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熊掌柜”的投资“餐馆”

类别:文学名著 作者:梁素娟 本章:第四章 “熊掌柜”的投资“餐馆”

    在熊晓鸽看来,办杂志就像开一家餐馆,出版编辑人员像大厨。要吸引更多的人就餐,大厨就要根据就餐人的口味进行来料加工。COSMO只是提供了符合美国人口味的菜肴和原料,并不完全符合中国人的口味。比如说,同样是鸡,美国人喜欢肯德基,湖南人爱吃“左公鸡”,四川人爱吃辣子鸡,文化差别就体现出来了。

    越南,意外馅饼——《计算机世界》

    1992年8月,越南胡志明市。在西贡之星酒店的咖啡厅里,熊晓鸽正在给麦戈文写信。作为IDG的亚洲业务助理,熊晓鸽忙着在亚洲各地考察,越南是这次考察之旅中的一站。

    胡志明市是越南最大的城市,同时也是越南经济、工业的中心,这里拥有全越南最大的港口和交通枢纽。在越南,永远只有两个季节:雨季和旱季。八月,正好是炎热的旱季,怕热的熊晓鸽深受其苦,所以他不太愿意出门。

    这时,一个在酒店当服务生的越南女孩看到熊晓鸽在用笔记本电脑打字,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她走了过去,用英文说道:“先生,您的电脑真漂亮。”熊晓鸽觉得很意外,没想到这个越南女孩的英语这么好。正好不用出门,可借此机会多了解一下越南的情况,于是他放下工作,和女孩聊了起来。

    在聊天的过程中,熊晓鸽得知女孩是胡志明大学计算机系二年级的学生。闲聊中,熊晓鸽又得知胡志明大学计算机系的主任有过媒体出版的经验。熊晓鸽灵光一闪,随即请这位女大学生介绍她的系主任给他认识。当天下午,热心的越南女孩专门找来人,带着熊晓鸽去见学校的系主任。

    熊晓鸽很快就见到了胡志明大学计算机系的系主任,这是位举止优雅的女士,以前还曾在瑞士日内瓦大学留过学。当她得知熊晓鸽来自美国的IDG公司时,很是惊讶。原来,这位女士在瑞士留学期间,经常订阅由IDG出版的瑞士版《计算机世界》,知道那是一本很不错的专业杂志。

    熊晓鸽觉得能在越南遇到IDG的忠实读者,运气很不错。他决定趁热打铁,于是问系主任:“越南有没有类似《计算机世界》的杂志?”系主任告诉熊晓鸽,在越南有一本叫做《电子与信息技术》的杂志,已经办了6年,是越南最权威的电子类刊物。她本人正好也是这本杂志的特约撰稿人,她同时还表示可以带熊晓鸽去和杂志的负责人见面。

    熊晓鸽惊喜万分,这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跟着系主任在胡志明市转了一圈后,熊晓鸽发现又回到了自己住宿的酒店。原来,这本杂志的办公地点就在酒店对面,中间不过隔了一条马路。

    在杂志社的办公室里,负责人向熊晓鸽介绍起了杂志的情况。这本全越南最权威的电子杂志,每月却只有900份的发行量,内容基本上都是从美国相关杂志上翻译过来的,没有什么原创的。

    这种杂志当时在越南还只能勉强维持经营,每期杂志只能卖出两个广告。靠着这两个广告,杂志社能有500美元的收入,但每期杂志的经营成本需要600美元。这也意味着,只要是出一期杂志,杂志社就要面临亏损100美元的尴尬。这位负责人每个月还得硬着头皮给越南政府打报告,申请100美元的补贴。

    听完负责人的介绍后,熊晓鸽马上意识到这里面蕴涵着的商机。曾在弗莱彻法律与外交学院就读过的他,知道虽然美越此时正实行禁运,但美国的外交法规定允许“向敌对国家发布消息”。

    于是,熊晓鸽就对杂志负责人说:“我们合作吧。我免费向你们提供IDG的专业信息作为杂志的内容,另外你也不用每个月向政府要补贴了,我会每月再补贴你们100美元作为发布这些信息的成本。当然,我也有个条件:如果越南可以和美国做生意,我们要马上成立合资出版公司。”

    杂志的负责人正为每月的补贴发愁,熊晓鸽主动送上门的这块“肥肉”让他兴奋不已。当时,熊晓鸽随身带着IDG一系列的出版物,杂志负责人就从中挑选了《计算机世界》作为杂志的新名字。随后,两人约定,第二天签订合作协议。

    当天夜里,熊晓鸽就给远在美国的麦戈文打电话,准备告诉他关于这份“天上掉下来”的杂志的事情。但是,熊晓鸽打了一夜的电话都没有能够联系上麦戈文。当时美越还有禁运条例,越南不接受美国的信用卡付费,打电话只能付现金。于是,每打一个电话,酒店的服务生就会来收一次电话费。反复数次后,始终找不到麦戈文的熊晓鸽不敢再拨国际长途了,因为这时候他身上的现金,总共只有500美元。

    第二天一大早,熊晓鸽还没走出酒店大门,就被兴奋了一晚上的杂志负责人“堵”在了酒店大厅里。原来,这位负责人生怕熊晓鸽会临时变卦,不签合同就跑,所以一早就在酒店大厅“埋伏”好了。

    尽管没有得到麦戈文的指示,熊晓鸽仍马上做出决定:签合同!熊晓鸽给自己留了100美元作为日后的花销,剩下的400美元全部给了杂志负责人:“400美元可以帮助你们做4期杂志了,杂志需要的内容随后会给你们寄来。”

    一切都充满了戏剧性,熊晓鸽如此“简单”地完成了IDG在越南的第一笔投资。在做这单买卖的时候,熊晓鸽几乎考虑到了所有他当时能想到的事。不过,还是有一件事是他没能预料到:在IDG为这本杂志提供了4期内容后,美国解除了对越南的禁运,越美正式建交。

    于是,熊晓鸽和杂志的负责人再次走到一起。这次,按照两人事先的约定,双方办起了一家合资出版公司。IDG占有合资出版公司60%的股份,赚到的钱则继续在越南进行投资。这是越美建交后,越南的第一家美国投资公司。

    到2006年,这本越南版的《计算机世界》发行量已经超过6万份,越南每三个电脑用户中,就有一个用户拥有一本《计算机世界》,而这家公司也成为越南最大的It出版公司。

    就这样,熊晓鸽仅用了400美元就办了一本越南最好的专业电子类杂志。这本“天上掉下来”的杂志,也是越南历史上第一本由美国人主办的刊物。

    红领带的熊晓鸽引领中国时尚故事

    在大众眼中,熊晓鸽经常穿着深蓝色西装,浅蓝色小翻领衬衣,打一条红色的领带。那鲜艳的红色衬得他很年轻、很时尚。

    “其实我本身并不是个多时尚的人,但因为跟这个圈子联系多了,也不得不开始关注一些时尚方面的事情了。总是出席一些活动,我很在意自己的打扮。”熊晓鸽说的这个圈子就是指《时尚》杂志。

    记者出身的熊晓鸽一直与媒体杂志有着不可割舍的情怀,他说过,自己最得意的两个投资项目都集中在杂志上。一个是前文提到的越南版的《计算机世界》,另一个则是中国的《时尚》杂志。

    到1996年秋,IDG自1980年与中国合资出版了《计算机世界》,已经在中国出版市场运作了16年。IDG在国内市场上已经积累了足够多的运作经验,而熊晓鸽对出版物内容的本土化及本土化管理又有着比较深刻的认识。

    当时,IDG与国内报刊如《计算机世界》等的合作相当成功,这些报刊在国内同类报刊中都名列前茅。但与IDG合作的主要是计算机、电子类出版物,品种比较单一,需要往新的领域拓展。而此时熊晓鸽认识到,国内社会经济发展已到了一定水平,消费类刊物开始出现比较良好的增长势头,对比国外,成长最快的也是消费类刊物。

    因此,熊晓鸽认定国内的消费类刊物会有一个巨大的成长空间。因为IDG主要负责商业类的刊物,要想在国内有更大的发展,熊晓鸽先得选择一家国外的消费类刊物出版集团合作。

    最终,熊晓鸽选择与美国著名报纸杂志出版商赫斯特集团合作。之所以选择赫斯特集团,熊晓鸽有自己的理由:首先,赫斯特和IDG都是私营公司,而非上市公司,投资策略不受股价变动影响,对进入一个新兴市场有着足够的耐心;第二,赫斯特在美国消费类刊物中名列第一,有很强的实力;第三,赫斯特和IDG一样是一个国际化公司,在全世界有30多个分公司,管理和经营思路与IDG比较接近;第四,麦戈文和赫斯特的总裁是多年好友,双方的高层沟通起来也比较方便。

    在选定了国外合作者后,熊晓鸽开始在国内寻找投资对象。熊晓鸽将目标锁定在《时尚》杂志上,这一次他的选择理由很简单:因为看好《时尚》的团队。

    《时尚》的核心人物有三个:吴泓、刘江、张波。

    吴泓毕业于南京大学中文系。1983年大学毕业后,吴泓被分配到北京《中国旅游报》工作。《中国旅游报》是国家旅游局主管、中国旅游协会主办的全国性行业报纸,面向各地的旅游局、相关院校、旅行社及航空公司。在工作10年后,吴泓从记者、编辑做到新闻部副主任。

    在工作的这段时间里,吴泓结识了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的刘江、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中文系新闻专业的张波。三人有着共同的杂志理念,渐渐有了共创一份新杂志的想法。

    在《中国旅游报》的后期,三人主动接下了《中国旅游报》彩色印刷的月末版,后来的《时尚》最初的立意就始于这份增刊。

    到了1993年,同旅游相关的一些西方高端商品和服务开始逐渐渗入中国一线城市。但当时没有对应的媒体投放机会,作为旅游类媒体的从业者,吴泓等人看到了创业的机会。于是,吴泓正式向报社提出,希望创办一份与旅游有关的消费类刊物,他的想法得到了报社的支持。

    1993年4月,国家旅游局正式接到新闻出版署的批文,准予发行杂志。《中国旅游报》将东单西裱褙胡同的一处仓房小院腾了出来,作为新杂志的办公地点,并拨款10万元,作为开办经费,吴泓担任主编,参与者还有刘江和张波。

    熊晓鸽在认真研究《时尚》团队后,发现吴泓他们虽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时尚圈中人,也没有太多办时尚类杂志的经验,但这些人年轻、有活力,有创业和改变现状的干劲,愿意学习国外全新的出版理念和知识。加上他们都是旅游行业出身的,容易接受新观念、新知识,不会认为自己是专家而不思进取。最重要的是,这些人充满了激情,这也是办好一本刊物的重要条件。

    于是,熊晓鸽开始着手与吴泓联系。在随后的沟通中,熊晓鸽发现吴泓和自己在出版理念上有着许多的一致,这也愈发坚定了他和《时尚》杂志合作的信心。

    到1998年春,经新闻出版署批准,IDG、赫斯特与《时尚》开始进行版权合作。

    赫斯特集团旗下有一本国际性刊物《COSMOPOLItAN》,拥有多种文字的版本。熊晓鸽负责将其引入中国,于是便有了中国的《时尚COSMO》。虽然COSMO和《时尚》的合作方式是版权转让,但在熊晓鸽看来,《时尚》并不是《COSMOPOLItAN》的简单中文版。首先,当年新闻出版署只允许《时尚》使用COSMO不超过50%的内容;其次,也是最重要的,熊晓鸽从不认为纯粹的中文版就能获得成功。

    关于这点,熊晓鸽有自己的“餐馆说”:办一本杂志就像开一家餐馆,出版编辑人员就好比是大厨,要想吸引更多的人就餐,大厨就要根据就餐人的口味进行加工改造。COSMO提供的是符合美国人口味的菜肴和原料,并不一定适合中国人的口味,同样是鸡,美国人喜欢麦当劳、肯德基,湖南人爱吃“左公鸡”,四川人爱吃辣子鸡,文化差别就体现出来了。

    IDG早期的《计算机世界》,在世界80多个国家有各种版本,但都不是简单地翻译成当地的文字。熊晓鸽的这套理论也得到了赫斯特集团和《时尚》团队的认可,《时尚》的编辑人员开始根据中国国情对内容进行专业的选择。在这一方面,熊晓鸽认为《时尚》是做得相当成功的。

    在他看来,《时尚》成功的关键之处有3个方面:

    第一,有一个出色的团队,吴泓、刘江等人受过良好教育,有才识,善于学习新思想。熊晓鸽一直坚信,团队只有有了很好的领导,才能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加入,企业才能更上一层楼。

    第二,通过与IDG、赫斯特的合作,《时尚》学到了很多有用的东西,比如国外先进成型的办刊理念和出版管理知识,尤其是在员工培训、市场竞争策略、市场运作模式等方面,IDG和赫斯特在这方面为《时尚》提供了很好的条件。

    第三,在品牌推广方面,《时尚》有独到之处。他们依托杂志的品牌,成功延伸出一条产品链。但他们并不盲目扩张,他们不做不熟悉、不擅长的领域。这样既能保证扩张的有效性,又能保护好自己的品牌。

    这一次,熊晓鸽的投资选择是准确的,《时尚》已成为三方合作的典范。通过合作,《时尚》创造了很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时尚》最早不过二十多人,现在已发展到数百人,不仅提供了很多就业机会,还培养了许多期刊出版人才,《时尚》有时尚刊物的“黄埔军校”之称;《时尚》还帮助国内期刊确立了品牌行销的出版理念;同时,《时尚》介绍的是一种消费文化,它在帮助国人追求生活品质、提高大众审美情趣等方面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不过,在看到《时尚》成绩的同时,熊晓鸽也注意到了它的不足,与国外期刊相比,《时尚》还有很大的成长空间。从发行量上说,COSMO在美国有200多万份;从广告额看,COSMO在美国一年的广告额是2亿多美元,而《时尚》与之相比,还有不小差距。

    熊晓鸽因此建议《时尚》向赫斯特集团学习,把市场做大、做强。在美国,赫斯特甚至会同自己最大的竞争对手联合,组建起全美最大的消费类期刊发行网络COMAG,从而使双方共同进步。

    同时,从《时尚》杂志出发,熊晓鸽也给国内同类杂志与国外进行合作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在熊晓鸽看来,首先不要盲目引进国外品牌,国内刊物盲目引进国外版权只会迷失自己。在引进之前,要搞清楚需要什么,国外合作者又能提供什么,提供的东西是否符合国情等。其次,国外合作者要有一定的品牌,有正确的市场定位,并且能给国内合作者一个长期的承诺,这样合作成功的几率才会高。最后,还要注意与国外合作能否获得附加值,这包括对方能否提供对期刊采编人员的培训、管理和运作机制等方面的指导以及国外市场和广告销售等方面的帮助等。

    直到今天,《时尚》还有这样一个故事——从前有一个女人(《时尚?COSMOPOLItAN》,前身为《时尚?伊人》),跟一个男人(《时尚?ESQUIRE》,前身为《时尚?先生》)结了婚,成了一个家(《时尚家居》),他们崇尚健康的生活(《时尚健康》),经常出去旅游(《时尚?中国旅游》),对流行的时装也非常关注(《时尚?中国时装》)……

    引领中国走向时尚的,正是那个喜欢打着红领带的熊晓鸽。

    投资“第一团队”,中国如家

    2006年10月26日,如家登陆美国纳斯达克,成为中国首家登陆纳斯达克的经济型酒店连锁企业。开盘当日如家融资约1.09亿美元,公司市场价值近10亿美元。

    而如家的最大投资者,正是熊晓鸽和他IDG。在早年的投资过程中,熊晓鸽一直专注于tMt领域,投资领域基本围绕互联网、电子信息和媒体出版。这一次,他首次尝试涉足传统领域。如家在美国的上市,也标志着IDG进入传统行业的成功。

    从2002年6月如家创立之初,熊晓鸽就对如家进行注资。在投资三年半后,IDG套现8%的股份就已经取得了高达60~70倍的回报。

    提到如家,就不得不提到它的创建团队,正是这个团队促使熊晓鸽下注如家的。

    1999年,当分别掌握着公司管理理念、互联网技术、银行投资经验、旅游业经营管理的季琦、梁建章、沈南鹏、范敏四人走到一起时,梦幻的“第一团队”已经形成。

    在他们打造如家之前,还有另一个亮点——携程网。1966年出生在江苏农村的季琦是这个团队中最有创业思想的,熊晓鸽也最看重这个毕业于上海交大、精于技术研究的高才生。不过,提到创业伙伴,季琦最为强调四人的平等性:“我们四个人就像一张拼图,少了哪一块都不成。我们很早就约定,不要说我们是‘某某人和他的创业团队’。”

    正因为有这样的团队思想,四个人才能各展才能,相互配合。团队是吸引熊晓鸽投资的第一要点,同时当时的携程是以美国的商业模式为参照的,而携程参照的商业模式在美国已经很成熟。熊晓鸽看到这些后,果断对携程进行了投资。在携程的最初阶段,IDG第一笔几十万美元的启动资金让它得以生存下来。

    季琦他们虽然在美国也听说过风险投资,但是对具体操作并不了解。当时国内很多企业仍通过银行贷款、赊账等方式筹钱,VC完全是一个新鲜名词。不过,熊晓鸽的介入,让他们看到了风险投资的好处:资金进入和退出的机制非常灵活;风险资金的进入能规范公司管理,从财务制度到组织架构都有一整套的规则。

    IDG当时在美国并不算大,但它在中国的风险投资扩张迅速。当熊晓鸽决定投钱给携程时,携程的创业团队颇感意外。季琦觉得自己很幸运:“我们两个高速发展的团队在早期就碰到了一起,互相促进。”

    携程后来的成功上市,证明了熊晓鸽的眼光独到。2001年,携程已经实现赢利,这个创业团队又开始了新的创业计划。

    这次,他们看准了经济型酒店。在当时,随着经济的增长,业务出差人员逐年增加,他们的出差补贴又有一定额度,通常一天吃住总额在两三百元左右;同时,在假日期间,为数众多的散客旅游也偏向于选择价廉物美的居住场所。携程的创业团队决定抓住这些商机,创立如家连锁酒店。

    做如家的时候,季琦等人手里已经有些资金。在融资上有过经验的第一团队,开始谨慎地吸收资金。不过,如家的快速扩张仍需要大量的经费,这和携程不同,互联网开始赢利后就不需要投入了。季琦他们还得带着如家在资本市场上寻找投资者,转了一圈后,他们才发现自己几乎引不起风险投资基金的兴趣。

    原来在当时行业走向并不明朗的状态下,投资者们普遍都不看好传统行业。这个时候,熊晓鸽带着IDG再次出现在如家团队面前。熊晓鸽已经看到,在互联网冬天之后,服务产业必将快速兴盛。

    在当时的市场环境下,随着经济的发展,老百姓在有了一定的经济能力后,消费习惯也会随之改变,旅游热潮必将兴起,相关产业的快速扩张是一定的。熊晓鸽正是看到了这点,确定了经济型酒店的发展空间。

    同时,熊晓鸽也注意到如家的不一样。如家有一个很聪明的做法,它们一般离四五星级酒店很近,客人只需花费200元住宿,请人会谈或吃饭去附近的高档酒店,很有档次。如家在不知不觉中借用了高端酒店的资源。

    而创办如家的团队已经成功创办过携程,“之前投资的携程网成长很快,如家的CEO季琦也正是携程网的创始人之一,所以我非常看好他”。而且,“传统产业若利用一些现代技术手段,可以较快提升其增长速度,也是我看好如家的原因”。

    在综合一系列因素后,熊晓鸽向如家团队投入了数百万美元,如家得以进入资本运营轨道。熊晓鸽的这一举措,成功帮助如家发展壮大。

    从如家的成功经历中,熊晓鸽看到了新金融时代的企业成功特征:战略定位决定投资方向,商业模式决定竞争优势,管理细节决定执行效率,金融策略决定发展速度。

    而最被熊晓鸽看重的第一团队成员季琦,在如家成功上市之前,就退出如家管理层,并于2005年初创立汉庭酒店集团。相对于如家的“干净、经济、温馨”的口号,汉庭以“现代、舒适、超值”的特点来区分。

    汉庭经营初期,季琦把汉庭的资产捂得很紧,始终坚持独资经营。有点“小农经济意识”的季琦,以为自己投资几千万就能做成,但随着市场的快速发展,他也认识到自己初期的想法太过保守。于是,他想到了之前曾数次帮助过自己的熊晓鸽。

    季琦选择资本的标准很挑剔,既要有一个好的品牌,又要熟悉中国市场。有过多次合作的熊晓鸽和IDG,是季琦的最佳选择。

    2007年7月,汉庭融资8500万,创造了服务业首轮融资最大数额的纪录。这次融资是由IDG、鼎晖创投成为基金、北极光创投和保银资本五家投资机构共同完成的。

    而连续三次都选择投资季琦的熊晓鸽,更让世人真正理解了投资界“投资即投人”的“黄金法则”。

    互联网,“百度”下一个春天

    在美国,IDG做It传媒与信息服务而知名。自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IDG开始做主营业务以外的事情。麦戈文为IDG准备了4只投资基金,两只在美国本土,一只在伦敦,一只在中国。而真正让IDG在VC领域获得全球声誉的,是中国的这只最小的基金。

    1993年,IDG在上海成立了第一只中国基金。虽然最早在上海成立,不过熊晓鸽早期的投资主要集中在深圳。熊晓鸽发现那时的上海人并不太愿意创业,深圳则作为移民城市,创业者更多。熊晓鸽的第一笔基金仍以It行业为主,他投给了深圳的腾讯。

    虽然腾讯的创业团队在2004年腾讯上市前,将IDG所持的7.2%股权购回了,让熊晓鸽的投资回报少了很多,不过这也充分说明了他对互联网的热情。

    而IDG投资的百度,更成为风险投资界的一段佳话。

    2000年9月,百度在进行第二轮融资时,遇到了极大的困难。当时网络公司处于泡沫经济破碎之后,全国有数千家类似的互联网公司毁于一旦。百度,那时不过是一个为其他网页提供搜索引擎的技术提供商,从中赚取技术使用费,并没有自己的门户网页。

    熊晓鸽却果断投入150万美元,获得百度5%的股权。2005年百度上市,熊晓鸽一举赢得了百倍的投资收益,回报数额高达1亿美元。

    熊晓鸽在选择项目的时候,始终遵循3个基本要素:行业竞争力、企业产品竞争力和团队竞争力。而在这三者中,熊晓鸽最看重团队,投资百度正是基于此。

    一个创业公司有没有投资价值,首先要看其创业者有没有较强的魅力和执行力。熊晓鸽发现百度的创始人李彦宏,非常关注去找“比自己强”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以此来组建最好的管理团队,就冲这一点,熊晓鸽下定决心投资百度。

    从2000年至今,IDG几乎每年都有成功退出的案例。其所投公司中,又以搜狐、携程、腾讯、金融界、百度等互联网企业为主。

    对于能够在互联网行业取得不断成功,熊晓鸽有自己的认识。中国互联网一般要比美国市场晚,而他在中国投资的项目,大部分在美国已经有了成功的赢利模式,得到了市场的认可,因此,成功率客观上提高了很多。

    “在美国,成功率达到十分之一就很不错了,而中国的回报率远远高于美国”。熊晓鸽在将外国模式引入的同时,通过在中国寻找合适的伙伴,再进行改造、移植,成功就更容易获得。

    对于熊晓鸽来说,接下来的任务是寻找下一个像百度那样的公司。

    在选择投资怎样的互联网公司的时候,熊晓鸽也有自己的判断。

    首先,要投创业者。创业者做的事情最重要的一点,是要能够创造一些服务和技术;第二,要能够取代现有、常规的产业或者对现有的产业有颠覆性的作用;第三,应该能在市场发展中,把现在处于往下走的不太成功的产业逐渐取代掉。

    互联网公司不论是生产一种产品还是提供一种服务,最重要的是要帮助客户成功,这是非常重要的。现如今,一提起互联网就谈到泡沫。成功的公司是愿意买服务、为公司埋单的是客户,如果为这个公司埋单的是投资商,那就一定是泡沫。熊晓鸽在选择投资互联网创业者的时候,会从这几个方面出发,这也基本成为他做风险投资的宗旨。

    熊晓鸽在投身投资领域之前,有过多年传统媒体的从业经验,他很清楚互联网公司和过去传统媒体的区别。首先,作为一个新兴产业,互联网有更多、更新的商业模式;其次,与过去传统产业相比,互联网的产品周期短,技术含量更高。

    虽然作为互联网公司,很多概念跟以往不太一样,模式也更新了,但熊晓鸽注意到在互联网上,很多用户并不愿意付钱。于是便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大家都觉得互联网非常好,但是没有一个人愿意为它付钱。

    因此,选择好的互联网企业关键在于如何打动消费者,而在互联网上,消费者最直接的体现就是互动性。在互联网业务中成不成功,非常重要的一点是:用户是不是有互动性。

    而互联网热门的web2.0概念,自然成为熊晓鸽关注的焦点。2.0的网站一般都简单得不能再简单,但要提炼出简单模式的想法不容易。在熊晓鸽看来,成功的2.0网站是要所有人都能使用,而且所有人使用的普及速度要快。

    所以,熊晓鸽得出的结论是:互联网公司必须简单。百度专门提供搜索,这就是个很好的例子。成功的互联网公司都非常简单,每一个都有自己的特点。

    经常会有一些创业者拿着项目来找熊晓鸽,说他的项目什么都能做。这么说的创业者,熊晓鸽兴趣不大。他更喜欢对方能提供一个非常简单的项目,而且什么人都能一下子看得懂,听得明白。美国成功的互联网公司都有这样的特点,它们将平时互联网没有做到的事情做得更好,帮助客户取得成功,从而赢得投资者的青睐。

    熊晓鸽认为,互联网公司所有业务最终的目的是要营造出一个品牌。每个用户在谈到一种用法的时候就会想到一个平台,谈到谷歌就会想到搜索,谈到eBay就会想到电子商务。所以,熊晓鸽看中的互联网企业要有这三个特点:第一,简单;第二,能够帮助客户成功;第三,有品牌。

    熊晓鸽潜心寻找下一个“百度”,也因为他看到互联网公司现在的规模已经很大。比如eb2.0,美国的MySpace和Youtube加在一起就有26亿美元的市值。熊晓鸽认为,中国互联网未来的发展有非常大的前景。

    中国有最好的优势,美国已经为中国互联网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实验场,提供了足够多的方法。但同时,熊晓鸽也提到,能不能在中国市场获得成功,很重要的一点是互联网公司要把国外优秀的做法和中国的特色结合起来,走中国互联网发展的道路。

    互联网有很大的希望和未来,在这一片田野上,作为互联网的创业者会有很多的机会。而作为投资者的熊晓鸽,也在寻找下一个“春天”。

    VC使命,帮助别人去实现自己无法实现的梦想

    熊晓鸽喜欢站着工作——这与海明威的爱好类似。在熊晓鸽的办公室里,他的笔记本电脑被放置在办公桌上一个不到40厘米高的三层抽屉式文件盒顶,这样他刚好可以站着,舒服地工作。

    手握重金的熊晓鸽一直节俭度日,他没有配车。这似乎也是IDG的一贯做法,即使是IDG的创始人麦戈文,也一向是租车来用。熊晓鸽有自己的看法:“作为一个风险投资公司,一定要有创业的精神,与创业者们保持平等的状态很重要。”所以,对于车,他坚持“现在不买,将来也不买”。

    作为一名成功的投资者,熊晓鸽总会有些与众不同的做法和习惯。作为一名另类的VC,熊晓鸽认为:“帮助别人去实现自己无法实现的梦想,这件事很值得一做。”这个说法,在他投资YOKA网时得以体现。

    2007年,熊晓鸽首次把投资目光放在了高端时尚品网站——YOKA身上。不过,与一般的创业者找风险投资商要钱不同,对YOKA的投资,是熊晓鸽有了想法后,再去寻找创业者来组建公司的。其投资过程堪称风险投资商投资于企业早期创业阶段的一个样板,这也是一个风险资本寻找创业团队的故事。

    在熊晓鸽的投资理念中,“一是市场,二是产品与服务,三是团队”,他对YOKA的投资就是这种思路的最佳体现。这一次,又是熊晓鸽最先嗅到了中国高端时尚消费品市场的商机。他要通过早期参与组建高端时尚类网站,来分享这个市场机会。

    首先是对于市场的认识。熊晓鸽发现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大众对于高端时尚品的追求欲望越来越强烈,吃喝玩乐已经成为人们很关心的问题。以高端时尚品为例,从2007年到2008年,中国奢侈品消费市场的增长率达到20%,而2008年到2015年,其增长率仍将保持在10%左右,到2015年其销售额将突破百亿美元。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市场衍生的广告收入增长也非常惊人。熊晓鸽通过调查发现,一般商品只有5%的广告支出,但高端时尚消费品达到10%左右。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广告投入网络媒体,从国内的增长趋势来看,2004年~2007年网络媒体的广告增长率都保持在50%以上,网络媒体的广告收入在2005年就已经超过了杂志的广告收入。

    面对如此商机,熊晓鸽当然不会放过。

    此前,IDG已经与美国时尚集团成立了合资公司,并买断了时尚集团的版权,这也为YOKA网打下了坚实的内容基础。时尚集团旗下,有多达数十本时尚杂志,涉及了时尚界各个领域,而且这些内容在国内具有唯一性。

    熊晓鸽需要做的就是寻找到这样的商机,并转化为资金的形式,而YOKA网就是这样的一个平台。通过这个专业门户平台,聚集人气,担当高端时尚消费品的网络导购角色,最终可以形成稳定的广告收入。

    在确定市场运营方案后,熊晓鸽找来了周俊,任命周俊为YOKA的CEO,并由他组建起一支四十多人的队伍。在熊晓鸽眼里,周俊是一个创业心强、做事牢靠和学习能力强的人。而在周俊一手组建的YOKA团队中,既有来自时尚网站的人才,也有来自网络媒体的技术和市场人才。

    对于新生的YOKA,熊晓鸽给予了最大限度的扶持。在YOKA的筹备运作过程中,熊晓鸽始终坚持以投资方为主,这在他以往的投资案例中很少出现。熊晓鸽则亲自担任YOKA的董事长,而在一般情况下,投资创业企业IDG往往只会指派一名董事,由此可见熊晓鸽对于YOKA的重视程度。在他的帮助下,YOKA不仅有了CEO,还从国外同行那里学到了先进的管理和运作经验。熊晓鸽过去的媒体出版经验为YOKA带来很多重要的资源,而他这种主动找人创业的模式也让YOKA的创业者与投资者之间更显亲密。

    熊晓鸽对YOKA的投资一如既往地有信心,他认为YOKA能在短时间内实现赢利。

    YOKA的发展速度证实了他的观点,依托时尚集团为YOKA提供的数十本时尚杂志的内容优势,YOKA网在短短几个月时间里已经拥有了超过200万的注册用户。

    当然,熊晓鸽看中的不仅仅是YOKA的资讯内容,还有它的商业模式。YOKA打造出一个被称为“尚客”的网络时尚博客圈,通过网聚各路时尚名流、明星和上流人士,YOKA网已经成为时尚一族在网上的栖息地。

    随着YOKA的迅速发展,LV、ChANEL、DIOR、SONY等一些国际知名品牌也开始与他们合作。对于YOKA的发展前景,熊晓鸽认为:“上市也好,被人兼并也好,对风险投资来讲最后是一个终极的目标。但对于YOKA,至少IDG不会在短期内追求上市退出。”

    YOKA的这种模式在国外也处于起步发展阶段,美国、澳大利亚类似的网站不过领先YOKA一年多。熊晓鸽以独特的眼光,把准市场脉搏,抢占市场先机,让YOKA在中国以先行者的姿态出现。

    熊晓鸽有话说

    我做风险投资就是想帮助那些创业者,就像教练员训练运动员一样,想办法让他们取得好成绩。

    风险投资是个笼统的提法,其实它与策略投资有着不同之处。简单地说,风险投资更看重短期行为:投资包装一个公司再卖掉,获取相应的收益。但我更愿意认同策略投资的运作方式,即在投资主营业务的范围内,选择适合自身条件的对象加以投资。IDG在中国的发展就是遵循着这样的原则,事实证明,我们是成功的。

    VC品牌不是看你说得多好,而是要看你投的项目,看你的回报。

    IDG作为全美最大的50家私营企业之一,它的所有投资都是围绕计算机及信息技术为核心展开的,公司的经营发展是稳健而长期的。我们的自由资金足以开发市场。我们不是上市公司,所以也不用做取悦于股民的事情。投资媒体及信息服务业,IDG是以行业成长的平均值来制定回报比例的,投资媒体“急功近利”的心态要不得。


如果您喜欢,请把《狩猎财富·沈南鹏向左,熊晓鸽向右》,方便以后阅读狩猎财富·沈南鹏向左,熊晓鸽向右第四章 “熊掌柜”的投资“餐馆”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狩猎财富·沈南鹏向左,熊晓鸽向右第四章 “熊掌柜”的投资“餐馆”并对狩猎财富·沈南鹏向左,熊晓鸽向右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