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史人物 石崇斗富

类别:文学名著 作者:吴晓波 本章:企业史人物 石崇斗富

    在整个魏晋时期,最出名的富豪是石崇(249年-300年),他便是官商一体的典范。

    石崇是中国历史上出了名的美男子,他的父亲石苞当过大司马。综合各类史料来看,石崇致富靠的是三种办法,一是抢劫,二是兼并土地,三是从事水碓业――水力舂米作坊。

    《晋书·石崇传》记载,依着父荫,年纪轻轻的石崇就出任南中郎将、荆州刺史,荆州是当时天下最繁华的州郡之一,石崇在这里靠抢劫过往商客,而获得了巨额财富。在完成原始积累之后,他继而大量兼并土地,在洛阳城的西北方建立了一个方圆广大的私家庄园――金谷园,该园到底有多大面积,没有文字记载,不过石崇在里面圈养的美艳奴婢就有千人之多,足以让后人想象。金谷园名气非常大,甚至被写进了《水经注》,郦道元谓其“清泉茂树,众果竹柏,药草蔽翳”。

    水碓是一种用流水带动的舂米机械,是当时的一项“农业高科技”。由于这种水力机械投资较大,而且须截水推动,妨碍灌溉,常为朝廷禁止,所以唯有权贵者才可能得到特许经营,所得收入称为“舂税”,也就是说,它是一种能带来暴利的垄断性产业。《全晋书》记载,晋朝的开国功臣王浑就曾经上表皇帝,要求特许经营水碓,同时恳请在洛阳方圆百里之内,不得他人经营。石崇的金谷园里有水碓三十余处,垄断了周边地区的舂米业务。

    由权而商,由官而富,财富得之容易且无需投资扩大再生产,所以奢侈挥霍也成必然,后世流传的石崇故事,全部与斗富有关。

    有晋一代,王家是最著名的世族之一,其中又以晋武帝的舅父王恺最有钱,石崇就跟他缠斗不已。王恺饭后用糖水洗锅,石崇便用蜡烛当柴烧;王恺做了四十里的紫丝布步障,石崇便做五十里的锦步障。有一回,晋武帝暗中帮助王恺,赐了他一棵二尺来高的珊瑚树,枝条繁茂,世所罕见。王恺把这棵珊瑚树拿去向石崇炫耀,石崇只瞧了一眼,就顺手用铁制的如意将之敲碎,然后,他命令手下的人把家里的珊瑚树全部搬出来,这些珊瑚树的高度有三尺、四尺,树干之美更胜一筹,弄得王恺惆怅不已。

    金谷园里夜夜笙歌,每次聚饮,石崇必让美人斟酒劝客。如果客人不喝,他就把美人杀掉。有一次,王家的另外两个著名人士丞相王导与大将军王敦去石家赴宴,王导向来不善喝酒,但怕石崇杀人,当美女劝酒时只好勉强饮下。王敦却不买账,硬拗着偏不喝,结果石崇连斩了三个美人。

    石崇斗富甚至还斗到了皇帝头上,据《耕桑偶记》载,有一年,外国进贡一批十分珍贵的火浣布,晋武帝制成衣衫,跑去石崇那里显摆,石崇故意穿着平常的衣服迎接武帝,身后跟着从奴五十人,却个个都身着火浣衫。

    石首富如此张扬,当然难得善终,后来终于被安了个罪名,砍杀于东市。临死前,他叹息说:“这些小子还不是为了贪我的钱财!”押他的人说:“你既知道人为财死,为什么不早些把家财散了,做点好事?”


如果您喜欢,请把《浩荡两千年·中国企业公元前7世纪——1869年》,方便以后阅读浩荡两千年·中国企业公元前7世纪——1869年企业史人物 石崇斗富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浩荡两千年·中国企业公元前7世纪——1869年企业史人物 石崇斗富并对浩荡两千年·中国企业公元前7世纪——1869年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