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竹艰难的点头道:“是,听阿平哥边走边跟王爷汇报的是,那边的十几个村子囤的粮食不但全部被抢了,那些人还屠了两个村……”
江沁语的身子一慌,口中喃喃道:“屠村……他们竟然敢屠村……”
她一直以为,就算他们跟朝廷立场不同,观念不同,可这片土地上的始终都是大越百姓,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有人对平民百姓下手。
可她错了,大错特错!
龙椅上的景清帝根本就不配做皇帝!
这一刻,江沁语的心里说不出的难受,又疼又酸又涩,更有一丝后悔。
如果她能早些劝陆言铮跟朝廷开战,那两个村子的百姓是不是就不用死了?
“王妃,”云竹扶着她,红着眼道,“王妃您不要自责,这不关你的事,都是朝廷做的孽啊!”
果然被王爷料中,王妃会因这件事自责。
江沁语仰面深吸一口气,“王爷已经前往琼州了?”
“嗯,还带走了秦副将和阿平哥,家里这边有杨家五兄弟在。”云竹回道。
江沁语知道那五兄弟,当初追到定水村也要投奔陆言铮,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本事,陆言铮把这几人留下,再加上暗卫,不出意外的话,这些人够用了。
“好,我们也该忙起来了。”江沁语看着黑下来的天,沉沉道。
黎明前的黑暗总是最难熬,可一旦熬过去,就将迎来万丈光芒!
云竹一直跟着江沁语做事,此时自然知道她说的是什么,当即点头,“奴婢已经按照您之前说的吩咐下去了,村里现在人人待命,只等王妃你一声令下。”
江沁语抬脚往外走,“那我们现在就去!”
虽然她现在身子还有点不舒服,可陆言铮他们肯定很快就要跟朝廷交战,到时候后勤的一应物事必须跟上,半点都不能马虎。
“王妃您还是先吃点东西吧,我去跟村长说一声便是,您放心,都是按照您之前告诉奴婢的做的,绝对不会出错。”云竹连忙拉着她。
同时,她还从自己腰间扯下来一个小本子,指着上面用炭笔记下来的笔记,“王妃您瞧瞧,是不是这些?”
江沁语看了看,果然跟她当初告诉他们的一样,于是也不着急了,“好,那你不用在这伺候了,去通知村长吧!”
大事要紧,她又不是一定要人伺候,吃个饭啥的难道离了人就不行?
“是。”云竹福身退下。
江沁语脑子里想起刚才云竹提起的屠村,心里狠狠的痛了一下,然后她再次深呼吸,然后坐在桌边开始吃饭。
她必须冷静,不能生气,更不能因为生气而耽误正事!
另一厢,永王的人抢了一大批物资扬长而去,那些朝廷整合进永王军的人全都沉默着。
有人小声的议论。
“王哥,我怎么觉得咱们这么像真的土匪呢?”
“那也是上面的意思,咱们能有啥办法?”
“唉,是啊,关键是琼州这边的人怎么都存了这么多粮食啊?他们以前不是都挺穷的吗?”
“这事儿我知道,据说是西北王在整个西北大力推广高产的红薯和小麦稻谷啥的,百姓们今年是第一年收成,还是丰收,可不就有粮食吗?”
“你们几个说啥呢?他们那都是为咱们做嫁衣!哈哈哈……”
最后一句是永王军的人说的。
其余朝廷整合进来的人闻言,全都闭了嘴。
他们这一支队伍,有一般都是永王军,但如今是永王挂帅,他们自然要避开永王军的锋芒。
而其他队伍的情况与这支队伍也差不多,除了私底下会小声说说这样做不对的,大部分人都觉得他们去抢百姓的粮食没啥不行。
永王这厢,清风先生拧着眉看着坐在高位的永王,此时的永王正左拥右抱,喝着最贵最难得的美酒,好不快活。
然而,作为永王身边军师一般的人,他不得不站出来给永王示警。
“王爷,您这次真的冲动了,不该屠村。”清风先生站出来道。
永王正因为抢了大批粮草而高兴,猛不丁的听见这样的话,脸上的笑一下就没了。
他板着脸看着清风先生,“先生此话何意?那些贱民拼死反抗,不肯给本王粮草,难道本王还要感谢他们?”
更何况去抢粮这个主意还是清风先生出的,他自己说这个时候正是琼州丰收的季节,百姓粮满仓,不抢白不抢。
如今却又来指责他,怎么,他看起来就是个软柿子不成?
清风先生拧眉,抿了抿唇道:“在下的意思是,王爷抢了粮食便可,屠村怕是会给人留下无法扭转的把柄,对王爷以后的大事不利。”
永王闻言,眉心轻皱,好像听懂了他的话,“现在已经屠村了,先生有何高见?”
第422章
谁怕?
“此事也不是毫无转圜的余地。”清风先生单手负后,一脸的胸有成竹。
永王挑眉,“哦?先生快快说来。”
清风先生笑了,“我军是充作山匪进的村,那就把这祸事转到山匪身上便是,而且不必每一路队伍都用此招,真真假假才能让人分不清真假。”
永王恍然大悟,“我明白了!”
只要把屠村那两支队伍干的事甩到山匪身上,再对外说其他队伍是他的人,那这事儿就怪不到他身上。
清风先生见他还肯听话,欣慰的笑了笑,“王爷只需发个布告,言明咱们去抢的那些粮食都是之前那些人便欠着王爷的税粮就行,屠村的事绝对不能承认。”
永王闻言,对他竖起了大拇指,“高!先生你是真的高啊!”
之前他霸占琼州的时候,明里暗里给百姓加了不少税,百姓们可不欠他什么,但这事儿他当然不会承认。
清风先生但笑不语。
……
陆言铮带着秦深和阿平等人,紧赶慢赶的,只用了一天就到了琼州,他们到的时候,正好是江沁语刚睁眼那会儿。
然而,此时的陆言铮却无法分心去想江沁语如何,到了琼州后,立刻开始安排各项事宜,且琼州开启一级战备戒严状态。
琼州府尹卢耀一见到陆言铮,立刻就跪下请罪道:“王爷,是下官失职,以至于损失十三个村落,两个村落的百姓被屠,请王爷严惩!”
他说着,摘下了自己的官帽放在地上,长跪不起。
虽然只是匆匆一瞥,可陆言铮刚刚却看见,卢耀的眼圈黑红黑红的,眼角的泪痕都没干,整个人的精气神也仿佛被抽走了般。
可哪怕是这样的情况,他也没有丢下一大堆事务跑路,只这一点,就很能说明此人的心性了。
“卢大人请起,”陆言铮上前,俯身将他扶起来,“此事不怪你,事已至此,如今我们要做的是将这件事的影响降到最低,尽快替死去的百姓报仇。”
他的冷静和宽容让卢耀动容,站起身后愣愣的看着陆言铮,“王爷,您、您不怪下官?”
“不是你的错,”陆言铮摇头,“他们抢掠的村子都在城镇外,我们也不可能在每个村子都派兵驻守,出了这种事,只能说朝廷毫无人性,却不是你的问题。”
卢耀鼻子微酸,眼泪又有想要脱框而出,但这次他忍住了,点头道:“下官知道该如何做了!”
有这样的明主,哪怕他们最后失败了,他也能问心无愧的去见卢家的列祖列宗!
陆言铮点点头,开始一项项安排后续工作。
卢耀等琼州的一众官员一开始还有点如丧考妣,可越是听陆言铮说,他们的表情也越来越激动。
等安排好所有事,陆言铮才扫了众人一眼,而后淡淡道:“三日后,本王亲率水师,从琼河入越海,预计十日后与秦副将的五万大军在越河东菱度汇合,其余六路陆军按计划行事,一个月后在京城五十里外的宸宇山会师。”
“属下领命!”
“王爷英明!”
“……”
众人的喊声差点把屋顶都掀了,直到陆言铮离开后,他们才匆匆离去,各自去忙碌自己的事。
卢耀更是干劲十足,愣是熬了三个通宵,把总共七路大军和水师在半个月内要用到的粮草准备齐全。
王爷如此信任他,他断不能让王爷失望!
然而,有人支持陆言铮的决定,肯定就有人反对。
之前留下的一批琼州老牌官员就很不赞成,他们这几日私底下聚在一起,对陆言铮的行为很是不解。
“唉,还是太年轻啊!琼州连水师也才不到二十万大军,其中一半都是新军,这样的队伍,拿什么跟朝廷打?”
“我就说当初咱们应该不贪图什么权势,带着家里人去乡下避难多好……”
“得了吧,你去乡下避难,你看看前几天被屠村的,谁知道你住的村子会不会被屠村?”
“你们都别吵了,王爷明日就要出征,咱们总得想个办法拖住他啊!”
“什么办法?我是想不到了,你们说吧……”
一群人每个主事的,又各自都有自己的小算盘,乱七八糟的讨论了一晚上也没说出个啥来,最后只能不欢而散。
秦深那边得到消息,立刻就对陆言铮耳语了几句。
陆言铮嗤笑,“跳梁小丑罢了,等这次出征归来,这批人也该换了。”
他当初为了稳住琼州官场,特地留了一批手里没有命案的人在不起眼不重要的位置上,眼下卢耀已经稳住了局面,那些人也就不需要了。
不管以后他是否会继任大越的天下,只要是在他手下做事的,那就不能是吃白饭的。
“是啊,他们居然还怕跟朝廷正面对上,简直笑死人了,谁怕啊?小爷我老早就想把朝廷那群不事生产的玩意儿狠狠的揍一顿了!”秦深也轻嗤一声道。
陆言铮扯了扯唇角,“不用理会他们,其他事情可准备好了?”
“都好了,”说到正事,秦深立刻正色道,“只等明日寅时出发。”
这次他要单独带一路大军,不能再跟在王爷身边,于是秦深忍不住又道:“王爷,您可一定要保重自己啊!”
言外之意就是,如果事不可为,退一步也没什么不好,只要活着就有希望。
陆言铮瞥了他一眼,“你还是多担心你自己吧,不要冲在前面,免得还要阿虎他们几个保护你。”
秦深的功夫不是太好,但历练了这么长时间,脑子也被磨灵活了,做个中军主帅也不是不行。
选择秦深带领一路大军这事儿,最主要的是因为他对秦深的信任,有时候,一个值得信赖的人,比一个有本事却不可信的人要好用。
“王爷您这就有些看不起人了啊,”秦深不服气的挺起胸膛,“我这身手一般人也是不能把我怎么样的……”
正说着,陆言铮已经递给他一个东西,“拿着,贴身放好,洗澡都不能摘下来。”
话落,他怕秦深不重视,又补了一句,“能保命。”
这是上次他在边城出事后,江沁语给他拿新的护身符时说的,而且这次江沁语给了他三个,让他无论如何都要顾着自己的命。
这次出来他本该跟江沁语说一声再把东西给别人,可她那时被他折腾得太累,根本喊不醒,他只能等回去后再跟她解释。
三个护身符,他自己留了两个,只给了一个给秦深。
秦深是秦元帅一脉最后的血脉了,别人他可以忍痛不保,秦深却一定要保住。
狗皇帝在他被尊为西北王后,第一时间斩杀了秦家在京城的所有人。
陆言铮不由得又看了秦深一眼,这家伙当时得知消息后,将自己关在屋里一整天不吃不喝,结果第二天出来又恢复了原样。
他不知道秦深心里的伤有多深,可绝对不可能是表面看上去的毫无异样,只希望这次南下,能让他有机会亲手报仇吧!
第423章
应运而生
陆言铮的大军兵分八路往京城而去,如此大的动静自然引来了朝廷的疯狂忌惮,可偏偏西北军什么都没说,让朝廷完全猜不到陆言铮到底要做什么。
几乎任何时候,只要打仗,主动发起战争的那一方都会给自己找个冠冕堂皇的理由。
但这次陆言铮连谴责朝廷对平民动手的事都没说,闷头带着人就朝京城去了,朝廷那边自然人心惶惶,毕竟有关西北军的火药武器的事传得神乎其神,没人不怕。
因为路程的关系,朝廷得到消息时,陆言铮的大军已经跟朝廷驻军交上手了。
“混账!陆言铮简直太不把朝廷放在眼里,真以为朕是吃素的吗?”景清帝又气又恼的来回踱步,手中的信笺被他揉成了一团。
底下的大臣们心神恍惚,有冲动的上前。
“陛下,陆言铮太嚣张了,但他带人走了对朝廷来说是好事,还请皇上下令让永王趁机尽快攻下永州!”
“张大人此言差矣,此次乃永王罔顾人伦,对无辜百姓痛下杀手,惹怒了陆言铮,下官以为,朝廷应该拿出态度,与西北军议和……”
“对对对,陛下,老臣也觉得应该议和……”
朝堂上只有极少数人愿意跟西北军为敌,支持永王立即出兵,剩下的大部分人都不想打仗,支持议和。
景清帝烦躁无比,看看这个看看那个,最后看向苏丞相问,“苏爱卿以为如何?”
苏丞相上前,眼观鼻鼻观心的拱手道:“老臣与陛下所想一致。”
景清帝一噎,心里暗骂“老狐狸”,嘴上却道:“丞相不必如此,朕要听真话。”
“老臣所言乃肺腑之言,还请皇上明鉴啊!”苏丞相就像个滚刀肉,反正就是不说正事,也不顺着景清帝的话。
真是笑死人了,他早就把家中看重的老小转移去了安全的地方,这些人的死活跟他有什么关系?
打不打仗的,他现在已经不关心了,毕竟只要有脑子的人都知道,朝廷根本不是西北军的对手,哪怕用人命去堆,都干不过人家。
更何况永王那个蠢货,在这种时候居然还去屠村!任何一个人遇到自己地盘上的百姓被屠村,都一定会疯狂反扑,更何况手握火药武器的陆言铮?
景清帝的脸色异常难看,看着底下的人冷哼,“朕没想过能从你们嘴里听到什么好法子,既然如此,那就一切交由永王自己决定吧!”
说完,他大袖一挥就往后宫去了。
最近宫里新来了个答应,让他找到了年轻时的感觉,最近几天炼丹都不香了,他才懒得在这里跟这些大臣扯皮呢!
苏丞相看着景清帝的背影暗暗摇头,亡国之君还不自知啊!
放眼天下,能问鼎江山的已经非陆言铮莫属,可他和陆言铮不是一路人,此时想办法抽身还来得及,如若不然……后果他无法预料。
……
定水村这厢,陆庆生接到通知,将来要在定水村做事,整个人都有点蒙圈。
“王爷居然以后也要在一个村子里待着?”陆庆生有点不敢相信,更有深深的不解。
他虽然没有去过定水村,但去过别的村子,且不说村里如何的不方便,只说那些乡间小路,他就无法习惯。
陆婉晴见他这样,捂着嘴偷笑,然后对他道:“爹,这是王爷的决定,您难道还能改变他的主意?”
她才不会告诉自家老爹,如今的定水村早就大变样了,不但有宽阔的大路,而且新修的村子不比县城的房子差。
还有正在修建的官署,她在王妃要机缘巧合的看过设计图,那家伙,只要修出来,她敢说,是个人都想住进去。
陆庆生一噎,他的确不能改变。
可……唉,算了,就他现在的身份,估计连面见陆言铮的资格都没有,哪能要求那么多呢?
陆婉晴是昨天才回的勇山县的陆府,还以为以后再想去王妃那边就不容易了,毕竟她家已经搬到勇山县里,她再住在王妃那就不像话了。
结果今天就有人上门找她爹,让他明天去定水村报到。她这才想起,以后所有长期在这边的官员都是要在定水村去办公的。
真好啊,这样一来,她就能常常去找王妃说话了。
翌日,陆庆生就到了定水村,同接待的官员交接过后,他又提着东西去了江沁语家。
上次他就想见见陆言铮,可惜没见到,今天正好接着上门道谢的机会,说不定能见上一面。
江沁语听说陆庆生求见,原本她是忙得不可开交,没心思应付任何人的,但想到那是陆婉晴的亲爹,还是抽了时间去花厅见人,就当让自己也休息一下了。
陆庆生和江沁语寒暄了几句,有点遗憾没有看见陆言铮,想到当初陆婉晴说的那些话,他还是鼓起勇气问了句,“不知王爷可在府上?”
“不巧,王爷几天前去琼州了。”江沁语不疑有他,简单说了句。
这也不是什么秘密,陆庆生只要在村里办公,立马就能知道。
只不过琼州那边发生的事并没有传出来,江沁语也就不提。
陆庆生是织造局的,主要负责各种跟桑蚕布匹有关的工作,同时,织造局也会接一些西北军的单子,替军中制作军服等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