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中国信息业的“飞鸽使者”

类别:文学名著 作者:梁素娟 本章:第一章 中国信息业的“飞鸽使者”

    熊晓鸽有着自己的“媒体帝国梦”:“我的梦想很坚定,在中国打造时代华纳那样的媒体帝国,打造中国式的时代华纳,这是让我最有激情的。”熊晓鸽的“媒体帝国”,是一个“超越时代华纳的信息帝国”,“为国人提供包括互联网、出版、会展、音像、电视、电影在内的全方位、专业化的信息服务,帮助他们提高生活质量”。

    土生土长的“洋”VC

    在当前中国,最热门的话题莫过于“金融”、“投资”。而与这些话题联系最紧密的有这样一类人——投资者,他们有一个专属名词“VC”。

    在中国做VC的,基本上都是清一色的海归。这群人有两个主要特点:一是他们看好中国市场的发展前景,觉得做投资对中国经济以及个人发展都会有很大的帮助。因此他们都非常的努力,每个人都会发奋工作。二是这些人都在国外读过名校,有过国外大企业的工作经验,最重要的是他们在出国前都在中国长大,属于“土生土长”的中国人。

    在VC阵营中,有一个人被称为“中国VC第一人”,他就是IDG的全球常务副总裁兼亚洲区总裁熊晓鸽。

    1991年,熊晓鸽就从美国回到了中国,而在当时,中国根本没有几个人知道VC到底意味着什么。熊晓鸽是最早在中国提出“风险投资+个人创业”的人,他“第一人”的地位,毋庸置疑。

    熊晓鸽自从1991年11月加入IDG,在中国已经做了十几年创投。在他的带领下,IDG在中国已经投资了一百多个项目,涉及领域包括软件、网络、电信和互联网等,更打造出一批行业领域的佼佼者。

    打造出行业领袖企业的同时,在熊晓鸽的“助推”之下,中国更是产生了一大批财富新贵。曾有统计机构统计过,IDG已经为中国打造了125个千万级、亿级的富翁。熊晓鸽在这些财富新贵的背后暗暗地用劲,让他们成为市场经济大潮中的顶尖“弄潮儿”。

    在熊晓鸽之前,中国根本没有“VC”之说。在短短的十几年间,熊晓鸽和IDG几乎捧热了整个中国VC市场。而实际上,IDG在美国并不是特别大的投资基金。提到IDG,必然要提到他的创始人麦戈文。

    麦戈文,是美国国际数据公司(International Data Group,IDG)的创始人。这个美国人最早从事的是媒体出版行业,他与中国的渊源还得追溯到1980年,那一年他出资与中国合作创办了中国的《计算机世界》。

    麦戈文是一个对中国有着浓厚兴趣的美国人,他一直都很看好中国的市场环境,所以才会在改革开放之初就迅速杀进中国市场。只不过,他也许没有想到自己早年对中国的兴趣,会为IDG日后在中国VC领域的精彩表现打下基础。

    1988年,还在美国留学的熊晓鸽,供职于美国卡纳斯出版集团。那时,熊晓鸽作为一名记者,已经开始接触大量的风险投资公司。也是在这期间,他结识了麦戈文。

    对中国市场的共同看好,让两人的金融理念碰出了火花。随后,在1991年熊晓鸽加入麦戈文的IDG,他也成功地说服麦戈文在中国开展VC业务。在加入IDG的当年,熊晓鸽便以IDG董事长亚洲业务开发助理的身份回到中国。

    在美国,IDG是以It传媒与信息服务而知名。到了中国,熊晓鸽让IDG与VC紧密联系在了一起。

    很早的时候,IDG也搞过投资,麦戈文投过一个著名的互联网公司——网景。麦戈文以200万美元投资,最终取得了1亿美元的回报,但这并没有让IDG在VC领域获得多大的知名度。那时麦戈文投资网景纯粹是个人投资行为,没有像其他专门做风险投资的基金那样进行过融资。所以,在很多实力雄厚的国外投资基金眼中,IDG只是个“无名小辈”。

    不过,自从熊晓鸽加入IDG后,在中国市场上的投资者们,再也不敢小觑这个土生土长的“洋”VC了。

    1993的6月,在熊晓鸽的撮合下,IDG出资2000万美元与上海市科委共同创立了中国第一家风险投资公司“太平洋技术风险投资(中国)基金”,这就是后来更名为IDG技术创业投资基金(IDGVC)的前身。自此以后,熊晓鸽也成为将西方风险投资引入中国的“第一人”。

    投身投资领域的熊晓鸽,没有像别的投资者那样各个领域“撒网”。熊晓鸽有自己的选择:他只专注于投自己熟悉的tMt(电信、媒体、科技)领域。在初入投资领域时,熊晓鸽带领下的IDG没有走太多的弯路。

    选定目标领域后,熊晓鸽耐心等待。从1999年开始,熊晓鸽致力于做“早期投资”。5年后,随着中国互联网业的兴起,熊晓鸽早期撒下的种子开始蓬勃发展。

    2004年,IDG在过去投资过的110多个项目中获得了超过50%的回报。这远远超出了国外VC投资的回报率,熊晓鸽让IDG在中国红过了美国绝大多数的投资基金。

    此后,美国的投资者们也开始关注起中国市场。在美国风投会议上,讨论的VC议题70%在中国,30%在印度。通过IDG的案例,美国的VC们已经对中国市场有了足够的认可,进入中国的脚步也逐渐急迫起来。

    在中国做VC的,往往都很低调,熊晓鸽也是如此。他很少刻意去宣传自己,因为他知道,“VC品牌不是看你说得多好,而要看你投的项目,看你的回报”。

    尽管如此,IDG在中国已经形成了一个品牌。这并不是IDG宣传的结果,更多的是一种口碑。在中国出版界,《计算机世界》的成功,在传统领域为IDG的发展营造了一个良好的氛围,这也增加了IDG在中国的影响力。

    当然,还有熊晓鸽为IDG量身定制的战略部署:一手牵着市场,一手拉着政府。最初,IDG进入中国的时候,就分别与北京市科委、上海市科委以及广州市科委进行风险投资方面的合作。与政府部门的合作,虽然回报并没有想象中的那样高额和快速,但IDG和熊晓鸽的影响却得到了提升。

    虽然一直保持着低调,但这并不能削弱熊晓鸽在中国投资领域的影响力。早在2003年,在香港成立中华创业投资协会时,熊晓鸽就被推选为秘书长。在一些相互熟知的投资者圈子内,熊晓鸽更被人尊为“熊老大”。

    作为一个投资者,熊晓鸽见证了很多人的成功:张朝阳、丁磊、马化腾、江南春……同时他也看着国内VC阵营日益壮大:周全、沈南鹏、张帆、章苏阳……

    这个总是笑眯眯,长着一张娃娃脸的“洋”VC熊晓鸽,一直在以自己的努力为中国的经济发展作着贡献。

    人生最大的赌注是自己

    1986年,熊晓鸽孤身一人去美国留学,身上只带了38美元。在北京的候机室里,熊晓鸽对自己说:“没有退路了,赌一把吧。”直到在上海转机时,熊晓鸽才为自己找到了一个解脱的理由:“至少自己要比当年那些被卖到美国的劳工们要幸运得多。”

    乐观的性格,让熊晓鸽找到了心理平衡点。他没有过多地去体会挫折所带来的痛苦,而是始终积极地面对挑战。熊晓鸽知道,人生最大的赌注就是自己,当一个人对自己有十分的信心时,别人才会对你有十二分的信心。

    当熊晓鸽把自信、乐观向上的一面呈现给大家的同时,他也在向别人证明着自己的才华。

    1987年,熊晓鸽在进入波士顿大学8个月后,就顺利拿下了硕士学位。1987年,他又进入弗莱彻法律与外交学院攻读博士学位,这所名校的学位并不好拿,熊晓鸽还在卡纳斯集团做兼职记者。工作、学习两不误,熊晓鸽不仅顺利拿下博士学位,在1991年,卡纳斯集团还委任熊晓鸽做香港地区的经理。不过,在这个时候,熊晓鸽的“赌性”再一次让他做出了新的选择。

    在仔细分析了自己的处境和优劣势后,熊晓鸽觉得人只有干自己最喜欢的事,才能真正有所作为。熊晓鸽最喜欢的是出版,或者说是信息技术产业服务。在这方面,当时的中国几乎是一片处女地,对中国的了解,使熊晓鸽拥有多数西方人无法相比的优势。

    熊晓鸽在这个时候,联系了早年认识的IDG董事长麦戈文。之后,熊晓鸽加入IDG,从主管亚太地区的出版物开发事务做起,直至今日的IDG全球副总裁。

    熊晓鸽一步一步走到今天,名气也越来越响。很多人会问,他到底干了些什么?要解释清楚这个问题,其实并不容易。

    熊晓鸽曾经涉足的领域很多,而且这些领域间的跨度又都比较大。他最初的职业是名记者,这既是他儿时的梦想,也是他最引以为豪的职业。当年,熊晓鸽曾在新华社国际部工作,还曾和水均益分在一个组。那时,年轻的熊晓鸽常常主动请缨,要去战事频繁的中东和东欧当战地记者。即使现在,熊晓鸽仍喜欢在一些会议上偶尔客串一把记者。

    熊晓鸽之后的事业大致可以划分为两部分:风险投资与媒体出版。

    在美国,风险投资十分盛行,硅谷就是风险投资作用于高新技术产业的结果。熊晓鸽将风险投资的概念和国外资金引入中国,作为最早的风险投资人,他经手的风险资金已经有十几亿美元。熊晓鸽做风险投资的目的很简单:“就是想帮助创业者,想法让他们取得好的成绩。”

    而在媒体出版方面,熊晓鸽也有着不凡的成绩。是他最早将《时尚》系列的十几种杂志引入中国,当国内多数人在阅读此类期刊的时候,恐怕很少有人会将手中的杂志同熊晓鸽扯上关系。尽管一直做着“幕后英雄”的工作,不过在熊晓鸽的努力之下,中国大众的生活品质和消费理念在渐渐改变,这一切都让熊晓鸽有种心满意足的感觉。

    不管是风投还是出版方面,熊晓鸽都能取得不错的成绩,他的人生历程值得细细品味。

    熊晓鸽有着乐观开朗的性格,在很多人眼里,他完全没有一般企业家的“暮气”。熊晓鸽更像一个快乐的小男孩,自信、乐观而又直率。

    乐观源于自信,没有人天生就是自信的,熊晓鸽也不例外,他的自信来自过去的磨炼。熊晓鸽的太太罗燕曾说:“他是一个刀枪不入的人,失败打不垮他,因为他经历的失败太多了,所以早就有了超强的抵抗力。一般人事业或生活受到挫折肯定会很痛苦,在他身上却看不到痛苦,他仍跟没事人一样。”

    经历过挫折的熊晓鸽非常懂得抓住机会,机会一旦出现,他就会放手一搏。对于他与IDG以及麦戈文的结缘,有人说这是熊晓鸽的运气使然,熊晓鸽却告诉大家:“紧紧追随你的梦想,无论命运把你带向何方。”

    这是一场赌局,以自己为赌注,在这场“赌局”中熊晓鸽最终赢了。熊晓鸽说,要想赢得赌注,除了财力和运气,很多时候拼的是做人的底气。

    的确,多年来熊晓鸽正是追随自己的梦想,不给自己自怨自艾的借口,不断拼搏,并且抓住一切机会,才走向成功的。

    正如熊晓鸽所说:“人生最大的赌注是你自己,你要敢赌你的明天会比今天好,这是一种信念,也是一生活方式。所以,当做出判断后,不再瞻前顾后、患得患失,而是敢于豪赌的人总是‘通吃’!”

    打造中国的“媒体帝国”

    很多人都知道,熊晓鸽学文科出身,常常写诗弄文,天生是个激情澎湃的性情中人。很多人却不知道,尽管熊晓鸽做风险投资做得既有激情又很成功,但他的梦想并不止于此。

    熊晓鸽有着自己的“媒体帝国梦”:“我的梦想很坚定,在中国打造时代华纳那样的媒体帝国,打造中国式的时代华纳,这是让我最有激情的。”

    搜狐、腾讯、百度、携程、当当等这一系列知名企业都是在熊晓鸽的帮助下成长起来的。这些对于熊晓鸽来说,只是事业的一部分,他认为自己做得最好的,还是他对中国出版业的贡献。

    中国的十几亿人中,知道熊晓鸽的恐怕不多,但《中国计算机报》、《计算机世界》、《软件世界》等报刊的踪迹随处可见。而这些报刊,正是熊晓鸽一手打造出来的。

    熊晓鸽不仅使IDG成为第一家进入中国的美国技术信息服务公司,也使得它在中国合资与合作出版的It报刊多达22种。可以说,中国目前大部分计算机方面的报纸杂志都倾注了熊晓鸽的心血,而中国读者关于It的系统化阅读,也开始于熊晓鸽。这一点,足以令熊晓鸽自豪。

    IDG在中国的发展,并不意味着没有任何“威胁”。现在,越来越多国外传媒机构在中国开展起业务。面对众多同行的竞争,作为国际著名的新闻出版集团,熊晓鸽认为IDG有着自己的经营特色——高度的本地化、分散管理、高度资源共享。有着多年中国市场经验的熊晓鸽并不担心竞争对手,他更多的是关注与平面媒体相关的互联网媒体。

    熊晓鸽在看到IDG在中国出版业取得的成绩的同时,对于平面媒体与互联网的共同发展也有清醒的认识。毫无疑问,互联网将是未来媒体的发展趋势,平面媒体面临的最大挑战也是来自互联网。

    不过,互联网只是一种传播手段、一种互动的工具,它只是加快了人们处理信息的速度。同时,在互联网出现后,平面媒体并没有消亡,有些媒体反而脱颖而出,这足以说明互联网本身不能替代平面媒体。

    熊晓鸽发现,美国很多地方性报纸发展较好。在美国,全国性的报纸只有《今日美国》,包括《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等著名报纸都是地方性刊物。这些刊物都有着很稳定的读者群体,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平面媒体的优势,它能带动所在区域经济的发展,同时也意味着平面媒体完全可以与互联网共存。

    熊晓鸽还发现,互联网时代有着“后发”的优势。在互联网时代,“后来者”往往会采用最先进的技术、设备和模式,这也造就了不少“后来者居上”的情况。在这样的背景之下,熊晓鸽又从美国方面学习到了将传统媒体与互联网结合的方法。例如,美国的《计算机世界》,其网上的收入占24%,熊晓鸽为了了解它们网上赚钱的方法,还专门派人去美国学习。而这些在不断实践中摸索出来,又得到美国同行验证的商务模式,也为中国媒体的日后发展提供了足够的借鉴经验。

    早年的记者经历,使熊晓鸽对媒体出版有了不舍的情怀,他乐此不疲地对每一位与他合作的杂志经营者讲述自己的出版理念。熊晓鸽对如何办行业杂志有一番他的“中国说法”。

    身为湖南人的熊晓鸽,喜欢拿湖南厨师和湖南餐馆为他的杂志理念做注解。他认为:“办行业杂志要像办餐馆。”

    既然是行业杂志,首先就要确定一个有增长潜力的行业,寻找到这个行业的目标读者群。通常情况下,行业杂志的目标读者是两个群体,一是受众,二是和行业相关的厂商、服务商。这就像要在一个小区里开餐馆,首先要调查小区住户的饮食习惯。如果发现小区九成以上的住户都是湖南人,最佳的选择当然是开一个湖南餐馆。确定了“餐馆”的定位,接着就需要会做湖南菜的厨师。找到了厨师,就可以开始寻找做菜的原材料。

    做行业媒体就像开餐馆一样,定位明确后,也需要找熟悉这个行业的记者和编辑,由他们来搜集需要的信息和素材,这样做出来的杂志才“对味”。翻开任何一本杂志,首先看到的就是目录,读者会根据目录选择自己喜欢看的栏目和文章。这就像餐馆里的菜单,顾客必然要先看菜单,然后才会点自己爱吃的菜。要想让餐馆不断进步,有更多的回头客,通常在顾客吃完饭后,老板还会问问顾客,对餐馆的菜有什么建议。在得到顾客的意见后,老板还需要对菜式进行改进。一个菜如果总没人点,当然要把它从菜单上撤下来。

    同样,行业杂志的经营者也要针对读者的反馈情况增加或删改栏目和文章,这样读者才会始终保持对杂志的兴趣。当然,在做好内功的同时,聪明的餐馆老板还会注重品牌宣传,他会想出各种办法为自己的餐馆做宣传,以此招揽更多的顾客。同样,办杂志也需要宣传,扩大自身品牌的影响,同时增加有效的目标读者。

    从行业杂志到出版领域,以至投资,熊晓鸽的“媒体帝国”是一个“超越美国在线时代华纳的信息帝国,为国人提供包括互联网、出版、会展、音像、电视、电影在内的全方位、专业化的信息服务,帮助他们提高生活质量”。

    从十几年前孤身飞往美国留学开始,熊晓鸽在美国获得许多机会的同时,也学到了很多宝贵的经验。现在,他需要把这些经验利用到有资源和成本优势的中国市场上。在寻找到合适的市场时机和合作者后,熊晓鸽只要再根据中国的国情将国外的经验稍加改进,中国市场的发展一定会比美国更快。

    熊晓鸽已经将自身的优势发挥出来,他不仅在中国,还在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办了数十本刊物以及近百场专业展会。国外的经验与国内的资源,熊晓鸽都已经拥有,他正朝着自己的“信息服务帝国”一步步地靠拢。

    赢在中国,赢在VC

    2005年,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的《赢在中国》节目开播。

    这项立意为“创业选秀”的节目,顺应了时代的潮流,迅速吸引了中国成千上万的创业者。在这个节目中,那个戴着眼镜、脸上始终挂着微笑、斯斯文文的评委熊晓鸽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赢在中国》不仅给创业者们带来了高额的奖金,同时也赋予了熊晓鸽新的身份:在电视屏幕上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多数时间里他是温和的创业“指导者”,关键时刻他又变成不留情面的比赛评委。喜欢唱歌的熊晓鸽,还会饶有兴趣地和同样担任评委的马云、牛根生等一起,共同演唱《赢在中国》的片尾曲。

    从2005年到2007年,连续担任了三年《赢在中国》的评委,熊晓鸽也逐渐被更多普通老百姓认识。他那招牌式的“熊式”笑脸让人难以忘怀,很多观众这样评价熊晓鸽:“他没有马云那么激情,也没有史玉柱那么尖锐,他更沉稳亲切,圆圆的娃娃脸上总是挂着微笑。”

    这个长着“娃娃脸”的熊晓鸽,在20世纪90年代将IDG带入中国,成立IDG技术创业投资基金的同时,也让国人知道了什么是“VC”。作为最早进入中国市场的美国风险投资公司,如今的IDG已无可争议地成为中国风险投资行业的领先者。

    对于投资,熊晓鸽远没有做比赛评委时那么轻松:“打开中国风投大门的那一刻,就清楚自己也将面临更多的行业竞争者。”更早一些时间,大概在2006~2007年期间,熊晓鸽甚至认为当时的“中国市场是创业者的天堂,投资者的炼狱”。话虽如此,熊晓鸽骨子里“不服输”的性格却促使他要“将这条炼狱之路走到底”。

    在那段“炼狱”时期,熊晓鸽参加了很多风投论坛、会议,每次他都会将自己的“炼狱”说陈述一遍。对于他的言论,有赞同者,也有反对者。反对的人认为,当时的中国投资环境已经很不错了,比起20世纪90年代国内只有寥寥数位VC的情况来看,投资行业的氛围已基本形成。更重要的是,2006~2007年间的投资项目多、回报率高,这也给了投资者更多的机会。

    然而,熊晓鸽依然坚持自己的看法:“所谓的炼狱就是说作为一个优秀的VC公司或投资人,必须不断地学习,磨炼内功。”从负责开展IDG的早期投资开始,熊晓鸽就开始了自己的“炼狱之旅”。在他看来,越是好的市场环境越要不断进取,故步自封只会让自己被市场淘汰。

    这一点,从IDG的发展壮大足以看出。IDG最早的基金只有1亿美元,随着时间的推移,熊晓鸽已经拥有了十几亿美元的风险基金。而他的团队也已成为国内最大的团队,在投资领域的经验加起来已超过一百年。正如熊晓鸽所说,“以前我们的团队只擅长短跑,但现在的IDG无论短跑、中跑、长跑,甚至是马拉松都没有问题”。而这样的成长过程,在熊晓鸽看来,其实就是“一个不断经历‘炼狱’,修炼内功的过程”。

    不仅投资者成长了,投资环境也在发生着变化。作为《赢在中国》的评委,熊晓鸽很有发言权:“三年来,先后有超过40多万人报名参加《赢在中国》,而且每个人都有详细的商业计划书。这在IDG刚进入中国的那几年是不可想象的。”随着张朝阳、马化腾、李彦宏、丁磊、马云等创业“榜样”的不断涌现,越来越多有实力和想法的人产生了创业冲动。同时,对于VC来说,在面对众多的商业计划书时,就会遇到这样的两难抉择:这个项目是投还是不投?如果别人投了这个项目,那我该怎么办?

    熊晓鸽认为:“这也是一种‘炼狱’。作为投资者来说,更需要练内功。要研究中国的市场、研究创业者、研究行业的特征,要在不断的学习中让自己为下一个投资做更充分的准备。”只有在经历了“炼狱”,投资者才会成长,才会有收获,“要跟自己学、跟竞争对手学,只有这样才能‘赢在中国’”。

    《赢在中国》的火暴,也让熊晓鸽的知名度越来越大。熊晓鸽作为“VC”的代言人,已经在投资界树立起了品牌。

    2008年年底,熊晓鸽从中国去美国。他一下飞机就碰到两个中国留学生,这两个年轻人告诉熊晓鸽:“看到你的节目特别好,我们特别想回中国创业。”熊晓鸽很高兴,结果再从美国回中国的时候,他又碰到两个人。他们也是看了《赢在中国》后,准备回国创业。

    熊晓鸽并不认为《赢在中国》是一个找项目的节目,在他看来这更是一个传播理念的节目。当然,熊晓鸽也不担心“我们这些做风险投资的饭碗会被中央台抢掉”。

    在《赢在中国》的节目录制过程中,无论是熊晓鸽,还是马云、史玉柱等,他们都是认真对待,花了很多的时间和心血。虽然很累,但熊晓鸽觉得是值得的,因为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让人产生了创业的思想,更重要的是熊晓鸽将自己的风险投资理念进一步地普及开。

    通过《赢在中国》,让更多的人知道风险投资是怎么回事,创业又是怎么回事,风投们又是如何看待项目的,对于熊晓鸽来说,这些才是最根本的,他要让中国更多的人有“赢在中国,赢在VC”的观念。

    熊晓鸽有话说

    人生最大的赌注是你自己,你要敢赌你的明天会比今天好,这是一种信念,也是一种生活方式。所以,当做出判断后,不再瞻前顾后、患得患失,而是敢于豪赌的人总是“通吃”!

    ——熊晓鸽对于自己命运的把握

    我的梦想很坚定,就是在中国打造时代华纳那样的媒体帝国,打造中国式的时代华纳,为国人提供包括互联网、出版、会展、音像、电视、电影在内的全方位、专业化的信息服务,帮助他们提高生活质量。这是让我最有激情的。


如果您喜欢,请把《狩猎财富·沈南鹏向左,熊晓鸽向右》,方便以后阅读狩猎财富·沈南鹏向左,熊晓鸽向右第一章 中国信息业的“飞鸽使者”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狩猎财富·沈南鹏向左,熊晓鸽向右第一章 中国信息业的“飞鸽使者”并对狩猎财富·沈南鹏向左,熊晓鸽向右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