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多的账目本来应该不多的。
问题就在于平叔心细,还想让村里每一个认字的都看得懂。
那就顺理成章的一查一个清晰,一查一个准。
连续埋头苦干一个小时,芸香仰起头,捏捏脖子。
“平叔,账目实在是太多了,这些都是集体发展,被看到应该不会怎样吧。”
“你以为一整个公社,为什么偏偏就抽中了我们”柳平也站起来松松筋骨。
“老咯,老咯,坐久了腰疼”
柳平边说边坐下,“难哦,枪打出头鸟,没实力没背景发展的过于好总是碍眼的。”
芸香默默又开始整理,确实难。
柳秀英跑进屋子,擦了擦额头上的汗,“爹我忙完了,来帮着弄。”
“你来干嘛,没见你大志叔,红军叔都没来,回去干好你自己的事情。”
“我干好了,跟每个人都确认过,不会说漏嘴,今天需要记的公分也约好时间,抽半个小时就能弄好。”
“村子里每天都在认真挣工分,你个记公分的不在怎么说的过去,到时候别人问起你,你说的跟大家对不上怎么办,快回去。”
“哦”柳秀英垂着头往外走。
“等等。”
柳秀英立马转头,“爹,怎么了,我又可以帮忙吗?”
“不可以”柳平瞪她一眼,“你喝口水,换身衣服再去,免得着凉。”
忙到下工,柳大志和柳秀英加了进来,后半夜每人确认上一遍,总算是弄完了。
第二天一大早,柳平在村口等来了三个人,为首的是一个穿着半旧中山装的男人,满脸严肃。
上前和柳平握了握手,“六大队长你好,我是这次检查的负责人赵满。”
“您好,我是柳平,欢迎前来检查。”
“那我就直接点,我们来清账目、清家产、清财务、清工分,接下来我们一项一项走。”
“好,赵同志,账本我们都放在凉亭,咱现在就可以过去”柳平带着人直奔凉亭。
赵满每翻一页眉头就紧皱一分,“你们搬过来两年多,账本为什么是从一年多以前开始的,这一年还全都是换的鸡、兔子和野猪?”
“赵同志,我知道这很奇怪,可它就是这样,当初搬到这里房子也没有,吃的也没有,能活下来都不错了,后面稳定下来才开始有的账本。”
“村里人的体格和精神状态可不像是你说的,能活下来就不错。”
“我们都能换鸡和兔子了,肯定会留一部分自己吃,不吃饱怎么种地,您要是两年前来看看,绝对是随时可能要倒下的样子。”
“你们这鸡、兔子和猪喂的不错啊,基本上每个月都有这么一笔进项。”
“还可以。”
“那你们粮食哪儿来的,兔子吃草,鸡和猪可是要吃粮食的,还吃得不少,来源要么买入要么靠地里种,从账本上来看,地里的收获全分给队员了,那牲畜的粮食哪儿来的,为什么没写,还是说在另一本账上。”
柳平听到最后几个字心头一跳,这感觉很熟悉,像是曾经刺刀插向自己带过来的风。
面上保持不动声色,张了张口,脸上出现了一丝愠怒“赵满同志,说话可要负责任,账本是如实记的,我们没喂粮食。”
赵满看柳平没慌乱,神色稍微缓和了一点,“赵队长,这两个可不是光喂草就能喂得活的,我这话是每一个看到账本的人都应该有的正常猜测。”
“明白,可我提前说过这个账本看起来有点奇怪,上面的每一笔我都能解释的出来,难道要为了检查弄一个看起来和其他账本差不多的东西吗?”
赵满快速翻了翻这个账本,神色再缓和了些,“那好,赵队长,这些东西是怎么不喂粮食养活的呢。”
“鸡最开始吃虫子后面吃蚯蚓,野猪会定期放在山上,地里收完粮食也会让它们去清一遍,还会喂蚯蚓。”
赵满半眯起眼睛,“这个办法可不太寻常,找虫子和蚯蚓不更耗费人力物力?”
“寻常又普通的办法如果能养,那其他大队早就养起来了,还有我们什么事。找虫子的那段时间只有几只鸡,是村里小孩子在养,后面开始养蚯蚓了,大人才接手,蚯蚓足够这些牲畜吃。”
“养蚯蚓?”赵满额头出现一个深深的川字,“我能看看吗?”
“当然,您账查完了我就带您过去,要清的财物都在那边。”
“账查完了,如果蚯蚓够鸡和猪吃就没问题,我们走吧。”
柳大志等人全部走完,才把手放到芸香脑袋上,揉乱了头发,“果然听你的没错,放一个最显眼最惹人怀疑的在上面吸引注意力。”
“啊”柳大志收回手,看着上面清晰的四个手指印,“媳妇,疼。”
“叫你手欠,知道疼就好,女孩子头发乱糟糟的像什么样子”吴书琴一点一点理顺,还顺便编了个漂亮的辫子。
芸香舒服得眼睛眯起。
“嘿嘿,这些年这样摸儿子的脑袋习惯了,下次改,下次改。”
赵满看着猪圈前的一大片黑土,“这些都是你们养的蚯蚓?方便我铲点起来吗,看看产量。”
柳平递上了旁边的铲子。
赵满铲了一铲子起来,里面肉眼可见的无数条蚯蚓,放下,去田边上任选了五个位置,铲起来的都是满满的蚯蚓。
到这里都还没完,也不怕脏,走到田中央,又铲了几次,这才走出来。
把鞋在草上蹭干净,“这法子好,省粮食,蚯蚓难养吗?”
“总的来说不难,但也要注意一些细菌、真菌和寄生虫,免得养死或者不长。”
赵满穿好鞋子,站定,“柳队长竟然还懂这些。”
“细的不懂,就是这些词儿听多了还是能蹦一两个出来,赵同志,蚯蚓没问题,那我们的账是不是算查完了。”
“对,查完了,没问题,接下来我们查财产和仓库。”
“我们大队没有仓库,财产就您看到的这批牲畜和账面上的钱,我一会儿把钱给您看。”
“没有仓库?那你们收上来的粮食堆哪儿?”
“凉亭。”
“不怕被偷?”
第二百一十九章
即将有违反政策的记录?
“不怕,收粮食的时候太阳毒,大家分两班倒,傍晚或者凌晨出工,白天晒,一整天都有人。”
“收稻谷可以这样,那其他的呢?我看账本上有花生,只有一两百斤,不放仓库?”
“不放,那时候大家吃都吃不饱,就指着地里那点子东西填肚子,没有在还没长大的时候挖出来吃掉就很不错了,我们挖起来就分掉了。”
“你们大队是我查的这么多大队里精神面貌最好的。”
柳平懂了赵满话里的未尽之意,脸上终于有了点笑容。
“谢谢赵同志的夸奖,有这精神面貌可能是逃荒的时候苦怕了吧,只怕活不了,有点子东西全往嘴里塞,再加上家底薄,房子都是自己修的,就这样拖着,后面立马修仓库。”
赵满记录了牲畜数量,清点完余钱,“这两样算清完了,我们最后看一下工分。”
在旁边装木头的芸香,一听这个,心头猛跳。
昨天太忙根本没来得及管工分本,之前有一段时间自己工分干得很猛,一个人干了全村的一半。
怎么办,怎么办,芸香现在很想原地打转转,可不能,会影响前面的检查。
赵满翻开工分本,眉头再一次皱紧,“怎么有的人很多天不出现,一出现就是五六十个工分?”
“因为他们负责一块儿地的播种,浇水,除草和收获工作,周期长,最后统一结算,就比较多。”
“这不对”赵满合上工分本,“非常不对,大家一起干活的目的就是为了把最好的技术用在所有田里,你这跟没改革的时候有什么区别。”
“我们也在算工分,也在把粮食收上来按政策,人七劳三进行分配,除了那一点,后面完全符合规定。”
“那一点,也是没按照政策要求走”赵满拿起笔就准备往本子上记。
“等等”柳平看赵满手停下来,才把抬起的手放回去。
“赵同志,我们也没办法,刚来这儿没东西吃,如果大家一起干一个活儿,全靠地里,我们没余粮,庄稼没成熟又收不上来,是会饿死人的,只能这么干。”
“我能知道你们的不容易,这几年大家都不容易,可违反政策就是违反政策,这是两码事”赵满再一次把视线挪到记录本上。
柳平一时不知道怎么反驳,但一定要阻止,“赵同志,这可不能记。”
“六队长,我的工作就是如实记录,必须要记,你放心这不是定罪,只是记下来,具体什么情况会严格评判的。”
“那……”
“你放心,我记好后可以给你看,绝对不偏不倚,不会特意抹黑的,不用担心。”
芸香看平叔那缓和的神色,脑子里警铃大作,现在记的时候说得好听,实际也可能如说的那样处理,可后面的政策会越来越严,但凡记上一点儿,未来几年可都是污点。
芸香使劲给平叔使眼色。
可柳平正在衡量,根本就没注意,“那……”
芸香看到了平叔已经做出了‘好’字的口型,“平叔,别,我还有想说的。”
柳平立马没往下说,“你说。”
芸香其实还没有完全想好,因为工分摆在那里了,事实就是那样,可绝对不能记不遵守政策。
赵满看芸香好久没说话,“六队长,这种事情就没必要听一个小孩子的,我后面还要查其他生产队,把工分查完了得赶紧走。”
“赵同志,可以给她一点时间吗?一点点就好。”
又等了几分钟,芸香看赵满拿起笔,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儿,脑子里的思绪乱成一团,都不知道怎么开头。
平叔也没再劝了。
赵满的笔尖已经落到了纸上,芸香打算不管说成什么样都要赌一把,“赵同志,我们困难和违反政策不是两码事,本质上是相通的。”
赵满放下笔,蹲下,“我就是清工分的,查了那么多都不是一回事,我会不知道吗?难道小孩儿你比我还要懂?”
说完第一句话,后面的思路好像就来了,“赵同志,你查的那些跟我们都不一样,他们在这里一代一代发展,有余粮,完全可以遵循政策,可我们非常特殊。”
“不是特殊在困难,我懂大家都难,特殊在我们第一年和第二年几乎是没有粮种的,就发了十斤,也没交公粮,那之前我们根本就不在工分管辖的系统里,今年才在,所以前两年的不算。”
“你们没有粮种,不交公粮?”
柳平接过话题,“对,我们落户时因为被表彰过,免了两年公粮,公社以这个为由第一年只打算给我们五斤粮种,后面我争取到了十斤。”
“怎么证明。”
“我可以给您看奖状,报纸和免除证明,您也可以去公社问给我们的粮种数量”柳平看向旁边的女儿,“秀英,你去把这些东西拿来。”
“好”柳秀英飞快朝家里跑。
赵满看着这些东西,“你们大队我先存疑,得回去请示一下领导,再做决定,那工分本我就先不看了,先去检查其他大队。”
请示和做决定全是满满的不确定,芸香赶紧拉住人,“赵同志,我可以问一下,你认为领导会是个什么意思吗,会认为是违反还是不违反呢。”
赵满再一次蹲下,“小孩儿,领导的决定我不能随意揣测,但我认为他们都很公平公正,应该会跟公社商量后再做决定。”
芸香想起了公社里有意无意的针对,整张脸皱起,“可万一公社里不帮我说话,见不得我们好怎么办。”
“怎么会?”
“为什么不会,最开始只愿意给我们五斤粮种就是证明啊,第二年我们没问都没给我们,我知道公社有公社的难处,可我们短时间内发展得比其他大队好,他们应该不想我们发展这么好。”
赵满思索着芸香的话,“小孩儿,这个因素我们会认真考虑的,那我先走了。”
“等等,叔叔,记检查结果之前会通知我们吗?我们还想有一个解释的机会”芸香低头扣着手指,“我不想奖状蒙黑,当时记者叔叔说这个奖状是会给县城添彩的,我不想……”
赵满摸了摸芸香的头,“你放心,会有解释机会的,我们公平公正。”
“谢谢叔叔,那我能问问办公室在哪里吗,我们好及时过来。”
赵满说了位置就带着人走了。
第二百二十章
最终检查结果
芸香敲响柳平家的门,“桂花婶子,平叔回来了吗,有检查结果的消息吗?”
马桂花从里间探出个头,“都没呢,芸香和景时来了啊,快进来,秋月闹着要喝糖水,我正好冲三碗。”
这年头糖水可是个精贵东西,芸香赶紧按住想往里冲的李景时,“婶子我们在家吃了东西的,在外面等平叔就行。”
马桂花端了两碗糖水出来,“我都冲好了,你俩不喝谁喝,赵秋月你那个碗给我好好端啊,洒了我要你好看。”
赵秋月看着洒在地上的一点,僵住。
可步子一停,晃荡的水又洒出来一点。
芸香上前接过,放桌子上,“婶子,平叔前几天这个时间都回来了,怎么今天格外晚呢,是不是另外有什么事。”
马桂花递了一碗给李景时,另一碗塞给芸香,“没,就只有检查结果的事,这都第六天了,唉,他自己心里也没底。”
芸香没说话,也不知道说什么,只有等待,拿起桌上的杯子,把糖水倒一半进去,递给马桂花。
“不用,不用,我都一大把年纪了,还喝什么糖水啊,你们小孩儿喝。”
“婶子,多大的年纪都该喝,你辛苦了这么久,值得,一杯糖水而已。”
“那……好吧”马桂花拿起了那杯糖水,端详着,“这一晃都大半辈子咯。”
马桂花刚准备喝,就看见丈夫踏进屋,立马站起来,“老头子你怎么才回来,等你好久了”把手里的杯子递过去,“来,喝口水,缓缓。”
柳平一看这淡褐色,就知道放了糖,“糖水啊,你喝了没。”
“我不爱喝,你喝吧。”
“我也不爱喝,给秀英留着”柳平放下杯子,看向站在旁边望着自己的芸香,“出结果了。”
“平叔,县里怎么说。”
“说‘发粮种交公粮的系统’和‘记工分的系统’应该是分开的,公社里确实有做得不到位的地方,可我们没按照规定做也是事实。”
芸香觉得自己有点呼吸不畅,甚至都能想到未来几年被人抓住这个污点狠狠攻击的样子。
深吸一口气,“那我们被记了吗?或者是留下任何书面的,没有按照规定做的证据。”
“本来要写,连带公社的问题也写进去,你反复跟我叮嘱了这么多次,我前几天都在周旋这个事,加上公社那边也在努力,最终给我们一个将功抵过的机会,教蚯蚓养殖。”
“呼”芸香如脱力一般坐回凳子上,“那就好,平叔那我们教养蚯蚓一定要好好表现,争取拿个先进或者表扬,但一定一定要落到纸上,口头的都不作数。”
柳平刚放松的脸又严肃起来,“后面是还会出现前几天那种情况?这都还不是极限?”
“我听到的消息是未来的政策只会更严。”
柳平放下嘴边刚倒好的水,蹭地站起来,“那我立马去确定一下人选。”
芸香没管玩儿得正欢的李景时,叮嘱他饭点儿之前回来,直奔教室。
悄悄在后门瞄一眼,所有人都在认真学习,临近考试,大家好像一下知道轻重了。
李景安是最先发现芸香的,看芸香食指放在嘴巴中间,笑着点头,把卷子叠好放进兜里,“立新哥,我去上个厕所。”
“去吧。”
李景安悄悄摸出去,看着芸香,“你忙完啦。”
芸香捏住李景安的脸,“忙完了,正好逮住你没认真学习。”
“才没有,我要是认真学习了怎么说。”
“一个星期的碗。”
“成交”李景安掏出兜里的卷子,“这碗你洗定了。”
芸香展开,上面一个鲜红的70分,“可以啊,景安,之前你数学只能考50,现在都能考70了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