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考虑到要维持风度,吕夷简真的很想上去翻翻他的袍袖,看看这是不是只是一个高明的戏法。
“这本书是我们后世整理出来的历史简述,基本上每个书店都有卖,你们要是不信,可以拿回去看看。”
赵州说得轻描淡写,实际上心里却疼得滴血。
这类凡是涉及到剧透的东西,哪怕本身再普通不过,其价格也是高的离谱。
别看只是一本普普通通的《上下5000年》,实际已经花光了他所有的积分。
因为离得近,范仲淹眼疾手快第一个抢到了书本。
抚摸着手中印刷精美与时下截然不同的书册,他心中满是惊奇。
不过最让他诧异的还是书封上的字迹。
“这些字怎么看上去缺胳膊少腿的?甚是奇怪。”难得的是竟然不影响。
赵州知道他是在说简体字,这会儿乖的像是个小学生,有问必答,
“这是我们后世的简体字,是我们国家为了普及教育,才特意简化了文字。”
听到这样的解释,包括范仲淹在内的所有文官都下意识皱了皱眉,就连武官脸上也显现出了一抹不赞同。
“荒唐,文字乃先人留下的瑰宝,一撇一捺都深藏玄机,怎可轻易更改?!”
晏殊凑过头来也看到了那几个缺斤少两的字体,当即怒不可遏。
被他突然的爆发吓了一跳,赵州怕怕地咽了口唾沫,那点因为穿越者身份带来的傲气一下子又跌了大半。
他有些小委屈,小声嘟囔道:
“你老人家冲着我嚷嚷干什么?这又不是我让改的。
再说了,就是您老看不上眼的这些简体字,才让我们后世人的识字率接近百分百,几乎人人识字,这已经很牛逼了好吗?!”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份报告,截至2015年,中国人口的识字率达到了惊人的96.4%)
“呵,小子休想花言巧语欺骗老夫,老夫不信!”晏殊冷笑。
知识的获取从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想要成为读书人,没有一定的家底根本就供不起。
哪怕只是最基本的识字,对于底层百姓来说也是可望而不可及的。
后世即便比之如今更加繁荣,但要说人人识字,不、可、能!
不仅是他不信,在座的除了赵祯外,就没有一个相信的。
赵州见自已的话受到所有人的质疑,当即脸上就有些挂不住了,
也顾不得眼前这些人带来的阴影,撸起袖子就想好好说道说道,证明些什么。
“怎么不可能?你们做的不到的事情不代表我们那时候也做不到啊。
我们国家推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只要到了一定的年纪,无论男女都必须入学。
期间学费全免,都由国家财政承担,自已只需支付书本费和伙食费就行了,而且我们那的书也不贵。”
此言一出,满场皆惊。
“这、这、这......”众人依旧不信。
怎么可能呢,这得是多大一笔开支,哪个朝廷负担的起?!
赵州还想再说些什么,却被天子出手打断了。
“好了,关于此事是真是假咱们可以稍后再论,如今最重要的还是大宋今后该何去何从?”
说着,他伸手点了点范仲淹手中的书册。
其他人恍恍惚惚地顺着天子手指的方向看去,发现范仲淹在不知何时竟已沉浸到了书本中。
然而他此刻脸上的表情却着实糟糕,脸色更是已经接近惨白,仿佛看到了什么天塌地陷的场景一般。
那书里到底写了些什么?
“希文,你坐过去些,让老夫也看看。”吕夷简三两步凑到范仲淹身边,视线朝他手中的书页上瞄去。
其他人见状也都纷纷凑了过去。
第431章
大怂
这一看,视线就再也收不回来了。
身为宋人,大家伙最关心的自然是与大宋有关之事。
因此在赵州的指点下,短时间内学会了翻开目录的众人,第一时间就找到了对应的书页。
略显陌生的字体并没有对产生太大的影响,书页哗哗地翻,且有越翻越快的趋势。
原本略显嘈杂的小院中此时一片安静。
好半晌后,范仲淹第一个抬起了脸,颤抖着声音说道:“官家,这些都是假的,对不对?”
“是啊,怎么可能呢?”其他人也是一脸的不可置信。
在场的狄青等武将更是双手紧握成拳,额头青筋都爆了出来。
“诸位爱卿莫非以为朕会拿这样的事情开玩笑?”赵祯不答反问。
“不瞒诸位,就在几年前,朕曾经梦见过太祖太宗,在二位的引导下,瞥见过后世一角,朕梦中所见与此书记载一般无二。
只是朕当时只以为自已是做了个梦,并没有太过当真,如今看来......”
赵祯神情认真,像是在追忆什么,但所说的话却打破了所有人的幻想。
是啊,官家怎么可能拿这样大的事情来和他们闹着玩。
官家既然说自已曾经也梦到过,或许真的是先祖保佑,不忍看到大宋江山就此沦落呢?
只是,这书里所写大宋的未来未免也太过悲惨,
他们不敢相信,也不愿相信。
“官家是在何时梦到的?”欧阳修不死心地问道。
“记不太清了,大概是在立曹氏为后没多久吧!”
听他这么一说,有些人也想起来了。
官家似乎就是在立曹氏为继后之后,性情开始出现变化的,变得更加强势,也更加的难以捉摸。
也是从那时候开始,官家力排众议,不管是对边疆政策还是禁军的调度都做出了一定的调整。
当时他们还不觉得,只以为官家是想要整顿军务。
如今再回想起来,当时官家的很多安排,似乎都是在提前布局西夏。
在那之后没多久就发生了西夏李元昊反叛之事,大宋很快就将之压了下去。
因为那次的叛乱对大宋造成的伤害并不大,所以虽然是场难得的胜仗,但很多文臣都没有太当回事。
甚至还有人因为自那场战争之后,武将地位开始冒头而隐隐有些想法。
如今再对照这本后世史书的记载,不少人都惊出了一身冷汗。
尤其是韩琦,看着记载中因为自已不听劝阻、固执已见,导致好水川之战时大宋惨败于西夏,他心中愧疚后怕之余就是难堪。
愧疚是因为,在原本的历史上,由于自已的失误导致大宋损失良多。
不仅是钱财的损失,还葬送了大好的局面。
而难堪则是因为他如今不知道该如何面对这些已经知道了实情的同僚。
并且只要一想到后世之人在读到这段历史时会如何看待自已,他就忍不住面皮发烫。
其他人的神情也都随着书页的翻动而不断变幻。
要说受到冲击最大的,还是往日里对外政治立场偏向主和的官员。
看着书页上那一段段充满了屈辱的记载,从这一刻起,他们心中的想法也在不知不觉间悄然发生了转变。
所有人的心情都很沉重,偏偏在这时,还有人要上赶着补刀。
赵州也不知道、是出于什么心态,或许是恨铁不成钢,又或许是愤青之魂上身,
他目光幽幽地看着一众大佬,“你们知道我们后世之人都是怎么称呼大宋的吗?”
众人:......
好奇,但并不是很想问!
赵州:“我们后世人都称大宋为:‘大怂’。”
噗--
这一刀委实过于扎心,在场不少人都面皮涨得紫紧。
就连赵祯的脸色也变得很是不好看,众人死死地瞪着赵州。
赵州被他们恶狠狠的目光吓了一跳,强撑着道:
“你们这么瞪着我干什么?这又不是我自已编的。
除了‘大怂’外,还有‘送国’,就是送贡品的‘送’。我们后世人都这么说,真的!”
为了证明自已所言非虚,他还不忘瞪大了眼补充道:
“强汉盛唐窝囊宋,还有一个硬骨头的大明朝。在所有汉人王朝中,就属宋朝最拉稀摆带了,这是几乎所有后世之人的认知!”
“不、不、不......”
刺激太大,吕夷简两眼一翻,整个人就朝着身后倒去,还是多亏狄青眼疾手快才将人接住。
“吕相、吕相!”
众人一阵手忙脚乱,掐人中的掐人中,灌茶的灌茶,好一会儿才将人重新弄醒。
而有人依旧神思恍惚,仿若行尸走肉。
看着头顶的蓝天,老吕恍惚了好一会儿意识才重新归拢。
他一把推开身侧搀扶的人,不顾还在眩晕的头脑,以完全不符合自已年龄的迅捷身手一下子窜到赵州身边。
一把揪住他的衣领,恶狠狠地问道:“小子,你所言可为真?”
赵州被他这恨不得生吃活剥了自已的眼神吓到了,咽了咽口水,“真、当然是真的,我发誓!”
说着,他伸出两根手指,做发誓状,
“我发誓,如果我今天所说有一句假话,就让我以后断子绝孙。
生儿子没屁眼,生了女儿没mimi,早晚都要和张公公做同事!”
张茂则:......(296106906107)1277
他这会儿只觉得自已胸口像是被扎了一箭,血呼啦叉的。
阴测测地瞥了一眼还在认真发誓的赵州,你小子等着吧,早早晚有一天爷爷要你好看!
不提张茂则是如何的咬牙切齿,暗搓搓地谋划着要报复。
其他人在听到赵州的誓言后,虽然震惊于他这誓言发得够狠,但对于他所说内容却更加的相信了。
一个个都愣愣地看着这会儿正被韩琦抓在手中的书册,一时间,想什么的都有。
作为最先经受冲击的过来人,天子见状连忙出言安抚。
“还请诸位爱卿稍安勿躁,现在就沮丧也太早了些。
既然上天将赵卿送到我们面前,让我们提前得窥未来一角,说明上天还是眷顾大宋的,未来并非不可改变。”
“诸位有什么想法不妨等先将手中的书册全部看完再说,届时咱们君臣再好好商议一番。”
“朕相信只要咱们君臣戮力同心,定能给大宋带来更好的未来。”
第432章
戮力同心
这天,所有人直到离开皇宫都是神情恍惚的。
鉴于朝廷最近没什么大事需要商议,考虑到这些人都需要时间去消化信息,赵祯直接宣布了免朝三日。
实际上,在这三天中,那日被留下的朝臣一个不落天天都会来到皇宫报到,地点自然还是川岳宫。
未来之事太过重要,赵祯并没有允许他们将那本《中华上下5000年》带出宫去,所有人想要查阅一律需要进宫。
众臣也知道保密的重要性,对此并无人提出任何异议。
能被赵祯选出据实以告的,无不是心智非凡之辈,都是大宋一等一的人尖子。
无论是文臣还是武将,都迅速调整好了自已的状态。
川岳宫中,一群人乌压压地挤在一起围观一本《上下5000年》,期间偶有争执但都很快压了下去。
至于说为什么不人手一本?
赵州翻了个白眼,说的倒是轻巧,有的看就不错了,还要什么自行车?
就这一本《上下5000年》已经掏空了他所有的积分。
在一众大佬忙着看书时,他也没闲着好吗?
天天被带着见各种各样的人,虽然积分涨得飞快,但他也快要被累趴下了。
三天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但已经足够范仲淹等人将一套《上下5000年》看完了。
都说高屋建瓴,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往前看是最清楚的,又有马后炮、事后诸葛亮一说。
知道了往后千年历史的众人,再回过头来看如今自已身处的时代,只觉得眼前似乎被拨开了一层迷雾。
该说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借未来观今朝,一些如今存在争议的事情在后世已经有了定论。
他们需要做的只是结合当下,因地制宜。
于是乎,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不少官员发现,大宋最上头的那几位大佬进皇宫进得更勤了。
一天12个时辰,除了回家睡觉,最少有8个时辰是呆在皇宫里的,风雨无阻。
这些人中有文臣也有武将。
莫非是朝廷马上要有什么大动作了?
有人打听到那几位跟前,想要了解一些内幕,但无不是被三言两语敷衍了过去。
更有那脾气不太好的,直接就是一句“无可奉告,不该问的别问”,差点没把人气得撅过去。
就连这些大佬的亲朋好友也没能从他们嘴中得到只言片语。
一来二去,反倒让人更加好奇了。
一时间,猜什么的都有。
这样的状况一直持续了两个月左右,直到舒颜垫肚子的枕头都换到第3个了,天子和他的心腹小团体之间的密谋才总算告一段落。
由天子牵头,政事堂一众大佬的带头支持下,一项项政策迅速出台。
无数官员在什么都不知道的情况下,发现自已离开了心爱的岗位。
有的是被换了差事,有的则是因为考核不合格,直接就失业了,被解雇的理由都无懈可击。
而最让大宋的官员们感到痛苦的是,他们手头得政务原本已经足够繁冗,这下子又增加了数倍,然而他们的薪俸却并没有增长多少。
直接从996进化到了007,还加量不加价,这里面的痛苦,谁懂啊?!
在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各办事处的衙门中都是一片凄风苦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