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72

类别:都市言情 作者:诸佛龙象 本章:分卷阅读72

    应该就是章公和我说过的兑票了,这也算是开了纸币的先河了。

    只是不知道这永富兑票铺是什么情况。”

    “这东西一个使用不当,可是会造成通货膨胀的。

    要我说,这种兑票的发行还是应该官府把控的好。”

    “对了,这些兑票哪儿来的?数额还这么大。

    这五张加起来都有一千两了。

    我全部的身家也没这么多。”

    自言自语的说完,宁砚给自己倒了一杯水一饮而尽后,揣上兑票就出了房间。

    门外的柴浪听到开门声抬头看来。

    “大人,您起了。”

    “秋……夫人呢?”

    柴浪回到:“夫人去花园了。”

    宁砚颔首,抬脚便向后院花园处走去。

    陆秋歌正在花园内散步,宁砚看到后就跟上一起慢走了起来。

    陆秋歌看了他一眼,问道:“怎么头发都不束好就出来了?”

    “刚才头疼,就随便弄了一下。”

    宁砚回答到。

    “谁让你喝那么多酒的。”

    陆秋歌嗔怪了一句。

    “过来,我重新给你束一下。”

    在一旁的石凳上坐下,趁着陆秋歌给他重新束发的时候,宁砚掏出了兑票问道:“这些是哪儿来的?”

    陆秋歌手一顿,奇怪道:“你怎么问起我来了?这些都是从你衣服里拿出来的,不就是你带回来的吗?”

    “我带回来的?”宁砚敲了敲自己的脑袋,细细回想起来,昨晚私宴结束,自己晕乎乎的被人簇拥着往外走的时候,好像的确有人往自己的怀里塞了什么东西。

    原来是这些兑票。

    兑票一共有五张,应该是在场的那五位商人塞给他的。

    也只有商人才会出手如此大方了。

    五个人,一人两百两,合计一千两。

    难怪有人说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

    他只不过是去赴了一个宴,就有人给他送了价值一千两的兑票。

    照这样下去,要是在金陵待上个三五年的,等他回上元府的时候,就真的家财万贯了。

    感慨一声,宁砚举起了手中的兑票。

    “秋歌,你知道我手里这五张纸值多少钱吗?”

    “多少?”

    “白银一千两,整整一千两,把它们兑换成银子,能装满一个大箱子。”

    陆秋歌的手直接就抖了一下,她这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多的钱。

    更别说还是值这么多钱的纸了。

    “你从哪儿来的这东西?”

    “昨天赴宴时五个商人塞给我的。”

    “那要不要送还回去?”

    “送还?不,还不得。”

    那些商人既然敢在私宴上,当着那么多人的面公然塞钱给他,就证明这在金陵的官场是一件平常,甚至是墨守成规的事情。

    在场的那些官吏,包括窦良锋,肯定都或多或少收过钱财。

    他要是将这些钱送回去,那那些人就该提防着他了。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他要是执意要清高的话,他就会被独立起来了。

    所以这个钱他不能还。

    他也不怎么想还,有白拿的东西傻子才不要呢。

    反正不是搜刮民脂民膏得来的,既然想讨好他,他收着就是了。

    作者有话说:

    我发现评论区大多数都是单身狗,情人节不是吃着狗粮,和自己、和手机过,就是和爸妈过,嘿嘿。

    ——来自一名母胎单身狗的嘲笑。

    第50章

    宁家是金陵有名的望族, 枝繁叶茂,子息昌盛。

    往上数, 出过首辅, 出过大将军,在金陵可谓是家喻户晓。

    但近几代却无出众子弟, 是以宁家日趋没落。

    数十年间族中官职最高的人也不过是正六品的知县。

    而所谓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在金陵也是排的上号的大家族,就是远没有以前风光了。

    现任宁氏一族族长的是宁家嫡系三房的人, 名为宁远志, 是个举人,却没捞到一官半职。

    他的长子宁磊只是个秀才,却让他托人在府衙谋得了从八品的典史的差使。

    私宴结束的第二天, 父子两人谈话之时, 宁远志第一件事就是询问宁砚这位新来的审判史。

    “磊儿, 昨日一见, 觉得那新来的审判史为人如何?”

    宁磊想了一下后说到:“和传言中一样, 年龄不大, 应该比我还小上数岁。

    为人看起来的很谦和,举手投足之间又谨慎随和, 反正不简单。”

    宁远志听后,长叹一声,感慨道:“年纪轻轻就成了正五品的审判史, 我宁家又何时能出这样的人, 来重振宁氏家门呢。”

    “父亲, 其实还有一件奇怪的事情。

    那个审判史和我们是同宗,都姓宁。

    这本来也没什么奇怪的,关键是他名砚,也是带石的,你说他会不会就是咱们宗族的人?”

    “不会。”

    宁远志摇头道。

    “嫡系、旁系之人族谱中都有记载,我可以肯定没有这么一号人。”

    “可能是我多想了,这就是一个巧合吧。”

    而在这时,宁远志却是忽的想到了什么,脸色都变得有些凝重起来,自言自语道:“如果真的是我想的这样,那……不行,我得去找一下父亲。”

    说完,不等宁磊询问,宁远志起身就快步离开了。

    **

    “大人,这是近五年金陵粮运、家田还有水利在府衙留存的卷宗。”

    府衙,公房内,主簿冀张弛将怀里抱的厚厚的一摞书册放到了宁砚身前的桌案上。

    宁砚拿起最上面的一本翻开,第一页就五个大字:丁子年粮运。

    丁子年是去年的纪年。

    抬头对冀张弛说到:“你搬把椅子坐我旁边,我有不懂的地方你就负责给我讲解。”

    冀张弛连忙摆手。

    “不敢,不敢。

    下官站着就好。”

    “有这么多呢,你总不能站一天吧。

    听我的,搬把椅子去。”

    “下官多谢大人恩典。”

    先感恩戴德了一番,冀张弛才跑去搬了椅子,浑身不自在的坐在了宁砚的旁边。

    每当宁砚指着不懂的地方问他时,立刻就

    给他解说。

    总体来说,在地方府衙工作绝对是比在上元府要轻松的,尤其是宁砚这样有官位在身的人。

    分属的事情做完后,其余的时间就可以算是闲暇时间,可以自由分配,不用成天待在府衙中。

    而且宁砚只是府衙的二把手,大多数的事情还是由窦良锋这个太守来处理,他只需要在窦良锋处理后,确认无误之下联署一下自己的名字,让政令正式生效。

    而且府衙各项分工也都比较明确,主簿、典史都很大程度的分担


如果您喜欢,请把《科举之首辅》,方便以后阅读科举之首辅分卷阅读72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科举之首辅分卷阅读72并对科举之首辅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