大量生产,奈何研发能力虚弱,只能吃老本,很少有新药品生产。面对这种情况,不是没有人动过脑子,邵氏的清劭制药,曾经提出清劭做研发,交由国药六厂大规模生产,奈何清劭的研发总工死活不让国药六厂的工程师改自己的制剂方法,最后也不了了之。

    饭局上,袁皓和李明志深刻的讨论了目前药品市场的上述现状。

    “研发人员对于生产成本控制这种事情,能做的毕竟还是有限。”李明志感叹到,对此他十分理解,却也无能为力。

    就拿沈冰现在在做的这个项目来说,为了达到预期效果,他们可谓是无所不用其极,甚至把血库里无法输血使用的人血买进来,只为了做实验,虽然最后成功了,但是又有什么用呢?你在大规模生产的时候,自然是不能用这个的吧,成不太高了。最后在选择载体的时候,沈冰几乎是抓破了脑袋,最后好不容易找到替代品,却因为在特定条件下致死率颇高,不得不一度暂停了实验。

    对于李明志的说法,袁皓表示赞同。他师从杨韶信,这个老师名下学生无数,大部分都学了他那种为达实验目的誓不罢休的的决心,也学到了他那绝对不会轻易变动制剂方法的习惯。如今南方的药品市场,杨韶信的学生少说占了五分之一,这可是不可小觑的力量。

    而袁皓自己,因为种种原因到了北方的T大任教,在这里他见到了国药厂为了降低制剂成本大胆敢为的一面,他们在实际生产中有很多的实践经验,这是总蹲在实验室里握着试管里那一点点试剂学者学不到的东西。因此,出身X大又兼容了国药厂风格的袁皓,在教学的时候,对于实验设计很是上心,他追求的就是在最大程度降低成本和实验难度的前提下,得到最好的效果。

    “南北合作还有一段路要走,当年清劭失败了,不知道罗氏能不能成功。”袁皓执着茶杯,看着李明志的眼神中带着些许期待。

    “袁教授的理念同李氏是一样的,只要这次的项目成功,罗氏制药也就成功一大半了。”

    “是资本家的理念吧,追求利益最大化。”

    面对袁皓的话语,李明志笑笑不说话。他是个商人,自然是想办法赚大钱。

    “是为了救更多的人。”突然开口的施乐,让在坐的其余三个人都愣了一下。

    “为什么?”罗致远问出了心中的疑问,他理解李明志作为商人要挣钱的需求,也理解袁皓在药界沉浸多年的思想变迁,只是不理解施乐为什么会突然说出这么热血的话。

    “老师研制救命药,便宜大量的供应,不就是为了救更多的人么?”施乐不大明白为什么这么浅显的道理,他们竟然不知道。

    听完施乐的说法,袁皓第一个笑了,这个小子性子耿直,竟没有想到会是这样的正。在这个社会里沉浸多年,见的多也做的多了,很多最本源的事情反而忘记了。

    “施乐说的没错,只是我们都忘记了……”

    袁皓的感慨落到李明志和罗致远的耳中,让二人不由得陷入了沉思。

    “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侧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责贱贫富,长幼妍媸,怨亲善友,华夷智愚,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

    罗致远熟练的背出了孙思邈的篇里开篇话语。罗定山作为一名中医,经常在罗致远耳边念叨着这些话语。

    这句话,李明志自然也是知道的,自己的奶奶也曾经多次这样说过。

    医者仁心。

    制药者更需有仁心仁术。

    药是救命的药,它在情感上,就已经同普通的商品不一样了。

    “说了这么多,倒不如施小弟一句话醍醐灌顶啊。”

    李明志言语中直接将施乐列入小弟行列,眼中更是钦佩之色难隐。罗致远在一旁看着,心里也是开心的,看来施乐这个愣小子,如今才算真是得了老师的心了。

    袁皓今年的三个弟子,罗致远身上有着太多姜澍的痕迹,让他不由得想要去教导。孙邈成绩斐然,为人机灵圆滑,又颇有些关系,在学院领导那里吃的开,他抹不开面子。施乐原是统考学生中成绩资质最好的一个,就是性子直,只是如今这样直性子的人少了,袁皓从他身上看出了一片赤子之心,到也是第一次觉得,这个小子似乎


如果您喜欢,请把《重生之未命名》,方便以后阅读重生之未命名分卷阅读44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重生之未命名分卷阅读44并对重生之未命名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