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肯定是没派人去那什么倭国的,那便是民间选手了。
听说海上强人众多,说不得倭国就是遭了这些人的霍霍也未可知。
或许是大宋官员们不以为然的态度太过明显,梅川小次郎瞬间绷不住了。
“中原乃天朝上国,自来受我等敬仰拜服。
如今鄙国遭难,小臣等人不远万里前来求援,贵国若是置之不理,今后还有何威望可言,就不怕让一众邻邦寒心吗?!”
不怪梅川小次郎会这么激动,要知道若是继续任由那帮强人肆虐下去,最后倒霉的可不只是天皇一家,就连他们梅川家也将损失惨重,这让他如何不急?
看着因为激动而口不择言的梅川小次郎,浑然不知自已几句话已经引起了满殿宋人的不快,松下小犬痛苦地闭了闭眼睛。
果然不能指望这个就会给天皇舔腚的家伙。
更让他觉得无语的是,你既然那么会舔,那你倒是继续发扬下去啊。
拿出你深厚的舔功来把宋帝和他的臣子们都舔舒服了,岂不是更容易达成目的?
你这会儿头铁个屁呀头铁?!搞得就你一个忠诚心似的!
松下小犬不动声色地挪动脚步,远离梅川小次郎。
这次还不等其他御史发力,赵州就先跳了出来。
没错,在他体现出了足够的价值后,前不久刚被赵祯封了个子爵的爵位。
赵祯在考虑了一番后,最终还是将人塞入了工部。
对外的理由是赵州献上了水泥方子,而消息灵通一些的人则清楚,赵州获得官家青眼的真正原因是其“发明”出了威力更为巨大的火器以及火药。
之所以对外隐瞒,也只是不想引起有心之人的注意。
因此对于他这么一个小小学子骤然获得破格提拔,也没人提出什么异议。
而这背后真正的缘由就只有位于大宋天花板的那几位知道了。
赵州原本听说小日子国倒霉还心中暗爽,这会儿听到对方求援不成还敢搞道德绑架这套,当下也不干了。
撸起官袍袖子,唰的从工部尚书面前闪过,无视了对方在他身后吹胡子瞪眼,上去就是一通输出,
“我呸,活了这么多年,小爷还是第一次听说你们来求援大宋就得帮你们的。你以为自已是谁,就算大宋是你们亲爹也不带这么理直气壮的吧!”
“还有,什么叫天朝上国就得帮你们,不帮就会让人寒心?
好家伙,我倒是要问问了,到底是谁寒心了?是高丽还是辽国,又或是大理、安南?你这么会替别人寒心,人家知道吗?!”
“真是好大的脸,有这么厚的脸皮,你们还要什么援兵,直接把你的脸皮撕下来,贴在城墙上不就什么事都没有了吗?
说不得保存好了,还能传二世、三世乃至万世呢,毕竟炮火都打不透......”
吧啦吧啦吧啦、吧啦吧啦吧啦......
作为一个愤青,此刻的赵州嘴皮子像是机关枪似地叭叭个不停,宛若键神附体,又似祖安再世,渐渐找回了曾经纵横各大论坛的感觉。
一时间好不痛快,整个垂拱殿中都只能听到他的声音。
大宋这边,有人脸上露出不赞同的神色,觉得赵州如此未免有辱斯文,且影响大宋的颜面。
不管怎么说对方都是外国使节,且东瀛与大宋此前也并无交恶,这样咄咄逼人,是不是有些不太合适?
不过这些人也就是想想,看着俨然已经越来越上头,仿佛和对面的东瀛人有杀父之仇博闻子,
哪怕还有人想说什么,也都默默闭上了嘴。
不过心里却是想着,等到下朝之后,还是派人去打听一下吧,博闻子爵祖上是不是和东瀛人有仇。
和文官不同,武将这边有不少人看赵州的目光都带上了欣赏。
比起凡事喜欢讲究体面,骂人都得绕三绕的文官,他们还是更欣赏这样直白不做作、又通俗易懂的表达。
感觉这人简直就是呆错了地儿,应该来他们武将这边才对啊!
不管大宋这边怎么想,梅川小次郎简直要气炸了,一张圆脸登时涨得通红,连脸上的白粉都盖不下去。
“八嘎、你的......”
还不待他说完,只觉得后脖颈一痛,下一刻,白眼一翻,整个人软了下去。
松下小犬放下高举的手刀,“噗通”一声又跪了下来,形容好不谦卑,
“小国蛮夷之人不通礼数,啱啱狂吠,吵到各位了,还望各位上国贵人见谅。”
众人傻眼,好家伙,一开口连自已的母国都给地图炮了,就这态度,你就说他端不端正吧?!
“不知使者还有何事?”
眼见着不知所谓的正使已经躺下,自已除了听了一耳朵奇奇怪怪的这个魔、那个鬼,到现在还什么有用的消息都没听到。
高坐上首的赵祯也快没耐心了,直接开口问道。
听出了宋天子语气中不加掩饰的不耐烦,松下小犬心如擂鼓。
他目光悄悄上移,飞快地瞥了眼丹遲上面色威严的宋天子一眼。
然而就这一眼,便让他心神巨震,忙不迭收回了视线。
怎么会这样?
宋天子怎么会和那个在他们大日本烧杀抢掠的强盗头子长得那么像?
哦,也不对,应该反过来说,那个强盗头子怎么会和宋天子长得如此相像。
就凭这份相似度,说他们俩没什么关系恐怕也没几个人会信吧?
和梅川小次郎不同,松下小犬是见过赵政的。
当初那帮强人带着人杀来时,他仗着自已视力好,曾躲在城墙后远远地偷看过一眼。
这张脸就算是化成灰他也不会忘记。
意识到自已发现了什么了不得的事情,松下小犬额头冷汗开始刷刷地往下流。
求问:求援求到强盗老巢里来了,自已要怎么样才能脱身?
第436章
弃暗投明
尽管内心慌成狗,但松下小犬还是极力维持着表面的镇定。
他几乎是在一瞬间就做下了某种决定,
毫不客气地将还躺在地上人事不知的梅川小次郎一脚踹开,当着众人的面扯下他身上代表正使身份的节符,直接挂到了自已身上。
这才顶着大宋文武们惊疑的目光,挺直腰板大声说道:
“回官家的话,小臣此来是为感谢大宋天使打败了卑鄙的篡权者藤原氏,拯救了天...倭王陛下。
为感谢上国天恩,倭国愿献上珍宝无数以及石见一带银山,还请官家笑纳!”
说罢,再一次深深地拜伏了下去,身体力行地演示了一番何为五体投地。
“你......”
梅川迷迷糊糊间只觉自已仿佛听到了什么了不得的事情,挣扎着想要睁开眼睛。
然而还不等他清醒,下一刻,熟悉的痛感从后脖颈袭来,意识又一次陷入了黑暗之中。
飞快地收回手刀,松下小犬依旧笑得人畜无害,跪得端端正正。
笑话,这可是自已好不容易才给大日本找到的出路,可不能被这个蠢货给搅和了。
天皇陛下眼瞅着是雄起不了了,既然注定要被人把控,以前可以是藤原氏,现在重新换个父上又怎么了?
再说了,自从那伙人踏上日本的土地,一路上势如破竹、无人可挡,这不就已经成了既定事实吗?
既然如此,为什么不主动点?
至于石见的那座银山,松下小犬眼中闪过一抹肉疼,但又很快消失不见。
自已不过是松下家家主弟弟养在外面的一个私生子,靠着到处逢迎左右逢源才好不容易走到这一步。
就算那座银山不被宋人拿去,也注定没有自已的份。
既然如此,何不拿来给宋天子卖个好?
再说了,那处银山还是那帮宋人自已发现的,在此之前,日本上下都没人知道。
可见天命如此啊!
这么一想,原本心中还有些别扭的松下小犬思维一下子就顺了,也放下了心中最后一点包袱。
甚至美滋滋地打算着,日本离大宋那么远,大宋想要管理也不方便,那他要不要再试着自荐一下?
毕竟身为当地人,还有谁能比自已更懂该怎么管理当地人吗?
作为最先弃暗投明的人,只要他表现得足够忠心,跟着宋人,说不得还能得到更多呢。
松下小犬心中的小算盘拨得飞起,却把这大宋的满朝文武有一个算一个都给整不会了。
啥玩意儿?
什么叫大宋天兵拯救了倭王?
什么时候发生的事儿,他们怎么不知道?
还有银山,这是真的吗?有点心动是怎么回事?
还有、还有,你一个外国使节,怎么也跟着我们叫官家,不知道的还以为你也是宋人呢!
垂拱殿中,一些脑子灵光的大臣相互对视一眼,再看了看恭敬拜服在地,口中滔滔不绝阐述着其对大宋仰慕之情的松下小犬。
确认过眼神,这就是一个二五仔!
赵祯坐得高,将台下人的一举一动都看得清清楚楚,自然也没有错过松下小犬前后的反应变化。
至此,心中的猜测也得到了确认。
起先他心中还是有些恼怒的,不是说就出去游历一番嘛,感情你们就是这么游历的?
看这些倭使的样子,就知道此时的倭国定是被霍霍得不轻。
但在短暂的恼怒过后,随之而来的就是思念和担心,以及一股油然而生的巨大自豪感。
不愧是朕和阿颜的血脉,果然不凡!
吕夷简、范仲淹几人虽然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但看御座上天子老神在在,还满脸骄傲自豪的样子,都暂时压下了心中的好奇,眼观鼻、鼻观心。
至于赵州,他已经彻底凌乱了。
我是谁?我在哪?我都听到了什么?
.
.
.
.
.
.
.
.
.
.
东瀛
赵玟从尚带余温的尸体上拔出长剑,潇洒地耍了个剑花,甩了身后的狄咏一脸血。
好久没有这么畅快过了,赵玟这会儿只觉得心情大好。
狄咏被她甩了一脸也不以为意,伸手一抹了之。
“公主,咱们什么时候回大宋?马上就是官家的圣寿了,再不离开就有可能赶不上了。”
还不知道“友军”已经先一步替他们打好了铺垫,狄咏直到现在心中还是惴惴的。
他是万万没想到太子殿下和大公主的胆子会这么大,就带着这么一帮东拼西凑起来的军队就敢跑到人家倭国搅事。
更可怕的是,他们后知后觉的发现,这一切都是两位殿下的自作主张,官家竟然丝毫不知!
每每想到回去后即将面对的,狄咏就觉得头疼。
赵玟一眼就看出了他心中所想,伸手在他肩膀上拍了拍。
“放心吧,咱们这次可是立了大功。那么多银子呢,还有大宋急需的铜矿,只要把这些带回去,啥事儿也都没了。”
“至于那些惯常喜欢哔哔的台鉴官员,理他们干什么。
他们要是再说什么不渴望起争端之类的屁话,大不了就让爹爹把他们派到倭国来抚民呗。他们不是整天嚷嚷着教化为重吗,正好来这边发光发热。”
狄咏看大公主这幅满不在乎的样子,也暂时放下了心中的忧虑。
直到回到军营,看到一脸沉静仿佛万事都在掌控中的太子殿下,以及两旁整理文书、编纂行军手账早已忙的眼花缭乱的另外几个小伙伴。
狄咏这才洒脱一笑。
罢了,此生能跟着太子殿下以及知已好友们疯狂这么一次也算不虚此行,至于以后的事那就以后再说吧!
“存中,咱们的炮弹可还足够。”
赵政没去理会一回来就在那里大肆吹嘘自身武功的赵玟,直接看向了一边难得空闲的沈括。
“放心吧,殿下,目前做出来的这些就是攻下倭人的平安京都绰绰有余了。”
沈括此时的表情有些兴奋,他自幼便喜欢捣鼓奇技淫巧,家里人虽然不反对却也不会支持,只一味叮嘱要以科举为重。
没想到跟着太子殿下出来一趟,他的不少设想都得到了实现。
考虑到机会难得,他还将殿下曾经给的那些书里的东西也都试验了一遍。
可谓收获颇丰。
赵政闻言满意地点了点头,
“既如此,那明日三轮炮轰过后,直接进城抓......不,救倭王。城中所有身带武器者,所有敢反抗者,一律格杀勿论。”
第437章
“营救”倭王
赵政兄妹这边的进展无比顺利,原本东拼西凑起来的队伍也一场场的战事磨合下终于被拧成了一股。再加上火器的加持,完全就是一场碾压局。
在此期间,赵玟充分展现了自已在领兵治军上的才能。让原先还对她一个女子发号施令有所异议的人都闭上了嘴。
眼见时机成熟,兄妹二人这才在所有兵土面前正式宣告了身份,如此一来,土气更加高涨。
第二日一大早,赵玟领兵直奔天皇所在。
平安京与赵政他们扎营的地方相隔不远,不过大半天的行军差不多就到了。
一路上并没有碰到什么像样的抵抗,即使有一些散兵游勇,看到这边的阵仗也都望风而逃了。
不过对于他们的到来,倭国也不是全无准备。
如今在位的后一条天皇虽然常年被藤原氏把控,但天皇的身份还是有着不低的号召力。
等赵玟率军来到城下时,面对的便是倭皇临时召集附近大名组成的所谓勤王大军。
这伙人与其说是军队,其实连身上的甲胄都乱七八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