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大夫人叹口气,“你是被情爱迷了心智,不管定国公夫妻因何拒绝,都是拒绝了。而且,现在明显皇上对康乐县主有意,上京城那么多贵女,我们为何要因此跟皇上作对?”
范家主点头,“你母亲说得对,这件事就此作罢。你明日就启程回安锦,两年后再来上京。”
这是他们给皇上的一个态度。
“我不!”范大公子哀求道:“祖父,母亲,即使皇上对康乐县主有意,但只要定国公愿意与我们结亲,皇上又能奈何?”
范家主沉思了一会儿,“好,若是定国公不同意,你就死了心,好好回安锦待着。”
范大公子点头,“是。”
第425章
第一次见说媒这样严肃又随意的
第二日,范家主先去拜访了谢家主。谢家与定国公府联姻,很多事情要比旁人了解得清楚。而且,他也想通过这件事,了解下定国公跟皇帝之间真正的关系。
见了面寒暄后,范家主直接讲了自己的来意,谢家主听后道:“你我多年交情,有些事情我不隐瞒于你,不出意外,定国公嫡女会是皇后,而且皇上以后的后宫会只有她一人。”
范家主惊了一瞬,想到定国公没有妾室,而且当今皇上是他一手扶持上去的,就了然了。这时就听谢家主又道:“你跟皇上见过面了?”
范家主点头:“见过了。”
谢家主问:“如何啊?”
范家主:“不出意外,未来会是一代明谢家主点头,然后又道:“皇上幼时在冷宫无人教导,机缘巧合与定国公夫人相识,他可谓是由定国公夫人开蒙教导到如今的。你可曾听说过定国公夫人的事迹?”
范家主:“听说过一二。”
即使之前范家主家没有在上京,但上京也是有人的。上京发生的大大小小的事情,他基本知道。
“定国公夫人学识先不说,但她虽是个妇人,但做事情果断且不乏狠戾。”谢家主语重心长地说:“由她教出来的皇上会软吗?更何况还有一个定国公。”
范家主默然,过了一会儿才道:“明日就让范黎回安锦。”
谢家主拍了下范家主,“皇上是明君,对我们对百姓都是幸事。至于皇上的后宫有几个人,跟我们有什么关系呢?我们这样的人家,不需要用女子维持家族昌盛。”
范家主点头心里却说,你说得好,你家不也早早地就与定国公府联姻?不过他还真没有送家中女儿进宫的想法,只是错过了定国公嫡女确实可惜了。
两人又聊了一会儿,范家主就回了家,然后命令范大公子明日就出发回安锦,两年之内不许来上京。范大公子自然不甘心,但是他不甘心也没有办法。
第二日,范大公子离开上京后不久,李景熠就收到了消息。他淡淡地嗯了一声,然后接着看奏折。反正,只要影响他与玉珠感情的所有因素,他都会想尽办法摒除。
唐书仪也很快知道了这个消息,包括李景熠传范家主进宫的事情她也知道。这两件事中间的关联,随便一想就明白了。
她笑着跟萧淮说:“皇上做事情越来越有章法了,现在都可以直接跟范家主那样的人物过招了。”
“是夫人教得好。”萧淮道。
唐书仪嗔了他一眼,继续低头看手中的账册,过了一会儿她又道:“今年湖光榭那边的账目你来盘。”
有劳力用,她才不想劳累自己。以后她就真的可以过上退休养老的日子了。
萧淮自然不会拒绝,但是他揽上唐书仪的腰,唇在她耳边说:“我要奖励。”
唐书仪哼笑了一声,“要什么奖励?”
萧淮又在她的耳边低语,然后惹来她的轻打。
外边,赵管家跟翠云翠竹说:“庸王来了,通报一声国公爷。”
翠云翠竹都有些纠结,两人朝书房看去,影影绰绰的见她们国公爷和夫人,紧紧的靠在一起,这种情况谁敢去通报?
但是赵管家是翠云的公公,他说话了,翠云硬着头皮也得去。她走到书房外轻声说:“国公爷、夫人,庸王爷来了。”
唐书仪推开萧淮,“快去,说不定要让你做媒人呢。”
萧淮哼了一声,就齐良生每次见到他,都沉着一张脸的死样子,他才不愿意呢。唐书仪猜到了他的心思,就道:“不许拒绝,到时候你不愿意去说,我去跟齐老夫人说。”
萧淮没说什么,起身往前厅走。就是再不愿意看到齐良生那张臭脸,这个媒人也得他做。到了前厅,庸王正在客厅喝茶,两人算是老熟人了,没怎么寒暄庸王就说明了来意。
“齐大人的二子,如何啊?”庸王问。
萧淮没有隐瞒,把齐二的情况讲了一遍,然后总结道:“那孩子虽然文不成武不就,但心地善良,做事也有担当。”
庸王嗯了一声,跟他打听的差不多。她女儿的性子挺适合这种二世祖的,一辈子锦衣玉食,还不用考虑太多家族、官场上的那些事情,挺好。再说,只要是齐良生不倒,这门亲事就很好。
“那就劳烦你中间牵个线了。”庸王拱手道。
“好。”萧淮没有犹豫就答应了,“明日我就去齐府拜访。”
庸王满意了,哈哈笑着说:“听说湖光榭很是不错,你也不说请我去观赏一番。”
“后日吧,后日早朝后我们一起过去。”萧淮道。
两人说好了,庸王就告辞离开。萧淮又回了世安苑,见了唐书仪说:“果然是要我做媒人的。”
唐书仪低头看着账册,嘴里说:“那你就好好做这个媒人,不能因为你们之间的恩怨,耽误孩子的姻缘。”
萧淮有些不满,“是他见到我就甩脸子。”
唐书仪抬头看着他笑,“嗯,我家国公爷大度,不跟他一般见识。”
萧淮:“........”
好吧,我大度。
第二日,萧淮用过早膳就去了齐府,之前下了帖子,齐良生在厅堂里等着他呢,面色淡淡的。萧淮见状,自然也不会给他好脸色,也是一脸淡漠。这种情况自然也没有客套寒暄,坐下后只有相顾无言。
“和光年龄也不小了吧?”萧淮道。
齐良生:“是,该娶亲了。”
他知道齐二跟夏黛兰之间的事情,也问过了齐二,他没有意见。
萧淮:“你觉得庸王的嫡女如何?”
齐良生:“不错。”
萧淮:“既然如此,就合一合八字,上门提亲吧。”
齐良生:“好。”
萧淮:“那行,我告辞了。”
齐良生让管家送客。守在外边的管家一脸黑线,第一次见说媒这样严肃又随意的,媒人和主家都没有一个笑脸,三言两语就把媒给说成了。
第426章
你说我生个孩子如何?
萧淮去齐家说媒,虽然他与齐良生不睦,但是两人这样也不是一天两天了,平日的合作也没见出问题,所以唐书仪一点也不担心。但是她没有想到,萧淮走了一会儿就回来了。
她好奇地问:“昨天不是下帖子了吗?齐大人没在家?”
“在家,他同意亲事,过两日就合八字提亲。”萧淮走到她身边坐下。
唐书仪:“你出门也就一刻多钟吧,媒就说好了
?”
齐家和定国公府离得不远,但是萧淮骑马的话,来回也要十来分钟。剩下时间寒暄都不够,怎么就把媒说成了?
萧淮把他跟齐良生谈话的经过,大致讲了一遍,唐书仪听了后都不知道说什么了?这当爹的和当媒人的,都不是一般地随意。但不管如何吧,亲事成了就好。
她还道:“和光那孩子,虽然不会有多大的成就,但是善良性子好,嫁给他日子肯定过得好。”
做二世祖的,只要安分知足,日子甚至比那些有远大追求的人过得好。
萧淮嗯了一声,“明日庸王要去湖光榭,我把齐良生也叫上,两人认识了,以后有什么事情他们自己谈。”
唐书仪:“...你这媒人真是做得省心得很。”
萧淮轻哼了一声,当他愿意看齐良生那张脸。
唐书仪见他浑身的醋劲儿,憋着笑看书。
第二日早朝结束,萧淮和庸王一起出了宫,经过齐良生身边的时候,停下脚步道:“我与庸王一起吃酒,齐大人要一起吗?”
齐良生扭头,看到萧淮与庸王站在一起,他跟庸王相互见了礼,然后一起去湖光榭。庸王还左右看了看两人,总觉得这两人好似关系不怎么好的样子。但他收集到的信息是,定国公府和唐国公府以及齐家是一个阵营啊!
不一会儿到了湖光榭,作为主事人的齐二自然要亲自招待。他还挺不好意思的,毕竟他和夏黛兰正在议亲,现在见到夏黛兰的父亲,有种随时被考察的紧张感。
庸王确实上上下下仔仔细细地打量了他一番,然后点头。小伙子样貌和精神头都不错,接人待物也进退有度。至于没有进官场,他不是很在意。反正齐良生还年轻,有他在就够了。
齐二领着三人到最好的雅间,快要到的时候碰到了长平公主。双方都是一愣,然后相互见礼,长平公主看了眼齐良生,齐良生一脸淡漠,长平公主哼了一声,然后看着萧淮说:“麻烦定国公给你夫人带个信,本宫想她了,抽空聚一聚。”
萧淮点头:“好。”
长平公主的目光又在庸王的身上停留了一瞬,然后被人簇拥着走了。齐二领着萧淮三人继续往前走,然后进了雅间。萧淮和齐良生虽然相互不给对方好脸色,但正事的时候一点不耽搁。
三日后,齐良生和庸王都让人合了八字,结果都是上佳,然后又过了几日,齐府去庸王府提亲,齐二和夏黛兰的亲事正式定下了。
而唐书仪正在听南陵伯夫人唉声叹气。曾经的纨绔三人组,萧玉铭和齐二的心事都已经定下了,就剩下他家严五了,她现在真是愁死了。
“我挑了多少姑娘,不是他看不上别人,就是别人看不上他,真真是要愁死了。”南陵伯夫人叹着气说。
“这姻缘讲的是缘分,缘分到了自然就成了。”唐书仪也只能这么劝了。
南陵伯夫人也就是跟她说说话,疏解一下内心的烦闷,严五的亲事还是不能随便定下。不是要挑多好的,是要挑合适的。
……
年前,唐书仪和长平公主聚了一次,她发现长平公主似乎变了不少,身边没有了那些小鲜肉,就是她这个人都娴雅了不少。唐书仪奇怪,就问:“公主是不是遇到什么事儿了?”
长平公主给自己倒了一杯酒,“我能遇什么事?不过是之前的那种日子过腻了而已。”
唐书仪了然地点头,这是大鱼大肉吃腻了,想吃素了。但这时就听长平公主又道:“你说我生个孩子如何?”
唐书仪一愣,然后道:“公主自己喜欢就好。”
长平公主仰头饮了杯中的酒,道:“但是我孩子父亲不能是低贱之人。”
唐书仪一惊,觉得该劝一劝。她若还是对齐良生不死心,或者挑中跟齐良生差不多的人,到时候闹出来,李景熠也为难。
想了想她道:“人选...公主还是要慎重,别像上一次那样。”
长平公主哼了一声,“我知道,现在的皇上与我不亲厚,我现在也就是有个长公主的名头。放心吧,我不会给皇上添麻烦。”
唐书仪能说什么,生孩子是人家的自由。而且,长平公主若是有个孩子,对她来说确实不错。她举起杯子说:“希望公主得偿所愿。”
长平公主哈哈笑,“我就知道你能理解我。”
唐书仪笑了笑,其实她也挺佩服长平公主的,不在乎别人的眼光,活得恣意。
............
转眼到了除夕,一家人在世安苑守岁。先是萧玉铭和萧玉珠在院子放烟花,然后一家人坐在一起打马吊,热热闹闹到了子时才休息。
大年初一有宫宴,一早李景熠就让人给萧玉珠送来一套头面首饰。进了宫见了李景熠,唐书仪才发现,萧玉珠头上的发簪和腰间的玉佩,与李景熠的是成对的。她在心中不由得叹息,少年人爱情的小心机啊!
这一年来,让皇上选秀的声音一直就没有断过,即使李景熠明确表示,二十岁之前不会大婚,也阻止不了那些大臣的上奏。
今日的宫宴,更是有不少大臣带着自家的女儿,往太皇太后跟前凑。其实她们更想往皇上跟前凑,但是没有机会.
不过还是有人有机会的,例如明家人。宫宴是在中午,但是明家人一早就进宫了。明大夫人带着明雨去给太皇太后请安,明大老爷去御书房见李景熠。
说了一会儿话,明大老爷就说:“你舅母好长时间没有见你了,趁着过年,她想见一见你。”
第427章
婚约
对于明家人,李景熠的态度是,可以略微照顾,甚至让他们一辈子荣华富贵,毕竟是他母妃的亲人。但是他们若是想要再多,那就没有了。
他和明大老爷一起去太皇太后的寝宫,路上明大老爷说:“你母妃小时候长得玉雪可爱,每到过年的时候,家中长辈就喜欢往她兜里塞压岁钱。但她是个节省的,压岁钱都攒起来给你外祖父外祖母买东西……”
一路上他说了很多明妃小时候的事情,李景熠听了心中温暖又怅然。若是当年他的母妃没有被害该有多好。
说话间到了太皇太后的慈宁宫,明大夫人和明雨见到他马上起身行礼,然后坐下说话。言语之间自然少不了夸赞明雨,而明雨看李景熠的眼神也是含情脉脉。
李景熠感受到她的目光,不由得皱起了眉头,又说了一会儿话,他就起身离开,明大老爷连忙紧随其后。
到了御书房,明大老爷纠结了一瞬道:“皇上,当年你母妃还没有出事的时候,我们曾经商议过,你与明雨的亲事。”
他这话一出,李景熠的脸马上沉了下来,但明大老爷好似没有看到他脸上的表情,继续说:“你母妃虽然不在了,但当初的约定还得继续啊。”
“明爱卿,”李景熠脸沉得简直能滴出墨,他道:“当年的事情无凭无据,而且,我过继给了逍遥王,我的亲事不是明妃能做主的。以后这种话就不要说了。”
“但是当年你们的亲事已然定下,皇上你若是现在反悔,让你表妹怎么办?”明大老爷着急地道。
“放肆!”
李景熠怒喝了一声,明大老爷连忙跪下。
就听李景熠又道:“明温茂,朕念在你与明妃之间的兄妹情意,对你多次容忍,没想到让你如此不知礼数。朕再次跟你说,朕的父亲是逍遥王,朕没有母妃。你更不是朕的舅舅,记住你自己的身份。”
回京以后,李景熠每一次见明家人,虽不是多热络,但往日也是照顾有加,像这样的呵斥,今天是第一次。明大老爷吓得冷汗都出来了,他连忙磕头,嘴里还说:“是臣错了,是臣错了。”
李景熠目光沉沉地看了他一会儿才道:“你免礼吧。”
明大老爷颤颤巍巍地站起身,李景熠不耐地摆手让他出去。大过年的,本来好好的心情都被他搅和没了。直到叶德本来报,定国公夫人和康乐县主来了,正在慈宁宫呢,他的心情才好了起来,连忙起身去慈宁宫。
到的时候,就见萧玉珠坐在太皇太后身边,被太皇太后拉着手说话。见她头上的簪子和腰间的玉佩,都是今日自己送过去的,李景熠心里一阵甜蜜,手不由自主地摸着自己腰间的玉佩。
唐书仪和萧玉珠都起身朝他行礼,他连忙回礼,过后几人坐下说话。过了一会儿,太皇太后就找机会让两人出去,给他们单独相处的机会。等他们出去后,太皇太后几次想跟唐书仪说,让两个孩子定亲,但都忍下了。
唐书仪从她的神色间猜到了,但当做什么都不知道。她和萧淮都觉得,现在并不是两人定亲的时机。
宫宴进行的很顺利,结束后各家陆陆续续出了皇宫。在宫门口,明雨盯着萧玉珠看,明大夫人见状连忙拉了她一下,“你这样盯着人看,会被人说没有礼数。”
明雨拧着帕子上了自家的马车,然后跟明大夫人说:“娘,你看到没,那萧玉珠的发簪和玉佩跟表哥的是一对的。”
明大夫人叹口气:“雨儿啊,你是没办法跟她争的,我们家争不过定国公府。所以皇后的位置你就别想了,能进宫做个嫔妃就行了。”
这时明大老爷上了马车,听到她的话沉着脸说:“雨儿进宫的事情恐怕不成了。”
明雨一听一脸焦急,明大夫人连忙问:“怎么回事儿?皇上说什么了?”
明大老爷:“我与皇上说他与雨儿有婚约,但是皇上说无凭无证,他不承认。”
“这…这怎么能不承认呢?”宁大夫人道:“雨儿是他的表妹,我们不求皇后的位置,做个嫔妃都不成吗?”
而此刻明雨哭了起来,“我不管,我就等着,等着他选秀。”
“是,我们就等着选秀,总不能别人家的女儿都可以进宫,他的表妹就不可以。”明大夫人也道。
明大老爷沉着脸不说话,过了一会儿明大夫人又道:“要不我们现在就传出去,皇上与我们雨儿有婚约。”
明大老爷皱着眉思索,然后道:“先不要,等到选秀的时候,如果他还不让雨儿进宫,我们再传出这个消息。”
毕竟婚约的事情根本就不存在,李景熠只要找明二老爷一问,就什么都清楚了。
明大夫人和明雨都点头,一家子大过年的都心情不悦。
……
过了年,唐书仪就开始准备萧玉铭的大婚。之前筹备过一场婚礼,这一次算是有经验了,得心应手了不少。
忙忙碌碌到大婚前一天,唐书仪又跟萧淮说:“你去跟你儿子讲一讲洞房的事情。”
这事儿,萧淮也算是有经验,他拿着几本书到了萧玉铭的院子,丢给他,然后说:“你研究研究,免得明日洞房丢人。”
萧玉铭倒没有害羞,在军营的时候,那些糙兵汉子经常讲荤段子,有些事情他虽然没有经历过,但还是听过不少的。他拿着书翻开看,还觉得挺新鲜的。萧淮见他这样,没说什么转身走了。
第二日,唐书仪和萧淮早早起床,唐书仪装扮完,对着镜子说:“觉得时间过得挺快,一眨眼我们家二公子也要成亲了。”
忽然想起当初,萧玉铭去青楼被她提溜回来的事情,忍不住笑了起来。当年的浑小子,现在长大了。
萧淮问她笑什么,她把那事儿讲了,萧淮也笑。然后他看着镜子中的女子,眉眼如画,身形窈窕,三十多岁的人,看着也就二十八九。
从后面抱上她的腰,他道:“其实,我们的青春刚开始。”
唐书仪哈哈笑,好吧,只要心态年轻,就永远青春。
第428章
研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