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语气里的轻蔑和不屑,想来程龙大哥一辈子都不会忘记。
不仅如此,在美国,凡是华裔或者亚洲国家为投资主体的电影,当然也包括程龙大哥主演监制的那些,无一例外的受到各种技术压制。面对死亡都不曾低过头的程龙,在这方面受了无数的窝囊气;也使他和李连捷等人,永远也无法跻身好莱坞一线影星的行列。
现在,程龙大哥简直无法相信自己是站在一个华裔豪商的企业里,面对一批中国科学家研制的,由中国电影家来使用的世界最尖端的高科技电影后期设备
终于让我等到了今天程龙大哥看着正在向易青交文案的杨娴儿和何风以及他们带领的华星各组工作人员们,忽然有种强烈的冲动,对着易青脱口道:“如果我这个老得打不动的打星,愿意不要片酬的求你易大导演给部戏我来演,用你们华星的条件来做这个电影不知道你会不会考虑”
正在和杨娴儿低声交谈的易青突然听见正字参观工作场地的程龙大哥对他说出了这句话,顿时傻了。
周围所有听见这句话的人都停下了手里的工作,呆呆的望着这里。
易青小时候看程龙大哥的功夫片的时候曾经无数次的梦想过将来可以和程龙大哥一起拍戏一一当然他那时候还不知道世界上还有电影学院这种学校,也想象不到自己后来会从事电影这一行一一他只是很单纯的想做一个大哥身边的工作人员,哪怕是跑腿打杂也行。
没想到可以做程龙大哥的导演和他一起拍戏
“当然”
没等易青这傻小子高兴完,孙茹就抢先应了下来,她欣喜的道:“这绝对是我们梦寐以求的”
程龙大哥朴实的憨然一笑,在所有人的掌声中,他转过身去,轻轻的抚摩着身前的一台“1680像素模糊影像合成交换机”,趁人不注意的时候,揉了揉发酸的眼眶。
他那标志性的可爱的大鼻子,此时也有些微微泛红。
第十章 名扬美利坚上
“好就是这样,把铜管的调子降一点下来对,弦乐部分加快快一倍看看好把弦乐部分升一个八度”
不仅仅是站在操控台后面执行何风指令的李佩佩,连旁观的易青都吃了一惊这算什么风格的配乐把低音乐器拉得更低,把高音乐器扬得更高,这段曲子不是就变形了吗发出来的声音肯定是非常刺耳难听的
“就这么来,快点,先试一下”何风看都不看一眼自己的老板和老婆,一手拿着耳机贴着左耳,一手扶在连接录音调配板的电脑的键盘上,闭着眼晴摇头晃脑的对录音室里的人下命令道。
这才是真正的乐痴呢易青饶有兴味的双手交叉胞在胸前,心想也只有何风这种变态,才会在听一段自己已经每个音符都会默写了的配乐时,还能流露出如此由衷的陶醉一一这才是个真正喜欢音乐并且沉醉在自己的音乐世界里的人
李佩佩疑惑的执行了他的操作指令;何风那边猛得把贴近耳朵的耳机向外撤了几公分,望着抱手站在一旁的易青,他做了个耳朵要被震聋似的鬼脸。
“老易,快来听听这段”何风兴奋的喊道:“那个谁,放画面给他看。”
何风老是记不住李恩华派来帮忙的几个技术人员的名宇,动不动就叫人家“哪个谁”,可是这些平时心高气傲的美国佬居然没有一个抗议的一一想来任何一个跟何风工作过地人都会情不自禁的被他惊人的艺术天赋和神奇的音乐感染力所折服吧
有些人的某种气质或者说魅力真是与生俱来的。
经过了一个多月的劳碌,花木兰
===分节
250===
的后期已经完成了七七八八。易青带着导演组熬了几个通宵。给所有素材做了个最后定稿,然后逐步完成了剪辑工作:杨娴儿地美工合成和特效添加也已经进行到了最后阶段。
一般而言,一部电影的后期工作最后部分都是电影录音。因为他们要等整个电影剪辑出来后才能开始给影片配同步声带。
何风的录音组工作的时候,用一台电脑连接着墙上的影布,放映电影的内容:然后根据事先淮备好的配乐方案制作精确到每一格放映时一秒二十四格的音乐音效。
今天差不多己经做到中段部分,整个电影地声带做到一大半了,易青才第一次“顺路”拐到录音组去看看。
易青平时很少去录音组或者美术组“监督视察”工作,因为他很清楚杨娴儿和何风的天才工作能力。做老板的该放手时要放手。什么问题在当初设计方案地时候就应该提出来,既然大方向定了,剩下的事情就应该让下面的人放手去干,老是去监督何风或者杨娴儿的工作会让他们的下属觉得老板不信任他们的专业能力。
所以尽管何风对这段配乐发布了一个这么不合理的修改指令,易青还是毫不犹豫地摇头对他说道:“我就不看了,将来做完了一起看吧。你决定就行。倒带倒来倒去怪麻烦的。”
“不麻烦”何风白眼一翻,指挥自己工作室带来地两个奥地利“手下”道:“给我扶着他,非让他听不可”
易青看着他嘴角上扬的趾高气昂的德性。就象一个顽皮的大男孩自己手工制作了一把木头手枪之类的玩具,急切的非要在伙伴面前炫耀一样一一易青只好无奈的举手做投降状。
电脑前的技术人员打了几个键,有人同时关掉了屋里四角的四个小黄灯。整个隔音室登时暗了下来
一段易青起码看了一百遍的当初拍了好几天地厮杀场面在墙上的影布上显映出来,易青双手抱胸,开始看第一百零一遍。
就在小意扮演的花木兰挥刀砍向敌人的一瞬间,李佩佩飞快的在控制扳上挨下了“插入”键
猛听得“嘎”得一声,本来就沉郁的铜管声突然在易青的耳边炸响,一种让人头皮发麻血管爆裂的低音嗡嗡的充塞了整个房间一一易青下意识的深吸了一口气,攥紧了拳头
又一段加快了四倍。且音高扭曲得今人心悸的弦乐急奏猛得响了起来,影布上原本平淡而常见的古装厮杀场面一刹那变得那么撕心裂肺的逼真恐怖。刺耳怪异的管弦吹奏不停的挑逗着观者的神经一一这一小段看完,怎一爽字了得
灯光大亮,影布上的影象消失了。
不到五分钟的一段镜头。易青现在相信了,为什么当年罗拉快跑这个电影在美国上映时,很多青年和小孩看了四五遍还要去看,但是却说不全剧情一一据当时的报道说他们都是去剧院边听音乐边甩头的,象磕了药一样。
好的音乐真是有灵魂的它不但能激发观众的感情,甚至可以不知不觉的控制观众的情绪
何风点了点头道:“这就是我想象的效果。这段就这样吧”
大家一起兴奋的应了一声。他们已经习惯了何风的这种口吻,因为何风定配乐或者声效很少犹豫或者修改第二遍,在他来说。第一感觉就是最正确的感觉。
易青满意的点了点头。他知道这里的空间太狭小,效果听起来有点夸张了,但是放到电影院去,刚才的效果应该是正好。
何风这次做花木兰的主要思路,多是反正道而出奇,反复多次的使用不和谐的和弦与节奏,或者是扭曲的声音造型来匹配电影的内容一一这是一个充满了何风这个怪才个人风格的新的电影音乐形式,以前多用于恐怖片或者科幻片里的方法用在中国风味的古装战争大片,居然别出机抒的令人耳目一新。
当年拿过奥斯卡小金人的唐盾先生在卧虎藏龙里同时使用了中国湖南少数民族的巫鼓和西洋音乐,这种变异中寻求东西方和谐的声音造型已经令当时的电影人、音乐人为他的广阔灵动的音乐想象力而叹服;而何风这次在花木兰里设计的种种用变调和不和谐和弦做出的声音造型,更是拓宽了电影视听语言的语境范围。
同时,一般的音乐家只有在符合正常的音乐处理方法下才能想象出音乐或者声音,而何风居然不用做任何试听,仅凭想象就能判断出非常规变调或变奏下的种种效果,这份想象力真是前所未闻。
一个电影音乐家和一个古典音乐家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后者相信音乐是在特殊的艺术规律支配下严肃而规范的一种创作;而前者则象何风一样,认为世界上所有能被人的耳朵听到的声音都可以成为音乐甚至还不止,应该说所有能被人的心灵和思想感觉到的声音,哪怕不是用耳朵而是毛孔来听的那些,都可以成为电影音乐的一部分。
以前的电影家们只会用中国音乐来配中国电影,用西洋音乐来配欧美电影;然后渐渐发展到了东西方风格的音乐在各种电影中交替混用,比如卧虎藏龙,这就使艺术无国界这个理念在电影音乐这个领域实现了一种真正意义上的世界性融合;现在,最前卫的现代电影音乐家,比如何风这样的人,他们开始尝试拮取自然界一切可听可感知的声响来做电影音乐,渐渐达到了东方哲学里所推崇的所谓“天人合一”的境界,在人类对艺术的理解感知扩大到了一个无所不至的范围。
从某种意义来说,后来的人们评价花木兰这部电影的音乐时,都不得不承认天才的录音师何风先生,在这部作品里从最根本的创作理念这个角度,把整个电影音乐艺术拓宽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领域。
易青知道自己没有什么好操心的了,他笑着冲何风打了个手势,转身谁备出去。
突然隔音室门口开了一条小缝,孙茹的俏脸出现在门后面,她盯着易青做了几个口型。易青知道那是孙茹让他出去。
在何风工作的地方,对各种声音是最为敏感的,即使是孙茹也不敢在开门的时候发出声音,更别说张嘴讲话了。要是在何风工作的时候有任何声音影响到他,他非跟你大吵一场不可,即使是易青和孙茹也没有面子给。
易青连忙闪身出了隔音室,孙茹把他拉到一边,笑道:“北美院线的事情谈下来了。下午跟李氏的人出去签约。有好几条院线的负责人,下午要赶好几场呢,你快淮备一下。”
易青笑道:“多赶几场好,就怕没得赶。一条院线少说也是几百万美元呢”
说道这里,易青笑得眼晴眯着了一条线,象个神经病似的在走廊上举手大喊道:“美利坚,我来了”
第十章 名扬美利坚中
美国的aa,它的全称为“theotionictureassociationofarica”即“美国电影协会”。这个组织成立于1922年,最初是作为电影工业的一个交易组织而出现的。如今它涉足的领域不仅有在影院上映的电影,还有电视、家庭摄影hovideo以及未来有可能会出现的其他传送系统领域。
aa在洛杉玑和华盛顿为它的成员服务。它的委员会的主要成员由也是aa的会员的美国最大的七家电影和电视传媒巨头的主席和总裁共同担任。
这七大影业巨头跟所谓的好莱坞大同盟是两回事,它仅包括象迪斯尼、华纳、派拉蒙、21世纪福克斯这样的传统意义上的美国本土影业托拉斯;像李氏国际这样的亚裔色彩浓厚的后起之秀就很难位列其中。
1922年,为了纯洁电影画面,保证票房收入,aa就开始筹建审查委员会。
这一机构当时由共和党人威尔海斯领导。1922年,在巨头们的邀请下,他出面主持一个新协会美国电影制造商和经销商协会,并出任正在筹建中的审查委员会的主席。
此后,整个美国各州都依据本州的相关法律确定了相应的审查制度并成立了审查委员会。同时,从上世纪中叶开始,美国电影就要接受许多民间组织、宗教组织的审查。比如著名的罗马天主教“道德联盟”等等。
当年著名的美国电影达文西密码就因为涉及宗教观念问题被美国地基督教、天主教、伊斯兰教团体大力反对在美国许多地方和院线部分遭禁。
虽然美利坚联邦各州的相关法律在细则上都有些微地不同,但是总体来说还是可以统一的按照美国电影的分级惯例分为五个级别:g级、g级、g13级、r级。
就在易青、杨娴儿、何风带领着各自的组员为花木兰的后期制作殚精竭智的工作地这些日子里,孙茹和李恩华也没闲着他们在为花木兰通过美国电影审查委员会的审查这件事情而奔走。
对于孙茹和李恩华来说,最大的难题是在于如何把花木兰归于g级而不让它被归于g13级。
不要小看这么小小的一点区别。当它反映在票房差距上时,里外里所造成的经济差异可能是巨大的。
在美国,最容易被院线方面接受的没有审查问题的电影,当然是g级。也就是所谓的大众级指得是所有年龄均可观看,适合所有年龄段的人观看地电影。
这个级别的影片在每年地美国电影总产量中所占比例很少,但是也最容易被院线方所接受,因为它安全无害。该级别的电影内容可以被父母接受,影片没有裸体、性爱场面。吸毒和暴力场面非常少。对话也是日常生活中可以经常接触到的。比如有名地绿野仙踪、音乐之声、狮子王、小猪贝比、玩具总动员等等。
象这种g级的电影,是获准在所有的院线所有的影院放映的。而除此外的g、g13、r、nc17等各个级别的电影,在影院放映时会受到法律的各种限制,许多院线和公司在签下这些级别的电影放映的同时,总是要特别考虑一下。如果对象是华星这样的“外来户口”的话,签约的可能性就更加降低了。
幸亏电子大王史蒂文森李在美国混了半辈子,也可说是手眼通天了。经过一番马拉松式的谈判和研究,有不少血腥战争镜头的花木兰被定为g级的电影。
g级也就是所有的辅导级,这类影片属于“建议在父母的陪伴下观看。有些镜头可能让儿童产生不适感。一些内容可能不适合儿童观看”。
该级别的电影基本没有性爱、吸毒和裸体场面,即使有时间也很短。此外,恐怖和暴力场面不会超出适度的范围,所以也叫普通级。在好莱坞,例如星球大战、小鬼当家、蝙蝠侠、回到未来、辛巴达:七海传奇等影片都属于这一级。
对于华星和花木兰剧组来说,这无疑是个好消息,因为大多数美国现代电影都会被分到这一级,各大院线对这个级别的放映许可还是很宽容的,为易青后期的院线放映分成合约的谈判减少了不少压力。
如果是g13级没有粗野的持续暴力镜头,一般没有裸体镜头,有时有吸毒镜头和脏话的话,这部电影将成为不适于13岁以下儿童观看的特别辅导级。也就是说13岁以下儿童要有父母陪同观看,而院线方必须提示其中一些内容对儿童很不适宜。这样势必会大大影响票房。
此中差别真是非常巨大,要不是有李恩华这种美国通在替易青他们奔走,花木兰这次估计要吃大亏了。
由于有李氏国际挂名参与制片与投资,而且又是g级的大路片,所以和各大院线的签约非常顺利。富有东方色彩的电影在美国其实是非常好卖的,当年张一谋的英雄才签了三条院线,在美国十几个城市放映了四周而已,就进了那年的北美票房前十,和那些占了十条八条院线的美国电影并驾齐驱。
所以这次花木兰能顺利在美国通过审查,各院线的放映商和电影院也非常愿意和这样一部利润可期的东方电影签约,毕竟没有谁会跟美金过不去。
这几天谈判下来易青才渐渐体会到,美国不愧是世界第一商业电影大国。许多当年在学院学到、听到的抽象数据,此时都得到了一种深刻的体认。
就拿院线规模来说吧,以香港和中国大陆为例,当年香港电影全盛时期所有影院的银幕的数量加起来不过一百五六十块;十年前,也就是2004年的时候,中国大陆36条院线的所有银幕加在一起也不过就是比香港多了不到十几倍,大概2668块,到近几年每年都有逐渐加多的趋势,也超不过三千块。
而美国的基础观众量虽然只有中国的10,但这是一个把电影当作第一文化消费和大众娱乐形式的国家,所以全美银幕的数量在04年的时候就达到了36594块,是中国大陆的十几倍。
李恩华和几位长期在美国电影业工作的经纪人一起,照着美国地图精心挑选了十九条美国院线,这些院线所属的电影院网络覆盖全美几乎所有城市;然后,再由李恩华和他的团队领着易青、孙茹以及华星的人逐一去谈判。
这可真是好一场马拉松大战。易青和孙茹从创业至今所有经历的合约谈判加起来,恐怕也及不上这一次多。不过易青心里很清楚,这第一次无论多艰难都要扎扎实实的拿下来,因为它至关重要。如果花木兰这次在美国一炮打响,将来华星的电影要赚美国人
===分节
251===
的钱就不会象这次这样费事了。
这场商业大舌战一直持续到了2014年元旦,易青和孙茹在美国过了一个典型的美式圣诞和新年。终于,最后他们拿下十九家院线中的十一家。
同时,易青也不得不佩服美国商人们在热情直接的外表下的那份精明。一听说是中国电影,这帮狗日的鬼子就开始使劲压价,他们都知道这对于一部中国电影在经济和经济以外的各方面具有多么大的意义。
所以当年曾经嘲笑过张一谋是商业白痴的易青不得不签下一份份和当年张一谋签的同样苛刻甚至更加苛刻的合约,让这些美国电影商人从未来花木兰的票房中抽走四成甚至四成以上的分红。当易青带着彬彬有礼的微笑签下这些合约时,对面那些美国鬼子的祖宗十八代各位女性自然是倒了霉。
至于没谈成的那八条院线所属的几家公司,简直就是把中国人当肥羊羔子来宰。那些条件离谱到令人发指,易青在忍痛放弃之余真恨不得把他们的肥头大耳塞回他们各自的屁眼里去。
忙完了签约的事,还没等易青睡个囫囵觉,李恩华的高级行政助理又把一份由李氏和华星的策划人员共同拟订的花木兰美国及亚洲宣传计划草案放在了他的面前。
这几个月在美国的工作,令易青不得不对自己的美国同行们心生戒惧。跟李氏这样的大型美国公司的工作流程及其强度比起来,自己的华星集团简直就象是小孩过家家。人家好莱坞这些公司做事情那都是一环扣着一环,有一整套熟极而流的规范的。所有的人力、所有的资金、所有的资源配置都是最合理最到位的,象身材匀称的少女穿上一身剪裁得体的晚装一样流畅迅捷,无懈可击。
看来忙完花木兰的事回到香港之后,华星内部改革的事一定要抓紧了易青感慨地想到。
第十三章
调教美国大亨
上
“中国飓风”强森惊讶的道:“是怎么刮起来的易,是你打了个喷嚏吗
“是的,当然。”孙茹立刻一本正经的接口道:“如果你认为花木兰只是一个喷嚏的话。”
强森立刻大笑道:“当然不我怎么敢跟美金过不去那可是一周一亿一千四百万哪我的上帝”
“什么”这个数字连孙茹自己都吓了一大跳,她当然知道花木兰第二周口碑和宣传效果都出来了之后,票房会大涨,但是涨到这种地步实在是太今人意外了。
只有易青象个没事人一样,大大咧咧的走到李恩华旁边挑个位置坐了下来,口袋里摸出刚才在唐人街买的松子糖咬得嘎嘣脆响,好象他早就知道这个数字了一样。
“一亿一千四百万美元一周”孙茹非常夸张的一个单词一个单词的用英语重复着这个数字,然后瞪着强森道:“你确定不是港币或者日元什么的”
强森的女助手非常认真的道:“当然。加上前一周的三千八百万美元,花木兰的两周票房总额已经达到一亿五千三百万左右。我们计算了所有放映合约的分成之后,扣除发行过程的耗损和必须分配给院线的分成,我们目前的直接票房利润已经超过九千万,基本完成了易青先生最初的最低票房构想”
“哈哈,嘿嘿,嚯嚯”强森一连发了三组语气叹词,挥舞着大手道:“先生们女士们。我们现在总结战果是不是太早了点。要知道。还有两周呢一周一亿一千万,再有两周天哪花木兰万岁,我喜欢中国女兵,是的,我是说我爱她,你们知道地。我爱死她了”
易青懒洋洋地打断了强森这种南美式的激情胡言乱语,对大家说道:“得了吧,伙计们。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第三周的票房下跌的跌幅应该超过40。而第四周和第二周相比,跌幅超过60,要知道新鲜感这种东西,尤其是来自外国,我是说来自异体文明的新鲜感,是很难持久地。要让他们再对中国感兴趣,那得是下一部电影了。”
“所以,我预计,”易青总结道:“花木兰的首轮票房大概达不到三亿;而后加上第二轮和派拉蒙、华纳续签之后的票房。大概可以达到三亿五六千万的成绩,具体如何,那还要看上帝地安排。”
说这些话的时候。易青的嘴角挂着强大的自信和一丝戏谑的微笑,那种感觉,仿佛他才是那个主宰一切的“上帝”一样。
这时,李恩华的秘书温莎把一壶绿茶端了进来,按照英美贵族喝茶的习惯,给每个人倒了一杯,还配上了牛油小饼干。
易青端起杯子,笑着示意大家道:“来吧,让我们为花木兰干一杯各位,请别忘记了。这,来自中国”
李恩华欣赏的看着这个朝气蓬勃地师弟,端起茶杯来喝了一口,他喜欢易青说的这句英语故意在“这”的指代上用了歧义病句,让人搞不清他地“来自中国”到底是指电影,还是指绿茶
中国城广粤料理厅。
在吃午餐的时候,李恩华拾易青要了一笼他最爱吃的虾饺,然后随口问道:“你怎么在唐人街买那么多东西”
孙茹笑着在旁边接口道:“马上回香港了,买点中国的东西,送一送在美国认识的朋友嘛”
李恩华诧异的道:“不是还有两周吗再说电影上映完还有很多事情呢”
易青被虾饺里的热油烫得直呼气,好容易腾出嘴来,道:“不,最迟后天早上走,该回香港了,那边还有好多事等着办呢”
“别闹了,小子。”李恩华笑道:“你周五上午约了詹姆斯史密斯谈他手上那几条院线续签的事,怎么你忘啦”
易青簌溜一声,喝了一口鱼翅羹,满意的咂着嘴摇着头,好象在感叹鱼翅的润滑美味,然后突然正色道:“日期是定下周五没错,但是我可没说地点在。他不是要谈吗飞趟香港吧”
李恩华听了这话,眼晴微微一亮,随即笑着摇了摇头、仿佛一个老成地长兄看着自己淘气的幼弟一样,夹起一个叉烧包放进他的碟子里,瞪了他一眼,道:“吃你的包吧告诉你别玩的太狠,人家也是有爹妈生养的。”
“靠,当初他搞我们的时候你怎么不说”易青白了老师哥一眼,拿起叉烧包对孙茹道:“从今天开始,我们有粥喝粥,有饭吃饭,有包就吃个包,总之就算是饿死,至少在华星公司的生意范围内,决不再让外国鬼子骑在咱们头上装大尾巴狼”
孙茹懒得理他,看了七八年这嘴脸还没看够吗她低头对李恩华道:“他这个饭桶,别说饿死,饿他一顿他都要嗷嗷叫。他将来要是死了,决不可能饿死,我者多半是贫死的。”
她一边说着,一边伸手把那个咬了一半的叉烧包向着易青那刚要反唇相讥的大嘴方向顶了上去,给他塞的满满的,不让他再唧唧歪歪。
李恩华坐在旁边看着这一幕,忽然有些鼻酸,他望着天花板默默的想到:老师啊老师,要是你还健在,还能看到今天这一切,那该有多好
第二天,李氏国际在影城最昂贵的法国餐厅里,摆下饯行酒,为易青和华星制作单位的全体成员饯行。所有在这次合作中参与联系、交流和共同工作的双方员工全部出席。
接到消息的何风、李佩佩夫妇。急急忙忙从墨西哥边境驱车赶回来,在酒宴开始之前终于赶到,连声抱怨易青太着急回国了,害他们不能玩的尽兴。
大家看着这对艺术家夫妇哈哈大笑。这两人穿着美式皮夹克,带着墨西哥风情的毡帽,脸上晒得红扑扑地。身上背着一大堆马骨、石器做成地墨西哥乐器,还有几把民间制琴师制作的吉他一一这哪是进过维也纳金色大厅的音乐家,整个一个墨西哥流浪艺人。
李恩华手下这些干将,长期跟着李恩华。对中国的事物有着特殊的爱好,对易青、孙茹和这些可爱的中国同事更是几个月以来建立了不错地感情。
美国人从本质上说,其实个个都是孩子,他们的感情直接而热烈,没有收敛和合蓄的概念,所以整个宴会的场面就显得有点热烈和悲壮。华星地人还不怎么样,李氏国际的一些职员居然抱着自己的中国朋友哭了起来,尤其是李恩华手下的美籍女职员们。
易青看在眼里,乐在心头。这就是未来两家合作的一个非常良好的人文基础了。看来华星的同事们这次给李氏国际的人留下了一个不错的印象。
最后吃过了甜品,双方又倒上了祝福友谊地香槟,然后互相交换礼物。那天孙茹精选的那些中国商品就派上了大用场。
易青也举着杯子来到李恩华的身边。郑重地道:“香港见”
“香港见”李恩华也郑重的举了举杯子。
香港再见再见的时候,风云际会,金龙腾空,那从东西传来的隐隐龙吟,要震撼寰球
易总回来了孙小姐他们回来了
整整一个早上,华星总部上上下下,男男女女,都处在一种兴奋的脚不沾地的状态。
中午十二点三十分,大家都知道了司机已经在机场接到了易青和孙茹、小意、小云、何风、李佩佩他们,两小车一大车。正在向这里赶来。
午休时间居然没有一个人去吃饭,所有人都拥到华星大厦一楼大厅,翘首期盼着。
“来了”
不知谁一声高呼,或坐或站的人们纷纷拥到了门口。只见停车场方向遥遥的走过来一群人,好象一个刚刚观光归来的中国旅行团一样,扛着大包小包向这里走来。
除了被易青打发走回去放假休息的少数几个人外,大多数去美国地同事都跟着回到了华星大厦,说是因为有很多器材和资料要先放回公司才安心;其实,他们也是想念自己留在公司的那群死党和损友们吧
依依站在人群的最前列,她刚刚完成北角夜未半的内地宣传,昨天晚上才从江苏飞回来,没等睡上几个小时,又赶回公司来,等着易青了。
认识易青以来,从来就没有分开那么久,这一走,竟差不多有半年了听说易青有意提早了两周回国,说起来,恐怕他也是想依依想坏了吧
“来了来了哇,易总万岁”
“花木兰至胜”
“易导至强”
各种各样的欢呼声,喊叫声好象要把整幢大厦震塌了一样响起来同事们已经陆续听到了美国反馈回来的消息,两周一亿五千万美元这真是一个能让人疯狂的数字。身为华星的一员,有这么犀利这么牛b的一个“头儿”,谁不自豪
远远的,易青和孙茹相视一笑,紧了紧背上的包,大步向狂喜的欢迎人群走去。
就算是古时候的大将,开疆拓土,灭国万里而凯旋归来,所得到的推崇和殊荣,也不过如此吧
第十三章
调教美国大亨
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