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2

类别:都市言情 作者:诸佛龙象 本章:分卷阅读42

    下自己,这份功劳即使被分去一部分,剩下的等成书的时候也够他升上一两品了。

    而且他还有一个打算,章严维现在还没有重回内阁,他何不先去著书,等章严维重新掌权,他再进入朝堂,他之后的路肯定会好走上不少。

    纪良和审视的看了宁砚两眼,放在案上的手点了两下。

    “你想好了?”

    其余新进翰林院的人也都看向了宁砚,似乎是在疑惑为什么宁砚会接下这份差使。

    宁砚对周围的视线恍若未见,躬身作揖,认真道:“下官想好了。”

    “好,等辞书开始修订的日子定下,我便会差人告知于你。”

    第一天上任,除了接下了一份差使外,宁砚就干了一件事,就是校对了一本书,然后就是大片的空闲的时间,直到申正才被允许回家。

    他都可以想象一直想做点大事的宁伯生是如何一日日的在翰林院中闲坐着,直到郁结于心后,辞官离京的情景。

    **

    回到家,换上一身常服,宁家便聚在一起吃饭。

    什么食不言寝不语的习惯,在宁砚到这里后已经消失在了宁家的饭桌之上。

    宁砚在外不是一个话多的人,像今天在翰林院校书,他几乎一句话不说。

    但在家里,他总想和两个女人分享一些事情。

    而陆秋歌永远是他最忠实的听众。

    吃完饭,趁着陆秋歌去厨房收拾的时候,白淑兰将宁砚叫到了她的房间里。

    不等宁砚问有什么事情,白淑兰便先说到:“我今天带秋歌去看大夫了。”

    宁砚一听,急忙问道:“看大夫?娘,是不是秋歌生病了?”

    “没有,你别乱想。”

    白淑兰说着压低了声音对宁砚道:“大夫说了,秋歌的身子很好,不是难生养的人。”

    “娘,你怎么还怀疑秋歌难生养呢。”

    宁砚不赞同的说到。

    “宁家现在就你一个男丁,你们成亲三年多了一点动静都没有,我怎么可能不着急。

    宁家一天没后,我就安不下心,你爹和你爷爷在天之灵也会不安心的。

    不过你放心,秋歌懂事,她没怪我。”

    “那也不能……”

    白淑兰打断了他。

    “你找日子也去看一下大夫。”

    宁砚顿时静默。

    他娘怀疑完秋歌又来怀疑他了。

    不过也难怪,成亲三年还没有孩子的人少之又少,他娘心急也属正常。

    但这是又不是两个人身体的问题,是他觉得他当时那个年龄要孩子太早了,所以在他的刻意之下,这三年才无所出。

    这次经白淑兰这么一提,宁砚也觉得,现在的确应该要个孩子了,他和秋歌的孩子……

    作者有话说:

    关于著书升官不是我捏造的,历史有迹可循。

    明朝名臣陈敬宗任庶吉士时,参与的修订,书成后授官刑部主事。

    男主第一步就是走这么一条路,我觉得这是最稳妥的。

    第31章 崭露头角

    一个月后,翰林院接到了编修辞书的旨意, 由翰林学士纪良和主持, 翰林院各官署从旁协助,务必在三年内完成辞书的编撰。

    而与这道圣旨一同到的还有另外一道经由内阁发出的圣旨。

    晋升正七品翰林编修周维为从六品翰林修撰。

    周维就是这次科举的探花, 不过一个月的时间久官升一级, 也算得上是一件稀奇事了。

    但翰林院里的气氛却悄然的微妙了起来。

    为什么?

    因为状元未动, 探花先行了。

    一些人看着孙思邦这个状元和周维这个探花的眼神都微妙了起来。

    他们两个人之间的气氛表面看起来比较和谐,但暗地里是如何的刀光剑影就无人知道了。

    而宁砚, 有了编撰辞书的任务后,光明正大的避开了这场无形中的争斗,踏踏实实的去准备著书了。

    为了辞书的编撰, 纪良和专门腾出了一间屋子供参与的官员之用。

    屋子紧临着翰林院的藏书阁, 方便编撰辞书时翻越典籍。

    在编撰工作开始之前,纪良和将所有参与的官员召集到了一起, 共同商议一些编撰事宜。

    翰林院共计有二十六人参与辞书的编撰。

    屋内, 纪良和坐在主座上, 右手旁的桌子上放着茶盏还有几本书,最上面一本是,最下面的则是,中间的是一些其他的辞书。

    编撰新的辞书, 借鉴是避免不了的。

    其余人分坐在左右两旁, 四品到七品不等, 宁砚这个从七品的庶吉士自然就坐在了最末尾处。

    前面的人还有桌子, 桌子上还放的有茶, 到了宁砚这里就只剩下椅子一把了。

    等所有人都到了后,纪良和才开口道:“辞书汇天下字,解天下字。

    内容之纷多,数以万计。

    编撰之前,首先要定的就是文字的序列问题,本官想听听你们的看法。”

    第一个开口是一名翰林主事。

    “大人,卑职认为可以沿用许慎之法,划分五百四十部,再根据如今大凉的文字在部首之下进行填充。

    前朝修订辞书之时,就是采用的这种方法。”

    这人话刚说完,就有人认同的附和起来:“下官也是如此想的。

    先人有采用过按意分类。

    但一字多意之时,就会产生重复的问题。

    按部划分的确是最好的办法。

    清晰明了,便于查检。”

    “下官认为按部分类是最好的方法。”

    一番问询下来,几乎所有的人都觉得应该遵循所留之法。

    纪良和沉吟了一会儿,将视线放到了一直没说话的宁砚身上。

    “宁砚,你怎么看?”

    从刚才他就有意无意看宁砚,结果发现不论别人怎么说,他都一副气定神闲,温润淡然的样子。

    看似沉默寡言,却给他一种胸有成竹的感觉。

    在一片瞩目之中,宁砚不慌不忙的从袖子里掏出了一沓纸然后起身走向纪良和,双手将纸递给了纪良和。

    “大人请看这个。”

    纪良和将纸展开,一眼看去,一个个的部首整整齐齐的被写在纸上,纪良和的眉头挑了一下。

    “下官也认同众位大人的看法,所创的分部的方法是最合适用来编撰辞书的。”

    宁

    砚侃侃说到。

    “但下官又认为,所用分部之法太过繁琐,九千余文字分为五百四十部,部首繁多,很大程度上加大了检索文字的难度。”

    “这一个月我一直都在研究这本书,发现其中有很多部首没有必要单独被列出一部,完全可以被合并到一起。”


如果您喜欢,请把《科举之首辅》,方便以后阅读科举之首辅分卷阅读42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科举之首辅分卷阅读42并对科举之首辅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