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类别:都市言情 作者:二爷萧府 本章:第83章

    见老太君怒了,萧青、萧韵忙应声起身走了出去。

    两个孙子出去了,老太君看着大老爷问道:

    “大老爷的私信怎么会流传出去?”

    “儿子也不知,一会下去,儿子好好查查。”

    “看来萧府真出了内奸,也该仔细清理了,大老爷书房里的一些密函,该销毁的,这两日就销毁吧,留着总是祸根。”

    “是,儿子也这么想的,今晚就动手清理,母亲不要担心,太子宅心仁厚,吉人自有天相,只要渡过这个难关,挺过这些日子,总会好起来的。”

    “自从大齐出现异象,宰相被弹劾,太子陷于流言,我就担心会有这一天,燕王要对付萧家,首先会从二老爷下手,也都在意料之中,但没想到,张御史会首当其冲,毕竟是亲戚,一直来往密切,萧家多年来在财力上也没少支持他,这个时候不帮也就罢了,反倒带头弹劾二老爷!”

    “母亲,生死关头那还有亲情可讲,都是个为其主的事情。”

    话说到这,大老爷猛灵光一闪,开口说道:

    “母亲,秀儿嫁给了燕王,她在府里住了那么长时间,会不会……”

    听了这话,老太君也打了个寒战,但随即摇摇头说道:

    “秀儿心思是阴了些,但总是个女孩子,手还伸不到你书房里,大老爷还是查查身边的人,不过,各院里那些平日和秀儿亲近的奴才们还是得给清理了……”

    “母亲说的是,儿子明个儿和崔氏、德总管都说一声”

    “张御史的事儿先别和大太太说了,我看她那病也不像能治好的,她平日里对娘家姐姐亲的要命,听了这事儿,怕是受不了……”

    “母亲说的是,对了,母亲,儿子想让俊儿以上官俊的名义在南方组织民众联名具保二弟,哪怕只是暂时不定罪,我们就可以慢慢想办法”

    “恩,让他们哥仨,到了南方先去官府打点打点,别让二老爷一家在里面受了罪,我们府里这几日也做些准备,该……”

    正说着,侍书敲门进来回道:

    “回老太君、大老爷,太子殿下入府了。”

    老太君一听,忙说快请,这个时候也不讲那些了,直接将太子请到了寿禧堂。

    带着两个侍卫,太子随小厮来都寿禧堂,老太君和大老爷早已立在门外迎接了,见他过来,忙上前跪倒磕头,给太子行礼,说道:

    “草民上官氏叩见太子”

    “草民萧臣叩见太子”

    太子见了,虚扶了一把,开口说道:

    “萧老太君,萧老爷不必多礼,快快请起”

    老太君、大老爷应声起身,又寒暄几句,进了大厅,分宾主落在,重新上了好茶。

    太子坐定后,端起茶来喝了一口,也没啰嗦,简单的把李薄来传的事儿说了一边,又把万岁让他去南方寻找药神的事儿也说了一遍,最后说道:

    “萧老太君、萧老爷不要担心,目前的形势只是暂时的,父皇只是因为南方的洪灾和瘟疫才忧心忡忡,有南怀忠和宰相的极力保奏,父皇并没相信市井间的流言,否则就不会派本王去南方了,只要本王找到药神,治好瘟疫,百姓安定了,谣言不攻自破,萧老爷在本王南下这段日子,只要坚守住萧家的产业不被欧阳家和李家的联合打压下击垮,我们就有翻盘的机会,至于萧府尹,本王到了南方也会多加照顾。”

    “草民多谢太子抬爱,二弟的事儿还全仰仗太子周全。”

    “就算没有张御史弹劾,这次南方洪灾和瘟疫,萧府尹也是难辞其咎,常言道,打仗打的就是粮草,北方50万大军每日消耗,南方因水灾颗粒无收,朝庭已是捉襟见肘,萧老爷在南方经营粮食和丝绸多年,如果萧家能开义仓,协助朝廷安置灾民,控制灾民北移,平息流民暴乱,立下首功,或许可以救萧府尹一命”

    老太君眼睛一亮,随即暗淡下去,开口说道:

    “殿下说道极是,只是殿下不知,这两年萧家南方生意大部分都转给了富丽山铜矿,今年的屯粮本就不多,前些日子俊儿为协助二老爷,早已平价出售给官府供应灾民了,再要开义仓,怕是有心也无力了。”

    听了这话,太子心一沉,他原本怀着极大的期望,想说服萧家开义仓,控制了流民,他和药神再控制了瘟疫,南部稳定了,他的危机就会缓解,北方又已掌握燕王通敌的罪证,到时便可反手扳倒燕王。

    哪知关键时刻,萧家竟然说没粮了,帮不上忙!

    沉吟良久,开口说道:

    “提起富丽山铜矿,听说上官俊也是平价放粮,刚刚本王和父皇商讨南方灾情,父皇还提起他,也很是器重,赞扬他没有趁国难之时,与奸商勾结哄抬粮价,正商议要下旨褒奖呢,只是这个人心思深沉,在我和燕王之间,左右逢源,并不能真为本王所用。”

    听了这话,大老爷沉思了片刻说道:

    “草民听俊儿说,他和上官俊颇有交情,如果俊儿能说服上官俊联合萧家开义仓,联名具保二弟,依太子之见如何”

    太子听了,摇头说道:

    “果真如此,那是再好不过了,只怕这个时候……”

    “当初萧家转让生意的时候,上官俊承诺过俊儿,萧家有事儿富丽山一定会鼎力相帮,听说此人胸怀宽广,为人光明磊落,让俊儿试试,如他果真是个信守承诺的人,也许能行”

    听了这话,太子神色一轻,开口说道:

    “既然如此,就让萧俊试试吧,果真能行,也是本王之幸,天下百姓之幸,对了,怎么不见萧俊。”

    “俊儿正按殿下的意思准备南下事宜,殿下有事儿,草民这就遣人去传。”

    见大老爷要传,太子阻止道:

    “萧老爷不必了,本王亲自去找他便是。”

    说完,太子已站起身来,老太君和大老爷见了,不敢阻止,忙应了声,起身随在后边送了出来,刚到门口,只见萧韵正愁眉不展地立在那,见太子出来,忙跪倒磕头,两边的奴才们也纷纷跪了下来。

    见萧韵磕头,太子停住脚说了声:“免礼”

    萧韵起身立在一旁,看着父亲和太子,面色迟疑,欲言又止。

    见萧韵如此,大老爷心一动,他让萧韵去找萧俊过来,难道萧俊听了太子的传话也无动于衷,这都什么时候了,二老爷入狱,灭门之祸就在眼前,他还为一个女人闹脾气,想到这,不觉脸色一沉,见太子正要移步,怕儿子再冲撞了太子,冒犯天颜,开口问道:

    “怎么就你一个人来了,俊儿呢?”

    第257章

    不去南方

    见父亲问,萧韵看了太子一眼回道:

    “回父亲,儿子已将太子殿下的话传给了二哥,二哥说他要留守平阳萧府,正连夜准备南下的文书,要儿子先转告父亲,他准备好后,马上过来和父亲详细说明”

    萧俊竟然不去南方!

    想要他一个人带二妹去南方吗,这么有悖常理的事儿,怎么可能!难道萧俊妒恨他那天的话儿,不让二妹去南方,这个时候赌气拆他的台,太子一听这话,已是面色铁青,不等大老爷说话,开口问道:

    “怎么,萧俊竟然不想随本王南下!”

    这个逆子,他以为他是谁,忤逆父母奶奶,终是亲生骨肉,不能把他怎样,冒犯了太子,闹不好便是灭门之祸!见太子变了脸,大老爷一哆嗦,随即扑通一声跪倒在地,磕头说道:

    “殿下息怒,这里可能有什么误会,殿下稍候,草民这就……”

    不等大老爷说完,太子冲一边的萧韵说道:

    “萧韵带路,本王亲自去见见萧俊”

    没理大老爷,太子说完,抬脚大步向外走去。萧韵木然地看着父亲,和随后跟出来惊住了的奶奶,嘴唇翕动,想说什么,只听大老爷说道:

    “还不快去,难道你也想忤逆太子不曾!”

    萧韵猛回过神来,转头见太子已经走远,忙紧跑几步跟了上去。

    太子走远了,大老爷这才爬起身来,用袖子擦了擦额头的汗,转眼见母亲脸色灰白,泥塑般立在一边,忙上前扶住说道:

    “母亲不要担忧,先回厅里稍后,儿子这就去萧湘院看看。”

    “这个孽障,难到非要我萧家满门为他陪葬吗?快,备轿,去萧湘院!”

    两人匆匆来到萧湘院,一下轿,只见太子远远的走了出来,萧韵随在后面,与想象中不同,太子没有暴怒,却是满面春风。

    见太子过来,老太君和大老爷上前便要下拜,被太子一把扶住,微笑着说道:

    “萧老太君,萧老爷,萧俊忧心于萧家突逢巨变,担心萧老爷安危,临时改变了南下主意,难得一片孝心,本王也不好勉强,本王这两日就独自启程南下,如萧老爷平阳有什么事情,直接找李瓒给本王传话便可。”

    见太子没怪罪,老太君、大老爷都长舒了口气,恭恭敬敬送走太子。两人返身进了萧湘院,也该好好和这个任性的俊儿谈谈了,太子昨个儿说了些什么,俊儿为什么要休妻,尤其今天,太子听萧俊不去南方为什么会暴怒……这些都让萧家的两大巨头疑惑不解,兴许这些都关系着萧家的命运。

    进了二门,只见丫鬟婆子站了一院子,翠姨娘和红玉跪在书房门口,老太君见了,不觉直皱眉,俊儿这是要干什么?

    见老太君大老爷来了,众人唬了一跳,忙呼啦啦跪了一地,老太君不耐的说道:

    “这大白天的没事做了,都挤在院儿里,让太子见了,成什么体统!”

    见老太君怒了,众人连连磕头,大老爷在一边说了声:

    “都散了吧”

    众人这才悄声爬起退了下去,见人走干净了,撇了眼还立在一边的翠姨娘和红玉,老太君没再说话,和大老爷、三爷迈步进了书房,一进门,只见萧俊正聚精会神地坐在书案前,低头刷刷地写着东西,听到脚步声,头也没抬,厉声喝道:

    “不是说了,什么人也不许进来吗,出去!”

    “俊儿能耐越来越大了,连奶奶都往外撵了!”

    听到奶奶的声音,萧俊错愕的抬起头,只几他眼窝深陷,两腮边生出一层青黑的胡茬,人越发显得清瘦,衣衫更显异常的宽大,大老爷满腔的怒火不觉被一阵心疼所代替,硬生生地咽下了责备的话。

    见奶奶和父亲进来,萧俊忙放下笔站起身来说道:

    “奶奶和父亲怎么来了,俊儿不是让三弟转告奶奶和父亲,俊儿马上忙完手里的事物,就去寿禧堂。”

    “俊儿这是怎么了,果真放不下溪儿,俊儿就把她接回来吧!”

    见风流倜傥的萧俊一夜之间变得如此,老太君本能地想起梦溪,想到她昨个儿刚走,今个儿二老爷一门老小就锒铛入狱,这更让她相信净云大师的话,迷信的认为,如能追回梦溪,她萧家一定会平安渡过此劫。

    和张御史亲戚成仇,让老太君对政治联姻失去了信心,现在燕王势如中天,太子都自身难保,这时谁敢和萧家联姻,太子又怎能允许萧家这时做墙头草?

    与其消耗萧家的半壁家财,寻找一个政治靠山,另投怀抱,不如把自己家的平安符追回来的容易,于是原本是一肚子的疑问和责备,到嘴边就变成要萧俊去追回梦溪—萧家的平安符。

    听奶奶提到梦溪,萧俊心里一阵阵抽痛,本以为他可以放下的,她才走了一个晚上,就让他感到原来刻骨的思念连呼吸也会心痛,除了拼命的做事,他已无法停下来思考,只怕一停下来,那刻骨的疼痛便会让他窒息而死!

    见奶奶和父亲还站着,强压下心头的痛,转头大声对怔在一边的萧夏说道:

    “还怔着,快给奶奶、父亲,三弟看坐,上茶!”

    萧言早已端着茶走了进来,萧夏也回过神来,一边擦椅子一边请老太君、大老爷、三爷坐,忙乱了一阵,众人坐定了,大老爷温声问道:

    “昨个儿太子来什么事儿,俊儿怎么一声不响的便休了溪儿,连我和你奶奶都是溪儿出府了才知道的信……”

    见父亲问起,萧俊身子一震,随即回道:

    “太子奉旨南下寻找药神,知道儿子在南方交友甚广,想要儿子一起南下,借助萧家南方的势力寻找药神,儿子已连夜给南方的朋友写了信,推荐给太子。”

    听了这话,老太君、大老爷总觉得哪不对,但一时脑袋也转不过来,大老爷追问道:

    “这和溪儿有什么关系,俊儿为什么要……”

    “父亲也知道,儿子感了风寒,这些日子咳漱的厉害,前个儿抽空去瞧了李太医,李太医说儿子伤了肺,需要静养,不宜南下长途颠簸,万一再受了寒,怕是性命不保,儿子才想着不如让父亲带着大哥和三弟去南方,儿子坐守北方,一来养着身体,二来守着家业,现在是非常时期,父亲也不要讲那么多,暂时先把家主之位传给儿子,儿子在这守着。”

    听了这话,大老爷腾地站了起来问道:

    “俊儿就是为了要守家业,才休了梦溪!”

    “溪儿的身份有违祖训,儿子必须休了她才能接任家主,父亲不信可去问李太医,儿子的身体确实受不了颠簸之苦。”

    萧俊说完,又是一阵剧烈的咳嗽。

    俊儿前年险些病死在路上,也支撑着去了南方,怎么这次就不行了?大老爷恍然间明白,儿子这么做,一是让梦溪脱离萧家,不受萧家牵累,二是担心自己,才自告奋勇的留下,心里一热,为儿子的一片孝心感动,但脸色仍是一沉,粗声训道:

    “俊儿放肆,有我和你奶奶活着,这事儿还论不到你做主!”

    听着萧俊的咳嗽声,老太君心里一阵发紧,见大老爷说完,也脸一沉说道:

    “这么大的事儿,俊儿就想自己做主了,真是反了天了,这家主哪是说换就换的,这事儿俊儿休要再提,韵儿也告诉你了,你二叔出事了,这时什么也别讲了,你们哥仨准备一下,连夜离开平阳,你身体不好,就不要骑马,带着个大夫,去颐春堂多买些好药,至于溪儿,我和你父亲早就认了她的身份,她还是我萧家的媳妇,你父亲和奶奶都还没死,休妻不是你一个人说了就算,你下午走之前亲自去趟李府,带人先把溪儿接回来!”

    老太君几句话干净利落,掷地有声,口气中一点商量的余地也没有,她也明白了萧俊的一片孝心,但非常时期,不是讲孝的时候,萧俊是萧家的希望,是萧家的根,他绝不能出事,这时她必须拿出做家长的威严了。

    见奶奶怒了,萧俊一顿,他也不想再忤逆奶奶和父亲,但此时不比常时,他已经时日无多,原本还期望南下寻找药神,能治好他的病,知道药神便是梦溪,便已经绝了求她的想法。

    与其客死南方,不如替父亲守着家业,至少也算落叶归根,想到这,萧俊起身跪在奶奶和父亲面前说道:

    “俊儿昨个已连夜梳理了南方的生意,做了指令和信函,父亲用这些就能调动上官俊名下的所有产业,俊儿马上就做完了,俊儿的身体怕是真的支撑不到南方,与其那样,还不如赌一赌,在北方也未必就会有事儿,兴许比南方还安全,毕竟南方瘟疫横行,也不是个安身之地,奶奶不也留在北方吗?”

    萧俊说完,就是一阵剧烈的咳嗽,忙用帕子捂住了嘴。

    大老爷听了这话,脸色一阵青白,腮边的肌肉不住的抽动,看了萧俊良久,斩钉截铁的说道:

    “这个家现在是我做主,就按你奶奶说的办,你们哥仨马上收拾东西去南方,今晚连夜动身,你写的那些东西,都带南方去自己用吧!”

    大老爷说完,也不看萧俊,起身过来搀扶老太君,老太君也知多说无用,没理萧俊,在大老爷和侍书的搀扶下,站起身来向外走去,萧韵起身立在那儿犹豫了半天,最后跟着老太君和父亲走了出去。

    快到门口时,只听萧俊大声说道:

    “俊儿死也不去南方,求奶奶和父亲改变主意!”

    听了这话,老太君身子晃了晃,险些栽倒,惊的萧韵上前一把扶住,回头愤怒的看着二哥。

    第258章

    泄密

    大老爷脚步顿了一下,没理萧俊,扶住老太君继续向前走去。

    出了二门,看着神色忧虑的奶奶和父亲,萧韵迟疑了片刻,停下说道:

    “奶奶和父亲先回去,儿子再去劝劝二哥。”

    老太君、大老爷听了都点点头,大老爷说道:

    “也好,韵儿去好好劝劝,我也知道俊儿是一片孝心,担心我留在平阳不安全,但他怎么不明白,萧家真的有难,我做家主的怎能逃避的了,更何况我已经老了,是土埋半截的人了,就是死也值了,你和俊儿还年轻,萧家的未来都在你们哥仨身上……”

    听了父亲的话,看着他两鬓的白发,仿佛一夜之间,父亲苍老了许多,萧韵顿感胸口堵的难受,鼻子更是一酸,闷闷的叫了声:

    “父亲……”

    大老爷没再说话,只用手拍了拍他,转身扶着老太君向轿子走去。

    目送老太君、大老爷上轿离去,三爷转身返回萧湘院,来到书房,只见翠平、红玉、萧夏、萧言还立在门口,见他过来,忙上前见礼,三爷停住脚,想了想说道:

    “你们都下去吧!这儿不用留人,萧夏,去吩咐一声,任何人不准靠近书房!”

    听了三爷没头没脑的话,几人俱是一愣,但见三爷面色严肃,忙都应了一声,纷纷离去,翠姨娘走了几步,眼睛一亮,回头瞥了眼三爷,见他正立在门口看着她们,眼珠转了转,脚步轻快地向二门走去。

    望着几人的身影消失,眼睛扫了一圈,见书房门口再无一人,这才转身推开书房的门,只见二哥正在那继续写着,听到脚步声,抬头看了他一眼,说道:

    “三弟稍坐,我马上就好!”

    写完最后一个字,放下笔,舒了口气,正要把写好的东西收起来,发觉四周异常的沉静,萧俊猛抬起头,发现三弟正立在书案前,一脸怒容,不觉叫了声:

    “三弟……”

    看着憔悴不堪的二哥,眼前闪过二嫂离开时那双黯然的眼,闪过父亲两鬓的斑白,闪过奶奶苍白的面容,一股怒意涌上心头,见二哥叫他,开口一字一字地说道:

    “二哥,请你收回刚刚说的那句话,去寿禧堂和父亲、奶奶请罪!”

    “三弟,家里的事情还论不到你插手,你只准备保护好父亲和大哥南下便是。”

    眼见任性固执的二哥,这个时候还要一意孤行,萧韵不觉一阵暴怒,一抬手狠狠的打了一拳,萧俊身子一仰,险些从椅子上栽倒,身子荡回来,却仍一动不动,仿佛那一拳打的不是他,面无表情的看着萧韵。

    “这一拳是替奶奶打的!”

    萧韵说完,紧接着又是重重的一拳。

    “这一拳是替父亲打的!”

    见二哥依然没反应,萧韵再控制不住自己,噼噼啪啪的打了起来,转眼间萧俊嘴角和鼻子都流出了血,人倚在墙上,却仍一动不动的任萧韵打。

    一阵剧烈的咳嗽,萧韵才清醒过来,看着喘息不定的二哥,鲜血不断的从嘴里冒出,一股莫名的悲哀涌上心头,二哥真的想留在这里等死!

    喘息了一会儿,上前一把抓起萧俊的衣领,怒道:

    “你不是这个家的主宰吗?这个家不是你说了算吗?怎么不敢还手,你个胆小鬼、懦夫,你怕了,是不是!怕了太子的势力,就把二嫂送给他!就让她一个人随太子南下!你想没想过,如果太子被废了,二嫂怎么办!”

    原本毫无反应的萧俊,听了这话,猛抬头愤怒地看着萧韵。

    萧韵说着,想到心目中的药神就这么被二哥糟蹋,更是怒不可抑,指着萧俊的鼻子说道:

    “这一顿,我是替二嫂教训你的,你喜欢就拼命的留,你想抛弃就一纸休书!难道二嫂就没感情,就没想法,随你呼来唤去;你以为你给她的是最好的,你有没有问过二嫂想不想要!你把二嫂送给太子,你有没有问过二嫂喜不喜欢太子!你拿二嫂当什么,是你掌中一件玩物,随你送来送去!”

    听到“玩物”两个字,萧俊再忍不住,猛一拳打向萧韵,萧韵没堤防,鼻子刷的流出了血,一怔神,随即猛一拳还了回去,萧俊一闪身躲开,又一拳打了过来……兄弟俩噼噼啪啪在书房打了起来,一会儿功夫,书房里变得一片狼籍,到最后,两人都筋疲力尽了,才罢了手,一屁股坐在地上喘息起来……

    打累了,也发泄够了,萧韵坐在地上心平气和地说了起来:

    “二哥听说二嫂是药神,觉得她骗了你,是不是,你知道二嫂为什么拼命的要出府吗,并不是因为她心里有别人,是因为这府里根本就没有她的活路,你以为在这府里,有你的爱,有你的包容就够了,可你知道吗,就是因为你霸道的把二嫂强留住身边,才让二嫂感到窒息……”

    萧韵一口气把当初二嫂惊闻祖训后,知道无法在萧府容身,才当了嫁妆开颐春堂,二嫂被困清心庵险些丧命等等一一说了出来,听的萧俊目瞪口呆,喃喃地说道:


如果您喜欢,请把《祖训》,方便以后阅读祖训第83章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祖训第83章并对祖训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