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周三,朋友。”易青完全无视詹姆斯的急迫和焦虑,平静的道:“下周三我们这里会有一个大型的商洽会。”
时间很快一天天的过去,转眼就到了周三这天。
詹姆斯早早的就来到了华星,这两天他已经在华星附近的酒店里见到许多“老朋友”了。
挂在好莱坞十大同盟名下的几大院线商、美国最大的音像出品集团赛拉利公司的代表、迪斯尼旗下的几家文化公司形象策划公司的代表以及十几家大大小小的他也叫不上名字的公司派来的谈判代表。
这似乎标志着一个时代的来临,一个以中国市场为核心的亚洲影市新集核地在渐渐的形成。以美国为首的全世界的电影行业托拉斯们,开始以华星的这部花木兰为契机,把手伸向了日渐成熟的、拥有两到三亿消费市场的中国。
好大一块蛋糕啊
第十四章
我话讲完,谁赞成,谁反对下
詹姆斯熟门熟路的找上华星的顶楼,这两天他来过不止一次了,不过易青好像总是很忙。他也没有觉得有什么不高兴的,看在美元的份上吧,毕竟他自己以前在国内做生意时,别人有求于他时,他也是这么干的。
美国人就这点好,讲公平。
好容易到了周三了,今天是当初易青、孙茹和他约定签约的日子。
早早的他就拿了合约来找易青。他知道华星这两天都在忙大商洽的事,但是他可不想跟那些美国同行碰面,更无谓让他们知道蛋糕上最大的果仁最多的一块已经被他切走了,他想先签了合约再走。
“不行,伙计”办公室里,易青坚决的拒绝了他,道:“你是我们华星最重要的伙伴,亲爱的。你怎么能不出席今天早上的谈判会呢”
“谈判会是什么”詹姆斯有点不解。
照一般的规矩,当然是各个跟华星有关系的美国公司根据自己的商务要求分别和易青接洽,然后拟订合约;然后易青的秘书排出日程,单个单个的和他们签下一份份合约。
可是照易青的意思,怎么好像要把所有在香港的、过来跟华星谈合作的美国公司全集合起来,一次过开个大会呢
“又是中国人的规矩”詹姆斯无奈的歪了歪脑袋。
易青突然觉得这个身家巨亿的美国大个子真是可爱极了,他大笑道:“是的,中国规矩”
那天送走詹姆斯之后,孙茹就问过他,他怎么知道詹姆斯和其他美国人一定会就范还有,他那么耍詹姆斯,如果这家伙恼羞成怒了,宁可不赚这几百万美元。拂袖而去怎么办
易青笑而不答。
其实他心里非常清楚,问题地重点是利益,而不是态度;但是态度反过来又影响利益。
这些成熟的美国商人,追逐利益是他们地唯一目的,他们是不会因为华星的态度高傲强硬就舍弃利益拂袖而去的,这是易青的第一个砝码。
第二个砝码,是易青在美国研究了所有跟亚洲市场有关的影业股和企图进入亚洲市场的影业托拉斯的资料,从而得出了美国影业迫切进入亚洲市场这一判断这就是他那段看似懒散地日子在做的事。
然后他总结了这么多年来,中影集团、华裔兄弟为首的中国影业,还有张一谋、冯晓刚等中国导演一直想进入美国市场。却一次比一次艰难的原因。
谋定而后动易青最擅长地就是扮猪吃老虎,他那懒洋洋地微笑之下,掩藏着猛虎一样的锋利的爪牙,计谋老辣。布局深远。
一切看似儿戏简单的举动。后面都藏着环环套套的机谋
他先突然回国,从时间地点上,打乱了詹姆斯和其他美国影业大亨的计划。
詹姆斯仓促间连个助手都没带,匆忙赶到香港,这就谈判而言,先自输了一半了。
易青再利用他曾经轻慢过华星的旧事,故意晾着他,让他在小会客室打了两个多小时呵欠。又累又饿,还没谈,主动权已经一边倒了。
詹姆斯本来和其他美国商人一样,本来面对中国影业时,至少以前面对张一谋这些人的时候,有很强的优越感;可是两个多小时的等待下来,易青轻松就挫掉了他的锐气。更重要的是,他当初让易青等了两小时十分钟,现在易青也让他白等这么久,而且还明摆的告诉他。自己不占他一分钟便宜这其实归功于易青学生时代广涉群书时学的那点心理学,说白了这是设计一个心理假设,然后成功的让詹姆斯形成一种他和易青是绝对平等的这样一个心理自我暗示罢了。
平等的谈判氛围下,詹姆斯又累又饿,又没有任何时间地点上的谈判心理准备,连个助手都没有,一切都在易青的操控之下进行,而易青提出的条件又确实不违反詹姆斯追求利润的初衷,大棒加甜枣,詹姆斯当然只有乖乖接受易青安排的份了。
但是,对于易青这次的而已和全盘考虑来说,和詹姆斯达成的这两个合约才不过是整个计划的冰山一角。
可怜的詹姆斯,被易青玩得溜溜转。务实的美国人哪,他们还不了解,这是一个诞生过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的国家,东方人的智慧,远没有他们想象中的简单。
这正是:弯开窝弓待猛虎,安排香饵钓金鳖。
网已经撒开。诱饵已经垂下,易青要收网了。
今天华星上下一片肃穆。职员们都显得很有素质,见到一个外国客人就点头让路,但是公司的动作还是有条不紊。
孔儒这阵子以来的辛苦收到了成效,华星公司表现出来的行业水准至少在表面上令到来的这些美国人十分满意。
上午八点五十分,孙茹和宁倩华把各路美商请进了会议室。
华星各行政部门主管坐左边一排下手,所有的美国客人按照他们的财团规模依次坐在了右边上手。
孙茹和宁倩华挨着自己公司这边坐了。正中间空出两个位置。
几个美国大亨面面相觑,谁都知道花木兰的导演易,是华星的头号人物,那还有一个座位呢留给谁的林小意吗
还是资料里的那个戛纳东方女郎,金像影后周依依小姐
易青并没有让他们猜测太久。
九点整。大门一开,易青春风满面,当先走了进来;身后跟着一个白种人。
按说论个子、体重,易青比起身后这个白人真是矮小了许多。可是不知怎么得,愣是给人一种非常高大的威压感觉。大概是因为他身后那位美国人脸上写着明显的迟疑和困惑吧
“嘿,那不詹姆斯史密斯吗”
“嗨,詹姆”有熟识的人在叫詹姆斯地昵称。
易青微笑着拉过詹姆斯,让他在中间的两个位置其中地一个上坐下,然后自己居中坐定,笑道:“女士们先生们,这一位,想必不用我来介绍了吧全美八家院线公司的首席商务主官,我们华星集团最亲密的伙伴,我本人的老詹姆斯史密斯”
宁倩华和孙茹神色自若的在底下掐着自己的大腿。不让自己笑出声来。
易青说到詹姆斯的全名时非常夸张的提高了音量,声音里充满了自豪和肯定的语气,仿佛他和詹姆斯是斩鸡头烧黄纸的拜把子兄弟一样;而他地那种神情,更让人觉得他和詹姆斯的合作关系亲密的不容置疑。
在座的美国人都是一片恍然大悟的表情。易青突然从美国“失踪”,而且如此高调地处理和美国影业各方面的合作。原来是有了史蒂文森李和詹姆斯史密斯两座靠山。
这样一来,那些离开美国时下了军令状的;把预设条件定得很苛刻的商人立刻大大懊悔。有李氏国际和詹姆斯这样的对手,如果他们已经和华星达成了某种默契,那么自己在这块蛋糕上能分得的东西就少多了。
好一阵沉默,终于,美国音像制品业的大托拉斯赛拉扬的代表试探地问道:“不知道易先生想要怎么开始谈呢我们美国人并不熟悉这种集中在一起的中国人的谈生意方法”
易青没等他说完,挥了挥手道:“各位只需要听我说就行”
“第一,花木兰的美国加映,除了詹姆斯先生的七家院线。我另外再签六家,最高分成只给两成五,不讲价你们这里有这么多家院线商,谁给的条件最好,分成最低,我就签给谁。
第二,花木兰的音像制品,在美国的部分,交给赛拉扬来做,但是版权不转让。
第三,华星公司包括花木兰在内的所有电影相关软产品,可以让在座任何一家美国公司代为设计、策划、营销,我们自己买单付费,付给各位的费用比照国际标准再多给10。但是,产权我只委托给中国企业,中国人的文化商品形象,中国人自己来决定。
第四,明年华星财团开两到三部新戏,上映权已经签了七家院线给詹姆斯先生,还打算再签十一条,分成为两成半,不讲价;华星集团明年、后年、后年的后年,今后所有的文化商品的版权和营销权,一概不出售,但是各位可以参与在美国的宣传和发售”
说完这四点,易青突然停了下来,他平静的扫了一眼那排美国人,然后慢慢坐直了身体,微笑着道
“我话讲完,谁赞成谁反对”
第十五章
亚洲影业新秩序上
就好比任何一个跨国企业,要想进军世界市场,就不可能绕过美国一样;任何影业财团想要进入亚洲,就不能绕过潜市场最大的中国。
现在和中国能挂钩合作的,无非是三个选择,一个是执中国影业之牛耳的中影集团;二个是以华裔兄弟为首的几家中国大型影业;第三就是香港新近崛起的这家资金雄厚,又有美国电子大王提供技术保障的华星影业集团了。
这三家之中,华裔经营的太杂,而且产品质量很不稳定;中影集团不用说了,基本是个政府机关,很多事情不讲商业规则,没法合作。
那么现在的首选,就剩下眼前这位笑容可掬的年轻人领导的华星影业了。这个中国易可不简单,资料显示他连拍几部戏,无论在国内还是亚洲,都是全胜的战绩,200以上的回报率;一部花木兰风靡美国,票房过两亿,堪称传奇;又有史蒂文森李撑腰,前途无量;最重要的是,资料显示这个公司好像和中国大陆官方尤其是中影集团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再加上詹姆斯史密斯连詹姆斯这样的人都绑上了这辆战车,他们还有什么好说的
其实说到底,商人最看重的还是利益。他们才不在乎你什么版权、什么中国文化产品的独立形象呢这些东西有当然最好,因为能赚更多钱。要是没有也罢也罢。
这里坐着都是世界级地生意精,他们都知道易青这是在捏着谈判的主动权。也都知道这样自己会少得不少好处。但是他们不得不认服,这个中国年轻人太厉害了
以他们这些人地消化能力,华星这块蛋糕做大十倍也不够他们分的,但是由此进入亚洲的合作轨道这个诱饵让他们怦然心动。
狼多肉少,谁敢在这时候站出来反对这时反对就等于退出。你爱干不干,你反对有的是别人赞成。
孙茹和宁倩华以及华星几个部门的主管全部低着头,眼观鼻,鼻观心,他们地现在的任务就是忍住笑,别当着老外的面喷出来,影响礼仪。
这哪是国际商务谈判啊简直是黑社会老大主持的搓汤圆仔的分赃大会嘛
有些女职员已经在心里说了七八遍了:易头儿的演技直追梁佳辉啊
===分节
263===
当年梁佳辉先生在黑金帝国里,一句“我话讲完,谁赞成,谁反对”风靡东南亚。今天被易青照搬到这里来了,别说,还挺有威慑力的。
孙茹在一旁乐开了花。现在已经不用易青解释,她多少有点了解易青的全盘计划了。
把所有人弄到一起,然后借詹姆斯来狐假虎威,让他们无可选择的接受自己的提议,这是一;在条件里安排下大量诱饵,让这些人觉得有利可图。双赢,这是二;利用这种形式,形成一种心理暗示,使今后和华星打交道地美国人,学会了什么是平等和尊重,这是三。
如果不是易青布得这个大局,他们就要在美国那种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待到所有合作合约签完才能回香港。而且要跟这些精的跟鬼一样的鬼佬商人们挨个谈判,一场马拉松下来。不知道要让出去多少利益,还要把人累到吐血。
当初易青第一次没经验,做那场马拉松式的院线上映合约的谈判时就是如此,结果谈下来的动不动就是分四、四成半给人家的合约,可惜了花木兰那么高的票房。
现在好了,有了上次的教训,易青三下两下,翻转乾坤,被动变主动,大搓汤圆仔,指点群豪,一次过定下了大方向替公司争取的最大利益,而且还让这些美国商人上杆子的追上来要跟华星合作。
又是赛拉扬的代表首先发话,大家说了点不着边际的,边边角角小打小闹的讨价还价,初步的意向就达成了。
然后易青就故做姿态,当着大家地面,先跟詹姆斯把他那两份合约和意向书签了,让其他其他美国影商亲眼看到白纸黑字。然后,宁倩华一组,孙茹一组,几个主管一组,把这些外国人分开细谈。
要答院线的、签文化产品的、签北美音像制品发售权的、签小意的北美商品形象使用权的,杂七杂八各种各样一时间大会议室里分成几小拨,就象国内中学生开课外活动读书讨论会分小组讨论一样,三五人一堆,五六人一群,低头商议、大声争执,一时间沸反盈天。
易青大导演得意洋洋的喝着小茶,看着自己亲自导演的这出大戏,心里乐开了花。
一直谈到下午两点左右,终于全部搞定,有些争到了华星合约的,洋洋得意;有些没有分到蛋糕的,极力保持风度,过来跟易青握手,希望“下次有机会合作”。
最后,花木兰续映的合约签了十三家,包括詹姆斯的七家;音像制品独家包给了赛拉扬;文化商品北美营销和设计包给迪斯尼和另外三家公司;连华星明年开的两部戏,也有院线上定下初步定下签约上映的意向。
今天签约是来不及了,得到了孙茹和宁倩华的允诺的各家影商,纷纷和易青的秘书约定了正式签约的时间。
忙乱了一个上午,这些人终于或满足或遗憾的陆续离开了。
詹姆斯临走的时候还有点迷糊,不过他对于易青耍了什么把戏没兴趣,反正这两份合约他也赚到了,赚到钱最实惠。
于是他临走时指着易青的鼻子笑道:“哦,易。我发誓你是只狡猾的小狐狸哦,不,你是只地地道道的年轻的老狐狸”
易青大笑着拥抱了这位热情直接又有点傲慢的美国合作伙伴,和他告别。今天这么顺利,真要感谢他。
詹姆斯走后,只剩下孙茹和宁倩华两个人和易青在会议室里,他们大概交换了一下刚才的“战果”,笑得嘴都合不拢。拿明年要上映的两部戏来说,根据各家院线的情况,分别签下了分成14到18的几份合约,这和花木兰之前在美国签的那些苛刻的40到45之前的合约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
“依依的北角夜未半今天晚上首映,我准备去,你们去不去”宁倩华问道。
“当然,盛装出席”易青和孙茹异口同声的应道。
宁倩华笑道:“那我这就去打电话给他的助理,告诉她一声。”
依依早上有个慈善签售会,签卖潜龙于渊的dvd和北角夜未半的专场点映票。
宁倩华出去之后,孙茹仿佛还在想整件事情。
她当然知道成大事者不谋于众的道理,不过还是对易青连她也不告诉有点腹诽。她想了又想,有道是当局者迷,好容易才回过神来,了解到易青这一路的全盘想法,她突然指着易青道:“啊,我懂了”
“什么”
“你在美国的时候,跟我和李恩华大哥在一起吃饭那次,你说要提前回国,其实从那个时候起,你就已经在算计詹姆斯他们了对不对今天这一幕,也是你早就策划好的对不对”
易青听了之后放声大笑,他一把搂住孙茹,亲了她脸颊一下,笑道:“哎哟哟,我的孙大小姐,这么点简单的道理您到现在才想明白,你可真是笨到了姥姥家”
易青的生活助理冯丽丽看看到午饭时间易青还不张罗着吃饭,她连忙来到会议室找易青,想问他中午订什么午餐。谁知刚到会议室门口,只见大门虚掩着露开一条缝,往里看去,易青和副总孙小姐正扭在一起热吻,大肆亲热
冯丽丽吓了一跳,登时面红耳赤,连忙扶了扶眼镜,捂着胸口退了出来。
从那次谈判以后,在往后的几十年中,北美和欧洲与亚洲市场的不断融合与发展,几乎都似有意,似无意的要依照易青提出的这几点原则来进行。
因为这些双赢的原则确实也能为双方所接受,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新的商业惯例。
这些原则包括:第一,亚洲电影产品和美国或欧美本土的电影产品在西方上映时,采用一视同仁的院线分成机制;第二,亚洲各发展中国家在商业谈判中享有商业、文化上的对等原则;第三,亚洲各国的电影行业只出售商品的经营、买卖、使用权,但是文化形象及其版权,归本国所有;第四,欧美先进国家在与亚洲各国的商业协商中,尊重亚洲各国的风俗礼节和惯例。
这四条,就是后来著名的“亚洲影业国际商务新秩序”,也是易青和他的华星集团对中国电影乃至世界电影做出的重要贡献之一。
第十五章
亚洲影业新秩序中
幕灯熄灭。
影院里缓缓的安静了下来。
“我不知道什么是江湖,更不知道有一天自己会靠近它”依依的声音出现在画外。
然后,依依一身绿衣警服,出现在镜头里,清秀的面容,垂鬓的秀发,一双深邃的美目里透着茫然迷惘。
只是看这个镜头,易青和小云就已经忍不住要喝彩,依依在镜头前的灵性和深度无以伦比。
想必杜其峰在片场的时候只是对她说,要一个迷惘的眼神,甚至什么都没有说,依依自己通过人物规定情境的开掘捕捉住了这个人物的神韵。
清俊苗条的瘦小身躯,笔直的透着倔强,仿佛和这个浑浊的尘世格格不入一样,行走在北角的大道上;可是尽管她努力的做出不与这个糜烂的都市妥协的桀骜姿态,可是眼睛里却透着软弱、无奈与不知何去何从的迷惘这一切,再配上杜其峰酷爱的“底灯顶45度斜摄”,镜头带一点微微的摇曳;幽蓝暗灰的用光,背景的音乐是拉长了的变形的铜管和大提琴面对浮躁奢靡的都市文明而产生的颓废和女主人公的个性中的倔强、清高既矛盾又妥协的糅合在一起,使人在第一眼看到时就产生了莫名的压抑与企图追问的情绪
一个好地导演如果遇上一个好的演员,得到的结果就是如此,一切都臻于完美
什么叫巨得什么叫实力什么叫演技派依依当之无愧。
那种只会做表情和摆造型的花瓶女演员,给她十几分钟的戏。看完后还觉得不知道她在干什么,还得要摄影美术灯光使了吃奶的力气帮她才能交代完剧情;可有的女演员,只要一个段落乃至一个镜头,她就能够凭空塑造和创作一个人物出来,就象画家作画那样,而且比画家画的人更有内涵和神韵。
现在电影工业的科技水平越来越发达了,利用灯光、摄影、音响、美工甚至一些特殊道具都可以很有效的帮助演员完成表演,使得越来越多的人以为演员就只需要做个表情,摆个姿势,再说说话就行了。
其实一个演员的演技的优劣,无论是在拍摄过程中,还是在成片后观众地欣赏中,都有天渊之别。
品评一个演员的演技。最基本的一条就是看他她在完成自己的表演任务后,发生的究竟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一个演员如果只以交代剧情、完成导演的要求为目的,也就是说剧本和导演的要求有什么他就做什么,照本宣科那这样的表演就是没有生成“新物质”,只是完成了表演,好像一种物理变化一样。这样的演员就可以说他的演技一般或者很差。
真正的好演员应该是在剧本和导演的要求之外,给予角色一种“新生成的物质”,使这个角色有了生命,有了编剧写不出来而导演想象不到的东西,但是又能引起创作者们的共鸣,刺激他们产生新的灵感就好像化学变化中生成新的第n1种物质一样。
易青赞叹的摸了摸了下巴,依依真是越发炉火纯青了。跟这样的演员一起工作,想必杜大炮会感到前所未有的轻松吧
今天晚上是杜其峰的新戏北角夜未半首映,易青下午开完会,就派人去找依依的助理拿了一叠票,然后找人通知杜其峰,告诉他晚上华星这里会派人来给依依捧场。
对于这种免费宣传,杜其峰当然是欢迎之至;而且晚上看完首映,还有一个酒会。
易青左手坐着小云,右手坐着小意,小意旁边是孙茹、杨娴儿、何风、宁倩华等人华星总部有空能来的基本都来了。
依依陪着杜其峰和剧组的人坐在前面。
北角夜未半可算是杜其峰沉寂数年之后的一部突破之作。简单的剧情,复杂的角色内涵、多元的结构变化。
讲述一个女警面临着是否要放弃自己理想的警察工作去继承千万遗产的选择时,突然遇到自己的搭档被黑帮当街残杀的事件,从此卷入江湖纷争的故事。
这个电影还是沿袭了杜其峰一贯的风格,这位苦苦支撑香港电影“后鼎盛时代”十几年的港片末代皇帝,习惯于用苦心雕琢的多元结构、多重线索的悬念故事来揭示人生的无常,并解构人性。他的作品充满着黑色与荒诞的气氛,剧本的安排也同样是那么扣人心弦、难以捉摸,无怪有人称他为香港的黑泽明。不过易青倒是觉得他和北野武、高安兄弟或者昆汀塔伦天奴等人更相似一点。
一百多分钟很快过去,随着字幕缓缓的下滑,满场大放光明。
可是没有一个观众站起来。满座的电影院里乌压压一片人头,没有人挪动。
观众们还沉浸在剧情中,没回过魂来。
良久,剧院里突然爆发出了潮水般热烈的掌声,然后一个声音高喊着
“周依依”
所有的观众开始有节奏的拍手,要用这种方式把首映礼上藏在观众中的主创人员请出来。
观众的叫声越来越整齐划一,最后所有的声音汇成了一句
“周依依,啪啪啪周依依,啪啪啪”
“周依依,啪啪啪周依依,啪啪啪”
“周依依,啪啪啪周依依”
大家叫一声女主角的名字,就拍三下手,一直持续了十来分钟。
小意伸长了脖子向依依那里看去。大概杜其峰和依依也觉得不出来不行了,于是在人群的欢呼声中,依依一手挽着杜其峰,一手挽着编剧游莱海,三人一起走出了观众席,向银幕方向走去。
香港观众表现出了非常高的素质,基本没有人蜂拥而上要求签名什么的事情出现,大家只是热情地在下面高呼着依依的名字。
小意兴奋地道:“依依姐今天晚上真漂亮”
易青无奈的摇了摇头,对小意道:“完了。我以为明年香港金像奖凭花木兰大概可以给你拿个影后回来;现在看来,明年的影后十有八九是依依的了。”
“我影后”小意这下吓可吓得不轻。连忙使劲摇着头。摇得跟拨浪鼓似的,连连摆手道:“依依姐才是影后呢,我怎么敢跟依依姐抢影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