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

类别:都市言情 作者:萧容衍白锦绣 本章:第368章

    这么着急让平邑送入宫的信,闹了半天就是为了送一封表达他思念的信。

    白卿言猜的到,应当是萧容衍太思念她和孩子,想着她定然是同他一般,所以信一到,片刻都不能耽误,便让平邑送了进来。

    眉目含笑,抬眸便瞧见平邑眉头紧皱,十分紧张的模样朝她看来。

    她清了清嗓子,将信叠起来,同平邑道:“平邑护卫一路辛苦了,朕让人送你回驿馆歇息。”

    平邑朝白卿言行礼,退出大殿。

    一旁的春枝怀里抱着黑漆描金的方盘,瞧着抱拳正儿八经退出大殿的平邑,低声同白卿言说:“大姑娘,那护卫是不是不会说话?奴婢自打进来就没瞧见那护卫开口过。”

    “人家是不爱说话罢了,刚才给咱们大姑娘行礼的时候,那雅言可是纯正的很。”春桃低笑着跪在案几前帮白卿言将奏折整理好,“大姑娘,现下是不是能休息了?”

    “嗯……”白卿言颔首,将萧容衍送来的信叠好,藏在衣袖里,道,“可以歇着了,剩下的折子明天再批。”

    白卿言到两个孩子的寝殿时,两个孩子睡得正香,她在偏殿洗漱后,进正殿搂着两个孩子睡,她亲了亲两个孩子的小脸,眉目间全都是甜蜜的笑,低声说:“很快,你们爹爹就会来大都城了。”

    用不了几年,两国合并之后,他们一家人便再也不分开了。

    三天后,司马家老太君暗害襄协郡主的案子便定了下来,司马老太君逼死了襄协郡主的母亲,又将之情的人灭口,听说……灭口之事有司马家的家生子前来顶罪,说是自己自作主张逼着司马老太君将知情人灭口,是为了独吞司马老太君给知情人的封口银子。

    不管如何,林林总总下来,司马老太君一个流放是逃不掉的。

    白卿言看到案宗时,心里明白……这出来顶罪的司马家家生子,多半是被逼得出来为自家主子顶罪,这种事也是在勋贵人家和清贵人家常见之事。

    第1313章

    惬意

    司马老太君的案子判下来之后,御史中丞司马彦也辞官了。

    司马彦辞官的说辞是……一来因愧疚悔罪,二来是打算辞官一路照顾母亲去流放之地,他怕母亲这一路熬不到流放之地。

    在早朝上,司马彦跪地叩首,请白卿言全了他的孝心。

    白卿言再三挽留,可司马彦却心意已决,头都磕红了,只求能辞官照顾母亲去流放之地,否则任由母亲受苦他留于大都城享福,此生难安。

    白卿言心中暗暗赞叹司马彦聪明,如此虽然司马彦折损了前程,可一个孝子之名便坐实了,日后对他的三个儿子晋升,都有好处。

    看来,司马彦是真的明白了她那句,看重司马平的意思。

    “既然司马大人心意已决,那朕……便成全司马大人。”白卿言慢条斯理说道。

    “多谢陛下成全!微臣感激不尽!”司马彦再次叩首。

    不到半日,司马彦辞官要陪同母亲前往流放之地的消息便在大都城传开来,虽说司马彦的母亲之前逼死襄协郡主的母亲,还派人追杀襄协郡主,就为了强夺人家襄协郡主和金科状元薛仁义的婚事不说,就连当年过继子嗣,生子之后又不要继子这种陈芝麻烂谷子的事情都被翻了出来,大都城百姓都到从心底里鄙夷这位司马老太君。

    但……听说御史中丞司马彦,因为心中有愧,身为御史中丞竟然没有能明察自己母亲背后作恶,所以辞官,又为了尽孝打算陪同母亲一同前往流放之地,一时间,前几日案子闹出来时,还在大骂司马家百姓便转了风向,经觉得司马大人人还是不错的。

    司马彦坐在家中,听到忠仆来报,说大都城中风向已经变了,不似前几日那般到处都是骂司马家的,司马彦总算是松了一口气。

    牺牲他一个人的前途不要紧,毕竟他现在已经年纪大了,重要的是三个孩子的前途,尤其是司马平,陛下既然说看重司马平,将来必定会重用司马平,陛下已经是皇帝了,没有必要骗他。

    司马彦缓缓在椅子上坐下,倒是觉着自己退下来也好,等到陪着母亲在流放之地走一遭,伺候母亲终老后,他回来教一教小孙子写字,自己侍弄花草,倒也惬意。

    只要司马家的名声没有全然被败坏,将来他三个儿子的前途都不会差。

    大儿子他已经交代过了,接下来就是要给二儿子和司马平一人去一封信。

    想到这里,司马彦提笔写了两封信,司马平的信要厚一些,一来是因为司马彦一直都比较偏爱小儿子,二来也是白卿言看重司马平,他免不了多交代一两句。

    很快,白卿石和白卿帆的案子大理寺雷霆之速审了下来。

    除了白卿石流放之外,包括白卿石的祖父和其他涉案的官员也都关入大牢,罚去做苦役。

    白卿帆救出的秦家二姑娘依旧是判了流放,白卿帆也因收买朝廷命官私还囚犯被关入大牢。

    而白卿石和白卿帆两个案件之中,涉案的族人,也被白岐禾以族长之名除族。

    五月十三,是这一批流放犯被押送走的日子,就连押送流放犯的狱卒都在感慨,这一批流放犯曾经可都是金贵之人,可都是不知道惜福的,难怪落得这样的下场。

    这日司马彦在早早到城外,准备随司马老太君前往流放之地时,燕国使臣的车队也缓缓入了城。

    司马彦一身普通富贵人家老爷的装扮,立在马车旁,身后跟着护卫和仆从还有两个大夫,他看到正在进城的燕国使臣护卫队伍中,有一位手背上有烧伤疤痕的护卫,总觉得好似在哪里见过这个护卫,而且还很熟悉,一时间却想不起来在哪里见过。

    司马彦的妻室李氏立在一旁,红着眼圈不住的抹眼泪:“虽说马车老爷您不打算用,可也得备着,万一母亲或是您有个头疼脑热的,也能歇息歇息,更何况马车里还有母亲和您的换洗衣裳,妾身还准备了些母亲爱吃的点心,还有治疗常见病症的药、金疮药,这些护卫们带上也不方便。”

    听到妻室如此说,司马彦才回神,他转过身来看着自己的妻室,从胸前掏出帕子给自己的妻室擦了擦眼泪,表情是难见的温柔:“好了好了,我走之后家里就要靠你支应,那个不孝女和她的生母我已经打发到了庄子上去,也已经叮嘱过了,不让饿死也就是了!若是他们母女托人来求你,你就说是我的命令,决不允许她们出庄子半步,吃食上也是不饿死就是了,不许优待,你也没有办法!”

    司马彦知道他的妻室什么都好,就是一点太爱惜名声,为了名声可以委曲求全,就为在外面博一个贤德的名儿,那庶女不就是拿捏到了这一点,所以敢用死来逼迫她。

    所以,司马彦走之前已经安排好了,上至大儿子、儿媳,管家……下至下人,谁若是去伺候那对母女,谁敢收那对母女的好处往外传话一律打死。

    他这一走不知道需要多久,总得安排妥当了。

    “夫君放心,我知道轻重!”李氏攥住司马彦替她擦眼泪的手,叮咛,“老爷出门在外,一定要照顾好自己,千万不要吝惜银子打点,家中老爷不必担心,妾身一定会照顾好,老爷若是缺什么了,就遣人回来送信,家中定会派人快马给您送去。”

    司马彦颔首:“我估摸着,燕使来了之后,关于燕国出卖大周之事给了交代,阿平就该回来了,我想着阿平也到了年纪,你瞧着若有合适的姑娘就给阿平定下来,修身齐家这是人生大事,来个信同我说一声也就是了,其他的你来定。”

    说着,司马彦又朝李氏靠近一些,低声说:“只一点,阿平将来前途不可限量,岳家一定要好好挑选,要在朝中能助阿平一臂之力的,不必觉着阿平是嫡出便必须要嫡女,只要人品贵重,不论嫡庶都好。”

    第1314章

    轻而易举

    李氏闻言,擦了擦眼泪,连连点头:“抬头嫁人,低头娶妻,这些我都懂得,老爷放心,我有分寸,若是拿不准主意,便会母家和我母亲商议。”

    正说着,司马彦就瞧见押着一群流放犯人队伍从城内出来,为首的押解兵卒给守城门的将士瞧了眼文牒,便一跃上马不紧不慢朝城外走来。

    “如此我也没有什么好交代的了!”司马彦同自家妻室说完,又长揖一拜,“家中托付夫人,要辛苦夫人了。”

    李氏颔首:“夫君一路保重!”

    ·

    燕国使臣摄政王萧容衍抵达大都城,早朝之时,白卿言便接见了萧容衍一行人。

    摄政王萧容衍当庭提出以国策定输赢,两国合并之策,大周朝堂立刻沸反盈天。

    大周朝堂文臣武将各个情绪激动,叫嚷着让交出燕国太后,否则大周朝堂必定死战,毕竟……现在打起来战局优势的是大周,两年之内彻底灭了燕国也不是没有可能。

    白卿言就坐在高台之上,瞧著作为燕国使臣立在大殿中央的萧容衍,眉目间带着浅浅的笑意。

    即便他们是夫妻,可现在他们各自代表着各自的国家,大事不论私情,白卿言倒是没有出言阻止大周朝臣对燕使一行人怒目横眉。

    钟行晓战战兢兢立在萧容衍的左侧将头低的很低,生怕被大周朝臣知道他是燕国太后的兄长,将他生吞活剥了。

    钟行晓更害怕白卿言知道他的身份,他怕明面上白卿言不敢拿他怎么样,背地里伺机报复,毕竟他们现在是在人家大周的地盘上,大周皇帝想收拾他那可谓是轻而易举。

    “燕九王爷……”礼部尚书柳如士上前,朝着戴着面具身形修长的燕九王爷一礼,“我们大周,是要燕国……就两国合力灭西凉之时出卖大周之事,给我们大周一个交代,九王爷要一个半月,我们大周便给了九王爷一个半月,可九王爷不但未曾给我们大周一个交代,反倒还提出什么以国策定输赢两国合并之策,这对燕国有利,可对我们大周可是无益的!燕国的算盘未免打得太响了!”

    柳如士话说完,大周朝堂的文臣武将情绪越发的激动,叫嚷着让燕国给一个交代,还有脾气不大好的武将已经在说燕国无耻。

    白卿言垂眸浅笑,其实不止是柳如士和大周的朝臣,若是这以国策定输赢两国合并之策不是她最先提出来,他们又是在决定灭西凉之前定下的,白卿言也要怀疑这是国策定输赢是燕国的缓兵之计。

    好在,整件事都是白卿言把控布置,不论是她还是萧容衍或是慕容沥,他们都是在为这件事做准备。

    燕国那边儿,慕容沥和萧容衍已经安排妥当,接下来就要看大周朝堂她和吕太尉、沈司空和舅舅董司徒怎么应对了。

    “燕国这不但没有给我们大周一个交代,反倒还要占我们大周的便宜!是还没睡醒么?”有大周武将,将怒火写在了脸上,大殿之中喊声极大。

    “真是不要脸!兵力不如我们大周,就说要用国政同我们大周较量……”有武将说完,将视线又落在月拾的身上,抬手指向萧容衍背后的月拾,“你……你个吃里扒外的狗东西,你是我们大周皇夫的护卫,皇夫不在了,你本应当好好守护陛下和小皇子小公主,却跑去给灭了你们魏国的燕人当走狗!你就不怕皇夫在天有灵知道了心寒。”

    月拾:“……”

    原本月拾不今日不想入殿的,可冯叔非要他跟着,他又不能扯着那位将军说……他从来没有换过主子。

    月拾只能按照之前套好的说辞,朝着那位将军长揖一拜,道:“将军息怒,当初燕九王爷对我们家主子有恩,主子离世之后月拾必须得替知足报恩,还请将军见谅。”

    “见不了谅!”那武将伸手指向背影挺拔的萧容衍,“这燕国差点儿害死镇国王和英慧候,那可是我们陛下的胞弟和亲妹妹!”

    月拾一副手足无措的模样,抬头朝着在高台之上坐的四平八稳的白卿言看去。

    “陛下!”兵部尚书张端宁上前,抱拳同白卿言道,“微臣以为,燕国的法子不过是在为他们争取时间罢了,国策定输赢他们即便是输了……也绝不会将燕国拱手,眼下不过是因为燕国的主力被我们大周困在西凉回不去,而我们大周只要挥师西进,他们燕国国内剩下的老弱病残便绝不是我们大周的对手。”

    “尚书大人……”萧容衍浅浅同张端宁颔首,随即慢条斯理开口道,“尚书大人又如何知道,我们燕国便只剩下老弱病残?张尚书可曾去我们燕国瞧过?”

    “倒也不用辛苦我们尚书大人亲自走一趟燕地,燕国这些年天灾颇多,粮食本就不够,饿死不知道多少百姓,逃来我们大周的也不知道有多少燕民!虽然后来收复南燕,可这才几年,燕国能缓过劲儿来吗?”柳如士语气平淡,“可想而知……国内的光景怕是不好过,兵力自然也是有限。”

    “燕人自古热血硬骨,若是真的到了生死存亡的时刻,被困在西凉的大燕主力,是不论如何都会回燕都救驾的,更别说……国内百姓都是宁死不做亡国奴!”萧容衍转而看向高台之上的白卿言,“这一点,想必大周皇帝心中清楚,毕竟……曾经便是白家军一寸一寸夺走了我们燕国的城池国土,还有这大都城!”

    白卿言望着萧容衍面具后那双幽邃深沉的眸子,手肘担在隐囊之上,静静听着。

    “大周皇帝也必然知道,要拿下我们燕国的城池有多难,百姓不论男女老少齐心协力一同抵抗,即便是勇猛如长胜不败的白家军,想要打下一个城池也是损失惨重。”萧容衍负手而立,缓缓在大殿之中踱着步子,像是在说故事一般,“更别提……打下来的城池也早已经被毁的不成样子,城中百姓也大都会战死。”

    第1315章

    永享太平

    萧容衍面向大周朝臣们摊开手:“强打下来的城池,需要重建不说,百姓也都打了!何苦来的?”

    群情激愤的大周朝臣纷纷嚷嚷,说燕国是迫于无奈,还说的这么冠冕堂皇。

    “本王承认……”萧容衍转而再次看向白卿言,“这两国以国策定输赢之策,是迫于无奈,若不是燕国的确现在已经无计可施,也不会提出这个策略与大周一赌!毕竟若是真的打起来,不论是大周灭了燕国,或是燕国灭了大周,都是要成为一国的,既然如此,为什么我们不选一个不必将士们流血牺牲,不必百姓们妻离子散的法子?”

    “不论是大周陛下也好,还是我们燕帝也罢,都想要天下一统,或为这千古留名的功业,或为百姓安居乐业,永享太平,还百姓一个海晏河清的世道,那我们便不需要捣毁两国的城池,屠尽两国的百姓!而应该……将城池、百姓,都完整的留下!”萧容衍又朝着吕太尉看去,“这样即便不能成就千古功业,名留青史……也算是我们两国一桩前无古人的美谈。”

    “再者……”萧容衍不等大周朝臣反应,便接着道,“我们燕帝正是因为知道大周皇帝爱惜百姓,爱惜大周将士的性命,燕国又愧对大周在先,所以我们燕帝和太后商议之后,便做出让步来弥补大周皇帝一二,愿意以国策定输赢,合并一国!陛下要知道……我们燕国慕容家世代皇室,对于皇室来说燕国就是自家的决不能更改,若非这次有错在先,大周在同盟期间又待我们燕国将士不薄,不论是燕帝还是我们燕太后,或是我这个摄政王,都不会答应两国国策定输赢之策,毕竟目前来看,我们燕国各个方面都弱于大周,输的可能性极大。”

    白卿言头一次知道,萧容衍的口才竟然如此了得。

    “陛下若是不信,可以问问我们燕国的老国舅,太后的胞兄……”萧容衍侧身,将一直躲在他身后的钟行晓暴露了出来。

    钟行晓只觉顿时一个头两个大,连忙迈着碎步上前,同白卿言行礼:“外臣见过陛下,摄政王所言即是,我们太后悔恨上了崔山中那个老匹夫的当,不小心将两国合并之策泄露了出去,原本是让楚将军传信给摄政王,阻止大周的镇国王和英慧候前去诱敌的,可谁知道那楚将军……竟然阳奉阴违!虽说楚将军也是为了燕国,但破坏了我们两国同盟之情,实在是可恨,太后和陛下思来想去,心中愧疚难当,故而……愿意以国策同大周较量,避免两国将士流血牺牲,避免百姓生灵涂炭,和睦而友好的合为一国。”

    眼见大周朝堂的官员情绪已经不如刚才激动,正在交头接耳,白卿言清了清嗓子,摆手示意大周朝臣安静。

    偌大的大殿内,很快便安静了下来,朝臣们都朝着白卿言望去。

    她这才缓缓开口:“此事事关重大,我们君臣商议之后,再给燕国九王爷答复,还请燕国九王爷先去驿馆歇息。”

    “那……本王就静候陛下的好消息!”萧容衍带着随行的使臣朝着白卿言长揖行礼。

    “等等!”有武将上前同白卿言行礼,“陛下,燕国太后出卖我们大周,导致镇国王昏迷不醒,这一次他们将燕国太后的胞兄送来,不知道是不是任由我们处置的意思!”

    钟行晓顿时瞪大了眼,一脸紧张看向萧容衍。

    白卿言摆手示意那武将退下,而后道:“摄政王先去歇息!”

    “外臣告辞……”萧容衍颔首。

    月拾心里急得不行,大姑娘怎么也不找个借口说要详细聊一聊将主子留下,主子也就能尽快见到两个小主子了啊!

    “请……”魏忠抱着拂尘,笑着同萧容衍做了一个请的姿势,将人从大殿之中请出去。

    月拾也只能藏着心事,同萧容衍一同往殿外走。

    刚出大殿,钟行晓就腿软的不行,幸亏有同僚将他扶住,他心里明白摄政王刚才将他的身份点出来,分明就是不怀好意!

    萧容衍带着燕使们才刚一走,柳如士的脸就沉了下来,上前一步行礼道:“陛下,咱们大周现在士气正盛,加上他们燕国有错在先,这一次也未曾给我们大周交代出卖镇国王和英慧候应当如何处置,上来便提两国合并之策,看似好像是屈服我们大周,实则燕国这分明就是拖延之计!陛下万万不能答应!”

    “是啊陛下!我们大周军已经陈兵燕国边界,随时可以攻入燕都!”大周朝堂的武将十分赞同柳如士的话,“燕国已经是我们的嘴边肉,这次决不能放过!”

    “是啊,陛下!”张端宁也上前开口,“机会我们给过燕国了,可燕国却明着给我们交代,暗地里为燕国拖延时间,如今我们大周应当趁着燕国白没有缓过劲儿来,应当即刻挥师西下直取燕都!虽说我们大周刚刚灭了西凉,如今再打燕国军粮方面有些吃紧,但……为微臣相信户部尚书魏大人,一定会想办法!灭燕的机会近在眼前,陛下千万不可心慈手软啊!”

    张端宁转而朝着户部尚书魏不恭看去。

    魏不恭静静站在一旁也不敢说话,也不敢看张端宁的眼睛,只顾着低头看自己的脚尖。

    其实他早已经从刑部尚书吕晋那里知道了,陛下已经与燕国敲定了两国合并之策,他原本也是担心这是燕国的拖延之策,后来才知道这个策略最早还是陛下提出来的,且定下时在两国灭西凉之前,这才勉强放心了一些。

    所以,他此刻还真不能上前同张端宁一同劝陛下与燕国开战。

    不见魏不恭上前同自己一同劝谏陛下,张端宁心中纳闷,干脆抬头望着白卿言道:“微臣也是军旅出身,所以很明白……但凡是想要天下一统,就必会有流血牺牲,将士们其实也不怕流血牺牲,而是怕牺牲的没有价值而已。”

    第1316章

    前车之鉴

    “陛下!”又有武将上前,跪地叩首,“若是陛下心疼我等将士们……不想将士们白白流血牺牲,就应该着现在灭燕国,否则等到燕国缓过来,我们将会更加难打,只会牺牲更多的将士!燕国提出的这个两国合并之策,对我们大周来说并无好处,陛下切不可心慈手软……”

    “吕晋大人……你怎么看?”白卿言端起手边的热茶问道。

    吕晋连忙上前,朝白卿言行礼之后道:“这件事有利有弊,正如诸位大人们说的那般,有可能这只是燕国的拖延之策,他们以三年为期,就是为了借着这三年的时间缓过来,而后同我们大周一战,这不是没有可能!”

    朝臣们纷纷附和。

    吕晋却话锋一转:“但……若是真如摄政王所言,燕国是出于愧疚和想要报答大周,我们大周三年后,说不定真的能够兵不血刃拿到燕国,前提……是燕国没有诓骗我们大周,真心诚意同我们打这个赌。”

    “所以呢?”吕太尉看向吕晋,“吕大人是赞成打,还是赞成赌?”

    吕晋朝着吕太尉恭敬一礼,而后才道:“这个兵不血刃得到燕国的诱惑……实在是太大了,正如燕国摄政王所言,曾经白家军打下的所有燕国城池,约莫除了这个大都城之外,其他城池上至官员下至百姓誓死抵抗,每每打下来的城池都是城墙被毁的差不多了,百姓也死的差不多了,武将们应当都知道!”

    朝中武将纷纷点头。

    “当初百姓为何拼死抵抗,不就是因为燕国的国策对百姓好,而那时的晋国国策对百姓来说,可不算是友善。”吕晋声音徐徐,“所以当我们接收了燕国城池,还活下的燕国百姓竟然都离乡背井跟随燕国离开自己的家!”

    这件事,如今站在朝堂之上,年纪较大一些的朝臣都还记得。

    “可我们大周现在的国政,对百姓来说可要比燕国好啊!”有官员道。

    “是如此,可燕国的百姓又怎么能知道呢?”吕晋笑着道,“燕国有多少识字的百姓,识字的百姓之中又有多少人能关心他国国政,关心他国国政的读书人之中又有多少……能够接触到我们大周的新政?”吕晋见无官员再说什么,才接着道,“所以……打,我们就要做好惨胜的准备!且惨胜之后还要接收一个烂摊子似的燕国。”

    “那要是不打呢?”沈司空配合着吕晋演戏,问道。

    “若是不打,同意这两国合并之策,那么……就要确保两国以国策定输赢的合并之策,输的那一国不会耍赖,也就是确保燕国不会耍赖!”吕晋不紧不慢将话题,往之前白卿言交代他的方向引,“只要能确保燕国不会耍赖,微臣倒是觉得以我大周的实力,可以赌国一试……”

    “吕尚书说的轻巧!赌国一试……怎么感觉吕大人不是大周人一样!还一试!你怎么确保他们燕国不能耍赖!站在这里的诸位谁又敢保证?”有武将忍不住对吕晋翻了一个白眼,心中一肚子的火,觉得这吕晋说了和没说一样。

    “咱们这是自家人在这里商量,没有对自家人发火的道理……”白卿言笑着开口,“不瞒诸位,燕国提出的这个以国策定输赢,赌国之言,我倒是很心动啊!将士们的性命是宝贵的,若是真的能兵不血刃而取燕地,对两国百姓来说也是好事!”

    “陛下!”刘宏上前,“将士舍命……是为护国,陛下不能本末倒置!赌国来护将士性命,微臣为武将,实难认同!”

    “刘洪将军是老将,您的话我能听得进去。”白卿言朝刘宏颔首,“不过,若真的能在保证燕国输了之后不耍赖,我倒是觉得吕大人说的很对,可以赌国一试!”

    “陛下不可啊!”

    “陛下,这分明就是燕国的奸计,切不可答应啊!”

    “陛下莫要忘记当年张仪出使楚国,曾言楚国退兵便奉送商淤六百里,结果楚国退兵之后,秦国主力回国,立刻背弃盟约!燕国两国互盟之时出卖大周,前车之鉴,陛下千万三思啊!”

    大殿之中,不赞成赌国的朝臣纷纷跪地,恳请白卿言三思。

    “都起来吧!”白卿言笑着道,“朝堂之上各抒己见这很正常,别动不动就跪,咱们大周朝堂不兴这个!”

    朝臣们知道白卿言这话不假,大周朝堂气氛一向热闹,君臣和睦,白卿言也从不是一位听不进去人言的皇帝,这还是头一次发生群臣叩求白卿言三思这种事情。

    魏忠连忙示意立在大殿两侧红漆殿柱后的小太监们,将大人们都扶起来。

    “吕大人说的要确保燕国输了之后不会不不认账,我倒是有一个想法。”她站起身来,幽幽开口,“让燕国将三位能征善战之人质于大周!”

    朝臣们心中打鼓。

    “一位就是这位大燕的摄政王慕容衍,一位是他们燕国的大将军谢荀,还有一位便是他们的二皇子慕容平。”白卿言立在高阶之上,双手负在身后,眉目笑容清明,“我们大周同燕国合盟灭西凉,故而明白……行军打仗之上,这位摄政王慕容衍的本事可是很厉害的,再就是曾经收复南燕成名的大将军谢荀,还有一位……也是在大燕收复南燕之时崭露头角的慕容平,若是这三位能征善战的大将被扣在我们大周朝堂,我们还会怕燕国解释不守盟约吗?”

    谁都知道行军打仗之时,主帅的重要性。

    将士再勇猛,遇见一个糊涂蛋主帅,也是枉然。

    而一个勇猛的主将,只要手中有兵便能化腐朽为神奇,比如当年白卿言南疆之战,以少胜多……大挫西凉的瓮山之战。

    朝臣们又开始低声讨论这件事的可行性。

    “若是我们告诉燕国……想要我们大周同意这赌国之约,便必须将此三人留在大周为质子……”董司徒抬眸朝着白卿言望去,“陛下,恐怕燕国也会要我们大周质子于燕国啊。”

    第1317章

    恃强凌弱

    “我们大周兵多将广,就算是质三人在燕国,又有何妨?该打的时候……我们也不会缺良将!”那武将朝着白卿言的方向拱了拱手,“更别说我们陛下,本就能征善战,乃是我们大周的战神。”

    “如今求我们大周同意这赌国之策的是燕国,有亡国之危的也是燕国,又不是两国签订平等盟约,燕国又凭什么要求我们大周送质子入燕?”白卿言笑着开口,“既然我们大周势强,那就要拿出势强的姿态来……恃强凌弱,怎么咱们的朝臣还和燕国讲上公平了,舅舅你也太实诚了……”

    白卿言这么一说,朝堂上的气氛都缓和,有朝臣因为白卿言那句“恃强凌弱”笑出声来。

    “对!陛下说的是!咱们是强国……就要拿出强国的气势来,不恃强凌弱还叫什么强国!董司徒您太实诚了!”

    董清平听到这话,也笑出声来,摸了摸鼻子道:“是我的不是!咱们就按照陛下说的,恃强凌弱欺负欺负燕国……”


如果您喜欢,请把《嫡长女她又美又飒》,方便以后阅读嫡长女她又美又飒第368章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嫡长女她又美又飒第368章并对嫡长女她又美又飒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