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企业的“13种死法”

类别:文学名著 作者:吴晓波 本章:民营企业的“13种死法”

    检讨背景:

    2001年是史玉柱的又一个转折年,此时距离1991年创办巨人集团刚好10年,他已走过了一个轮回:他的巨人大厦已然倒塌,再去回望时上面已长满杂草;1997年巨人解体后,他去登珠峰时经历了九死一生的人生险遇,当他活着回来后,他说已看穿了生死,他要安定下来重新创业。在这样的情境下,史玉柱开始了他凤凰涅藥的历程。2001年正好是他还清旧债获得新生的时间,在这一年里,史玉柱参加了山东的一次新闻发布会,在会上他感言民营企业的命运多舛,并总结出了13种所谓的“死法”。

    事实上,史玉柱的这套说法无非是对巨人曾经经历的一个总结。史玉柱是一个天才的演说家,他发达的思维配以凌厉的口齿,几乎无人能及。也因此,在史玉柱总结出这些“生死经验”后,社会上的“史迷”们忆及往昔,无不慨然。但明理的人看后却会发现一个跟巨人一样巨大的问题:史玉柱总结的13种死法,全部来源于外因,没有一项是对自身的检讨。这或许是2001年时史玉柱的真实写照。

    在1998年时,史玉柱曾声泪俱下地写过“我的4大失误”一文,详述自身发展的症结所在,并且在那一年,史玉柱还与希望集团的刘永行有过一段关于多元化战略的精彩对话,史玉柱知道自己是死在盲目追求发展速度、盲目追求多元化的问题上。但到2001年,史玉柱已非当日那个史玉柱,在公众面前,他已经希望自己能以一个弱者、受害者的身份出现,从而谋求新的机会。

    显然,他成功了,在史玉柱低调成功地推出“脑白金”后,他又杀入了“网游”领域,并用其惯常的手法创造了一个新的奇迹——2007年11月,史玉柱的网络游戏《征途》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当然,在抛出那篇《民营企业的“13种死法”》一文后,史玉柱鲜有其他惊人之语,这大概就是他想要的结果。

    2001年2月,史玉柱参加泰山产业研究院的一次新闻发布活动。他在发言中说:“我粗粗地算了一下,要搞死一家民营企业,至少有13种方法。这里面还不包括出于企业内部的原因,比如说经营不善等。”

    第一种死法是不正当竞争。“竞争对手如想整你,你在明处,他在暗处,很容易整死一家企业。诬告、打官司等破坏你声誉的方法很多。2000年秋天,全国有一半省会城市的人大、政协突然每天都能接到有关脑白金产品的投诉,这导致脑白金销售受阻。我们经过调查,发现原来是有些竞争对手在每个城市都雇了几个人,这几个人的主要工作就是写针对脑白金的投诉信。事情被发现后,投诉信随即就消失了。”

    第二种死法是碰到恶意的“消费者”。史玉柱说他们曾碰到湖北有个人,身体某个地方骨质增生就埋怨厂家的产品有问题。

    第三种死法是媒体的围剿。也许是对媒体至今还心有余悸的原因,史玉柱没有讲媒体在巨人当初倒下去时充当了什么角色,而是举了银行的例子:

    “比如说媒体一旦围剿银行,银行运转再健康,它说你已经资不抵债了,储户只要去提钱,银行肯定完蛋。”

    第四种死法是对产品的不客观报道。史玉柱认为,在药品和保健品领域里,任何一个产品都不可能100%有效,如果有70%-800/0有效就比较好了,如果90%有效,产品就称得上优秀;“如果媒体只报道那10%无效的,产品马上完蛋”,这是因为,“在中国,说产品不好的时候,老百姓最容易相信”。

    第五种死法是主管部门把企业搞死。“产品做大了,哪怕只有万分之一的不合格率,但被投诉到主管部门,就有可能整个产品的批文被吊销了。”还有各地主管部门的处罚。“比如说工商行政管理局,每年是有罚款任务的,到年底任务完不成,就只能找做得好的企业完成任务,因为这些企业有现金。”

    据史玉柱讲,2000年在某市,他们曾被一个工商行政管理所毫无理由地罚了50万元,不缴纳这50万元就不让他们在当地卖产品。所以,只好缴纳罚款。谁知刚过1个月,另外一个工商行政管理所也说任务没有完成,也要求他们缴纳50万元。“我们只有忍气吞声,做企业的,尤其是做民营企业的,要想活的话只能低着头。”

    第六种死法是法律制度上的弹性。“很多事,你这么说是件好事,但换一种说法很可能就是违法犯罪。再加上法律制度的不完善,使你不得不违规。比如,以前规定进口计算机必须要有批文,可是民营企业根本拿不到批文,你想做计算机只能花钱买批文。而按照有关规定,买批文是违法的,你要么不做,要做就要违法。其他行业同样存在很多这样相类似的情况。”

    第七种死法是被骗。“有时候一个企业的资金被骗后会出现现金短缺,甚至整个企业会一蹶不振。尤其是对民营企业来说,法律的保护很有限。”

    第八种死法是红眼病的威胁。“红眼病多,谣言就多。有关企业的谣言还算是好的,最怕就是关于产品的谣言,谣言一起,产品马上就卖不出去了。”

    第九种死法是黑社会的敲诈。“企业做好了,就会有黑社会来敲诈,除非是特别大的企业。”史玉柱显然相信黑社会势力在民营企业发展过程中已无孔不入。

    第十种死法是因得罪了某一官员,该官员利用手中的权力给企业发展制造障碍。

    第十一种死法是“得罪了某一刁民也有可能使企业被搞死,比如说他在产品中投毒”。

    第十二种死法是遭遇造假。“假货越多,影响销量是一个方面,最关键是影响声誉。在江苏某地,有一个比较大的造假窝点,家家户户造假,去打假也没用,因为当地有地方主义保护。后来,我们请来外地的公安人员,当场查封价值几千万元的假产品及造假设备,人赃俱获。可结果呢,当地公安部门要求把人送回去,送回去就被放掉了,然后继续造假。”史玉柱无奈地说:“现在,我们见到假货根本没办法,只好自己买回来。”

    第十三种死法是企业家的自身安全问题。史玉柱说他自己就接到过不少恐吓电话,而这样的电话在他一无所有的时候,从来就没有出现过。


如果您喜欢,请把《案例(第七辑):总裁检讨书》,方便以后阅读案例(第七辑):总裁检讨书民营企业的“13种死法”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案例(第七辑):总裁检讨书民营企业的“13种死法”并对案例(第七辑):总裁检讨书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