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妃有孕后,皇上免了贵妃的每日请安和协理六宫的事宜。
只为让她安心养胎。
自那之后,我便没有见过贵妃。
偶尔听贤妃说起,她们时常在去上书房的路上遇到她。
月份渐大后,皇上愈发小心。
每日都去贵妃宫中陪她,查问对贵妃的饮食脉象,生怕有一点差错。
还会亲自扶着贵妃去御花园中散步,日复一日,日日如此。
常有妃嫔在御花园遇见。
她们终于看清楚,皇上心中最在意的人是谁。
在皇上如此细心地呵护下,没有人敢对贵妃的孩子下手。
她们入宫前,那些关于贵妃宠冠六宫的传言,远远比不上她们的亲眼所见。
见得多了,许多人都没有了争宠的劲头。
倒是让我省心许多。
22
怀胎十月,一朝临盆。
听闻贵妃生产的消息时,我正在修剪贤妃送来的那些腊梅枝。
梅香冷冽,沁人心脾。
又是一年冬至时节。
我听着采苓打探回来的消息。
贵妃生产时,皇上本来该守在产房外。
却在听见屋内贵妃的痛苦叫喊声后,直接推开身边劝说阻拦的宫人。
冲进产房,跪在床边,拉住贵妃的手陪着她生产。
可惜贵妃生产并不顺利,好几个时辰也没能将孩子生下来。
皇上一直待在产房,接生嬷嬷和太医害怕又拘束,太医连催产药都不敢开,接生嬷嬷放不开手脚。
生怕贵妃有什么闪失,自己十个脑袋都不够用。
只能用参汤吊住贵妃的精神,慢慢生。
天都黑了,孩子也没能生下来。
贵妃让太医在不得已的时候舍母保子,皇上将太医痛骂了一顿。
采苓传来消息说,贵妃晕过去好几回,怕是要不行了。
我正思忖着皇上这次会保母还是保子的时候,一群人火急火燎地跑进了凤仪宫中。
是皇上身边的人。
为首的是皇上的贴身内官贺公公。
贺公公依旧十分客气,说他们只是奉皇上之命来凤仪宫找一个人。
「找谁?」我问道。
「一个叫茯苓的宫女,皇上让奴才将她带去昭阳宫。」
「……本宫知道了。」
看来太医院那群怕死鬼又不行了。
我不想被卷进皇上和贵妃的感情里,我在他们坚不可摧的情感中只是一个不配拥有想法的盾。
作用就是替贵妃挡住那些对她不利的流言蜚语。
但我无法反抗,这就是皇权。
23
「本宫一起过去。」
万一贵妃真的出事,皇上必定会迁怒茯苓。
我亲自带着茯苓,同贺公公一起去了昭阳宫。
昭阳宫内寂静无声,除了皇上不断催促宫人去我宫里找人的声音之外,没人敢发出一点声音。
贺公公在帐外对皇上回话:「皇上,人已经带来了。」
「快让她进来!」
皇上的声音愤怒焦急。
丝毫没有当初荣妃难产时那般理智镇定。
面对荣妃的生死,他的态度云淡风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