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节

类别:科幻灵异 作者:甜饼 本章:第41节

    回去的时候因为货太多,还被司机要求打了一张货票。

    等到了长尾镇大包小裹搬进屋,常红心一下子闪身进来,“小雨啊,这回还有没有上回那种花棉布啊。”

    “没有,人家就是印错了那一批,现在要拿就是好货,价格可不一样。”常红心一大早拜托的,舒雨还真替她问过。

    常红心一脸失望,但丈夫是跟着一起去的,想来也不可能骗她。

    只好又道:“那你下回再问问。”

    舒雨趁机说道:“那不是卖给货郎的吗?我们家还负责给他们带货啊,谁有那个功夫。”

    她也不可能因为这点处理的布料赚什么钱,本来就累还给别人带货,凭什么呀。

    常红心没想到舒雨会这么说,气得转身去找金明天抱怨。

    没想到金明天却乐了,直接问她,“你平常不就是这么教育他们的吗?做人不能太大方,得学会斤斤计较,吃不穷穿不穷,不会算计一世穷。怎么,现在知道是什么滋味了。”

    常红心被金明天噎的一个字说不出来,越发生气,高声道:“又不是别人的事,这事是我跟他们家合作做的生意。”

    “你,你还会做生意?”金明天一拍脑门,是啊,按常红心的个性,怎么可能帮着别人问这种事呢。只有一个可能,就是这事她在里头占着好处啊。

    “当然了,那一百块买布的钱,我和他们家各出五十。等卖出去了,咱们俩家五五分。”常红心很是得意。

    城里人不要这种印错了的花棉布,但出入不方便的偏远农村怕什么,人家拿来做床单,被罩,衣裳,什么都可以,用处大着呢。

    听到只有五十块,金明天暗松一口气,也没多说什么,只半开玩笑让她等着发财。

    常红心听了直乐,“发了财我还能用在别人身上。”

    又严肃起来,“你回回跟小雨一块去,要是有合适的布料,你可记着点开口。你带着点钱,就当是我们直接买的,你给带回来。”

    “行了。”金明天挥挥手,表示知道了。

    内心对媳妇的小心思嗤之以鼻,常红心能跟他们村的货郎一块赚到钱,他敢把自己的金字倒过来写。

    舒雨再次接到姐姐的来信,里头说了对丽姐的安排,又说丽姐几乎不用她帮什么,一来就自己忙开了。

    而且丽姐知道她是裁缝后,好像有什么想法想说,但是又没开口。

    舒雨看着信“噗嗤”一笑,丽姐怎么可能没想法呢。提笔写了回信给姐姐,如果她有空的话,可以效仿自己之前做的那样,给丽姐供货。不过,一定得丽姐自己开口,她可千万别主动。

    很快就是路晁的回信,很意外的是,里头夹了一页纸是路阿姨亲自写的。表示对她所说的防骗指南很感兴趣,问她能不能将稿件寄过来给她看看。

    本来是想让儿子转达,后来觉得还是自己写信过来比较好。

    其实路阿姨亲自写信过来,就已经说明她很重视这件事,至少是对这个思路有兴趣的。

    但没有看过稿件之前,她不好拍着胸脯说什么大话,毕竟舒雨的年纪摆在这儿,立意再好,一个十四岁的少女写出来的东西,究竟能不能看还真不好说。

    舒雨打开抽屉,里头摆着好几封退稿信,都是她之前寄出去又退回来的。这事她跟谁都没有说过,只跟路晁抱怨过几句。

    只是没想到,他会跟他妈提起来,看样子是想在他妈面前,替自己争取一个机会。

    舒雨在心里打鼓,之前寄的一直都是杂志类的编辑部,从来没打过出版社的主意。毕竟出书这种事,她连想都没想过。

    也许是个机会呢,舒雨干脆也不再多想,把稿件塞进特制的大信封里,熟练的写上地址。

    第60章 茶话会

    夹棉的涤纶料子表面光滑, 厚度适中, 可塑性极高,舒雨又开始在自己的草稿本上涂涂画画,设计适合冬天穿的棉服。

    因着马上就要毕业考试也同样是升学考试,哪怕天气好了, 舒雨也没回家住,一直住在学校的宿舍里。

    毕业没什么说法,当时基本上念完了初中, 参加毕业考试就给发毕业证。但升高中也是要看成绩的, 成绩太差不收。

    舒雨在考试前收到姐姐寄来的的包裹, 吃的穿的用的, 都是京城最流行的小玩意儿。还有一支钢笔, 压在一块黄符纸的上头,放到钢笔盒里。信里特意说, 这是她去孔子庙里求来的。

    现在不仅不破四旧, 反而还在修缮之前被破坏掉的庙宇以及宗教场所。国人见庙就拜的习惯也在慢慢恢复,特别是为了家里的考生求符的地方, 更是挤得比过年的庙会还热闹。

    舒雅拉了丽姐一块去求来的,说是能保佑她考试顺顺利利。

    顺便在信里告诉她,丽姐的生意已经开张, 婚纱和礼服的租赁生意十分火爆,丽姐还抽空在学化妆,除了租赁还能再赚一份化妆的钱。因为忙不过来,服装生意暂时搁下, 说是专心把婚纱的事忙起来再说。

    程燕一边吃着舒雨给她带的好吃的,一边含糊道:“有个姐姐可真好,要是我有个姐姐就好了。”

    “拉倒吧,我姐姐只会跟我打架抢我的东西。那么大个人了,一点也不懂事。”坐在前排的女生转过身子跟他们一块开小茶话会,听了程燕的话,赶紧咽下嘴里的东西,表示她不服。

    “就是,还得分人,我哥也不怎么样,比我还娇气。”几个关系不错的女生,趁着课间休息功夫坐在一块说话吃东西,这会儿都跟着点头,家里有哥哥姐姐的人可不少,但象舒雅这样的可没几个。

    舒雨只是笑,心想如果不是父母的意外,舒雅和自己都不会改变,他们过的应该是和大家一样的生活。吵吵闹闹打架抢东西不懂事又有什么不好,被父母宠着爱着的小孩子,才有资格不懂事啊。

    这种小团体的茶话会,最是八卦传播的好时候,前排的女生吃了舒雨这么多东西,当然也要贡献点什么。

    压低声音一笑,“李巧最近又在说了,说叔婶不让她念高中。”

    程燕听了差点喷出一嘴饼干沫子,“她也得考得上再说这话吧。”

    就她那成绩,根本考不上高中,那是让不让她念的问题吗?

    “你们又不是不知道,她不这么说,怎么把问题甩给别人。”大家都捂着嘴的笑,这话算是猜中了李巧的心思。

    不过他们不知道的是,李巧正好从走廊路过,站在窗户外头把这段话听了个十全十。听完整个人就不好了,回了自己班,手指头揪着衣服角,眼泪“扑簌扑簌”的往下掉。

    同桌叹了口气,默默翻出自己的课本作读书状。李巧“哇”的一下就哭了,让人想装听不见都难。

    “怎么了这是。”同桌装不下去了,只能转过脸安慰她。

    李巧边哭边说,恨得直咬牙,“他们一个个过的是什么日子,跟富家小姐似的享福。我过的是什么日子,我都这么惨了,还要踩我一脚。是不是非得我死了,他们才甘心。”

    同桌心想,你死不死关人家什么事啊,你过的什么日子,更加不关人家的事。

    你说你没事去招惹舒雨干什么,人家一来学校就干了件大事,抓二张立了大功。

    再说成绩,人家学习努力,成绩一年比一年好,大家眼看着起来的。

    最后说人缘,人家对谁都笑呵呵的,不惹事非不说闲话,不说多少人喜欢,反正是没听说谁格外讨厌她。

    都是没了父母,人家跟舅舅舅妈住一起,谁信一点矛盾都没有,可打人家嘴里就没说过一句舅舅舅妈不好的话来。遇到人问,嘴里也只有好话。

    可这些话同桌哪里敢说,真说出来,李巧非得死在她当面不可。

    只能出于同桌的责任敷衍的安慰道:“人家就是随便一说,也是无心的,你跟他们计较什么呢。马上就毕业了,以后也不用再打交道。”

    反正你们也不是一条道上的人,等毕业了,人家上高中的上中专的,你得回家待业。有这功夫生这些闲气,倒不如打听一下哪儿招工,不行给人家私人老板看看店也行,总好过白待在家里。

    李巧听了,意外的止住眼泪,露出若有所思的表情来。同桌一见劝住了,欣慰的拍拍胸口,自己调解的功力又见涨啊,照这样下去,以后是不是能去居委会试试。

    同桌畅想自己的就业计划时,并没看到李巧忽然冷笑一声,用只有自己听到的声音说了一句,“呵,上高中,你凭什么呀。”

    舒雨收到路晁的来信,第一页又是路阿姨亲手所写,而且是好消息,出版社觉得稿件的立意非常好,而且用故事的方法写出来,生动活泼有趣的同时还能受到教育,殊为难得。

    所谓的教育一直是中国文化界颇为人诟病的一个恶习,早年前你说民众需要教育,也还能说得过去,大家文化水平不高,见识不广,需要见多识广的文化人给点拔点拔。

    可是随着教育的普及,再去谈教育民众就变得十分牵强,因为往往那些负责教育的文化人,还没一个普通者的文化水平高呢。一旦出现这种倒挂,僵硬的教育语言只会起到反作用。

    者心中一晒,就你这还教育人呢,人丑就该多读书。

    不过这个时候嘛,教育还是个好词儿,说明你写的内容政治正确。作为一本书来说,就成功了一半。

    出版社要出版,路阿姨来信告诉她这个好消息,还说会尽量给她争取最好的条款。出版社的意思是想用一笔钱买断,大约在一千五左右。这笔钱放在这个时候可不少,等于是一个普通工人二年左右的工资。

    好处是这笔钱不少,坏处是如果这本书卖得再好,也和作者无关,等于是买断给了出版社。而且买断就等于是卖掉了这本书的所有权益,基本奔着一本书的一辈子去的。无论多少年后,作者都不可能再拿回版权。

    路阿姨告诉她,还有一种叫作版税,一般只针对比较出名的作者。就是印刷一版给一版的钱,按书本定价的比例来支付。

    好处就是如果书卖得多,可以再版那作者就一直有钱拿。坏处是现在的书籍销量普遍不高,很少有书能够再版,生命力可能就只有那么第一版的几千本。这么算的话,这钱就少得可怜了,不如买断来的保险。

    版税有具体的年限,一般需要协商,有三年五年的,也有八年十年的。

    路阿姨的意思,这两种方式她都告诉她,让她自己选择,不管选哪一种,她都可以帮着争取。

    舒雨看着信,觉得路阿姨挺够意思的,不管哪个行业,一个外行人刚闯进去的时候,多多少少要交学费。有个内行人肯给你指点,当真是她的运气。

    知道现在出版的收入不会太高,舒雨也没打算靠这本书赚多少钱。

    但买断等于是把一本书的寿命从生到死,直接捏在了别人手里。这一点,是她无法接受的。

    显而易见的选择版税,至于版权的年限,她选择了三年。

    至于会不会因此而导致这本书出版不了,其实这就是一个心态问题。如果舒雨是个希望靠写作成名,甚至还要靠写作吃饭的作者,在讨论合同的时候,肯定处于弱势的一方,只能别人说什么,你应什么,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

    但她没有这方面的担心,换成成语就是无欲则刚。更何况,有路阿姨的话在前头垫着呢,人家愿意帮她争取。

    人和人之间的来往,不是你欠我人情,就是我欠你人情。大家的关系就是在一次次欠人情,还人情的过程中,逐渐加深的。

    琢磨完这件事,继续往下看信,下头就是路晁的信了,上回舒雨把郑升的事给他提了提。这次回信,他特意解释了几句。

    “许然在美国的地址一直没有变过,不是郑升联系不上他,是许然回信明确拒绝他之后,还不断写信去哀求,许然实在不知道该怎么回应,只好不回。”

    果然是这样,郑升根本不知道去美国意味着什么,固执的认为是许然一句话就能解决的事。被许然拒绝之后,还不肯死心。

    路晁知道这件事,特意写信给郑升解释现阶段去美国,根本是不现实的想法。如果他真想去美国,无论是自身还是金钱都得有一定的准备,才能再谈到让许然帮忙。

    可是郑升却不这么想,他认为是路晁从中使坏,才让许然不帮他。种种言论即狭隘又可笑,让人十分无语。

    因为这事说出来只会让人心烦,所以他才没有特意跟舒雨提,没想到,郑升会跑去找舒雨。

    又提到他也看了舒雨所写的防骗指南,实在没想到她还有这方面的才能。又说出版社那边看完了稿子就很喜欢,让她有什么要求尽管提,千万别为了出版而放弃自己的正当权益。

    显然他是特意去了解过出版的相关规则,才特意提醒她,言外之意其实也是鼓励她选择版税。

    舒雨愉快的提笔给他写着回信,就听到院子门“哐当”一下子打开,舅妈怒气冲冲回到家里,冲着堂屋里给儿子念故事的金明天吼道:“你跟我一起去,我就不信要不回这笔钱。”

    作者有话要说: 留评发小红包,么么大家!!!

    第61章 提防

    舒雨赶紧放下笔, 去堂屋问道:“舅妈, 出什么事了?”

    周未的一大早,常红心就骑着自行车出去,去的时候满脸笑容,没想到回来的时候怒气冲冲。

    金明天却像没看见常红心的怒气一样, 慢条斯理道:“什么事你就让我跟你一块去。”

    “我的钱啊,整整五十块,烂……的龟……, 下三滥的……”一长串骂人的词蹦出来, 似有滔滔不绝之势。

    舒雨赶紧将金阳拉出去, 让他到自己屋里呆一会儿, “你就在我屋里写作业, 一会儿再出去。”

    “姐姐,我不会和黑皮一样吧。”金阳一脸忧愁。


如果您喜欢,请把《重生一九八二》,方便以后阅读重生一九八二第41节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重生一九八二第41节并对重生一九八二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